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题靖节祠堂原文 诗词名句

题靖节祠堂

作者: 毛达朝代: 宋代

题靖节祠堂原文

地僻柴桑古,人亡松菊存。
不如彭泽吏,归去有田园。

诗词问答

问:题靖节祠堂的作者是谁?答:毛达
问:题靖节祠堂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毛达题靖节祠堂书法欣赏

毛达题靖节祠堂书法作品欣赏
题靖节祠堂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柴桑

(1).古县名。 西汉 置,因县西南有 柴桑山 得名,治所在今 江西省 九江市 西南。 东汉 末, 诸葛亮 见 孙权 于此,共图抗 曹 。 晋 以后历为 浔阳郡 和 江州 治所。 隋 废。 晋 郭璞 《江赋》:“鼓洪涛於 赤岸 ,沦餘波乎 柴桑 。”

(2).借指 晋 陶潜 。因其故里在 柴桑 ,故称。 清 钱谦益 《吴封君七十序》:“指 娄水 为 潯阳 ,即家园为 庐 阜,饮 柴桑 之酒,一觴独进;鼓 少文 之琴,众山皆响。” 陈三立 《次韵黄知县苦雨》:“陆沉共有神州痛,休问 柴桑 漉酒巾。”

(3).据《宋书·隐逸传·陶潜》载, 潜 晚年隐居故里 柴桑 ,有脚疾,外出辄命二儿以篮舆舁之。后因以“柴桑”代指故里。 清 赵翼 《哭亡儿耆瑞》诗之五:“葬留 嬴 博 空题墓,归到 柴桑 孰舁舆?”

松菊

松与菊不畏霜寒,因以喻坚贞节操或具有坚贞节操的人。 晋 陶潜 《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唐 刘禹锡 《酬令狐相公赠别》诗:“田园松菊今迷路,霄汉鸳鸿久絶羣。”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二八:“ 陶潜 酷似 卧龙 豪,万古 潯阳 松菊高。”

不如

表示前面提到的人或事物比不上后面所说的

天时不如地利。——《孟子·公孙丑下》

自以为不如。——《战国策·齐策》

彭泽

(1).泽名。即今 鄱阳湖 。在 江西省 北部。又名 彭湖 、 彭蠡 。《韩诗外传》卷三:“左 洞庭 之波,右 彭泽 之水。”

(2).县名。 汉 代始设。在今 江西省 北部。 晋 陶潜 曾为 彭泽 令,因以“彭泽”借指 陶潜 。 唐 王勃 《滕王阁诗序》:“ 睢园 緑竹,气凌 彭泽 之樽; 鄴水 朱华,光照 临川 之笔。” 唐 刘知几 《史通·称谓》:“有匹夫而不名者,若 步兵 、 彭泽 之类是也。” 清 秋瑾 《菊》诗:“铁骨霜姿有傲衷,不逢 彭泽 志徒雄。”

归去

回去

离家已久,今当归去

田园

(1) 田地与园圃

(2) 农村;乡下

(3) 描绘或表现村民生活的,尤其是以理想化和习俗化的手法

田园诗

田园文学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项安世,朝代: 宋代
    苍龙元住五云东,此日黄昏却正中。琴瑟铜壶添水箭,翩翻珠户记桑蓬。上弦月色如银白, * 光似烛红。岁岁年年尊酒畔,小荷香雾绿槐风。
  • 作者: 张先,朝代: 宋代
    春后银鱼霜后鲈,远人曾到合思吴。欲图江色不上笔,静觅鸟声深在薦。落日未昏闻市散,青天都净见山孤。桥南水涨虹垂影,清夜澄光照太湖。
  • 作者: 罗烨,朝代: 宋代
    破尽诗书泣鬼神,发扬义士显忠臣。试开戛玉敲金口,说与东西南北人。
  • 作者: 向宗道,朝代: 宋代

    四绝之名岂浪传,千岩万石五云间。

    无才可述无穷景,祇爱真山似假山。

  • 作者: 程公许,朝代: 宋代
    风埃噎八表,涛澜浩无涯。岧昆仑峰,高与星纬排。真人抚元运,太虚以为家。控辔下碧落,蜚步凌紫霞。周览兴未已,归憩谁与偕。乔松抚瑶瑟,偓佺荐琼花。颦蹙睨尘世,腐鼠纷护拏。迢遥五云佩,荡漾八月槎。我欲往从之,层云不可阶。素心耿相照,退发三朋斋。
  • 作者: 陆游,朝代: 宋代
    阴晴不定春犹浅,困健相兼病未苏。见说市楼新酒美,杖头今日一钱无。
  • 作者: 赵蕃,朝代: 宋代
    田夫荷锸去,乘水护田缺。田妇贳酒归,相与慰勤力。
  • 作者: 刘克庄,朝代: 宋代
    一奴荷锸足矣,二客穿塚谁哉。宰上又添十桧,庭前不必三槐。
  • 作者: 赵蕃,朝代: 宋代
    栖鸦既投林,萧然野人居。独立茅檐下,依依月生裾。涉春抱烦痾,兹夕稍自舒。育公寄来诗,何啻超黄初。正声久欲绝,作者徒纷如。得公振颓波,如汉有二疏。拟欲蹑其迹,荒棘废垦鉏。譬由治田人,必待三年畲。敢矜一日功,草草同猎渔。穷通固定分,往者悲接舆。百年等梦间,寿夭谁赢余。如何彼虞翻,惋叹辄著书。人生贵适意,安步可当车。兹道傥与闻,他焉从破除。
  • 作者: 白居易,朝代: 唐代
    昔我十年前,与君始相识。曾将秋竹竿,比君孤且直。中心一以合,外事纷无极。共保秋竹心,风霜侵不得。始嫌梧桐树,秋至先改色。不爱杨柳枝,春来软无力。怜君别我后,见竹长相忆。长欲在眼前,故栽庭户侧。分首今何处,君南我在北。吟我赠君诗,对之心恻恻。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