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古中盘原文 诗词名句

古中盘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古中盘原文

下盘胜以水,中盘胜以石。

上盘胜以松,松可一望得。

水则日枕漱,石畅今游奕。

天临一线宽,地容一骑策。

磅磄耸万仞,寥窲皱群白。

凭空讶若坠,无根忽相撠。

如斯磈礧间,精蓝托幽窄。

疑在众莲上,更有青莲觌。

龙象护云霞,苾刍守寥寂。

坐我槃阿舍,片刻于焉息。

吟成复自笑,济胜非语默。

诗词问答

问:古中盘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古中盘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十七部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八十

参考注释

中盘

(1).在中流盘旋。 晋 陆云 《九愍·修身》:“情怀眷以叠结,舟淹流而中盘。”

(2).盘中。 唐 韩愈 《岳阳楼别窦司直》诗:“中盘进橙栗,投掷倾脯酱。”

(3).围棋术语。指布局完成,进入关系全局胜负的激战阶段。

一望

(1).眺望一下;看一下。 南朝 梁 王僧孺 《落日登高》诗:“凭高且一望,目极不能捨。” 宋 孙光宪 《浣溪沙》词:“蓼岸风多橘柚香, 江 边一望 楚 天长。”《西游记》第三六回:“佇立草坡,一望并无客旅。”《儿女英雄传》第五回:“隔墙一望,里面塔影冲霄,松声满耳,香烟冷落,殿宇荒凉。”

(2).指目力所及的距离。亦泛指较近的距离。 元 王实甫 《丽春堂》第一折:“则见贝闕蓬壶一望中。”《三国演义》第四九回:“ 武昌 一望之地,最为紧要。”《西游记》第九三回:“我这寺一望之前,乃是 舍卫国 。”

水则

立于水中测量水位高低的标尺。《宋史·河渠志五》:“ 景祐 二年, 怀敏 知 雄州 ,又请立木为水则,以限盈缩。”

游奕

(1).游弋,巡逻。《南史·樊猛传》:“时 猛 与左卫将军 蒋元逊 领青龙八十艘为水军,於 白下 游奕,以御 隋 六合 兵。” 前蜀 韦庄 《秦妇吟》:“路旁时见游奕军,坡下寂无迎送客。”《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上海小刀会起事本末》:“朔日, 三茅阁 防守之兵尽行撤去,只令其游奕 洋涇 一带。”

(2).徘徊;往来游动。 清 林则徐 《奏粤省鸦片情形片》:“虽夷情叵测,难保不游奕往来,而其闻知諭旨森严,心怀畏惧,亦已明甚矣。”《花月痕》第四四回:“有拥兵自重而游奕以避贼锋;糜餉自娱而高居以养贼势者。”

天临

上天照临下土。喻天子之治。 南朝 宋 颜延之 《应诏宴曲水作诗》:“太上正位,天临海镜。”

一线

见“ 一线 ”。

亦作“ 一綫 ”。1.一根线,亦形容细长如线。 唐 杜甫 《至日遣兴》诗之一:“何人错忆穷愁日,愁日愁随一线长。” 宋 苏轼 《司马温公神道碑》:“稽天之潦,不能终朝,而一线之溜可以潦石者,一与不一故也。” 元 萨都剌 《鹦鹉曲》:“觉来粉汗湿香脸,一线新红枕痕浅。” 明 唐寅 《晓起图》诗:“晓鸦无数盘旋处,緑树枝头一线红。” 毛 * 《菩萨蛮·黄鹤楼》词:“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2).比喻相承或相关事物之间的脉络。《东周列国志》第六一回:“ 尹公佗 学射于 庾公差 , 公差 又学射于 公孙丁 ,三人是一线传授。”《续资治通鉴·宋理宗绍定四年》:“毋竝进君子小人以为色荒,毋兼容邪説正论以为皇极,以培养国家一线之脉,以救生民一旦之命。” 清 宋潜虚 《徐节妇传》:“彼公侯将相跨州连郡,曾未有一如 徐 氏妇者,抱三尺之孤,挽一线之绪,而使之復兴,岂不悲哉!” 梁启超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四节:“其学界为螺线形,虽千变万化,殆皆一线所引也。”

