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明叔同舟见别于永和原文 诗词名句

明叔同舟见别于永和

作者:赵蕃 朝代:宋代

明叔同舟见别于永和原文

砲云忽作空中起,坐觉相顾移表里。
儿曹厌静欣聚落,数问篙师行几里。
人生到处如燕鸿,南北故怜无定耳。
有时相与说旧游,此味犹如蠹书纸。
秋风日夜催落水,我鬓半霜那足倚。
况堪忽忽新悼亡,忍并高山对流水。
陈侯于我四海人,气合能同旧州里。
向来风雨懒出门,今乃江程劳玉趾。

诗词问答

问:明叔同舟见别于永和的作者是谁?答:赵蕃
问:明叔同舟见别于永和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赵蕃的名句有哪些?答:赵蕃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空中

(1) 作为飞机活动的场所

空中优势

(2) 中间是空的

空,使动用法

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宋· 苏轼《石钟山记》

相顾

(1).相视;互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知音》:“乃称 史迁 著书,諮 东方朔 ,於是 桓谭 之徒,相顾嗤笑。” 唐 白居易 《长恨歌》:“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而相顾不发,中外失望。”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孝感之战》:“嗣闻为余,皆相顾欷歔曰:‘此老尚无恙耶!此吾儕命蹇故也。’”

(2).互相照顾;互相照应。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兄弟》:“二亲既殁,兄弟相顾,当如形之与影,声之与响。”《古今小说·吴保安弃家赎友》:“平时酒杯往来,如兄若弟;一遇虱大的事,才有些利害相关,便尔我不相顾了。” 清 阎尔梅 《出都门往游西山》诗:“二僕携书随行缓,相隔一里不相顾。”《清史稿·睿忠亲王多尔衮传》:“流贼横行久,獷而众,不可轻敌。吾观其阵大,首尾不相顾。”

表里

(1) 外表和内心;外面和里面

互相为表里

与胥卒表里。(表里为奸,内外勾结。)——清· 方苞《狱中杂记》

(2) 衣服的面子与里子。亦泛指衣料

(3) 事物的内外情况,一切原委

明白了《五卅 * 》一案的表里

(4) 中医指病在浅表和病邪入里或病在内脏的症候

儿曹

泛指晚辈的孩子们

聚落

村落,人们聚居的地方。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淯水》:“其聚落悉为蛮居,犹名之为 黄邮蛮 。” 唐 薛能 《凌云寺》诗:“万烟生聚落,一崦露招提。”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杂志二》:“ 甲峒 者, 交趾 大聚落。”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一》:“又西下,升陟陇壑,共七里,得聚落一坞,曰 白水铺 。” 章炳麟 《五无论》:“国界虽破,而聚落犹未破,则残烈之战争未已。”

篙师

撑船的熟手。 唐 杜甫 《水会渡》诗:“篙师暗理楫,歌笑轻波澜。” 宋 叶适 《上滩》诗:“篙师上滩时,面作石皤样;及其进尺寸,乃在一偃仰。” 明 何景明 《进舟赋》序:“有老篙师进舟意颇閒。” 清 孙枝蔚 《与张虞山等醉饮夜归》诗:“篙师笑问归何晚,定是论文向二丘。”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十五篇:“ 陈泰 记所闻於篙师者,则云 宋 之为人勇悍狂侠,与他书又正反。”

行几

排行第几

人生

(1) 人一生中的活动

(2) 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3) 与人的关系生疏,不熟悉

人生地疏

到处

各处;处处

陪客人到处参观

到处找他

燕鸿

(1).燕为夏候鸟,鸿为冬候鸟。因多以喻相距之远,相见之难。 唐 司空图 《歌者》诗之一:“风霜一夜燕鸿断,唱作 江 南祓禊天。” 南唐 冯延巳 《芳草渡》词:“燕鸿远, 羌 笛怨,渺渺澄波一片。” 宋 苏泂 《雨中花·怀刘改之》词:“这回休也,燕鸿南北,长隔英游。” 金 元好问 《春风来》诗:“春风去后瑶草歇,来鸿去燕遥相望。鸳鸯不得双,燕鸿天一方。” 清 厉鹗 《筠谷见和移居诗奉赠》之一:“燕鸿踪跡十霜餘,谁道今来慰索居。”

