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东华观偃松原文 诗词名句

东华观偃松

作者: 徐仲雅朝代: 唐代

东华观偃松原文

半已化为石,有灵通碧湘。
生逢尧雨露,老直汉风霜。
月滴蟾心水,龙遗脑骨香。
始于毫末后,曾见几兴亡。

诗词问答

问:东华观偃松的作者是谁?答:徐仲雅
问:东华观偃松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东华观偃松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徐仲雅的名句有哪些?答:徐仲雅名句大全

徐仲雅东华观偃松书法欣赏

徐仲雅东华观偃松书法作品欣赏
东华观偃松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762-18

参考注释

灵通

(1) 神通,灵性

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西游记》

(2) 敏捷,迅速

消息灵通人士

(3) 〈方〉∶管用

这药不灵通

雨露

雨和露,比喻恩惠、恩泽

风霜

(1) 在有冷空气吹来的地区出现的一种气霜

(2) 比喻旅途上或生活中所经历的艰难困苦

久经风霜

心水

(1).佛教语。谓能如实反映事物之心。《华严经·入法界品》:“菩萨心水现其影。”《大日经》卷三:“心水湛盈满,洁白如雪乳。”

(2).中医名词。指一种水肿病。 汉 张仲景 《金匮要略·水气病》:“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 郑观应 《盛世危言·医道》:“治脾胃者先平肝火尅金,治肺者先泻心水尅火。”

末后

最后

见几

谓从事物细微的变化中预见其先兆。语本《易·繫辞下》:“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 金 王若虚 《臣事实辨上》:“﹝ 范蠡 ﹞乃又移书同志,诵王之短,而示己之见几。” 明 沉宸荃 《谒梅子真祠》诗:“明哲早见几,冥鸿避矰弋。”《东周列国志》第四八回:“ 穆王 笑曰:‘ 陈 惧我讨罪,是以乞附,可谓见几之士矣。’”

兴亡

兴盛与衰亡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张守,朝代: 宋代

    风条日萼半披残,不用登临意惘然。

    宿麦吐芒风卷浪,垂杨吹絮暖生烟。

    送春莺友分明语,并水凫雏取次眠。

    触眼风光浑有味,人生行乐且加鞭。

  • 作者: 黄甲,朝代: 宋代
    玉质冰姿出淤泥,花间朵朵簇孩儿。不因洁白身清净,安得灵根孕九疑。
  • 作者: 释正觉,朝代: 宋代
    额高眼深,该抹丛林。人惊大胆,我自无心。默转机梭路,谁投钵水针。觌面相呈了也,抬头何处相寻。
  • 作者: 薛逢,朝代: 唐代
    殿前松柏晦苍苍,杏绕仙坛水绕廊。垂露额题精思院,博山炉袅降真香。苔侵古碣迷陈事,云到中峰失上方。便拟寻溪弄花去,洞天谁更待刘郎。
  • 作者: 白居易,朝代: 唐代
    铁柔不为剑,木曲不为辕。今我亦如此,愚蒙不及门。甘心谢名利,灭迹归丘园。坐卧茅茨中,但对琴与樽。身去缰锁累,耳辞朝市喧。逍遥无所为,时窥五千言。无忧乐性场,寡欲清心源。始知不才者,可以探道根。
  • 作者: 张九成,朝代: 宋代
    蜀锦年来可作衣,西园春色故芳菲。天工成此新翻样,翡翠机中玉唾飞。
  • 作者: 曾觌,朝代: 宋代
    人生花行乐,算一春欢赏,都来几日。绿暗红稀春已去,赢得星星头白。醉里狂歌,花前起舞,拚罚金杯百。淋漓花锦,忍辜妖艳姿色。须信殿得韶光,只愁花谢,又作经年别。嫩紫娇红还解语,应为主人留客。月落乌啼,花阑烛暗,离绪伤吴越。竹西歌吹,不堪老去重忆。
  • 作者: 陈著,朝代: 宋代
    低垂不足畏炎氛,自是居高避俗喧。五瓣圆黏猩血重,数丝牢缀蜡心存。雅持本色明清昼,肯驻残妆媚黑昏。林下何人修炼到,丹余流入此芳根。
  • 作者: 刘克庄,朝代: 宋代
    只了年年作逐臣,衣冠繿缕面埃尘。偶逢令尹留宫我,不畏狂生点涴人。
  • 作者: 朱淑真,朝代: 宋代
    标签: 宋词三百首婉约女子
    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