首页>> 古诗文>> 文太师挽歌三首原文 诗词名句

文太师挽歌三首

作者: 司马光朝代: 宋代

文太师挽歌三首原文

夏屋封何处,山田有卧牛。
蟠根走伊水,回首负嵩丘。
忠孝家风备,哀荣礼秩优。
龙鸾舞宸翰,万古照松揪。

诗词问答

问:文太师挽歌三首的作者是谁?答:司马光
问:文太师挽歌三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司马光的名句有哪些?答:司马光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夏屋

(1).大俎,大的食器。《诗·秦风·权舆》:“於我乎夏屋渠渠,今也每食无餘。” 毛 传:“夏,大也。” 郑玄 笺:“屋,具也。”一说指大屋。参阅 孔颖达 疏。

(2).大屋。《楚辞·大招》:“夏屋广大,沙堂秀只。” 王逸 注:“言乃为魂造作高殿峻屋,其中广大。”《礼记·檀弓上》:“见若覆夏屋者矣。” 郑玄 注:“夏屋,今之门廡也,其形旁广而卑。” 南朝 梁 刘孝标 《辩命论》:“瑶臺夏屋,不能悦其神。”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锦瑟》:“行次,遥见夏屋中有灯火,趋之。”

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山田

(1).山中狩猎。《周礼·地官·山虞》:“若大田猎,则莱山田之野。” 贾公彦 疏:“若田在山,则山虞芟莱草木於可陈之处。”

(2).指下等田。对高田(上等田)、间田(中等田)而言。《管子·山国轨》:“山田以君寄币振其不赡,未淫失也。”

(3).山间的田地。《汉书·楚元王刘交传》:“免为庶人,屏居山田。”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汶水》:“林木緻密,行人鲜有能至矣。又有少许山田,引灌之踪尚存。” 清 顾炎武 《江上》诗:“岁旱耕山田,抱瓮禾不长。”

蟠根

(1).谓根脚盘曲深固。 唐 杜甫 《白盐山》诗:“卓立羣峰外,蟠根积水边。” 清 魏源 《四明山中峡》诗之一:“山古蟠根厚,水远知源盛。”

(2).指盘曲的根。 宋 叶适 《<石庵藏书目>序》:“时菴傍有石,冒土而奋,如蟠根丛萌,欲发而尚鬱者。” 清 唐孙华 《偕夏重至国学观古槐》诗:“蟠根百尺穿地肺,直干十丈遮天光。”

伊水

伊河 。在 河南省 西部,源出 栾川县 伏牛山 北麓,东北流,在 偃师县 杨村 附近入 洛河 。《山海经·中山经》:“又西二百里,曰 蔓渠之山 ,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竹箭。 伊水 出焉,而东流注入 洛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伊水》:“ 伊水 出 南阳 鲁阳县 西 蔓渠山 ……又东北至 洛阳县 南,北入於 洛 。” 南朝 陈 徐陵 《新亭送别应令》诗:“风吹临 伊水 ,时驾出河梁。” 唐 李白 《秋夜宿龙门香山寺》诗:“流恨寄 伊水 ,盈盈焉可穷。”

回首

(1) 把头转向后方

(2) 回顾

可堪回首。——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婉辞。死亡

回首之日

嵩丘

亦作“ 嵩邱 ”。1. 嵩山 。 晋 潘岳 《怀旧赋》:“前瞻 太室 ,傍眺 嵩丘 。” 唐 李白 《为宋中丞请都金陵表》:“逆 胡 窃号,剥乱中原,虽平 伊 洛 ,填 嵩丘 ,不足以掩宫城之骸骨。” 唐 贾岛 《病起》诗:“ 嵩邱 归未得,空自责迟迴。”

(2).泛指高山。 唐 韩愈 《驽骥》诗:“借问价几何,黄金比嵩丘。” 清 曾国藩 《江忠烈公神道碑铭》:“三十万人,金甲貔貅,死者半之,白骨嵩邱。”

孝家

(1).居丧守孝的人家。《红楼梦》第七五回:“爷问奶奶今儿出门不出门?説咱们是孝家,十五过不得节。”

(2).指居丧守孝者。《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我们姑娘是孝家,不亲递茶了。”

哀荣

死后办得很隆重的丧事

褒奖之命,虽已表于哀荣,遗奠之恩,宜再申于轸悼。——白居易《祭卢虔文》

礼秩

指礼仪等第和爵禄品级。《左传·庄公八年》:“ 僖公 之母弟曰 夷仲年 ,生 公孙无知 ,有宠於 僖公 ,衣服礼秩如适。”《后汉书·刘恺传》:“视事三年,以疾乞骸骨,久乃许之,下 河南 尹礼秩如前。” 唐 司空图 《蒲帅燕国太夫人石氏墓志》:“特彰礼秩之优,叠降珍华之锡。”