(3).形容极其细微。 金 元好问 《自题写真》诗:“东涂西抹窃时名,一线微官悮半生。” 清 曹寅 《重题晚研跋后兼伤怀南洲》诗之三:“酒边花外打乖人,劫后刚回一线春。” 梁启超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四章第三节:“若是乎两 汉 之以著述鸣者,惟 江都 龙门 二子,独有心得,为学界放一线光明而已。” 艾芜 《人生哲学的一课》:“这是一线生机,我记好街名厂名就去了。”

(4).第一线。指作战的最前线,亦指从事实际工作的基层。

磅磄

(1).周围广大貌。 战国 楚 宋玉 《笛赋》:“其处磅磄千仞,絶谿凌阜,隆崛万丈,盘石双起。”《文选·马融<长笛赋>》:“酆琅磊落,駢田磅唐。” 李善 注:“磅唐,广大盘礴也。”

(2).古神话中的山名。 晋 王嘉 《拾遗记·周穆王》:“ 扶桑 东五万里,有 磅磄山 。上有桃树百围,其花青黑,万岁一实。”

寥窲

幽深貌。《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隐阴夏以中处,霐寥窲以峥嶸。” 李善 注:“霐、寥窲、峥嶸,皆幽深之貌。”

凭空

(1) 没有证据地

凭空编造

(2) 在空中;凌空

无根

(1).没有根部。《管子·内业》:“凡道无根无茎,无叶无荣。” 尹知章 注:“道非如卉木,而有根茎花叶也。”《太平御览》卷五一○引 三国 吴 虞翻 《与弟书》:“芝草无根,醴泉无源。” 唐 杜甫 《遣兴》诗之二:“蓬生非无根,漂荡随高风。”

(2).没有根基;没有依据。 汉 刘向 《说苑·建本》:“见人不可以不饰,不饰则无根,无根则失理。” 宋 苏轼 《李氏山房藏书记》:“后生科举之士,皆束书不观,游谈无根。” 鲁迅 《书信集·致台静农》:“但谣言则其实大抵无根,所以我没有动。”

(3).比喻行踪无定。 宋 晁补之 《忆少年·别历下》词:“无穷官柳,无情画舸,无根行客。”

如斯

如此。《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奇谑三·代死失火》:“苟谓事事如斯,吾未之信矣。” 郭沫若 《黄山之歌》:“ 峨眉 号称天下秀,不知是否信如斯。”

磈礧

见“ 磈磊 ”。

精蓝

佛寺;僧舍。精,精舍;蓝,阿兰若。 宋 高翥 《常熟县破山寺》诗:“古县沧浪外,精蓝縹緲间。” 元 戴表元 《题东玉师府所藏<潇湘图>》诗:“今日精蓝方丈地,倚窗眠看 洞庭山 。” 清 吴伟业 《代具师答赠》诗:“早得此贤开讲席,便图作佛住精蓝。”

托幽

谓寄身于深邃幽隐之境。

青莲

(1).青色莲花。瓣长而广,青白分明。 南朝 梁 江淹 《莲花赋》:“发青莲於王宫,验奇花於陆地。” 胡之骥 注:“ 观音大士 生於王宫,坐青莲花上。”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呾叉始罗国》:“掬除洒扫,涂香散花,更採青莲,重布其地,恶疾除愈,形貌增妍,身出名香,青莲同馥。”

(2).指像青莲一样的颜色。 南朝 梁元帝 《玄览赋》:“紫紺之堂临水,青莲之臺带风。”

(3).喻佛眼。 北周 庾信 《秦州天水郡麦积崖佛龛铭序》:“从容满月,照耀青莲。” 倪璠 注:“《维摩经》曰:‘目浄修广如青莲。’” 宋 苏辙 《魏佛狸歌》:“青莲湛然俛下视,击鉦卷斾抽行营。”《古尊宿语录》卷十一:“上堂云:青莲视瞬已多繁, 迦叶 微微笑自谩。”

