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驿章原文 诗词名句

驿章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驿章原文

河督驰驿章,戄然心为悸。

问知四百里,徐乃定惕意。

却报得甘霖,谬称圣德致。

过情不虞誉,所鄙素予志。

况其得雨日,正值回猎际。

迤南称其佳,在北愁其滞。

设云颂所感,应谁当其罪。

以水旱论政,从弗诿大吏。

若以定贤否,讳灾应不啻。

惟戒其讳灾,有灾勤赈济。

尽心而已矣,示怀吟五字。

诗词问答

问:驿章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驿章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四十二

2. 初闻河督兰第锡报至虑系河工要务颇为心悸及加披阅乃报沿河地方得雨情形惴思方定

参考注释

河督

河道总督的省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八回:“河督先坐到轿子里,然后把那描金朱漆盘,放在轿里扶手板上。”《清史稿·河渠志一》:“部议以此段工程,向由巡抚督率地方官兼管,河督恐呼应不灵。”

驰驿

驾乘驿马疾行。《魏书·邢峦传》:“司徒 崔浩 对曰:‘ 颖 卧疾在家。’ 世祖 遣太医驰驛就疗。” 唐 高适 《饯宋八充彭中丞判官之岭南》诗:“北雁送驰驛,南人思饮冰。” 清 林则徐 《奉旨前往广东查办海口事件传牌稿》:“照得本部堂奉旨驰驛前往 广东 查办 海口 事件,并无随带官员供事书吏。”

戄然

惊貌;惊惧貌。《战国策·魏策三》:“ 秦王 戄然曰:‘国有事,未澹下兵也,今以兵从。’” 诸祖耿 集注引 金正炜 曰:“戄之与惧,澹之与赡,古并通用。” 汉 刘向 《说苑·敬慎》:“大败 齐 师,获 齐顷公 ,斩 逢丑父 。於是戄然大恐。”《南史·王僧辩传》:“宾客皆前称颂功德, 僧辩 戄然。”《明史·张信传》:“ 成祖 戄然起立,召诸将定计起兵,夺九门。” 清 东轩主人 《述异记·投词城隍》:“未几果病……祈一籤,首句云:‘昔年相许今已谐。’已戄然,咸知必不免矣。”

问知

向有知识的人请教。《韩非子·解老》:“众人不肯问知听能,而圣人强以其祸败适之,则怨。”

百里

(1).一百里。谓距离甚远。《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诗·大雅·桑柔》:“维此圣人,瞻言百里。”《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 宋 苏轼 《明君可与为忠言赋》:“心苟无邪,既坐瞻於百里;人思其效,将或锡之十朋。”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乃知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多有收目前之效而貽后日之忧者,始服 永公 ‘熟虑其后’一言,真‘瞻言百里’也。”

(2).古时诸侯封地范围。《孟子·万章下》:“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后用以称诸侯国。参见“ 百里之命 ”。

(3).亦谓地小。《孟子·公孙丑上》:“然而 文王 ( 周文王 )犹方百里起,是以难也。”《荀子·仲尼》:“故善用之,则百里之国足以独立矣。”

(4).古时一县所辖之地。因以为县的代称。《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县大率方百里。” 汉 蔡邕 《太尉陈公赞》:“公在百里,有西产之惠,赐命方伯,分 陕 餘庆。” 晋 陶潜 《酬丁柴桑》诗:“秉直司聪,惠于百里。” 唐 王勃 《上明员外启》:“三冬文史,先兆跡於青衿;百里絃歌,即驰芳於墨綬。”

(5).借指县令。《后汉书·循吏传·仇览》:“ 涣 ( 王涣 )谢遣曰:‘枳棘非鸞凤所栖,百里岂大贤之路。’” 李贤 注:“时 涣 为县令,故自称百里也。”《南齐书·文学传·崔慰祖》:“帝( 明帝 )欲试以百里, 慰祖 辞不就。” 宋 王禹偁 《畬田词》序:“苟择良二千石暨贤百里,使化天下之民如斯民之义,庶乎污莱尽闢矣。”

(6).宝剑名。 晋 崔豹 《古今注·舆服》:“ 吴大帝 有寳刀三,寳剑六。寳剑六:一曰白虹……六曰百里。”

(7).复姓。 春秋 秦 有 百里奚 。见《孟子·万章上》。

甘霖

久旱后下的雨;及时雨

甘霖三尺透,病体十分轻。——元· 方回《次韵金汉臣喜雨》

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元· 关汉卿《窦娥冤》

圣德

亦作“ 圣惪 ”。犹言至高无上的道德。一般用于古之称圣人者。也用以称帝德。《史记·五帝本纪》:“ 昌意 娶 蜀山氏 女,曰 昌僕 ,生 高阳 , 高阳 有圣惪焉。”《后汉书·李固传》:“四海欣然,归服圣德。” 唐 杜甫 《哀王孙》诗:“窃闻天子已传位,圣德北服南单于。” 明 宋濂 《送刘永泰还江西序》:“圣德神功,巍巍煌煌,固非前代帝王所可及。”《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那 周公 姓 姬 名 旦 ,是 周文王 少子,有圣德,辅其兄 武王 伐 商 ,定了 周 家八百年天下。”《清史稿·礼志八》:“惟 世祖皇帝 神功圣德,纂述成书,光华万世,羣臣欢忭,礼当庆贺。”

