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阅老坝合龙处原文 诗词名句

阅老坝合龙处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阅老坝合龙处原文

甲午秋涨盛,老坝黄河决。

滔天势莫遏,万姓遭县隉。

赈救不遗力,督催速堵缺。

廿里奏巧成,明神佑诚别。

兹来视堤工,出水高凸凸。

辩香致敬宜,安澜吁以切。

老幼纷随舆,温饱多欢悦。

元气似已复,闾阎亦填列。

而我一回思,往事不忍说。

诗词问答

问:阅老坝合龙处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阅老坝合龙处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屑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六十八

2. 甲午八月外河南岸老坝口堤工漫溢大溜全注决口板闸淮安一带俱被水淹当饬赶

参考注释

秋涨

秋日江河水上涨。 宋 戴复古 《江涨见移居者》诗:“夏潦连秋涨,人家水半门。”

黄河

中国第二长河,发源于青海,流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公里。流经黄土高原、夹带大量泥沙,每年达16亿吨,除12亿吨入海外,有4亿多吨沉积在下游河床上,有些地段河底竟高出地面5—10米,成为有名的“地上河”

滔天

(1) 弥漫无际;形容水势极大

波浪滔天

(2) 比喻罪恶、灾祸等极大

滔天罪行

滔天之势

万姓

万民。《书·立政》:“式 商 受命,奄甸万姓。”《汉书·元帝纪》:“相守二千石诚能正躬劳力,宣明教化,以亲万姓,则六合之内和亲,庶几虖无忧矣。”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朱雀门外街巷》:“﹝ 迎祥池 ﹞唯每岁清明日,放万姓烧香游观一日。” 郭沫若 《长春集·歌颂中朝友谊》:“万姓欢呼连草木,满腔热血涌波涛。”

赈救

亦作“ 賑捄 ”。赈济救助。《太平广记》卷十二引 晋 葛洪 《神仙传·董奉》:“ 奉 每年货杏得穀,旋以賑救贫乏,供给行旅不逮者。” 宋 洪适 《薛良朋进职制》:“尔奉行不懈,賑捄有劳,顾不赏可乎?”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四五:“顾既荒而賑救之也难,未荒而预备之也易。”《中国歌谣资料·太平军打仗好军机》:“太平军来到扎了营,大队人马进入城,立即开包来赈救,白银发哩几十担。”

遗力

犹馀力。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才略》:“ 左思 奇才,业深覃思,尽鋭於《三都》,拔萃於《咏史》,无遗力矣。”《宋史·兵志九》:“今平居无事,朝夕虐之以教閲,使无遗力以治生事,衣食殫尽,憔悴无聊,缓急安得其死力。”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天部二》:“后世通儒术士,竭其智数心思,考索推步,至无遗力。”

督催

犹督促。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催说》:“各里设排年,督催完纳。”《花城》1981年第6期:“也是承蒙 余小姐 对爸爸的督催, 余院长 才百忙抽身,亲临考场看过 张兴 。”

神佑

神的保佑

堤工

(1).堤防工程。《清会典·工部·河工》:“ 直隶省 千里长隄,自 张青口 以东,隄工接头之处,改隶 天津道 。”

(2).修筑堤坝的工人。

出水

(1)

(2) 出现于水面

海狮顶球出水

(3) 有水流出

三眼泉都出水了

(4) 妓女脱籍从良

凸凸

高出貌。 明 刘侗 于奕正 《帝京景物略·三圣庵》:“臺上亭曰 观稻 ,观不直稻也,畦陇之方方,林木之行行,梵宇之厂厂,雉堞之凸凸,皆观之。”

致敬

(1) 向人敬礼

举剑致敬

(2) 表示敬意

有各种致敬方式,如信奉佛教的人用合十作为致敬的方式,有的人则用相互拥抱的方式

安澜

(1).水波平静。比喻太平。《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天下安澜,比屋可封。” 李善 注:“澜,水波也,安澜,以喻太平。” 明 无名氏 《运甓记·帅阃宾贤》:“用之将帅,必能扶弱鼎于安澜;委以一方,定可起疲民于袵席。” 清 梁清标 《送张伯珩同年按蜀》诗:“按部诸侯争负弩,洗兵 三峡 见安澜。”福州评话《老渔翁歼敌记》:“红旗飘飘河山壮丽,渔乡繁盛海国安澜。”

(2).谓使河流安稳不泛滥。 清 冯桂芬 《致李伯相书》:“将来恐不能不出於河自河,漕自漕,河专主安澜,漕专主海运而后定。”《清史稿·河渠志一》:“前筑土坝,保固隄根,频岁安澜,已著成效。”

老幼

(1).老人和小孩。《礼记·乐记》:“老幼孤独,不得其所。”《国语·晋语七》:“养老幼,恤孤疾。”

(2).泛指家属。 晋 潘岳 《西征赋》:“牧疲人於西夏,携老幼而入 关 。”

温饱

吃得饱,穿得暖

解决了温饱问题

欢悦

喜悦;欢乐

欢悦的笑声

他俩心情欢悦,边走边唱

元气

(1) 指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气

(2) 精神;精气

(3) 指国家或社会团体得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

元气大伤

闾阎

(1).里巷内外的门。后多借指里巷。《史记·平準书》:“守閭阎者食粱肉,为吏者长子孙,居官者以为姓号。” 唐 白居易 《湖亭望水》诗:“岸没閭阎少,滩平船舫多。” 清 薛福成 《应诏陈言疏》:“以臣所见,閭阎十室九空,而百物昂贵,小民奔走拮据,艰於生计。”

