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登冥山原文 诗词名句

登冥山

作者: 陈师道朝代: 宋代

登冥山原文

东山如覆盆,石塔仍数层。
昔人行乐处,时过名不称。
秋风变草木,樵径余薪蒸。
四顾一水间,不复知淄渑。
菰蒲万世利,烟火千人罾。
平生登山脚,岁晚如不胜。
求田君勿问,抚髀吾何能。
飞鸿将目远,秋水留心澄。
兹游岂不朽,作歌记吾曾。

诗词问答

问:登冥山的作者是谁?答:陈师道
问:登冥山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师道的名句有哪些?答:陈师道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东山

(1).《诗·豳风·东山》:“我徂 东山 ,慆慆不归。” 朱熹 集传:“ 东山 ,所征之地也。”后因以代指远征或远行之地。 宋 叶梦得 《石林诗话》卷上:“ 玉汝 有爱妾 刘氏 ,将行,剧饮通夕…… 刘贡父 , 玉汝 姻党,即作小诗寄之以戏云:‘ 嫖姚 不復顾家为,谁谓 东山 久不归。’”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四:“此去 东山 又 北山 ,镜中强半尚红颜。”

(2).《孟子·尽心上》:“ 孔子 登 东山 而小 鲁 。” 赵岐 注:“ 东山 ,盖 鲁 城东之高山。”后因以代指 鲁 地。 宋 李清照 《上枢密韩肖胄诗》:“嫠家父祖生 齐 鲁 ,位下名高人比数……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 东山 一抔土。”

(3).据《晋书·谢安传》载, 谢安 早年曾辞官隐居 会稽 之 东山 ,经朝廷屡次征聘,方从 东山 复出,官至司徒要职,成为 东晋 重臣。又, 临安 、 金陵 亦有 东山 ,也曾是 谢安 的游憩之地。后因以“东山”为典。指隐居或游憩之地。 唐 王维 《戏赠张五弟諲》诗之一:“吾弟 东山 时,心尚一何远!” 宋 沉遘 《吴正肃公挽歌辞》之一:“暂作 东山 去,还期 宣室 来。” 清 赵翼 《秋帆制府挽诗》:“南国烽烟悲远道, 东山 丝竹渺前尘。”

(4).代指 谢安 。 唐 李白 《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诗:“想象 东山 姿,缅怀 右军 言。” 清 顾炎武 《上吴侍郎旸》诗:“ 征虏 投壶暇, 东山 赌墅优。”

(5).泛指名高望重的人。 清 赵翼 《唐荆川先生读书处》诗之一:“并世文章无北地,当年声望此 东山 。” 赵朴初 《何满子·东山》词:“悄悄非关多病,三年不见 东山 。花事绸繆风又雨,更兼蜂妒鶯谗。”按,《人民文学》1977年第一期发表时附注云:“时见 * 爪牙讲话,矛头指向 周总理 ,赋此书愤。”

(6).泛指东面的山。 宋 苏轼 《赤壁赋》:“少焉,月出於东山之上。” 清 郑燮 《道情》之一:“一霎时波摇金影,驀抬头月上东山。” 杨朔 《雪浪花》:“那外国人想雇我的驴去逛东山。”

(7). 春秋 时少数民族 赤狄 别种 东山 皋落氏 的省称。《国语·晋语一》:“﹝ 晋献公 ﹞是故使 申生 伐 东山 ,衣之偏裻之衣,佩之以金玦。” 韦昭 注:“ 东山 , 皋落氏 。”

(8). 南朝 梁 何胤 的别称。《南史·何胤传》:“初, 胤 二兄 求 点 并栖遁, 求 先卒,至是 胤 又隐。世号 点 为‘大山’, 胤 为‘小山’,亦曰‘东山’。”

覆盆

(1).覆置的盆。 汉 王充 《论衡·说日》:“视天若覆盆之状,故视日上下然,似若出入地中矣。”