过情

(1).超过实际情形。《孟子·离娄下》:“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孙奭 疏:“虚声过实,君子耻之。” 宋 陈师道 《上林秀州书》:“言不足以尽意,名不可以过情。” 明 冯梦龙 《永团圆·齐馆讯因》:“我为解俘囚叩謁油幢,荷知己过情褒奬。” 清 曾国藩 《复贺耦庚中丞书》:“乃甫涉向道之藩,遽钓过情之誉,是再辱也。”

(2).超越常情。 宋 王珪 《皇太后付中书门下还政书》:“皇帝践祚之始,衔哀过情。” 元 杨载 《次韵黄子久喜晴三十韵呈汪知府》:“善对慙鸣鹤,能歌愧饭牛。过情蒙许与,弥月为淹留。” 清 陈确 《示友帖》:“此等馈遗,最是天理上事。特今人罕能行之,反以为过情耳。” 柳亚子 《<燕子龛遗诗>序》:“往还书问,好以粉红笺作蝇头细楷,造语亦絶俊,恒多悲戚及过情之谈。盖 苏长公 一肚皮不合时宜,藉此发洩耳。”

不虞

(1)

(2)

意料不到

不虞之誉

(3)

出乎意料的事

以备不虞

(4)

不忧虑,不担心

不虞匮乏

雨日

一天降雨达0.1毫米以上(包括0.1毫米)的日子

正值

适逢。 战国 楚 宋玉 《讽赋》:“臣尝出行,僕饥马疲,正值主人门开。” 唐 王昌龄 《从军行》之二:“去为 龙城 战,正值胡兵袭。”《儒林外史》第二四回:“ 牛奶奶 上了轿,一直喊到县前去,正值 向知县 出门,就喊了冤。”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我的种痘》:“正值我在讲书的时间内,校医前来种痘了。”

谁当

何人。当,语助词。《后汉书·五行志一》:“ 桓帝 之初,天下童謡曰:‘小麦青青大麦枯,谁当穫者妇与姑。’” 唐 岑参 《陪狄员外早秋登府西楼因呈院中诸公》诗:“兵马休战争,风尘尚苍茫。谁当共携手,赖有冬官郎。” 宋 王安石 《弯碕》诗:“永怀 少陵 诗:‘菱叶净如拭’。谁当共新甘,紫角方可摘。”

(1).何为,为什么。 唐 沉佺期 《拟古别离》诗:“奈何生别者,戚戚怀远游。远游谁当惜,所悲会难收。”

(2).安得,怎得。 唐 刘长卿 《酬李侍御登岳阳见寄》诗:“谁当北风至,为尔一开襟。” 唐 韦应物 《三月三日寄诸弟兼怀崔都水》诗:“对酒始依依,怀人还的的。谁当 曲水 行,相思寻旧跡。”

水旱

(1) 水涝和干旱

然民之遭水旱疾疫而不幸者,不过十之一二矣。——清· 洪亮吉《治平篇》

(2) 水陆

水旱交界

论政

议论政事。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一》:“上在东宫,尝与诸侍读并 叔文 论政。”《宋史·张方平传》:“朕欲卿与 韩絳 共事,而卿论政不同。” 梁启超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四章第四节:“ 孔子 之论政,虽有所谓大同之世,太平之治,其所雅言者,总不出上天下泽,羣臣大防。”

大吏

指大官

督抚大吏争上符瑞。——《明史·海瑞传》

以定

犹言一定,必定。《水浒传》第十四回:“我看那厮不是良善君子,以定是醉了,就便睡着。”《水浒传》第二一回:“我猜着你俩箇多时不见,以定要早睡,收拾了罢休。”《水浒传》第二九回:“﹝ 武松 ﹞心中自忖道:‘这箇大汉,以定是 蒋门神 了。’”按以上三例之“以定”,一本均作“一定”。

不啻

(1)

不止;不只

工程所需,不啻万金

视百年、百数十年以前不啻增二十倍焉。——清·洪亮吉《治平篇》

(2)

如同

人民盼望解放军,不啻大旱之望云霓

虽连城拱壁不啻也。——《聊斋志异·促织》

(3)

不过

比诸大江,不啻小支而已。——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

赈济

用财物救济

赈济灾民

尽心

为别人用尽心思

尽心尽力

而已

——用在陈述句末,表示限止语气,相当于“罢了”,常跟“只”、“不过”、“仅仅”等连用,对句意起冲淡作用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己。——《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示怀

表示恩德。《宋史·乐志十一》:“扞 齐 护 楚 ,宣威示怀。”

五字

(1).五个字。多指诗文中五字句。《汉书·艺文志》:“説五字之文,至於二三万言。”《南史·陆厥传》:“ 约 等文皆用宫商……五字之中,音韵悉异,两句之内,角徵不同。”