(2).泛指民间。《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论》:“ 甘茂 起 下蔡 閭阎,显名诸侯,重彊 齐 楚 。”《梁书·处士传·何胤》:“顷者学业沦废,儒术将尽,閭阎搢绅,尠闻好事。”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五:“皆言衣食于官久,不愿为农,又皆习弓刀,一旦散之閭阎,必皆为盗贼。” 章炳麟 《驳建立孔教议》:“未尝普施閭阎,貤及謡俗。”

(3).借指平民。《史记·李斯列传论》:“ 李斯 以閭阎歷诸侯,入事 秦 。” 唐 刘禹锡 《同州谢上表》:“閭阎凋瘵,远近共知。” 孙中山 《军政府宣言》:“以卫国保种自任,战士不爱其命,闾阎不惜其力,则革命可成。”

填列

密集并列。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龙华寺》:“附化之民,万有餘家。门巷修整,閶闔填列。”

回思

回想,回忆

回思创业时。——清· 黄宗羲《原君》

往事

从前的事情

往事历历在目

不忍

(1).不忍心,感情上觉得过不去。《穀梁传·桓公元年》:“先君不以其道终,则子弟不忍即位也。”《史记·项羽本纪》:“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

(2).不忍耐;不忍受。《论语·卫灵公》:“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二:“ 阮士瑀 伤於虺,不忍其痛,数嗅其疮。” 宋 苏轼 《休兵久矣而国用日困策》:“不忍药石之苦、针砭之伤,一旦流而入於骨髓,则愚恐其苦之不止於药石,而伤之不止於针砭也。”

(3).不收敛。《楚辞·离骚》:“ 浇 身被服强圉兮,纵欲而不忍。” 汉 朱浮 《为幽州牧与彭宠书》:“高论 尧 、 舜 之道,不忍 桀 、 紂 之性,生为世笑,死为愚鬼,不亦哀乎?”

(4).不能忍受;不愿意。《孟子·离娄下》:“我不忍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史记·亷颇蔺相如列传》:“ 相如 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三国志平话》卷上:“﹝妻子﹞到於庵门,见学究疾病,不忍见之,用手掩口鼻,斜身与学究饭吃。”

(5).舍不得。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予初閲时,不忍释卷。” 清 赵翼 《瓯北诗话·白香山诗》:“﹝ 香山 诗﹞古体则令人心赏意愜,得一篇輒爱一篇,几於不忍释手。” 郭小川 《木瓜树的风波》诗:“此刻呀,他还不忍和同志们告别。”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陈允平,朝代: 宋代
    历历长涂谒鲁侯,征尘宁复恋貂裘。江城露冷霜初滑,海谷冰消水欲流。夜月观书徐穉榻,春风听乐仲宣楼。料君频作四湖梦,曾忆孤山有旧游。
  • 作者: 晁补之,朝代: 宋代
    壁上栖鸦粉剥红,萍游无定得风同。故人妙墨何人识,文豹依依雾雨中。
  • 作者: 何吾驺,朝代: 明代
    标签:除夕

    十年铅椠共词场,别后风烟各渺茫。

    南海聚星占百里,圣朝开泰首三阳。

    鸣珂待奏贤臣颂,刻漏先传侍史香。

    葱郁斗间雄气满,不妨灯下引杯长。

  • 作者: 释宗杲,朝代: 宋代
    稽首能度诸世间,无量殊胜福德聚。金轮统御四天下,普施群生安隐乐。
  • 作者: 白居易,朝代: 唐代

    萧洒登山去,龙钟遇雨回。磴危攀薜荔,石滑践莓苔。
    袜污君相谑,鞋穿我自咍。莫欺泥土脚,曾蹋玉阶来。

  • 作者: 黄榦,朝代: 宋代
    樯头五两摇空飞,船头百丈牵何迟。数篙塘水清可涉,故乡千里归何时。
  • 作者: 许应龙,朝代: 宋代
    槛有榴花沼有莲,南薰拂拂晚凉天。六宫莫度新翻曲,只理云和伴舜弦。
  • 作者: 王观,朝代: 宋代
    单于吹落山头月。漫漫江上沙如雪。谁唱缕金衣。水寒船舫稀。芦花枫叶浦。忆抱琵琶语。身未发长沙。梦魂先到家。
  • 作者: 邢叔亨,朝代: 元代
    监燕京马哈马拉尹镇阳,扬从道尹晋,霍邑邢叔亨,簿乡张时敏,仙尉襄陵陈德新,儒学论忻州王秉钧,共祀岱岳庙。叔亨走笔书木兰花慢数篇,音韵铿锵,意象豪宕,刺军政之得失,滔滔缕缕,若大河之出昆仑,恒星之丽碧虚,水镜之析埃漠,令人心怀洒然,愈吮而味加,铭心而口口,可见口平蓄之有余也。下缺一上蒲东东岳,山头陡起神宫。有松柏参天,杏桃张锦,遍地春风。年年今朝此日,王孙仕女骤骄骢。十载妖兵乱国,一时豪杰潜踪。我为狂客气盈胸。起坐听晨钟。喜夜雨如酥,晓晴似拭,香火扬空。眼下太平可幸,官军分散息兵戎。剑戟变为家器,四民乐业无穷。
  • 作者: 王阮,朝代: 宋代
    玉渊真水府,三峡跨长虹。万斛鎔银泻,千檛战鼓雄。倚天危石立,透地密泉通。四海思霖雨,龙奚久在中。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