(2).指书信。 前蜀 韦庄 《清平乐》词:“碧窗望断燕鸿,翠帘睡眼溟濛。寳瑟谁家弹罢?含悲斜倚屏风。”

燕 地的雁。泛指北雁。 唐 李白 《拟古》诗之十二:“ 越 燕喜海日, 燕 鸿思朔云。”

南北

(1) 北方和南方

(2) 南端到北端之间的距离

有时

(1).有时候。表示间或不定。《周礼·考工记·序》:“天有时以生,有时以杀;草木有时以生,有时以死。” 唐 张乔 《滕王阁》诗:“叠浪有时有,閒云无日无。”《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满生 心里反悔 凤翔 多了 焦 家这件事,却也有时念及,心上有些遣不开。”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二三:“ 夏世富 把他从一个游乐场带到另一个游乐场,有时坐下来看一阵,有时站在那里停一会。”

(2).谓有如愿之时。 唐 李白 《行路难》诗之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掛云帆济沧海。” 唐 刘云 《婕妤怨》诗:“秋扇尚有时,妾身永微贱!”

相与

副词。表示同时同地做某件事。可译为“共同”

舍人相与谏。——《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卒相与欢。

平原君竟与 毛遂偕。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发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因相与言。——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旧游

从前游玩过

重历旧游令我思绪万千

犹如

好像

他急得犹如热锅上的蚂蚁

蠹书

亦作“蠧书”。1.谓晒去书中的蠹虫。《穆天子传》卷五:“仲秋甲戌,天子东游,次於 雀梁 ,蠧书於 羽陵 。” 郭璞 注:“蠧书,谓暴书中蠹虫。”

(2).被蛀坏的书。泛指破旧书籍。 宋 陆游 《昼睡》诗:“一卷蠹书栖倦手,数声残角报斜阳。” 清 恽敬 《谢南冈小传》:“越一日乙亥,早起,自扫除蠹书,一册堕于架,取视之,则 南冈 诗也。”

秋风

秋天的风

日夜

白天和黑夜

其时日夜兵火交迫。——《广州军务记》

日夜望将军至。——《史记·项羽本纪》

落水

掉在水里,比喻堕落;指下水落入圈套。比喻参与坏事

忽忽

(1) 失意貌

忽忽如狂。——《汉书·李广苏建传》

(2) 时间快速飞逝的样子

离开杭州,忽忽又是一年

悼亡

追念死者。晋潘岳妻死,作“悼亡诗”三首,后人固称悼念妻亡为“悼亡”

高山

(1).高峻的山。亦比喻崇高的德行。《荀子·劝学》:“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三国志·魏志·杜畿传》“其得人心如此” 裴松之 注引 晋 杜笃 《杜氏新书》:“今吾亦冀众人仰高山,慕景行也。” 宋 秦观 《吕与叔挽章》之一:“举举西州士,来为邦国华。艺文尤尔雅,经术自名家。正有高山仰,俄成逝水嗟。”参见“ 高山景行 ”。

(2).传说中的山名。《山海经·西山经》:“又西北五十里 高山 ,其上多银,其下多青碧、雄黄。”

(3).少数民族名。 清 魏祝亭 《两粤傜俗记》:“其在西者,种凡三:曰 高山 ,曰 花肚 ,曰 平地 。”

对流

流体内部由于各部分温度不同而造成的相对流动

海人

(1).指海上渔民。 三国 魏 嵇康 《答张辽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若守药则弃宅,见交则非赊,是海人所以终身无山,山客白首无大鱼也。” 南朝 宋 谢惠连 《连珠》之二:“是以高罗举而云鸟降,海人萃而水禽翔。” 唐 鲍溶 《采珠行》:“海人惊窥水底火,百宝错落随龙行。” 宋 苏洵 《答二任》诗:“习见反不怪,海人等龙虾。”