龙鸾

(1).龙与凤。亦喻贤士。 三国 魏 曹植 《九愁赋》:“感龙鸞而匿跡,如吾身之不留。” 南朝 宋 颜延之 《吊屈原文》:“身絶 郢 闕,迹遍 湘 干。比物荃蓀,连类龙鸞。” 宋 苏轼 《送千乘千能两侄还乡》诗:“ 鹿门 上冢回,牀下拜龙鸞。”

(2).喻华美的文章。语本《文选·吴质〈答魏太子笺〉》:“摛藻下笔,鸞龙之文奋矣。” 李善 注:“鸞龙,鳞羽之有五彩,故以喻焉。” 吕向 注:“鸞龙,有五色文章也。” 唐 李白 《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诗:“ 裴生 览千古,龙鸞炳天章。”

(3).喻指乐器声音美妙,如龙吟凤鸣。 宋 叶适 《中塘梅林天下之盛也聊申鄙述启好游者》诗:“龙鸞变化异,笙笛音製殊。”

宸翰

帝王的墨迹。 唐 沉佺期 《立春日内出彩花应制》诗:“花迎宸翰发,叶待御筵披。”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一:“我 渊圣皇帝 居东宫日,亲洒宸翰,画 唐 十八学士,并书姓名序赞,以赐宫僚。”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八:“ 避暑山庄 前后七十二景,匾对皆先朝宸翰, 高宗 御笔尤多。”

万古

万世

万古长青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刘敞,朝代: 宋代
    早时风景爱东吴,一到京师兴益疏。偶向城南疑澤国,夹川垂柳带僧居。
  • 作者: 佚名,朝代: 宋代
    好景欣逢,须记取、小阳春暖。算夜来浃日,今朝生旦。对此称觞春酒献,郁葱佳气琴堂满。问使君、记纪绛人年,耆颐半。天付与,文章灿。牛刀试,风流县。笑陶情松菊,主人懒散。谁识东山真捷径,银章博取新貂衮。愿潭居、槐府展经纶,延椿算。
  • 作者: 蔡戡,朝代: 宋代
    忆昔儿童日,光阴急鸟飞。旧游浑似梦,倦客只思归。青眼还如昨,朱颜渐觉非。郴阳纵无雁,音问未应稀。
  • 作者: 元稹,朝代: 唐代
    深院虎溪竹,远公身自栽。多惭折君节,扶我出山来。贵宅安危步,难将混俗材。还投辋川水,从作老龙回。
  • 作者: 周端臣,朝代: 宋代
    一酌野泉香,翛然俗虑忘。静听山鸟话,如笑世人忙。近水苔常湿,无风树亦凉。老僧閒似我,清坐到斜阳。
  • 作者: 石正伦,朝代: 宋代
    凭高快醉目。翠拂遥峰相对簇。千丈涟漪泻谷。爱溶漾坠红,染波芬馥。何人笑掬。想温泉、初卸绡縠。春风荡,六宫丽质,那日赐汤沐。双浴。绣凫飘逐。恍记展、江南数幅。而今鬓边渐鹄。阮洞音稀,懒访仙躅。系船桥畔宿。听静夜、泠泠奏曲。长安远,渭流香腻,暗忆晚鬟绿。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树已过檐端,荷将怯水寒。

    谁云非创得,秋景此初看。

  • 作者: 苏轼,朝代: 宋代
    乐天霜鬓如霜菅,始知谢遣素与蛮。我兄绿发蔚如故,已了梦幻齐人间。蛾眉劝酒聊尔耳,处仲太忍茂弘孱。三杯径醉便归卧,海上知复几往还。连娟六幺趁蹋鞠,杳眇三叠萦阳关。酒醒梦断何所有,落花流水空青山。忽惊铙鼓发半夜,明月不许幽人攀。赠行无物惟一语,莫遣瘴雾侵云鬟。罗浮道人一倾盖,欲系白日留君颜。应知我是香案吏,他年许缀蓬莱班。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翠色屏垂玉色绅,平湖汇处石磷磷。

    盘山记得天成寺,曾作图中对瀑人。

  • 作者: 梅尧臣,朝代: 宋代
    萧萧风雨变凉意,索索晚云开斗晴。已洗浮埃天外静,忽生圆月树头明。草根虫穴吃来久,屋角星河落更清。我愧西垣侍臣比,景寒霜鬓两三茎。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