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题云间阁原文 诗词名句

题云间阁

作者: 赵希濬朝代: 宋代

题云间阁原文

昔年严大夫,偶来怨迁谪。
我本麋鹿姿,得此已自适。
乘閒陟上方,□寻唐人石。
岂期当三仗,一天云四幂。
快哉风南来,万籁相呼吸。
雨馀禾麻润,是山皆喜色。
一杯倾晚饮,绿瓜间未实。
是非不到耳,休厌山城寂。
树影抹横烟,角声暗落日。
长江去不返,况此百年客。
企首老玉仙,白发何由摘。

诗词问答

问:题云间阁的作者是谁?答:赵希濬
问:题云间阁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赵希濬的名句有哪些?答:赵希濬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昔年

前几年;从前

昔年欲登未登者。——《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大夫

古代官名。西周以后的诸侯国中,国君下有卿、大夫十 * ,“大夫”世袭,且有封地。后来大夫成为一般任官职者的称呼

孤之过也,大夫何罪。——《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迁谪

贬官

始觉有迁谪意。——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

麋鹿姿

山野人的模样。 宋 苏轼 《和陶饮酒》之八:“我坐华堂上,不改麋鹿姿。”

自适

自我舒适

上方

(1).前面。《史记·滑稽列传禇少孙论》:“﹝臣﹞窃不逊让,復作故事滑稽之语六章,编之於左……以附益上方 太史公 之三章。”

(2).古代阴阳五行家指东方和北方。《汉书·翼奉传》:“上方之情乐也,乐行姦邪,辰未主之。”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上方谓北与东也,阳气所萌生,故为上。”

(3).天上;上界。《云笈七籤》卷二二:“上方九天之上,清阳空虚之内,无色无象,无形无影。” 元 郑廷玉 《忍字记》楔子:“有上方贪狼星,乃是第十三尊罗汉,不听我佛讲经説法。”《 * 词话》第六十七回:“此物出於西域,非人间可有,沃肺融心,实上方之佳味。” 清 朱彝尊 《一半儿·天竺》曲:“散花新雨上方尊,落叶疏鐘下界闻。”

(4).住持僧居住的内室。亦借指佛寺。 唐 解琬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诗:“瑞塔临初期,金舆幸上方。” 宋 孔武仲 《清凉寺》诗:“白寺荒湾略艤舟,携笻来作上方游。” 明 何景明 《自山家归寺》诗:“暝色延归路,云中见上方。” 潘飞声 《题孝耕崇效寺楸阴感旧图》诗:“南来弹指又沧桑,斜日疏鐘听上方。”

(5).上邦,大国。《西游记》第二八回:“这等好和尚,必是上方人物,不当小可的。”

(6).上级。 老舍 《四世同堂》七二:“他们以为她应当马上向上方报告,不应私自拿主意,放 高第 回家。”

(7).同“ 尚方 ”。 汉 代官署名,主管制造、储藏、供应帝王及皇宫中所用刀剑、衣食及日用玩好器物。《汉书·佞倖传·董贤》:“下至 贤 家僮僕皆受上赐,及武库禁兵,上方珍宝。”

(8).同“ 尚方 ”。泛指宫廷中主管膳食、方药的官署。《明史·徐阶传》:“帝察 阶 勤……召直 无逸殿 ,与大学士 张治 、 李本 俱赐飞鱼服及上方珍饌。”《红楼梦》第五七回:“彼时 贾母 又命将祛邪守灵丹及开窍通神散各样上方秘制诸药,按方饮服。”

(9).上方剑的简称。 清 李渔 《玉搔头·止兵》:“一怒安邦,提戈代上方。军威奋激人心痒,前旌未至声至往。” 清 陆次云 《圆圆传》:“时 闯 师将迫畿辅矣,帝急召 三桂 对平臺,锡蟒玉,赐上方,託重寄命,守 山海关 。”参见“ 上方剑 ”。

唐人

(1).指 唐 代人。《宋史·文苑传六·米芾》:“冠服効 唐 人,风神萧散,音吐清畅。”

(2).指 中国 人。 元 吴鉴 《<岛夷志略>序》:“自时厥后, 唐 人之商贩者,外蕃率待以命使臣之礼。”《明史·外国传五·真腊》:“ 唐 人者,诸番呼华人之称也,凡海外诸国尽然。”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二·汉人唐人秦人》:“昔予在礼部,见四译进贡之使,或谓 中国 为汉人,或曰 唐 人。谓 唐 人者,如 荷兰 暹罗 诸国。盖自 唐 始通 中国 ,故相沿云尔。” 闻一多 《洗衣歌》:“你说洗衣的买卖太 * ,肯 * 的只有 唐 人不成?”又,华侨或亦自称 唐 人。

