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程帅新作止戈堂索诗谨赋三首原文 诗词名句

程帅新作止戈堂索诗谨赋三首

作者: 苏籀朝代: 宋代

原文

楚王禁暴惭京观,汉世残民闢徼边。
伐叛从来非得已,修文自古属高贤。
禽鱼草木无垠惠,乡校康庄议论妍。
尽悴使君朝听美,不然海国岂安全。

诗词问答

问:《程帅新作止戈堂索诗谨赋三首》的作者是谁?答:苏籀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苏籀的名句有哪些?答:苏籀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楚王

楚国 的君王。文学作品中多指在 阳台 梦遇 巫山 神女的 楚怀王 或 楚襄王 。 唐 孟浩然 《送王七尉松滋得阳台云》诗:“嬋娟流入 楚王 梦,倏忽还随零雨分。” 唐 李白 《江上吟》:“ 屈平 词赋悬日月, 楚王 臺榭空山邱。” 后蜀 阎选 《临江仙》词:“欲问 楚王 何处去,翠屏犹掩金鸞。” 清 侯方域 《过江秋咏》之八:“昨夜 楚王 云入梦,多时 屈子 芰为裳。”

禁暴

亦作“ 禁虣 ”。制止 * ;制止 * 。《周礼·地官·司市》:“以刑罚禁虣而去盗。” 贾公彦 疏:“以刑罚禁虣乱之人。”《礼记·乐记》:“刑禁暴,爵举贤,则政均矣。”《史记·张仪列传》:“是我一举而名实附也,而又有禁暴止乱之名。” 宋 孔平仲 《续世说·言语》:“臣久主兵,不能禁暴,军士残人之墓,固亦多矣。” 明 刘基 《官箴上》:“疾病颠连,我扶我持,禁暴戢姦,损赢益亏。”

京观

古代战争中,胜者为了炫耀武功,收集敌人尸首,封土而成的高冢。《左传·宣公十二年》:“君盍筑武军,而收 晋 尸以为京观。” 杜预 注:“积尸封土其上,谓之京观。”《后汉书·皇甫嵩传》:“首获十餘万人,筑京观於城南。” 明 徐渭 《上督府公生日诗》:“鲸鯢久已封京观,翡翠行看出 越裳 。” 章炳麟 《訄书·弭兵难》:“口血未乾, 陈 蔡 之社为京观。”

残民

(1).残害百姓。 汉武帝 《御史大夫遣郡国计吏敕》:“残民贪污烦扰之吏,百姓所苦,务勿任用。”

(2).被残害的人民;劫后馀民。 三国 蜀 诸葛亮 《为后帝伐魏诏》:“广宣恩威,贷其元帅,弔其残民。” 唐 杜荀鹤 《长林山中闻贼退寄孟明府》诗:“一县今如此,残民数不多。” 清 吴伟业 《高邮道中》诗:“曾设经年戍,残民早不堪。”

伐叛

讨伐叛逆。 晋 刘琨 《劝进表》:“柔服以德,伐叛以刑。抗明威以摄不类,杖大顺以肃宇内。” 唐 杜甫 《归梦》诗:“偷生唯一老,伐叛已三朝。”

从来

向来,一向——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从过去到现在一直是那样

从来如此

得已

(1).谓得以了结。《史记·项羽本纪》:“ 项梁 尝有 櫟阳 逮,乃请 蘄 狱掾 曹咎 书抵 櫟阳 狱掾 司马欣 ,以故事得已。”

(2).谓出于自己的意愿。 唐 王昌龄 《箜篌引》:“何用 班超 定远侯 ,史臣书之得已不?” 宋 曾巩 《上欧阳舍人书》:“今者欲奉亲数千里而归先生,会须就州学,欲入太学,则日已迫,遂弃而不顾,则望以充父母养者,无所勉从,此岂得已哉?”《元典章·兵部一·逃亡》:“随路民户,或困於公役,或逼於私债,逃窜失业,谅非得已。”

修文

(1).采取措施加强文治,主要指修治典章制度,提倡礼乐教化等。《国语·周语上》:“有不享则修文。” 韦昭 注:“文,典法也。” 唐 杜甫 《客堂》诗:“修文庙算正,献可天衢直。” 明 尹耕 《秋兴》诗:“不应干羽修文日,岁岁三关有战场。”参见“ 修文偃武 ”。

(2).旧以“修文郎”称阴曹掌著作之官,故以“修文”指文人之死。 唐 杜甫 《哭李常侍峄》诗之一:“一代风流尽,修文地下深。” 明 陶宗仪 《辍耕录·挽文教授诗》:“ 闽 人 翁 某一联云:‘地下修文同父子,人间读史各君臣。’独为絶唱。” 清 陈珮 《哭程夫人》诗:“修文应是才人尽,徵到 姮娥 旧侍书。”参见“ 修文郎 ”。

自古

(1).从古以来。《诗·小雅·甫田》:“我取其陈,食我农人,自古有年。”《论语·颜渊》:“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论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宋 欧阳修 《定风波》词:“任是好花须落去,自古。”

(2).泛指从前。 清 刘大櫆 《送张福清序》:“昔在自古, 闽 粤 不齿於上国。”

高贤

(1).以之为高尚、贤良。《战国策·赵策一》:“天下卿相人臣乃至布衣之士,莫不高贤大王行义。”

(2).高尚贤良。《吕氏春秋·审分》:“誉以高贤,而充以卑下;赞以洁白,而随以污德。”

(3).指高尚贤良的人。《汉书·礼乐志》:“大海荡荡水所归,高贤愉愉民所怀。” 唐 陈子昂 《上薛令文章启》:“然则文章薄伎,固弃於高贤;刀笔小能,不容於先达。”《花月痕》第十四回:“丈夫垂名动万年,记忆细故非高贤。”