(2). 晋 葛洪 《抱朴子·辨问》:“是责三光不照覆盆之内也。”谓阳光照不到覆盆之下。后因以喻 * 或无处申诉的沉冤。 唐 李白 《赠宣城赵太守悦》诗:“愿借 羲皇 景,为人照覆盆。” 金 元好问 《秋夜》诗:“春雷谩説惊坯户,皎日何曾入覆盆。” 清 钱谦益 《蒙恩昭雪恭伸辞谢微悃疏》:“於是臣之覆盆得白,而孤生可保矣。”

(3).犹倾盆。 宋 祝简 《夏雨》诗:“电掣雷轰雨覆盆,晚来枕簟颇宜人。”

昔人

前人;古人

行乐

一般以为是“寻欢作乐”、“享乐”的同义词,只是感 * 彩略有不同

老年人常多忧虑。少年人常好行乐(把“行乐”讲成“持乐观态度”比较更接近作者原意)。——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世间行乐亦如此。——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过名

与实际不相副之名声。《墨子·经下》:“或过名也,説在实。” 孙诒让 间诂:“过名,谓过之而成是名。”《宋史·职官志一》:“及奇方异术,改换文资、改正过名无例通进者,先经鼓院进状。”

不称

(1).不相称;不相副。《诗·曹风·候人》:“彼其之子,不称其服。” 郑玄 笺:“不称者,言德薄而服尊。”《史记·文帝本纪》:“﹝ 孝文皇帝 ﹞德厚侔天地……明象乎日月,而庙乐不称,朕甚惧焉。其为 孝文皇帝 庙为昭德之舞。” 晋 陆机 《文赋》:“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二刻拍案惊奇》卷六:“只怕小生才能浅薄,不称将军任使,岂敢推辞。” 清 魏源 《湘江舟行》诗之二:“十载画 瀟湘 ,不称 瀟湘 月。”

(2).不胜任;不称职。《史记·亷颇蔺相如列传》:“ 括 母因曰:‘王终遣之,即有如不称,妾得无随坐乎?’”《汉书·宣帝纪》:“此朕之不明,吏之不称,四方黎民将何仰哉!”《金史·章宗纪四》:“近制以镇静而知大体为称职,苛细而闇於大体为不称。”

(1).不显扬。 汉 司马相如 《封禅文》:“歷选列辟,以迄於 秦 ……纷纶威蕤,湮灭而不称者不可胜数。” 三国 吴 韦昭 《博弈论》:“盖君子耻当年而功不立,疾没世而名不称。”

(2).不称道。 汉 司马相如 《子虚赋》:“今足下不称 楚王 之德厚,而盛推 云梦 以为高……窃为足下不取也。”

(3).不名;不叫做。《史记·秦始皇本纪》:“ 始皇 曰:吾慕真人,自谓‘真人’,不称‘朕’。”

风变

(1).指狂风或风灾。 唐 陆敬 《游隋故都》诗:“水鬭宫初毁,风变鼎将迁。”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大内规制纪略》:“门之西,旧有核桃、枣树数株,乃二百餘年所培植者,逆 贤 因 天启 二年夏风变,伐去,以便跑马耳。” 萧红 《生死场》三:“深秋秃叶的树,为了惨厉的风变,脱去了灵魂一般吹啸着。”

(2).指《诗·国风》中的“变风”部分。 隋 王通 《中说·事君》:“敢问列国之风变,伤而不怨,郡县之政变,怨而不伤,何谓也?”参见“ 变风 ”。

草木

(1).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易·坤》:“天地变化,草木蕃。” 唐 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 太行 之阳有 盘谷 , 盘谷 之閒,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茂,居民鲜少。” 明 刘基 《<悦茂堂诗>序》:“故人不得其性则痛,鸟兽不得其性则瘏,草木不得其性则萎以枯。”

(2).指荒野。《韩非子·说疑》:“此十二人者,或伏死於窟穴,或槁死於草木,或飢饿於山谷,或沉溺於水泉。”

(3).比喻卑贱。多用作自谦之词。 唐 陈子昂 《谏刑书》:“臣草木微品,天恩降休,伏刻肌骨,不敢忘捨。” 宋 苏轼 《笏记》之一:“徒倾艸木之心,莫报乾坤之施。”