三仗

(1).即勋仗。 唐 天子衙卫分为五仗:一曰供奉仗,以左右卫为之;二曰亲仗,以亲卫为之;三曰勋仗,以勋卫为之;四曰翊仗,以翊卫为之;五曰散手仗,以亲、勋、翊卫为之。皆带刀捉仗,列坐于东西廊下。见《新唐书·仪卫志上》。《新唐书·宦者传下·韩全诲》:“天子入 全忠 军, 全忠 泥首素服,待罪客省,传呼彻三仗,有詔释 全忠 罪,使朝服见。”

(2).三件武器。《魏书·燕凤传》:“北人壮悍,上马持三仗,驱驰若飞。”

天云

(1).天空之云。《后汉书·独行传·谅辅》:“未及日中时,而天云晦合。”

(2).常以之喻高远。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独驰思於天云之际,无物象而能倾。” 南朝 宋 谢灵运 《述祖德诗》之一:“达人贵自我,高情属天云。”

万籁

自然界万物发出的响声;一切声音

万籁有声。——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万籁俱寂

呼吸

(1) 机体和组织与周围环境交换气体;肺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2) 机体和组织与周围环境交换气体的过程;肺吸气和呼气动作的全过程

禾麻

(1).禾与麻。《诗·豳风·七月》:“黍稷重穋,禾麻菽麦。”

(2).泛指农作物。 元 廼贤 《檐子洼》诗:“颇喜盗贼清,塞田尽禾麻。” 金 麻革 《上云内帅贾君》诗:“井邑生春色,禾麻飫土膏。”

喜色

欣喜的神色

一杯

(1).指一杯的容量。《孟子·告子上》:“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唐 王维 《渭城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 阳关 无故人。”《朱子语类》卷二四:“如一杯羹在此冷了,将去温来又好。”

(2).表示少量。 唐 李白 《送鲁郡刘长史》诗:“ 鲁国 一杯水,难容横海鳞。”

(3).特指一杯酒。 唐 杜甫 《台上》诗:“老去一杯足,谁怜屡舞长。” 宋 杨万里 《立春日有怀》诗之一:“白玉青丝那得説?一杯嚥下 少陵 诗!”《红楼梦》第六三回:“这位奶奶那里吃了一杯来了?嘮三叨四的,又排场了我们一顿去了。”

非不

非常;极其。《敦煌变文集·唐太宗入冥记变文》:“□□将书来苦嘱,非不慇懃。” 蒋礼鸿 通释:“‘非不殷勤’,就是非常殷勤,极其殷勤。”

到耳

逆耳。 汉 扬雄 《太玄·事》:“到耳顺止,逆闻顺行也。” 司马光 集注:“到与倒同……能纳忠补过不失正顺者也。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药苦口利於病。”

山城

(1).依山而筑的城市。 北周 庾信 《奉和泛江》:“岸社多乔木,山城足迴楼。” 唐 白居易 《郡中》诗:“乡路音信断,山城日月迟。” 宋 欧阳修 《霁后看雪走笔呈元珍判官》诗之二:“山城岁暮惊时节,已作春风料峭寒。” 谢觉哉 《观花小记》:“ 重庆 是一个美丽的山城。”

(2).指依山固守的营垒。《六韬·鸟云山兵》:“衢道通谷,絶以武车,高置旌旗,谨勑三军,无使敌人知吾之情,是谓山城。”

树影

树木的影子。 唐 杜甫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诗:“ 黄牛峡 静滩声转, 白马江 寒树影稀。” 前蜀 花蕊夫人 《宫词》之二三:“ 翔鸞阁 外夕阳天,树影花光远接连。” 元 杨允孚 《滦京杂咏》卷上:“寒风淅沥山无数,树影参差月未斜。”

角声

画角之声。古代军中吹角以为昏明之节。《晋书·王羲之传》:“ 述 ( 王述 )每闻角声,谓 羲之 当候己,輒洒扫而待之。” 唐 李贺 《雁门太守行》:“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一章:“庙门外一通角声吹动,全体用饭;二通角声吹动,我亲到寨上察看。”

五声之一。《管子·幼官》:“君服青色,味酸味,听角声。”《宋书·乐志一》:“宫声正方而好义,角声坚齐而率礼。” 清 钱谦益 《<施愚山诗集>序》:“兵兴以来,海内之诗弥盛,要皆角声多宫声寡,阴律多阳律寡。”

落日

夕阳

长江

中国第一大河,长6300公里,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发源于青海唐古拉山,流经青海、西藏、云南、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市,流入东海

百年

(1) 指很多年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百年大计

(2) 指人的一生;一辈子

百年之后,即死了以后

玉仙

(1).仙女,美女。 唐 杜牧 《瑶瑟》诗:“玉仙瑶瑟夜珊珊,月过楼西桂烛残。风景人间不如此,动摇 湘水 彻明寒。” 唐 刘兼 《春夜》诗:“醉垂罗袂倚朱栏,小数玉仙歌未闋。”

