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南歌子·其四·和秋宵寓沧浪亭闻捷四首原文 诗词名句

南歌子·其四·和秋宵寓沧浪亭闻捷四首

作者: 李元鼎朝代: 明代

原文

兔魄方滋露,蟾光独夜明。

帘纤细雨湿霓旌。

何事寒官寂寞,锁高深。

吹彻烦弦管,澄鲜赖甲兵。

凯歌风送斗斜倾。

为看清辉依旧,海氛平。

诗词问答

问:《南歌子·其四·和秋宵寓沧浪亭闻捷四首》的作者是谁?答:李元鼎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李元鼎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元鼎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十一部

参考注释

兔魄

月亮的别称。《参同契》卷上:“蟾蜍与兔魄,日月无双明。” 元 范梈 《赠郭判官》诗:“慈乌夜夜向人啼,几度纱窗兔魄低。” 明 刘基 《怨王孙》词:“兔魄又满,天长鴈短。”《剪灯馀话·江庙泥神记》:“俄而兔魄将低,鷄声渐动。”

蟾光

月色;月光。 南朝 梁 萧统 《锦带书十二月启·太簇正月》:“飘颻餘雪,入簫管以成歌;皎洁轻冰,对蟾光而写镜。” 唐 皎然 《溪上月》诗:“蟾光散浦溆,素影动沦涟。” 宋 吕渭老 《情久长》词:“岁华暮,蟾光射雪,碧瓦飘霜,尘不动,寒无际。” 明 陆采 《怀香记·佳会赠香》:“人静更阑,正蟾光皎皎,花影珊珊。”

独夜

(1).一人独处之夜。 汉 王粲 《七哀诗》之二:“独夜不能寐,摄衣起抚琴。” 唐 杜甫 《旅夜书怀》诗:“细草微风岸,危檣独夜舟。” 清 纳兰性德 《南乡子·捣衣》词:“已是深秋兼独夜,凄凉。月到西南更断肠。”

(2).鸡的别名。《类说》卷二五引《玉泉子·鸡五德》:“鸡一名独夜,一名司晨。”

纤细

细微,细小

纤细的手

雨湿

亦作“ 雨溼 ”。指阴雨天。 晋 王羲之 《杂帖四》:“月半,念足下,穷思深至,不可居忍。雨溼,体气各何如?” 唐 杜甫 《兵车行》:“新鬼烦寃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仇兆鳌 注:“ 后汉 陈宠 为太守, 洛阳城 每阴雨常有哭声。”一本作“ 雨溼 ”。

霓旌

(1).相传仙人以云霞为旗帜。《楚辞·刘向<九叹·远逝>》:“举霓旌之墆翳兮,建黄纁之总旄。” 王逸 注:“扬赤霓以为旌。” 前蜀 韦庄 《喜迁莺》词:“香满衣,云满路,鸞凤绕身飞舞。霓旌絳节一羣羣,引见 玉华君 。” 宋 钱易 《南部新书》癸:“ 高駢 在 淮南 ,有贄歌者,末章云:五色真龙上汉时,愿把霓旌引烟策。” 明 夏完淳 《观涛》诗:“海女霓旌乍有无,雷鼓填填 屏翳 怒。”

(2).缀有五色羽毛的旗帜,为古代帝王仪仗之一。亦借指帝王。 唐 杜甫 《哀江头》诗:“忆昔霓旌下 南苑 ,苑中万物生颜色。” 明 陆采 《怀香记·假公荐举》:“閶闔欲开,霓旌飘颻乎翠树;冕旒方坐,仙仗森簇于丹墀。”

何事

(1).什么事;哪件事。 南朝 齐 谢朓 《休沐重还道中》诗:“问我劳何事?沾沐仰清徽。” 唐 方干 《经周处士故居》诗:“愁吟与独行,何事不伤情?”《朱子语类》卷八:“阳气发处,金石亦透,精神一到,何事不成?”

(2).为何,何故。 晋 左思 《招隐》诗之一:“何事待啸歌?灌木自悲吟。”《新唐书·沉既济传》:“若广聪明以收淹滞,先补其缺,何事官外置官?” 宋 刘过 《水调歌头》词:“湖上 新亭 好,何事不曾来?” 清 李渔 《奈何天·狡脱》:“不解天公意,教人枉猜谜:何事痴呆汉,到处逢佳丽?”