樵径

亦作“ 樵逕 ”。打柴人走的小道。 唐 李华 《仙游寺》诗:“捨事入樵逕,云木深谷口。”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王知古》:“隐隐闻 洛城 暮鐘,但彷徨於樵径古陌之上。” 清 施闰章 《天知庵》诗:“樵径落松子,疎林八月天。”

薪蒸

薪柴。《周礼·天官·甸师》:“帅其徒以薪蒸役外内饔之事。” 孙诒让 正义:“薪蒸即薪柴也。”《左传·昭公二十年》:“藪之薪蒸,虞候守之;海之盐蜃,祈望守之。” 唐 薛能 《怀汾上故居》诗:“山头鼓笛阴沉庙,陌上薪蒸突兀车。” 清 顾炎武 《将去关中别中尉存杠于慈恩寺塔下》诗:“薄田遗豆麧,童阜剩薪蒸。”

四顾

向四面环视

阿Q忽而大叫起来,抬了头仓皇的四顾。——《阿Q正传》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唐· 李白《行路难》

淄渑

(1). 淄水 和 渑水 的并称。皆在今 山东省 。相传二水味各不同,混合之则难以辨别。《战国策·齐策六》:“黄金横带而驰乎 淄 澠 之间,有生之乐,无死之心,所以不胜者也。”《吕氏春秋·精谕》:“ 孔子 曰:‘ 淄 澠 之合者, 易牙 尝而知之。’” 清 吴伟业 《赠松江别驾日照安肇开》诗:“二水 淄 澠 杯酒合,三山楼观画图装。”

(2).比喻性质截然不同的两种事物。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浑然千里, 淄 澠 一乱。” 倪璠 注:“喻当时贵贱混乱,尽被掳辱矣。”《旧唐书·马怀素传》:“或古书近出,前志闕而未编;或近人相传,浮辞鄙而犹记。若无编録,难辨 淄 澠 。” 清 阮元 《与友人论古文书》:“ 元 尝取以置之两 汉 书中诵之拟之, 淄 澠 不能同其味,宫徵不能壹其声,体气各殊,弗可强已。”

菰蒲

(1).菰和蒲。 南朝 宋 谢灵运 《从斤竹涧越岭溪行》诗:“苹萍泛沉深,菰蒲冒清浅。” 宋 张元干 《念奴娇》词:“荷芰波生,菰蒲风动,惊起鱼龙戏。”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二折:“向断桥西下,疏剌剌秋水菰蒲,冷清清明月芦花。” 鲁迅 《集外集拾遗·<无题>诗》:“深宵沉醉起,无处觅菰蒲。”

(2).借指湖泽。 南唐 张泌 《洞庭阻风》诗:“空江浩荡景萧然,尽日菰蒲泊钓船。” 明 孙蕡 《湖州乐》诗:“菰蒲浪深迷白紵,有时隔花闻笑语。” 清 金农 《松陵雨泊》诗:“一夕菰蒲打蓬雨,声声引梦入江湖。”

万世

很多世代;年代久远

万世师表

烟火

(1) 火和烟

严禁烟火

满面尘灰烟火色。——唐· 白居易《卖炭翁》

(2) 熟食

不食人间烟火

(3) 烟花

教贲四叫花儿匠来,做几架烟火。——《 * 》

(4) 祭祖时点的香火,借指后嗣

(5) 指烽火

平生

(1) 终身;一生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个人的平生大事

(2) 向来;素来

他平生是很勤俭的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清· 林觉民《与妻书》

山脚

亦称“山麓”。山的靠 * 地的地方

不胜

受不住,承担不了。胜:承受,经得起

刑人如恐不胜。——《史记·项羽本纪》

驴不胜怒;蹄之。——唐·柳宗元《三戒》

求田

见“ 求田问舍 ”。

抚髀

以手拍股。表示振奋或感叹。《世说新语·识鉴》“ 谢子微 见 许子将 ” 刘孝标 注引 晋 周斐 《汝南先贤传》:“ 虔 恆抚髀称 劭 ,自以为不及也。”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王知古》:“ 直方 起而抚髀曰:‘山魑木魅,亦知人间有 张直方 耶?’” 明 高启 《荆门壮士歌》:“三抚髀,壮士起,剑风骚劳髮上指。” 陈去病 《出塞望蒙古》诗:“发篋仍自缄,抚髀徒悲呻。”