(2). 晋 郭颁 《魏晋世语》:“ 司马景王 命中书郎 虞松 作表,再呈不可,意令 松 更定之,经时竭思不能改,心有忧色…… 会 ( 钟会 )取草视,为定五字。 松 悦服,以呈 景王 。 景王 曰:‘不当尔耶?’ 松 曰:‘ 钟会 也。’王曰:‘如此可大用,真王佐才也。’”后因以“五字”指好的表章。 唐 沉佺期 《同韦舍人早朝》诗:“一经传旧德,五字擢英材。”

(3).泛指表章。 唐 常袞 《谢除知制诰表》:“得以文墨侍於轩墀,五字非工,四年侍罪。”

(4).指五言诗。 五代 齐己 《秋夕书怀》诗:“平生乐道心常切,五字逢人价合高。” 金 元好问 《论诗》诗之二九:“池塘春草 谢 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 明 王鏊 《震泽长语·文章》:“ 唐 人用一生心於五字,故能巧夺天工。”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王遂,朝代: 宋代
    大原发邹鲁,功德被九州。迢迢数千年,伊洛乘其流。去之又百载,武夷阐诸幽。斯文代显晦,天意非人谋。正脉远相续,何必并世游。峨峨陵阳山,下镇西南陬。师法自心得,如亲接前修。一气妙亭毒,小大各有求。惟此生息机,不隔春与秋。皎皎冰雪姿,高疑揖浮丘。太虚丽日月,纤翳无停留。本根自深茂,况复加穷搜。微言析脉理,要指会衿喉。工夫自中积,应物乃其优。汉庭高论著,周原出咨诹。耿耿恻隐心,若将纳诸沟。拳拳敬王义,敢有非嘉猷。俯视不义贵,如比空云浮。所虞素学负,岂愿清名收。阊阖入云端,蜀天方阻修。西上香炉峰,江流去悠悠。问学久不明,风俗日以偷。塞品谨勿言,令人但深忧。世如大膏肩,终当待公瘳。格天未易到,责已尤难周。
  • 作者: 陈造,朝代: 宋代
    稍稍春光到眼中,冲寒试与小搘筇。杏花已尾樱桃拆,正要深红间淡红。
  • 作者: 释了惠,朝代: 宋代
    无底篮儿,无柄笊篱。闲家泼具,卖与阿谁。自对丹霞呈丑拙,至今羞涩画蛾眉。
  • 作者: 释惠崇,朝代: 宋代
    遗偈传诸国,留真在一峰。
  • 作者: 陆佃,朝代: 宋代
    洛阳曾识面,穰下竟论交。久若居兰室,初如食蔗梢。故非偷姓孔,谁敢僭名郊。作事常师古,当官肯代庖。匪躬期蹇蹇,夷行笑嘐嘐。稷也真尧力,参乎岂桀髇。金楼传宝构,杂俎当珍肴。讲舍推攸止,宾筵绝载呶。孙窗馀腊雪,徐榻卧寒茭。反舌宵鸣蝈,长踦暖挂蛸。即今除户墐,那得曝檐茅。远梦方随蝶,轻绡拟换鲛。历来双凤阙,律动半山坳。草色揉蓝染,花名篆字钞。膘肥熊自扑,香满麝争跑。乳雉翔仍集,鸣禽语渐剿。柳将金自比,楮与玉相淆。节应豳三日,阳添泰一爻。碧圆牵翠荇,红蕾破香苞。莺出求同志,鸿归学共胞。形容当舞籥,音韵中笙匏。丽苑闻亡是,熙台亚有巢。不材真是栎,何算信如筲。交淡非同醴,流清岂为胶。往来须倒载,生灭任浮泡。
  • 作者: 释崇岳,朝代: 宋代
    巢穴通霄眼,尘劳无住主。经行及坐卧,万古至于今。
  • 作者: 孙嵩,朝代: 宋代
    明妃如花颜,高出汉宫右。可怜君王目,但寄丹青手。寂寂保孤妍,悠悠成伪丑。坐此嫁穹庐,流落无时回。无时回,琵琶未阕边笳催。哀弦流入千家谱,明妃只作阏支舞。年年犹借南来风,吹得青青一抔土。君不见汉家嫁得几娉婷,不闻一一琵琶声。祸起当年娄敬谬,后人独恨毛延寿。
  • 作者: 李之世,朝代: 明代

    石尤浪起白头风,一点云飞没太空。

    村北村南无处泊,满江烟雨碧濛濛。

  • 作者: 喻良能,朝代: 宋代
    也知融帐多馀暇,欲往论文偶未遑。弃置亡何投辖饮,经营俱下读书行。子云但觉玄犹白,元亮应欣菊已黄。辱赠清诗不知报,剩亲灯火趁新凉。
  • 作者: 陈宓,朝代: 宋代
    春风斗妍丽,众卉芳可掬。丁时良亦好,暮景苦不足。独擅晚秋香,金英照寒渌。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