(2).道观名,即 玉仙观 。故址在今 开封市 。 宋 苏轼 《安国寺寻春》诗:“遥知二月王城外, 玉仙 洪福 花如海。” 王文诰 辑注引 施元之 曰:“ 吕希哲 《家塾记》: 玉仙观 ,在京城 宣化门 外。”

(3).道教称食骞树之叶而成仙者。《云笈七籤》卷八:“月中树名騫树,一名药王,凡有八树,在月中也。得食其叶者为玉仙。玉仙之身,洞澈如水精瑠璃焉。”

(4).花名。 元好问 《台山杂咏》之八“草花” 清 施国祁 注:“《清凉山志》:名花有五,曰日菊、金芙蓉、百枝、钵囊、玉仙。”

白发

白头发

白发谁家翁媪。——辛弃疾《清平乐》

何由

亦作“ 何繇 ”。1.从何处,从什么途径。《楚辞·天问》:“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僕虽嚚顽,愿从足下。虽然,何由而自达哉!” 唐 王昌龄 《送韦十二兵曹》诗:“出处两不合,忠贞何由伸?”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六:“ 晋 张华 有鸚鵡,每出还,輒説僮僕好恶。一日,寂无言; 华 问其故,曰:‘被禁在瓮中,何繇得知?’” 鲁迅 《野草·墓碣文》:“痛定之后,徐徐食之。然其心已陈旧,本味又何由知?”

(2).怎能。 南朝 宋 谢灵运 《石门新营所住四面高山迴溪石濑修竹茂林》诗:“美人游不还,佳期何由敦?”《宋书·沉庆之传》:“治国譬如治家,耕当问奴,织当访婢。陛下今欲伐国,而与白面书生辈谋之,事何由成?” 明 刘基 《次韵和脱因宗道感兴》诗之三:“路远无羽翼,何由得飞还?”《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稍加责罚,此辈就到家主面前轻事重报,説你怎地凌虐。妹夫必然着意防范,何繇除得?”

(3).因何。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有云 太仓 王宫詹 ,藏 宋 搨《十三行》,一字无损。然与《玉版》对观,无少差,信为《玉版》未损时之拓也。何由落水,以致剥漶?或造物忌之邪?”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释慧晖,朝代: 宋代
    枯木云笼秀,云中袍玉立。寒潭月夜圆,潭底侵鱼入。回头开正眼,头上戴帽出。芳草破春烟,草芊拂天内。
  • 作者: 艾性夫,朝代: 宋代
    忆得年时此倚阑,日边指点说吴山。舟移半夜成虚梦,人负斯楼亦厚颜。槐古不知花几度,城颓空护屋三间。追思往事浑无寐,寂历虚檐月半弯。
  • 作者: 叶太叔,朝代: 明代

    黑雨堕瓦舞神灵,倏忽星烂云英英。

    秋灯冷照中闺壁,壁挂轻尘抱玉笙。

    当时玉笙音正好,少女如花娇不老。

    如花一日不艳人,夫子乌乌魂欲倒。

    悲声隐隐梦中闻,梦起芒芒不见君。

    土入凉风冢花碧,纸钱直到夜深焚。

    天带平荒月孤发,柏下香魂吊残月。

    不从邻鬼唱幽歌,只向寒冰咽青月。

  • 作者: 孙光宪,朝代: 唐代
    冠剑不随君去,江河还共恩深。歌袖半遮眉黛惨,泪珠旋滴衣襟。惆怅云愁雨怨,断魂何处相寻。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怪底蜂衙闹锦丛,曲栏春事已匆匆。

    朝来纵不呼僮折,也会随风作乱红。

  • 作者: 鲜于侁,朝代: 宋代
    舟航日上下,车马不少闲。近邑凑商贾,远峰自云烟。
  • 作者: 姚枢,朝代: 元代

    富贵惟润屋,德艺能润身。

    蓬门信寒寂,道胜生阳春。

    颜渊百世士,原思千载人。

    先贤尝有此,吾辈甘常贫。

  • 作者: 苏轼,朝代: 宋代
    龙焙今年绝品,谷帘自古珍泉。雪芽双井散神仙。苗裔来从北苑。汤发云腴酽白,盏浮花乳轻圆。人间谁敢更争妍。斗取红窗粉面。
  • 作者: 佚名,朝代: 宋代
    仰止皇居,九门载闢。丽日重光,非烟五色。雷动万乘,云从百辟。咫尺重霄,鞠躬屏息。
  • 作者: 杨万里,朝代: 宋代
    幽人非爱山,出山将何之。山居种兰蕙,岁寒久当知。初蓺止百亩,余地惜奚为?先生无广居,千岩一茅茨。四面秪蓺蕙,中间才置锥。锐绿纷宿丛,修紫擢幼枝。孤干八九花,一花破初蕤。西风澹无味,微度成香吹。灯梦得幽馥,月写传静姿。我欲掇芳英,和露充晨炊。眷然恻不忍,环翫自忘饥。岂无众花草,不愿秋不迟。种时乱不择,岁晚悔可追。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