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四时田园杂兴原文 诗词名句

四时田园杂兴

作者: 范成大朝代: 宋代

四时田园杂兴原文

朱门乞巧沸欢声,田舍黄昏静掩扃,男解牵牛女能织,不须邀福渡河星。

诗词问答

问:四时田园杂兴的作者是谁?答:范成大
问:四时田园杂兴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四时田园杂兴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范成大的名句有哪些?答:范成大名句大全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书法欣赏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书法作品欣赏
四时田园杂兴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朱门

(1) 古代王公贵族的住宅大门漆成红色,表示尊贵

(2) 旧时借指豪富人家

乞巧

旧时风俗,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称为“乞巧”。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綵缕,穿七孔鍼,或以金银鍮石为鍼,陈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於瓜上则以为符应。” 唐 林杰 《乞巧》诗:“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元 乔吉 《金钱记》第二折:“秋乞巧穿针会玉仙,冬赏雪观梅到玳筵。” 欧阳山 《三家巷》三:“这七月七日是女儿的节日,所有的女孩子家都要独出心裁,做出一些奇妙精致的巧活儿,在七月初六晚上拿出来乞巧。”

欢声

欢心地发出呼声

田舍

(1) 田地和房屋

(2) 农舍

(3) 泛指农村

(4) 田家

田舍翁

黄昏

(1) 日落以后至天还没有完全黑的这段时间

奄奄黄昏后。——《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渐黄昏清角吹寒。——宋· 姜夔《扬州慢》

(2) 见“傍晚”

牛女

(1).牵牛、织女两星或“ 牛郎织女 ”的省称。 晋 潘岳 《西征赋》:“仪景星於天汉,列牛女以双峙。” 唐 元稹 《新秋》诗:“殷勤寄牛女,河汉正相望。” 宋 黄庭坚 《鹊桥仙》词:“年年牛女恨风波,拚此事、人间天上。” 明 唐寅 《江南四季歌》:“梧桐忽报秋风起,鹊桥牛女渡银河。” 周实 《金缕曲·七夕伤逝》词:“尝尽人天离别恨,我亦银河牛女。”参见“ 牵牛织女 ”、“ 牛郎织女 ”。

(2).谓牛女分野。指 广东 、 福建 及 浙江 部分地区。 明 张煌言 《和定西侯张侯服留题金山原韵》之六:“霸就 鴟夷 原去 越 ,兵联牛女正当 闽 。”参阅 清 查继佐 《罪惟录·地理志》。

不须

不用;不必。《后汉书·逸民传·周党》:“臣闻 尧 不须 许由 、 巢父 ,而建号天下; 周 不待 伯夷 、 叔齐 ,而王道以成。” 唐 张志和 《渔父歌》:“青篛笠,緑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哥哥若到 襄阳府 ,怕你不须见我爹爹妈妈。” 老舍 《四世同堂》二:“他养着四大盆石榴,两盆夹竹桃,和许多不须费力而能开花的小植物。”

邀福

祈求赐福。 唐 刘禹锡 《相和歌辞·贾客词》:“邀福祷波神,施财游化城。” 宋 《永兴提刑谢到任启》:“不近名而邀福,无倚法以作威。”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汪中》:“且言世多淫祀,尤为感人心,害政事。见人邀福祠祷者,輒駡不休。”

渡河

通过江河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王樵,朝代: 明代

    寻泉到野寺,对奕两僧閒。

    僧不为客起,我自趋泉间。

    倚松看觱沸,坐石弄潺湲。

    几日山中屐,行歌又独还。

  • 作者: 杨万里,朝代: 宋代
    晨兴换新衣,视身忽潜愕。腹皮雏百摺,髀肉宽一握。沉痾两年余,衰体半标落。且留宿尘垢,莫遣新澡濯。未澡体尚肥,既濯肌转削。无发已是僧,有骨不如鹤。明年方八十,似觉九十著。寡食幸自清,辟榖底须学。便可作飞仙,御风上云幕。如何肥瘠想,犹有秋衣作。
  • 作者: 阳枋,朝代: 宋代
    槎星烂照玉堂明,楼雪晴融白帝城。鸥狎不知菱荡转,漫随瀼水泛春声。
  • 作者: 朱胜非,朝代: 宋代

    曾到泸溪渡,山青石壁粗。

    云藏天宝塔,水绕率岩湖。

    日暖鱼增价,风和酒易沽。

    鱼船交过往,商旅及成都。

  • 作者: 赵师民,朝代: 宋代
    菱天晨气润,槐夏午风清。
  • 作者: 崔敦诗,朝代: 宋代
    凝旒肃穆,鸣佩舂容。有酒伊醑,管磬其从。典礼绚缛,威仪恪共。颂尧之寿,与天比隆。
  • 作者: 徐凝,朝代: 唐代
    生事同漂梗,机心在野船。如何临逝水,白发未忘筌。
  • 作者: 程公许,朝代: 宋代
    霜日晶荧水尚肥,顺风一舸送将归。黄花笑我犹寄俗,得似渊明勇拂衣。
  • 作者: 白居易,朝代: 唐代
    烟翠三秋色,波涛万古痕。削成青玉片,截断碧云根。风气通岩穴,苔文护洞门。三峰具体小,应是华山孙。
  • 作者: 李洞,朝代: 唐代
    我重君能赋,君褒我解诗。三堂一拜遇,四海两心知。影挂僧挑烛,名传鹤拂碑。涪江吊孤冢,片月下峨嵋。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