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师师令(中吕宫)原文 诗词名句

师师令(中吕宫)

作者: 张先朝代: 宋代

师师令(中吕宫)原文

香钿宝珥。
拂菱花如水。
学妆皆道称时宜,粉色有、天然春意。
蜀彩衣长胜未起。
纵乱云垂地。
都城池苑夸桃李。
问东风何似。
不须回扇障清歌,唇一点、小於珠子。
正是残英和月坠。
寄此情千里。

诗词问答

问:师师令(中吕宫)的作者是谁?答:张先
问:师师令(中吕宫)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师师令(中吕宫)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张先的名句有哪些?答:张先名句大全

张先师师令(中吕宫)书法欣赏

张先师师令(中吕宫)书法作品欣赏
师师令(中吕宫)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香钿

古时妇女贴在额上鬓颊饰物的美称。 唐 高彦休 《唐阙史·郑相国题马嵬诗》:“ 马嵬 佛寺, 杨贵妃 縊所,邇后才士文人,经过赋咏,以导幽怨者,不可胜纪,莫不以翠翘香鈿,委於尘土,红凄碧怨,令人伤悲。” 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一折:“将两叶赛宫样眉儿画,把一个宜梳裹脸儿搽,额角香鈿贴翠花,一笑有倾城价。”

宝珥

(1).女子的珠玉耳饰。 隋 卢思道 《櫂歌行》:“落花流宝珥,微吹动香缨。”《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谢 徐 二美人各出所有,翠鈿金釧,瑶簪宝珥,锦袖花裙,鸞带绣履,把 杜十娘 装扮得焕然一新。”

(2).垂挂于建筑物上的玉饰。《南史·齐纪下·废帝东昏侯》:“ 禪灵寺 塔诸宝珥皆剥取以施 潘妃 殿饰。”

菱花

(1).菱的花。 南朝 梁 简文帝 《采菱曲》:“菱花落復含,桑女罢新蚕。” 郁达夫 《车过临平》诗:“清溪波动菱花乱,黄叶林疏鸟梦轻。”

(2).指菱花形的花纹。 唐 骆宾王 《王昭君》诗:“古镜菱花暗,愁眉柳叶顰。” 前蜀 韦庄 《捣练篇》:“白袷丝光织鱼目,菱花綬带鸳鸯簇。”

(3).指菱花镜。亦泛指镜。 唐 李白 《代美人愁镜》诗之二:“狂风吹却妾心断,玉筯并堕菱花前。” 明 唐寅 《二郎神》曲:“整云鬟,对菱花,教人怕见愁颜。”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却奁》:“两个在那里交扣丁香,并照菱花,梳洗才完,穿戴未毕。”参见“ 菱花镜 ”。

道称

称道;称说。《北史·恩幸传·抱嶷》:“十九年,以刺史从驾南征,以老旧,每见劳问,数道称 嶷 之正直。”

时宜

当时的需要或潮流

不合时宜

粉色

(1).喻女子容颜美好。借指美女。 南朝 梁 房篆 《金石乐》诗:“玉颜光粉色,罗袖拂花鈿。” 唐 李白 《邯郸南亭观妓》诗:“粉色艷日彩,舞衫拂花枝。” 唐 陈鸿 《长恨歌传》:“﹝ 唐玄宗 ﹞顾左右前后,粉色如土。”

(2).白色。 宋 王安石 《与微之同赋梅花得香字》:“ 汉 宫娇额半涂黄,粉色凌寒透薄装。”

(3).指粉红色。常用以形容有关 * 的事件。

(4).粉饰;装饰。 明 唐顺之 《重修泾县儒学记》:“ 周 衰,王道废缺, 齐 鲁 列国学校犹在,不过粉色润饰……而未尝以教诸弟子。”

天然

(1) 自然赋予的;生来就有的;自然生成的;自然形成的

天然气

天然港湾

天然放射性

(2) 理所当然,自然而然

瑞丰觉得假若 冠先生出头和 东阳竞争,他天然的应当帮助 冠先生。—— 老舍《四世同堂》

春意

(1) 春天的气象

春意盎然

(2) 春心

彩衣

(1).《艺文类聚》卷二十引《列女传》:“昔 楚 老莱子 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常著五色斑斕衣,为亲取饮。”后因以“彩衣”指孝养父母。 宋 王禹偁 《谢宣旨令次男西京侍疾表》:“此盖陛下义敦天性,恩厚孝思,念黄髮之衰羸,俾彩衣而侍养。”