(4).佛教以为莲花清净无染。故常用以指称和佛教有关的事物。(1)指佛寺。 唐 刘长卿 《戏赠干越尼子歌》:“亭亭独立青莲下,忍草禪枝绕精舍。” 宋 苏轼 《同王胜之游蒋山》诗:“朱门收画戟,紺宇出青莲。”自注:“ 荆公 宅已为寺。” 明 高启 《题黄鹤仙人画》诗:“緑桂骚人宅,青莲释 * 。”(2)指佛经。 唐 刘禹锡 《闻董评事疾因以书赠》诗:“繁露传家学,青莲译梵书。” 清 钮琇 《觚賸续编·妙霓》:“以是口诵青莲,虔皈摩朅;手裁紫凤,巧迈因祗。”(3)犹净土。佛家所谓极乐世界。 唐太宗 《为战阵处立寺诏》:“望法鼓所振,变炎火於青莲;清梵所闻,易苦海於甘露。”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湖赏》:“紫綬金章,錮蔽了白马青莲旧路。”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续黄粱》:“僧曰:‘修德行仁,火坑中有青莲。’”

(5).指 九华山 。 九华山 在 安徽省 青阳县 南二十里,旧名 九子山 。九峰犹如莲花削成,故称 九华山 。 唐 曹唐 《望九华寄池阳杜员外》诗:“差差玉剑寒鋩利,褭褭青莲翠叶重。” 明 周浈 《舟中望九华山》诗:“刻削冠青莲,雕鏤矗丹笋。” 清 吴瞻泰 《自题莲花峰顶试泉图》诗:“万仞青莲上,梯云为试泉。”

(6).见“ 青莲居士 ”。

龙象

(1).龙与象。水行中龙力大,陆行中象力大,故佛氏用以喻诸阿罗汉中修行勇猛有最大能力者。《大般涅槃经》卷二:“世尊,我今已与诸大龙象菩萨磨訶萨断诸结漏。”

(2).指高僧。 唐 王勃 《四分律宗记序》:“二边云彻,方知实相之尊;十刹风行,乃识真如之贵。将使龙象緇服,维明克允。” 清 钱谦益 《<空一斋诗>序》:“ 紫柏大师 以法门龙象,唱道东南。”

(3).指罗汉像。 唐 罗隐 《甘露寺火后》诗:“只道鬼神能护物,不知龙象自成灰。” 宋 苏轼 《自海南归过清远峡宝林寺敬赞禅月所画 * 阿罗汉·第十一罗怙罗尊者》:“龙象之姿,鱼鸟所惊。” 清 顾炎武 《重登灵岩》诗:“山静鼪猱栖佛地,堂空龙象散诸天。”

(4).象中体格壮健高大者。《维摩经·不思议品》:“譬如 迦叶 ,龙象蹴踏,非驴所堪。” 嘉祥 疏:“此言龙象者,只是一象耳,如好马名龙马,好象云龙象也。”

(5).指皇帝。 五代 齐己 《寄吴国西供奉》诗:“瑶闕合陪龙象位,春山休记鷓鴣啼。” 宋 岳珂 《桯史·献陵疏文》:“爰竭蚍蜉之诚,仰干龙象之驭。”

云霞

彩云和彩霞

云霞明灭。——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苾刍

亦作“ 苾蒭 ”。即比丘。本西域草名,梵语以喻出家的佛弟子。为受具足戒者之通称。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僧诃补罗国》:“大者谓苾芻,小者称沙弥。” 唐 白居易 《东都十律大德长圣善寺钵塔院主智如和尚茶毗幢记》:“前后讲毗尼三十会,度苾蒭百千人。”《西游记》第十三回:“﹝ 三藏 ﹞又念一卷《孔雀经》,及谈苾蒭洗业的故事。” 章炳麟 《大乘佛教缘起考》:“时 阿难陀 与诸苾蒭在竹林园,有一苾芻而説颂曰:‘若人寿百岁不见白水鹤,不如一日生得见白水鹤。’”

寥寂

冷落,寂寞;寂静无声

万籁寥寂

寥寂的夜空

片刻

一会儿,短暂时间

稍等片刻

于焉

从此;于此。 唐 顾况 《塞上曲》:“酣战祈成功,于焉罢边衅。” 唐 唐彦谦 《游南明山》诗:“于焉偶閒暇,鸣轡忽相聚。”