寒官

冷清卑微的官职。《南齐书·倖臣传·纪僧真》:“自寒官歷至 太祖 冠军府参军、主簿。” 清 曹寅 《二十八日偕朴仙看梅清凉山同赋长句》:“水曹寒官封印来,避债何嫌拉诗老。”

寂寞

(1) 冷清孤单;清静

寂寞难耐

(2) 静寂无声

高深

水平,程度等不一般,超出平常(多指学问、技术的造诣)

他有高深的学问

弦管

(1).弦乐器和管乐器。泛指乐器。 三国 魏 嵇康 《声无哀乐论》:“此必为至乐,不可託之於瞽史,必须圣人理其弦管,尔乃雅音得全也。” 唐 崔亘 《春怨》诗:“妾有今朝恨,君无旧日情。愁来理弦管,皆是断肠声。” 朱自清 《中国歌谣·歌谣的起源与发展》:“依乐府题以製辞,而其声不被弦管者,若 子建 、 士衡 所作是也。”

(2).泛指歌吹弹唱。 唐 李商隐 《思贤顿》诗:“内殿张弦管,中原絶鼓鼙。” 宁调元 《燕京杂诗》之一:“弦管 燕京 三月天,风沙扑面若为怜。”

絃管:亦作“ 絃筦 ”。 1.弦乐器与管乐器。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功可象於图画,德可刻於金石,声可託於絃管,名可留於竹帛。” 唐 谷神子 《博异志·许汉阳》:“诸乐絃管尽备,其鸟再拜,女郎举酒,众乐具作,萧萧泠泠,杳入神仙。” 宋 韩维 《踏莎行·次韵范景仁寄子华》词:“辛夷花谢早梅开,应须次第调絃管。”

(2).指弹奏丝竹;丝竹乐声。 前蜀 韦庄 《上行杯》词之一:“满楼絃管,一曲离肠寸寸断。” 宋 孔平仲 《续世说·德行》:“教以歌舞絃筦六博之艺,饰之以珠翠金玉衣服之具。” 明 谭贞良 《楼桑先主庙》诗:“枌榆存旧社,絃管尚纷纷。” 清 曹寅 《中秋西堂待月》诗:“直待满城絃管歇,渐分清影上屏山。”《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新人坐在花轿里,但听得大吹大擂,絃管喧杂。”参见“ 弦管 ”。

澄鲜

清新。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江中孤屿》诗:“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 金 元好问 《丙辰九月十六日挈家游龙泉》诗:“风色澄鲜称野情,居僧闻客喜相迎。” 郁达夫 《迟桂花》:“早晨的空气,实在澄鲜得可爱。”

甲兵

(1) 铠甲和兵器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诗·秦风·无衣》

甲兵顿弊。——宋· 苏轼《教战守》

(2) 兵士或军队

抑王兴甲。——《孟子·梁惠王上》

凯歌

(1) 得胜时所唱的歌

为了欢呼解放,他们同声高唱凯歌

(2) 歌唱胜利

斜倾

倾斜。 唐 温庭筠 《题李卫公诗》之二:“千巖万壑应惆悵,流水斜倾出 武关 。”

清辉

清光。多指日月的光辉。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否终则承之以泰,晦极则清辉晨耀。” 唐 杜甫 《月圆》诗:“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明 高启 《次韵周谊秀才对月见寄》:“登楼强欲揽清辉,刁斗连营不堪听。” 郁达夫 《出奔》三:“但从窗隙里漏进来的亮光,还不是天明的曙色,却是积雪的清辉。” 闻一多 《神话与诗·说舞》:“灌木林中一块清理过的地面上,中间烧着野火,在满月的清辉下,吐着熊熊的赤焰。”

依旧

依然像从前一样

书房的陈设依旧未变

海氛

(1).海上的云气。 元 柳贯 《送杨君祥赴定海》诗:“山翠入帘消宿酒,海氛吹雨落秋衣。”

(2).借指海疆动乱的形势。 明 唐顺之 《与胡梅林总督书》:“海氛清浄,东南赖以无虞。” 清 龚自珍 《<鸿雪因缘图纪>序》:“今天下承平日久,而海氛未靖。”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赵令铄,朝代: 宋代