草木

(1).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易·坤》:“天地变化,草木蕃。” 唐 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 太行 之阳有 盘谷 , 盘谷 之閒,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茂,居民鲜少。” 明 刘基 《<悦茂堂诗>序》:“故人不得其性则痛,鸟兽不得其性则瘏,草木不得其性则萎以枯。”

(2).指荒野。《韩非子·说疑》:“此十二人者,或伏死於窟穴,或槁死於草木,或飢饿於山谷,或沉溺於水泉。”

(3).比喻卑贱。多用作自谦之词。 唐 陈子昂 《谏刑书》:“臣草木微品,天恩降休,伏刻肌骨,不敢忘捨。” 宋 苏轼 《笏记》之一:“徒倾艸木之心,莫报乾坤之施。”

无垠

广阔无边

碧波无垠

乡校

古代地方学校。 周 代特指六乡州党的学校。《左传·襄公三十一年》:“郑人 游 於乡校以论执政。” 杜预 注:“乡校,乡之学校…… 郑国 谓学为校。”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四》:“更拜 恂 ( 寇恂 )为 汝南 太守。郡中无事,乃修乡校,能为《左氏春秋》者,亲与学焉。” 宋 施德操 《北窗炙輠》卷下:“ 关子开 ,颇有前辈风,尝为乡校直学。” 明 宋濂 《故天台朱府君霞坞阡表》:“及游乡校,擩嚌羣经,食芳而漱腴,充然若有所得。”

康庄

(1).四通八达的大道。 唐 白居易 《和松树》诗:“漠漠尘中槐,两两夹康庄。”

(2).谓宽阔平坦。《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自如 淳于髠 以下,皆命曰列大夫,为开第康庄之衢。”《恨海》第五回:“原来是一条康庄大道,那逃难的人马络绎不絶。”

(3).喻指心胸宽广。 唐 权德舆 《送别沅汎》诗:“徇吾刺促心,婉尔康庄姿。”

议论

评议讨论时表示的意见

使君

汉代称呼太守刺史,汉以后用做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乐府诗集·陌上桑》

朝听

指朝廷或帝王的听闻。《晋书·桓温传》:“操弄虚説,以惑朝听。”《宋书·刘穆之传》:“臣契阔屯泰,旋观始终,金兰之分,义深情密。是以献其乃怀,布之朝听。”

不然

(1)

不是这样,并非如此

其实不然

(2)

用在句子开头,表示否定对方的话

不然,事情没有那样简单

(3)

否则,表转折,不这样做就会出现相反的结果或情况

我得早点去,不然就赶不上大车了

(4)

否则

要去就别迟到,不然,就甭去了

海国

(1).近海地域。 唐 张籍 《送南迁客》诗:“海国战骑象,蛮州市用银。” 宋 苏轼 《新年》诗之三:“海国空自煖,春山无限清。” 清 何绍基 《沪上杂书》诗:“愁风闷雨人无寐,海国平分鬼气多。”

(2).临海之国或海外之国。 明 何景明 《送宗鲁使安南》诗:“日月天门逈,星辰海国遥。” 清 卓尔堪 《题刘松年海岛图》:“ 中华 百货资百蛮,海国纷纷估客船。” 清 魏源 《寰海后》诗之九:“鹤尽羽书风尽檄,儿谈海国婢谈兵。”

安全

不受威胁,没有危险、危害、损失

安全 *

安全距离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李之世,朝代: 明代
    标签:雨后

    雨霁凉秋气自佳,悠悠新月逗人怀。

    凄凉客梦人千里,澹宕孤光水一涯。

    素影渐移刚到榻,明河欲落尚横街。

    聊将欢笑舒童仆,共把乡愁取次排。

  • 作者: 徐照,朝代: 宋代
    帘影筛金线,炉烟篆翠丝。菰芽新出满盆池。唤起玉瓶添水、养鱼儿。意取钗虫碧,慵梳髻翅垂。相思无处说相思。笑把画罗小扇、觅春词。
  • 作者: 郭世模,朝代: 宋代
    苦林无停阴,积石无还流。葵藿变旦莫,蟪蛄疑春秋。寸晷轻尺璧,神功宁九州。仰思坐待旦,礼乐隆成周。君子不可閒,努力崇嘉猷。当思竹帛载,不为鬓发羞。
  • 作者: 陆游,朝代: 宋代
    荷鉏草堂东,艺花二百株;春风一朝来,白白兼朱朱。南列红薇屏,北界绿芋区,偃蹇双松老,森耸万竹臞。余地不忍茀,插援引瓠壼。何当拂东绢,画作山园图。
  • 作者: 胡仲弓,朝代: 宋代
    篇篇剔蠹鱼,字字编科斗。萤小无晶光,明月入我牖。
  • 作者: 蒲寿宬,朝代: 宋代
    四时可以采,不采当自荣。青条覆碧甃,见此眼已明。目为仙人杖,其事因长生。饮此枸杞水,与结千岁盟。
  • 作者: 谢枋得,朝代: 宋代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又教明月送将来。
  • 作者: 赵秉文,朝代: 元代

    乘兴两三瓯,拣溪山好处追游。但教有酒身无事,有花也好,无花也好,选甚春秋。

  • 作者: 陈师道,朝代: 宋代
    青衿曾诵赋,皓首始登门。意得宁论晚,心交不待言。向来期北上,可复改南辕。画地数佳政,丛谈何处村。
  • 作者: 陆游,朝代: 宋代
    荷戈常记壮游时,齿豁头童不自知。已分功名非力致,更悲文字与年衰。端居渐觉从人嬾,熟睡偏於听雨宜。自断归休君勿怪,一杯荠糁敌琼糜。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