于是。《诗·小雅·白驹》:“所谓伊人,於焉逍遥。” 朱熹 集传:“使其人得以於此逍遥而不去。” 陈奂 传疏:“《玉篇》:‘焉,是也。’言於是消摇也。今字作‘逍遥’。”《后汉书·董卓传论》:“及残寇乘之,倒山倾海, 崑冈 之火,自兹而焚,《版》《荡》之篇,於焉而极。” 唐 元稹 《相和歌辞·决绝词》:“有美一人,於焉旷絶。” 明 刘基 《清修院良上人浸月轩》诗:“珍重无生侣,於焉托清净。”

济胜

(1).犹取胜。 唐 司空图 《题<柳柳州集>后》:“亦犹力巨而鬭者,所持之器各异,而皆能济胜,以为勍敌也。”

(2).攀登胜境。 清 赵翼 《偕孙渊如汪春田两观察游牛首山》诗:“衰老自怜难济胜,层椒临眺亦忘还。” 清 王韬 《登杜拉山》诗:“济胜惭无腰脚健,探幽陡觉心胸开。”参见“ 济胜具 ”。

语默

(1).亦作“ 语嘿 ”。谓说话或沉默。语本《易·繫辞上》:“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 南朝 陈 张正见 《白头吟》:“语默妍媸际,浮沉毁誉中。” 唐 白居易 《唐故抚州景云寺律大德上弘和尚石塔碑铭》:“自生至灭,随迹示教,行止语嘿,无非佛事。” 秦牧 《艺海拾贝·<哲人·小孩>》:“有一些优秀的作品,你在阅读的时候,觉得那个作家仿佛就在眼前,他的思想感情,他的动静语默,他的声音笑貌,仿佛可以触摸似的。”

(2).喻指出仕或隐居。 晋 陶潜 《命子》诗:“时有语默,运因隆窊。” 逯钦立 注:“语默,出处。”《南史·张裕传》:“是以披闻见,扫心胸,述平生,论语默。” 唐 陈子昂 《同宋参军之问梦赵六赠卢陈二子之作》诗:“而我独蹭蹬,语默道犹懵。”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释行海,朝代: 宋代
    春风荡桨落花时,江鼓冬冬舞柘枝。雨洗樱红蚕豆绿,金衣公子可怜谁。
  • 作者: 姜特立,朝代: 宋代
    竹翠凉虚寝,炉薰养道情。日长无一事,燕坐有余清。
  • 作者: 梅尧臣,朝代: 宋代
    洛阳旧交有七人,五人已为泉下尘。各家生儿为门户,唯子弟兄先立身。我与信都侯独在,喜见及禄知天仁。昨日闻补武功吏,气调欲与南山亲。少年勉力向职事,莫学老贫文字新。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性存天命情性发,其发其存实以心。

    三一合而内外养,写之由已亦惟钦。

  • 作者: 嵇康,朝代: 两汉
    昔蒙父兄祚。少得离负荷。因疏遂成懒。寝迹北山阿。但愿养性命。终己靡有他。良辰不我期。当年值纷华。坎凛趣世教。常恐婴网罗。羲农邈已远。拊膺独咨嗟。朔戒贵尚容。渔父好扬波。虽逸亦已难。非余心所嘉。岂若翔区外。餐琼漱朝霞。遗物弃鄙累。逍遥游太和。结友集灵岳。弹琴登清歌。有能从我者。古人何足多。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飞来矗翠峣,屏障已清寥。

    月地开如镜,云璈沸似潮。

    柏烟林外写,花雨座中飘。

    泉冷石为瘦,峰高树与遥。

    考功昔游历,此处感荣凋。

    五字殊难属,一联浑解嚣。

    江南曾有赠,当面眯津桥。

  • 作者: 释绍昙,朝代: 宋代
    佛祖仰望不及处,暗昏昏地悄巍巍。放开闪电光中路,拶著全身陷铁围。
  • 作者: 王之道,朝代: 宋代
    晓日挂林麓,秋风入涧阿。野禽飞自语,田父笑相过。村畽仓箱富,山蹊芋栗多。一鞭聊策蹇,驰上小罗坡。
  • 作者: 吴当,朝代: 元代

    知崇效天,礼卑法地。

    成性之存,内外交致。

  • 作者: 王勃,朝代: 唐代
    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