(2).指戏曲表演的服装。《红楼梦》第五四回:“婆子们抱着几个软包--因不及抬箱,料着 贾母 爱听的三五齣戏的彩衣包了来。”

(1).五彩衣服。 清 王士禛 《居易录谈》卷下:“忽有綵衣小儿自外入,顷刻至数百人,结束如一,阶墀尽满。”

(2).谓孝养父母。 唐 黄滔 《<颍川陈先生集>序》:“早孤,事太夫人弥孝,熙熙愉愉,承颜侍膳,虽隆云路之望,终确綵衣之恋。” 宋 沉遘 《五言送徐同年谔出京》:“还家昼锦乐,拜寿綵衣荣。” 明 何景明 《三山春宴图歌》:“綵衣归来奉翁母,愿言寿比三山久。” 清 冯桂芬 《顾蓉庄年丈七十双寿序》:“君此行也,躬綵衣,捧瑶斝,象服绣葆,蹌躋一庭。”参见“ 綵衣娱亲 ”。

乱云

(1).纷乱的云。 南朝 梁 王筠 《望夕霁》诗:“连山卷乱云,长林息众籟。” 唐 杜甫 《对雪》诗:“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廻风。” 元 柯丹丘 《荆钗记·赴任》:“几处幽林曲径,松杉列翠屏,回首乱云凝。”

(2).喻指女子散乱的头发。 宋 张先 《师师令》词:“ 蜀 丝衣长胜未起,纵乱云垂地。”

城池

城为城墙,池为护城河。泛指城邑

桃李

桃花和李花;比喻栽培的后辈和所教的门生;喻人的青春年少;喻争荣斗艳、品格低下的小人庸人

东风

(1) 从东方吹来的风

小楼昨夜又东风。——南唐· 李煜《虞美人》

(2) 春天的风

(3) 比喻革命的巨大力量或高涨的革命气势

东风吹向天地外,荡尽人间群魔妖。——《天安门诗八首》

何似

(1).如何;怎样。《北史·崔伯谦传》:“朝贵行过郡境,问人太守政何似?” 唐 张九龄 《敕幽州节度张守珪书》:“卿比疹疾,今復何似?宜善将疗,不得自勤。”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先生:在坐之友,比来工夫何似?”

(2).何如,比……怎么样。 唐 聂夷中 《燕台》诗之二:“何似 章华 畔,空餘禾黍生?” 宋 刘克庄 《贺新郎·再和前韵》词:“妃子将军瞋未已,问 匡山 、何似 金鑾殿 ?休更待,杜鹃劝!”

(3).何如。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如。 宋 朱淑真 《愁怀》诗:“东君不与花为主,何似休生连理枝?”

(4).何不,何妨。 明 高明 《琵琶记·乞丐寻夫》:“奴家自幼薄晓得些丹青,何似想像画取公婆真容,背着一路去,也似相亲傍的一般?”

(5).什么。 许地山 《命命鸟》:“佛问 摩邓 曰:‘女爱 阿难 何似?’女言:‘我爱 阿难 眼;爱 阿难 鼻;爱 阿难 耳;爱 阿难 声音;爱 阿难 行步。’”

不须

不用;不必。《后汉书·逸民传·周党》:“臣闻 尧 不须 许由 、 巢父 ,而建号天下; 周 不待 伯夷 、 叔齐 ,而王道以成。” 唐 张志和 《渔父歌》:“青篛笠,緑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哥哥若到 襄阳府 ,怕你不须见我爹爹妈妈。” 老舍 《四世同堂》二:“他养着四大盆石榴,两盆夹竹桃,和许多不须费力而能开花的小植物。”

清歌

(1) 无乐器伴奏的歌唱

(2) ∶清脆的歌声

一点

(1) 汉字的一种笔画。常指书画中的点画

(2) 表示甚少或不定的数量

做一点事

(3) 一方面,一部分

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4) 一小时

下午一点

珠子

(1) 珍珠

(2) 装饰用的有孔小圆体

项圈上的珠子

和当地土著做交易用的珠子

孩子们串珠子

(3) 有光泽的小粒

泪落连珠子。——《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4) 又如:眼珠;泪珠;水珠;露珠;钢珠