飞鸿

(1).指画有鸿雁的旗。《礼记·曲礼上》:“前有车骑,则载飞鸿。” 孔颖达 疏:“鸿,鸿鴈也。鴈飞有行列,与车骑相似,若军前忽遥见彼人有多车骑,则画鸿於旌首而载之,使众见而为防也。”

(2).虫名。《逸周书·度邑》:“ 发 之未生,至于今六十年,夷羊在牧,飞鸿过野。”

(3).飞行着的鸿雁。 汉 马融 《长笛赋》:“尔乃听声类形,状似流水,又象飞鸿。” 南朝 宋 鲍照 《数诗》:“四牡曜长路,轻盖若飞鸿。” 清 龚自珍 《点绛唇》词:“目送飞鸿,影入长天灭。”

(4).指音信。 唐 韩愈 《祭窦司业文》:“自视雏鷇,望君飞鸿,四十餘年,事如梦中。”《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二回:“无端天外飞鸿到,传得家庭噩耗来。”

秋水

秋天的水,比喻人(多指女人)清澈明亮的眼睛

望穿秋水

留心

小心;注意

留心别写错了

岂不

难道不…?怎么不…?

岂不容易?

作歌

谓作歌词而咏唱。《书·益稷》:“帝庸作歌曰:‘勑天之命,惟时惟几。’”《汉书·西域传下·乌孙国》:“公主悲愁,自为作歌曰:‘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託异国兮乌孙王。’”《封神演义》第四五回:“ 惧留孙 领命,作歌而来。”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无可,朝代: 唐代
    近腊辞精舍,并州谒尚公。路长山忽尽,塞广雪无穷。讲席开晴垒,禅衣涉远风。闻经诸弟子,应满此门中。
  • 作者: 王丹桂,朝代: 元代
    说甚根尘。辩甚铅银。这仙佛、路径明分。何须外觅,不在劳神。欲要全完,当全道,露全身。一体同观。无起疏亲。志常清、常静常真。不惟自利,兼利他人。定结祥光,成祥瑞,蹑祥云。
  • 作者: 释良范,朝代: 宋代

    尘劫已前事,堂堂无背面。

    动静莫能该,舒卷快如电。

    莫道凡不知,佛也觑不见。

    决定在何处,合取这两片。

    荐不荐,更为诸人通一线。

    天下太平,皇风永扇。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丛樾阴森净绝尘,兀然袖手坐崖唇。

    葛天氏世去已远,仍有无为无事人。

  • 作者: 元稹,朝代: 唐代
    芳树已寥落,孤英万可嘉。可怜团团叶,盖覆深深花。游蜂竞攒刺,斗雀亦纷拏。天生细碎物,不爱好光华。非无歼殄法,念尔有生涯。春雷一声发,惊燕亦惊蛇。清池养神蔡,已复长虾蟆。雨露贵平施,吾其春草芽。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既曲而深一室披,墨林书桉雅相宜。

    寻思尚有相宜在,不及芸窗祗静怡。

  • 作者: 郑獬,朝代: 宋代
    紫皇初放第三榜,中有英豪绝世无。天厩本生骐骥子,云霄又得凤凰雏。不须虎闹终全赵,自是龙骧首破吴。虽作莲花帐前客,丹台到了姓名殊。
  • 作者: 陆游,朝代: 宋代
    晨起梳头嬾,披衣立草堂。雾昏全隐树,气暖不成霜。滩急回鱼队,天低衬雁行。新春犹一月,已觉日微长。
  • 作者: 刘子翚,朝代: 宋代
    客舍愁分袂,梅花小雪前。夜看牛渚月,春别剡溪船。丽句光行色,悲歌惨别筵。后期相约处,双阙五云天。
  • 作者: 陈镒,朝代: 元代

    自怜衰老貌,灯影雪千茎。

    药饵扶吾病,诗书寄此生。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