(2).指海外异族。《南史·夷貊传下·倭国》:“国西南万里,有海人身黑眼白,裸而丑。”

(3).谓水神。《全唐诗》卷八 * 载《霅溪夜宴诗》:“海人瑞锦前,岂敢言文章。”

(4).海中怪物。 明 叶子奇 《草木子·观物》:“ 南海 时有海人出,形如僧,人颇小。登舟而坐,至则戒舟人寂然不动,少顷復沉水,否则大风翻舟。”

气合

意气相投。 唐 杜甫 《郑典设自施州归》诗:“南謁 裴施州 ,气合无险僻。”《三国志平话》卷上:“﹝ 张飞 ﹞邀 德公 同坐,三盃酒罢,三人同宿昔交,便气合。”

州里

(1).古代二千五百家为州,二十五家为里。本为行政建制,后泛指乡里或本土。《论语·卫灵公》:“言忠信,行篤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虽州里行乎哉?”《后汉书·周兴传》:“臣窃见光禄郎 周兴 ,孝友之行,著於闺门,清厉之志,闻於州里。” 唐 元稹 《杨嗣复授尚书兵部郎中制》:“吏曹郎 嗣復 ,州里秀异,议论宏博,宜其以所长自多。”

(2).指同乡的人。《晋书·陶侃传》:“时 豫章国 郎中令 杨晫 , 侃 州里也,为乡论所归。 侃 诣之, 晫 曰:‘《易》称贞固足以干事, 陶士行 是也。’”

向来

(1) 一贯如此

(2) 先前

向来之烟霞。——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向来不过笼络耳。——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风雨

(1).风和雨。 宋 苏轼 《次韵黄鲁直见赠古风》之一:“嘉穀卧风雨,稂莠登我场。”《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风雨萧萧夜正寒,扁舟急桨上危滩。”

(2).刮风下雨。《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王悲思之,遣往视觅,天輒风雨,岭震云晦,往者莫至。”

(3).比喻危难和恶劣的处境。《汉书·朱博传》:“﹝ 朱博 ﹞稍迁为功曹,伉侠好交,随从士大夫,不避风雨。”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事实上 愫方 哀怜他,沉默地庇护他,多少忧烦的事隐瞒着他,为他遮蔽大大小小无数次的风雨。”参见“ 风雨如晦 ”。

(4).比喻纷纷的议论和各种各样的传说。《文汇报》1992.2.15:“ 周 余 离婚,被毫不留情的新闻界大肆渲染,重笔浓墨,闹得满城风雨。”参见“ 满城风雨 ”。

出门

(1) 离家外出或远行

(2) 〈方〉∶出嫁

江程

江上的航程。 宋 蔡襄 《登府店福昌山阁》诗:“扁舟如可泛,歷歷是江程。” 清 黄叔琳 《送孙文博之云南省觐》诗:“雨过山驛鸡啼竹,风送江程狖挂枝。”

玉趾

(1).对人脚步的敬称。《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寡君闻君亲举玉趾,将辱於敝邑。” 三国 魏 应璩 《与侍郎曹长思书》:“幸有 袁生 ,时步玉趾。樵苏不爨,清谈而已。” 宋 司马光 《奉同范景仁宋次道太常致斋韩廷评维见过为诗谢之》:“如何枉玉趾,及门失相迎。”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二班》:“先生,余亦避难石室,幸可栖宿,敢屈玉趾,且有所求。”

(2). * 如玉的脚。 晋 王康琚 《反招隐》诗:“凝霜凋朱颜,寒泉伤玉趾。” 南朝 梁 沉约 《少年新婚为之咏》:“裾开见玉趾,衫薄映凝肤。”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