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无题·其四原文 诗词名句

无题·其四

作者: 岑徵朝代: 明代

无题·其四原文

东家儿女过西家,相约长堤去浣纱。

共说采菱声调急,一齐连臂唱杨花。

诗词问答

问:无题·其四的作者是谁?答:岑徵
问:无题·其四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无题·其四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岑徵的名句有哪些?答:岑徵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参考注释

东家

旧时称聘用、雇用自己的人或称租给自己土地的人

儿女

(1) 儿子和女儿,子女

儿女成群

(2) 青年男女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儿女泪,君休滴

相约

互相约好;经过商量而定好

采菱

乐府清商曲名。又称《採菱歌》、《採菱曲》。 晋 郭璞 《江赋》:“忽忘夕而宵归,咏《採菱》以叩舷。” 南朝 宋 鲍照 《代春江行》有“奏《採菱》,歌《鹿鸣》”之句,并作《採菱歌》七首。 南朝 梁武帝 制《江南弄》,中有《採菱曲》一首,其辞曰:“歌《採菱》,心未怡,翳罗袖,望所思。”参阅《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一·<江南>序》、《清商曲辞七·<江南弄>序》。

古代歌曲名。《楚辞·招魂》:“《涉江》、《采菱》,发《扬荷》些。” 王逸 注:“ 楚 人歌曲也。” 南朝 宋 谢灵运 《道路忆山中》诗:“《采菱》调易急,《江南》歌不缓。” 元 张翥 《多丽》词:“澄碧生秋,闹红驻景,《采菱》新唱最堪听。”

声调

(1)

(2) 指说话、读书时声音的高低、强弱、快慢的变化

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鲁迅《藤野先生》

(3) 字调;汉语的四声

(4) 音乐的调子

声调悠扬

一齐

同时

连臂

(1).手搀手;臂挽臂。旧题 汉 伶玄 《赵飞燕外传》:“时十月五日,宫中故事,上灵安庙,是日吹塤击鼓,连臂踏地歌《赤凤来曲》。” 北周 庾信 《北园射堂新成》诗:“惊心一雁落,连臂两猿腾。” 清 汤右曾 《谷贱行》:“酤酒赛神神降巫,村场击鼓连臂呼。”

(2).表示共同;一起。 宋 苏辙 《御试制策》:“夫敌不知所攻,非连臂而守之也。虽连臂而守之,敌尚可得攻而絶也。”《东周列国志》第四八回:“今日 郑 陈 连臂去,中原伯气黯然收。”

杨花

指柳絮。 北周 庾信 《春赋》:“新年鸟声千种囀,二月杨花满路飞。” 唐 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 龙标 过 五溪 。” 宋 陈偕 《满庭芳·送春》词:“榆荚抛钱,桃英胎子,杨花已送春归。”《西湖佳话·六桥才迹》:“杨花若不沾泥去,尚可随花落绣裀。” 曹禺 《王昭君》第一幕:“你看,柳絮!杨花!多么轻的杨花呀!”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灵隐易云林,奎章岁月深。

    名从工部借,诗忆考功吟。

    讵必频赓韵,那无一写心。

    偷閒成五字,佳境向前寻。

  • 作者: 翁卷,朝代: 宋代
    州带福星明,君今指去程。乱山秋雨后,一路野蝉鸣。时静军书少,人閒官况清。归来话风土,尽识荔枝名。
  • 作者: 张耒,朝代: 宋代
    为问里闾何蹀躞,上元楚俗习张灯。新春此时最佳处,独我坐曹如定僧。霜林梦泽苍茫野,烟草江边寂寞城。小饮未能来唤藁,双眸终日冷如冰。
  • 作者: 邓剡,朝代: 宋代
    落魄平生马少游,不将乡时博封侯。肯缘儿辈断屐齿,谁忆平生醉杖头。老去焉知尧壤力,乱来初识楚天忧。新坟似与欧阡近,许见衣冠夜月游。
  • 作者: 李传正,朝代: 宋代
    我爱通羊好,回环云水间。重峦与叠嶂,真是翠屏山。
  • 作者: 罗隐,朝代: 唐代
    逐队随行二十春,曲江池畔避车尘。如今赢得将衰老,闲看人间得意人。
  • 作者: 白居易,朝代: 唐代
    莫道岐州三日程,其如风雪一身行。与君况是经年别,暂到城来又出城。
  • 作者: 刘克庄,朝代: 宋代
    工师将考室,何止大为杗。搘案虽微用,由来寸有长。
  • 作者: 王立道,朝代: 明代

    紫文何葳蕤,采采露华滋。

    不向高冈上,常依白石墀。

  • 作者: 韩淲,朝代: 宋代
    翻空雪浪送飞花。春晓媚霜华。风回点点迷人处,峭寒轻、诗思殊佳。双燕未来,断鸿何在,微雨又天涯。绮窗明暗是谁家。雕槛馥兰芽。画檐帘幕黄昏后,试倾杯、笑语喧哗。聚散人生,吾侪老矣,醉墨任横斜。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