正是

(1).就是。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 桓 曰:‘第一流復是谁?’ 刘 曰:‘正是我辈耳!’”《二刻拍案惊奇》卷九:“前日分散之后,我问邻人,説是外婆家接去,想正是 冯 家了。” 茅盾 《子夜》十四:“仓皇中他看清了一个,正是 张阿新 。”

(2).恰是。 唐 温庭筠 《杨柳枝》词之一:“正是玉人肠絶处,一渠春水赤栏桥。”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今朝正是箇成婚日。” 巴金 《灭亡》第十八章:“正是黄昏时候,天色渐渐阴沉起来。”

(3).确实是。对客观存在的真实性表示肯定。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四折:“又不比九重龙凤闕,可正是千丈虎狼穴。” 洪深 《赵阎王》第一幕:“这城内便有万千居民,正是人烟稠密,市场热闹。”

(4).确实是。用于表示同意别人意见时加重语气。《儒林外史》第十七回:“ 卫先生 道:‘近来的选事益发坏了!’ 随先生 道:‘正是。前科我两人该选一部,振作一番。’” 洪深 《香稻米》第二幕:“正是,我们怎么都发昏了!还不快些搀扶 双喜 到里面去。”

(5).应诺之词。犹言好的。《二刻拍案惊奇》卷九:“ 龙香 对媒婆道:‘老娘你先进去,我在门外张一张罢。’媒婆道:‘正是。’”

(6).旧小说、戏曲里的套语。目的在于引出诗词、熟语。《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正是:麦穗两歧,农人难辨。” 元 郑廷玉 《看钱奴》第一折:“正是:亏心折尽平生福,行短天教一世贫。”《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正是:福无双至犹难信,祸不单行果是真。”

残英

残存未落的花;落花。 元 尹廷高 《扬州后土祠琼花》诗:“无双亭下万人看,欲觅残英一片难。” 元 陈旅 《桃花幽禽图》诗:“莫把残英都蹴尽,无情流水画桥东。”

千里

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沈端节,朝代: 宋代
    暮云千里。正小雨乍晴,霜风初起。芦荻江边,月昏人静,独自小船儿里。消魂几声新雁,合造愁人天气。怎奈何,少年时光景,一成抛弃。回首空肠断,尺素未传,应是无双鲤。闷酒孤斟,半醺还醒,乾净不如不醉。有得恁多烦恼,直是没些如意。受尽也,待今回厮见,从头说似。
  • 作者: 释德洪,朝代: 宋代

    瘦行清坐老垂垂,栗色伽梨取次披。

    岩壑形骸虽可画,烟霞痼疾不须医。

  • 作者: 唐询,朝代: 宋代
    秦德衰千祀,江演道不修。相傅大堤在,曾是翠华游。玉趾如将见,金椎岂复留。怅然寻旧迹,蔓草蔽荒丘。
  • 作者: 李之世,朝代: 明代

    春山和睡恰方浓,鸟印苍苔见字踪。

    欲写残经犹未了,觉来心手正双慵。

  • 作者: 开禧牧童,朝代: 宋代

    玉津园内行天讨,怨血空啼杜宇红。

  • 作者: 陈楠,朝代: 宋代

    形秀日,七转任飞腾。幽静深岩图宴坐,息无来往气坚凝。却粒着其能。
    生成火,返本气澄清。九候浴时开地户,月中取火日求冰。五内换重新。

  • 作者: 王士祯,朝代: 清代

    左司固简傲,狂狷乃其真。

    邈然望终古,岂顾世上人。

    轩冕讵足贵,云壑心所亲。

    著书洞庭上,寥寥谁问津。

  • 作者: 翁绶,朝代: 唐代
    裴回汉月满边州,照尽天涯到陇头。影转银河寰海静,光分玉塞古今愁。笳吹远戍孤烽灭,雁下平沙万里秋。况是故园摇落夜,那堪少妇独登楼。
  • 作者: 钱闻诗,朝代: 宋代
    望中呈一点,晃若出云躔。陨石是何宿,到江知几年。钟声昏晓屿,帆影去来船。此景分河汉,有槎须问天。
  • 作者: 姚宽,朝代: 宋代
    京洛逢春思昔时,翩翩游骑醉中归。平川花柳浓如锦,树树树头蜂蝶飞。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