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张中允先生换诗三首原文 诗词名句

张中允先生换诗三首

作者: 文同朝代: 宋代

张中允先生换诗三首原文

文行俱高妙,声名五十秋。
君恩来草泽,子舍上瀛洲。
有相身须尽,无谁泪不流。
庭前云盖石,长伴影堂愁。

诗词问答

问:张中允先生换诗三首的作者是谁?答:文同
问:张中允先生换诗三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文同的名句有哪些?答:文同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文行

(1).文章与德行。《论语·述而》:“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宋 苏轼 《潮州韩文公庙碑》:“始 潮 人未知学,公命进士 赵德 为之师,自是 潮 之士,皆篤於文行。” 明 刘基 《深居精舍记》:“上人名 允若 ,字 季衡 ,以文行闻於时贤。” 清 刘大櫆 《郑氏节母传》:“督学使者及郡守多重其文行。”

(2).谓仅有虚文下达。《宋书·武帝纪下》:“杖罚虽有旧科……若皆有其实,则体所不堪,文行而已,又非设罚之意。”

高妙

形容事物佳美绝妙;高明巧妙

它织网的技能之高妙,使人诧异。——《蜘蛛》

声名

名声;名誉

第三是三仙姑的声名不好。——《小二黑结婚》

草泽

(1) 长满野草的大片积水洼地

(2) 民众中间

子舍

(1).小房;偏室。一说,诸子所居的屋舍。《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建 为郎中令,每五日洗沐归謁亲,入子舍,窃问侍者,取亲中帬厕牏,身自浣涤。” 司马贞 索隐:“ 刘 氏谓小房内,非正堂也。 小颜 以为诸子之舍,若今诸房也。” 宋 梅尧臣 《送任太傅归省西都》诗:“子舍今归浣裙切,里门重戒下车勤。”

(2).借指儿子;儿女。 宋 富弼 《韩国华神道碑》:“教子舍悉用经术而济之以严。” 宋 叶适 《宋故中散大夫张公行状》:“初,公至郡,谍报‘虏主祈 太清宫 ,且窥边州’,人大恐, 定远县 逃奔几尽,公不为动,但遣承局趣取子舍,远近安之,亡者復还。”

瀛洲

亦作“ 瀛州 ”。1.传说中的仙山。《列子·汤问》:“ 渤海 之东,不知几亿万里……其中有五山焉,一曰 岱舆 ,二曰 员嶠 ,三曰 方壶 ,四曰 瀛洲 ,五曰 蓬莱 ……所居之人,皆仙圣之种。”《史记·秦始皇本纪》:“ 齐 人 徐市 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 蓬莱 、 方丈 、 瀛洲 ,僊人居之。” 唐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海客谈 瀛洲 ,烟涛微茫信难求。” 明 无名氏 《鸣凤记·邹林游学》:“ 瀛洲 同泛济川船,伊吾共仗屠龙剑。”

(2).借指 日本 。 章炳麟 《狱中赠邹容》诗:“ 邹容 吾小弟,被髮下 瀛洲 。” 鲁迅 《集外集·<题三义塔>诗》:“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 瀛洲 。”

(3). 唐太宗 为网罗人才,设置文学馆,任命 杜如晦 、 房玄龄 等十八名文官为学士,轮流宿于馆中,暇日,访以政事,讨论典籍。又命 阎立本 画像, 褚亮 作赞,题名字爵里,号“十八学士”。时人慕之,谓“登瀛洲”。事见《新唐书·褚亮传》。后来的诗文中常用“登瀛洲”、“瀛洲”比喻士人获得殊荣,如入仙境。 宋 王禹偁 《病起归思》诗之二:“四十为郎非不偶,况曾提笔直 瀛州 。” 明 沉鲸 《双珠记·廷对及第》:“朝登 瀛洲 ,暮赐莲炬。” 清 陈梦雷 《杨椒山先生祠》诗:“衅开马市英魂恨,庙焕 瀛洲 俎豆香。”参见“ 登瀛洲 ”。

有相

(1).谓有贵相。 汉 王充 《论衡·命义》:“犹 高祖 初起,相工入 丰 沛 之邦,多封侯之人矣。未必老少男女俱贵而有相也。”《北史·齐纪中·文宣帝》:“﹝ 武明太后 ﹞及产,命之曰 侯尼于 , 鲜卑 言有相子也。” 唐 白居易 《自咏》:“形容瘦薄诗情苦,岂是人间有相人?”