    登州与仪曹,到官如旅寓。

    螭陛凤凰池,翱翱未云暮。

    冰雪照人清,黄色盈中部。

    譬如千日酿,一宿陋清酤。

    载笔无多时,公真济时具。

    叹息贺德基,犹知我尸素。

  • 作者: 李德丰,朝代: 明代
    绝谷钟灵久,高山仰止初。烟霞迎毳衲,筱簜掖篮舆。壑响咆哮转,岩花踯躅舒。委蛇松谡谡,高下麦与与。径窄维通鸟,藤长欲挂狙。仆夫争喘息,跋履正次且。忽度崔巍尽,徐开缥缈居。频年怀胜地,此日识高闾。峻阁经营始,崇墉震荡馀。升堂闻杖屦,披閤见图书。砚石残髹匣,泉香溜石渠。墨翻金鸑鷟,水滴玉蟾蜍。奇字纷谁扣,芳名籍不如。像形窥日月,搆体及虫鱼。只益形骸古,兼容礼法疏。迎云絇履上,对酒幅巾除。斸笋披苍藓,芟蒲出翠菹。吾生欣共代,避地想岩庐。雾角城筹急,风涛堠火嘘。南邻如可卜,还拟共挥锄。
  • 作者: 仇远,朝代: 宋代
    去郭十五里,翼然屏风山。上有看经院,创始升元间。山涧易生云,竹嫩未作斑。登高佛阁小,四面青回环。空门事弥多,永日僧不閒。归径路委蛇,班荆履孱颜。信美难久留,道远足力悭。遥知故山月,问我何时还。
  • 作者: 李昱,朝代: 元代
    春宵苦梦短,合眼在故乡。今宵复何为,历历所见详。天风吹我巾,明月照我裳。手持绿玉筇,衿佩同翱翔。路从北郭门,径诣先茔傍。五年缺洒扫,青草如人长。不忍遽去之,徘徊流涕滂。迂行羊角埂,载出甘泉坊。河西与河东,人烟眇相望。屋庐间新旧,田园半榛荒。故友四五人,相逢诉衷肠。剪韭焚枯鱼,款坐陈酒觞。喜极仍自疑,兵戈正纷攘。人生无羽翮,何以逾津梁。齧指验所经,恐为覆蕉隍。鸡鸣声喈喈,惆怅身在床。山川限吴越,依旧天一方。辗转久不寐,郁纡祗自伤。披衣起待旦,聊以成短章。
  • 作者: 廖行之,朝代: 宋代
    底事及幽冥,仁人恻隐情。怜渠犹旅骴,为尔返乡城。泚颡人应化,分香讼亦平。存亡俱惠泽,高义与云横。
  • 作者: 赵蕃,朝代: 宋代
    丰年易为政,凶年易为德。政本拙催科,德乃足民食。蛮貊忠信行,田里愁叹息。德政只如斯,何用求赫赫。
  • 作者: 张嵲,朝代: 宋代
    百年门户已萧然,每喜人传小阮贤。好遣仆童种榆槚,老夫行欲赋归田。
  • 作者: 岳珂,朝代: 宋代
    庆云绚彩,河汉萦之。列星垂天,日月明之。先民授能,维圣成之。英英后先,畴其胜之。有晋大令,父而兄之。一门擅奇,民共称之。小楷之传,抑更精之。芝灵葩奇,杳莫名之。赐书官奴,既准绳之。洛神出蓝,而复青之。阅几何年,劫火经之。鬼神护持,莫凭凌之。煌煌炎图,帝中兴之。严除清厢,又南荣之。翰权墨衡,千古程之。神览睿藻,二难并之。一真既藏,大训形之。流秘下方,万目惊之。或轶或传,式经营之。十阅岁华,迄克膺之。竭橐以酬,尚或矜之。恍然旧观,缄且{滕去水加糸}之。有炜庙炜,天球鸣之。鄙俚混淆,敢曰声之。金签玉笺,谨毖扃之。咨尔子孙,思供承之。
  • 作者: 张栻,朝代: 宋代
    顷年未识宜州面,已信诸贤品藻公。幕下从容逢益友,胸中肮脏本家风。一麾且与宽凋察,华发应无慕勇功。从古安边须自治,人情初不间华戎。
  • 作者: 揭祐民,朝代: 元代

    河之水,波浟浟。

    见世泽兮在中流,夹日焜耀兮为国伊周。

    保合元气兮春阳和柔,功有绍兮名长留。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