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凌丹亭原文 诗词名句

凌丹亭

作者: 曾极朝代: 宋代

凌丹亭原文

路转峰回杳霭中,石坛幡影表真风。
凭谁貌取清虚老,与对濂溪太极翁。

诗词问答

问:凌丹亭的作者是谁?答:曾极
问:凌丹亭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曾极的名句有哪些?答:曾极名句大全

曾极凌丹亭书法欣赏

曾极凌丹亭书法作品欣赏
凌丹亭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路转峰回

峰峦重叠环绕,山路蜿蜒曲折。形容山水名胜路径曲折复杂。

杳霭

见“ 杳蔼 ”。

石坛

(1).石头筑的高台。古代多用于祭祀。《汉书·郊祀志下》:“紫坛伪饰女乐、鸞路、騂驹、龙马、石坛之属,宜皆勿修。” 北周 庾信 《周陇右总管长史豆卢公神道碑铭》:“石坛承祀,丰碑颂灵。” 唐 许浑 《重游飞泉观题故梁道士宿龙池》诗:“云开星月浮山殿,雨过风雷遶石坛。” 清 曹寅 《小游仙诗》之八:“毳毛伐尽浥清寒,自缚茅龙上石坛。”

(2).石制的台或墩。 唐 韩愈 《记梦》诗:“石坛坡陀可坐卧,我手承頦肘拄座。” 郭沫若 《孔雀胆》第一幕:“左前方有大柏树一株,有圆形石坛围护其根。”

影表

即圭表。为古代测度日影的天文仪器。俗称量天尺。 南朝 宋 颜延之 《又释何衡阳书》:“斯言果然,则类感之物,轻重必侔;影表之势,脩短有度。”《文献通考·乐六》:“出为司马,法 梁 朝刻其度於影表以测影。”

真风

淳朴的风俗。亦指淳朴的风范。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自真风告逝,大伪斯兴。”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名实》:“劝一 柳下惠 ,而千万人立真风矣。” 唐 鲍溶 《题吴徵君岩居》诗:“ 尧 泽润天下, 许由 心不知,真风存绵緜,常与达者期。”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陶渊明祠堂记》:“不藉琴以为雅,故无絃亦可;不因酒以为达,故把菊自足。真风所播,直扫 魏 晋 浇习。”

貌取

谓描画其形貌。 唐 韩愈 《楸树》诗:“不得画师来貌取,定知难见一生中。” 宋 秦观 《流觞亭并次韵》之一:“待唤画师来貌取,图成便是竹溪行。”

虚老

等闲地老去。 前蜀 李珣 《中兴乐》词:“暗思量,忍孤前约,教人花貌,虚老风光。” 宋 孙光宪 《浣溪沙》词:“风月岂唯今日恨,烟霄终待此身荣。未甘虚老负平生。”

濂溪

湖南省 道县 水名。 宋 理学家 周敦颐 世居溪上。 周 晚年移居 江西 庐山 莲花峰 下,峰前有溪,因取旧居 濂溪 以为水名,并自以为号,世称 濂溪先生 。 宋 黄庭坚 有《濂溪诗》。《宋史·道学传一·周敦颐》:“﹝ 周敦颐 ﹞以疾求知 南康军 。因家 庐山 莲花峯 下,前有溪,合於 湓江 ,取 营道 所居 濂溪 以名之。” 清 方苞 《余处士墓表》:“求 朱子 遗蹟,再至 匡庐 ,淹留 濂溪 、 鹿洞 。”

太极

(1).古代哲学家称最原始的混沌之气。谓太极运动而分化出阴阳,由阴阳而产生四时变化,继而出现各种自然现象,是宇宙万物之原。《易·繫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孔颖达 疏:“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

(2). 宋 代理学家则认为“太极”即是“理”。《朱子语类》卷七五:“太极只是一箇浑沦底道理,里面包含阴阳、刚柔、奇耦,无所不有。” 清 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太和》:“道者,天地人物之通理,即所谓太极也。”

(3).谓天宫,仙界。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七二:“时路乌足争?太极可翱翔。” 晋 葛洪 《抱朴子·吴失》:“园囿拟上林,馆第僭太极。”《云笈七籤》卷八:“太极有元景之王,司摄三天之神仙者也。”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罗荣祖,朝代: 宋代
    名山今日始攀跻,峭壁巉崖路欲迷。荆棘拨开登月窟,脚根稳著步天梯。恍疑身在半空去,忽见鸟从平地飞。胜景可人观不遍,挥毫石上且留题。
  • 作者: 晁补之,朝代: 宋代
    急鼓冬冬下泗州,却瞻金塔在中流。帆开朝日初生处,船转春山欲尽头。
  • 作者: 释绍嵩,朝代: 宋代
    水鸟迎秋舫,红轮映曙霞。冥冥小江树,淡淡满枝花。碧草望中去,青山郭外斜。天涯重回首,回首重伤嗟。
  • 作者: 江源,朝代: 明代

    脱却宫衣着草衣,云泉便与世相遗。

    山中女伴浑无事,共说奸谀指鹿时。

  • 作者: 宋太宗,朝代: 宋代
    经到玄科 * 中,先持道德济阴功。三清有路人难到,但守虚无一迳同。
  • 作者: 戴复古,朝代: 宋代
    朔风凛高秋,黑雾翳白日。汉兵来伐胡,饮马长城窟。古来长城窟,中有战士骨。骨久化为泉,马来吃不得。闻说华山阳,水甘春草长。
  • 作者: 李孙宸,朝代: 明代

    上界回看缥缈间,白云深锁洞门閒。

    清缘自笑吾真浅,强为尘缘又出山。

  • 作者: 陈镒,朝代: 元代

    深谷幽居类隐盘,喜无俗客枉金鞍。

    门前脩竹笼烟碧,溪上闲云度水宽。

    茶灶旋烧松叶湿,砚池频滴井华寒。

    君来莫讶无供给,野水添杯罄一欢。

  • 作者: 董嗣杲,朝代: 宋代
    云过秋天乱擘絮,风透秋窗遗剪刀。客衣难禁如此候,离家失侣徒呼号。肌骨癯然病易入,况复加以思虑劳。行来行往失神隽,蛰此何殊悬壁猱。莎底促织声更苦,唧唧唧唧声转高。阑槛谩尔寄清足,石阶半落埋蓬蒿。无人洗竹起荒翳,脆竿蠹叶缠薜荔。繁阴不密绝午梦,安得清风袭襟袂。摧残其来亦已久,心欲扶植茫无计。钩帘痴坐空搔首,直睨秋云割新霁。云卷云舒天自空,风生风止窗且闭。未暇冥搜清足吟,邻园老鹤传孤唳。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南瞻雉堞见城头,安乐民诚安乐不。

    闻以多年稍颓废,要当发帑事重脩。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