(2).指有贵相的人。《太平广记》卷三二八引 唐 戴孚 《广异记·阎庚》:“鬼云:‘ 庚 命贫,无位禄。’ 仁亶 问:‘何以致之?’鬼云:‘或绊得佳女,配之有相,当能得耳。’”

(3).佛教语。佛教主张万有皆空,心体本寂。称造作之相或虚假之相为“有相”。相,指事物的形象状态。 唐 一行 《大日经疏》卷一:“可见可现之法,即为有相;凡有相者,皆是虚妄。” 唐 姚合 《过钦上人院》诗:“有相无相身,唯师説始真。” 章炳麟 《国故论衡·原名》:“何谓违宗?彼以物有如种极微也。而忌言人有菴摩罗识。因言无相者无有。詰之曰:如种极微有相不?则解矣。”

云盖

(1).状如车盖的云。《山海经·海外西经》:“ 大乐之野 , 夏 后 启 于此儛九代;乘两龙,云盖三层。”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二三:“六龙服气舆,云盖切天纲。” 北周 庾信 《周车骑大将军贺娄公神道碑》:“云盖低临,霓裳纷下。”《云笈七籤》卷一○一:“云盖嵯峨,林竹葱竿。”

(2).有云纹彩绘的顶盖。 唐 刘肃 《大唐新语·文章》:“天枢下置铁山,铜龙负载,狮子、麒麟围绕,上有云盖,盖上施盘龙,以托火珠。”

影堂

旧时供奉神佛或陈设祖先图像的厅堂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旧时颐志堂,已为过去事。

    此日颐志堂,颐志实艰致。

    颐之文训养,又一训如意。

    养实贵心安,宵旰劳难置。

    至于言如意,先忧惟我萃。

    即今雨旸若,山庄佳景备。

    岂不足怡神,念远惟忧积。

    豫齐胥望雨,延及淮北地。

    而豫更为甚,无计救民悴。

    如意之谓何,五字吟志愧。

  • 作者: 范成大,朝代: 宋代
    绿橘生西山,得自髯翁家。云此接活根,是岁当著花。俛仰乃十霜,垂蠹纷相遮。芳意竟寂莫,枯枝谩槎牙。风土谅非宜,翁言岂予夸。会令返故山,高深谢污邪。石液滋旧根,山英擢新葩。黄团挂霜实,大如崆峒瓜。当有四老人,来驻七香车。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行馆枕平川,吉行驻早焉。

    轩堂供憩息,书史伴清便。

    旧咏从头读,新知著意诠。

    明朝当谒圣,数问夜应然。

  • 作者: 王昌龄,朝代: 唐代

    双峰褐衣久,一磬白眉长。谁识野人意,徒看春草芳。

  • 作者: 释正觉,朝代: 宋代
    十月朔,风雨肇寒天意作。丛席地炉今日开,免烧木佛无斟酌。丹霞将错就错,院主眉须堕落。如聋如盲大家翁,搅扰杀你不要恶。
  • 作者: 释德洪,朝代: 宋代

    乌兰洲塞夏国口,大河天来箭激溜。

    排空但闻地喘吼,势撞石壁欲穿透。

    石坚捍之不肯受,攧雷溅雪喧夜昼。

    千年石骨亦不朽,碎为青红杂怪丑。

    疆埸久空烂甲胄,举觞天子千万寿。

    李侯横槊千骑后,望云赋诗剑碍肘。

    徐涉河流马俯嗅,下马得之等琼玖。

    万里来归亦何有,出以示我为拊手。

    笑君儿嬉忘白首,李侯气如春在柳。

    大河西虏置怀袖,君徒自珍世不售。

    敲门那能易升斗,功名偶然梦岂久。

    道人乃尔自薄厚,此石笑汝汝惭否。

  • 作者: 张乔,朝代: 唐代
    王孙游不遇,况我五湖人。野店难投宿,渔家独问津。岭分中夜月,江隔两乡春。静想 * ,还应寄此身。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稻塍豆埂皆芃绿,柳岸兰堤互映青。

    细验田功原不误,今朝稍觉我心宁。

  • 作者: 苏轼,朝代: 宋代

    城隅静女何人见。先生日夜歌彤管。谁识蔡姬贤。江南顾彦先。
    先生那久困。汤沐须名郡。惟有谢夫人。从来见拟伦。

  • 作者: 白居易,朝代: 唐代
    雪鬓年颜老,霜庭景气秋。病看妻捡药,寒遣婢梳头。身外名何有,人间事且休。澹然方寸内,唯拟学虚舟。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