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寄李俊民·其一原文 诗词名句

寄李俊民·其一

作者:秦志安 朝代:宋代

寄李俊民·其一原文

先生高见真吾师,速营菟裘犹恨迟。

窗明炕煖十笏地,松风萧萧和陶诗。

诗词问答

问:寄李俊民·其一的作者是谁?答:秦志安
问:寄李俊民·其一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寄李俊民·其一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出处: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卷六十一

参考注释

先生

(1)

(2) 一般在一个男子姓氏后所用的一个习惯性的表示礼貌的称呼

对杜先生讲话

(3) 称别人的丈夫或对人称自己的丈夫

(4) 旧时称管帐的人

在商号当先生

(5) 旧时称以说书、相面、算卦、看风水等为职业的人

算命先生

(6) 对长者的尊称

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7) 老师

从先生授经。——清· 袁枚《祭妹文》

(8) 医生

高见

敬辞,见解独到精譬,不落俗套

先生高见

真吾

实的的我。谓脱去外相的本质的我。 宋 苏轼 《六观堂老人草书》诗:“清露未晞电已徂,此灭灭尽乃真吾。” 宋 翁森 《四时读书乐》诗:“木落水尽千崖枯,炯然吾亦见真吾。”

菟裘

地名。在今 山东省 泗水县 。《左传·隐公十一年》:“ 羽父 请杀 桓公 ,以求大宰。公曰:‘为其少故也,吾将授之矣。’使营 菟裘 ,吾将老焉。”后因以称告老退隐的居处。 宋 陆游 《暮秋遣兴》诗:“买屋数间聊作戏,岂知真用作菟裘。” 元 耶律楚材 《过燕京和陈秀玉韵》之四:“自料荒疏成弃物,菟裘归计乞封留。” 清 唐孙华 《闲居写怀》诗之九:“谅无 郗嘉宾 ,为我谋菟裘。”

松风

(1).松林之风。 南朝 宋 颜延之 《拜陵庙作》诗:“松风遵路急,山烟冒壠生。”《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特爱松风,庭院皆植松,每闻其响,欣然为乐。” 唐 杜甫 《玉华宫》诗:“溪迴松风长,苍鼠窜古瓦。” 清 姚鼐 《题张篁村万木奇峰图》诗:“松风远自云中起,摇荡云光山色里。” 李广田 《记问渠君》:“大概是大雨之后吧,山里的泉水,万马奔腾的向下驰去,发出吓人的声响,又加以松风呼啸,自己就像在海涛中夜行。”

(2).古琴曲《风入松》的别称。 唐 李白 《鸣皋歌送岑徵君》:“盘白石兮坐素月,琴《松风》兮寂万壑。” 宋 苏轼 《十二琴铭·鹤归》诗:“白鹤归来见曾玄,《陇头》《松风》入朱絃。” 明 唐顺之 《铜雀台》诗之二:“翠襦霑《薤露》,锦瑟入《松风》。”

(3).指茶。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纸窗儿明,僧房儿雅,一椀松风啜罢,两箇倾心地便説知心话。” 凌景埏 校注:“松风,指茶。”

萧萧

(1) 形容马嘶鸣声

马鸣萧萧

萧萧班马鸣。——唐· 李白《送友人》

车辚辚,马萧萧。——唐· 杜甫《兵车行》

(2) 风声

风萧萧兮易水寒。——《战国策·燕策》

风萧萧

(3) 冷落凄清的样子

(4) 花白稀疏的样子

祖父看见了镜里的白发萧萧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郊外今朝见麦收,崇墉比栉积如秋。

    念兹希有叨天贶,虔巩犹深保泰谋。

  • 作者:周南,朝代:宋代
    滑几悬游气,磨砖出寸光。及时须敝帚,措影见胡床。拱揖延书入,澄收得虑庄。苍头拥箕袂,持礼老夫旁。
  • 作者:曹勋,朝代:宋代
    未觉光风转朔云,深窗乍见意增新。欲先楚客传清些,未放江梅占早春。自许幽午传窈窕,更烦白足下嶙峋。为君拌擞烦襟看,要是都无一点尘。
  • 作者:骆宾王,朝代:唐代
    灵峰标胜境,神府枕通川。玉殿斜连汉,金堂迥架烟。断风疏晚竹,流水切危弦。别有青门外,空怀玄圃心。
  • 作者:陈造,朝代:宋代
    虎丘僧宇瞰坡陀,几许香軿载酒过。游子花骢烟外驻,丽人尘袜水边多。
  • 作者:刘应时,朝代:宋代
    浅浅溪流短短篱,碧於深处小茅茨。想无俗子知踪迹,小款梅花细说诗。
  • 作者:陆游,朝代:宋代
    买醉村场半夜归,西山落月照柴扉。刘琨死后无奇士,独听荒鸡泪满衣!
  • 作者:虞俦,朝代:宋代
    周南留滞玉堂仙,千骑那教下蜀川。梁上几看明月夜,江东空想暮云天。五年契阔音书断,万里归来语笑鲜。喜有常郎天下士,肯来相对语残编。
  • 作者:仲并,朝代:宋代
    练江风静,卧冰奁百尺,朱阑飞入。江远浮天天在水,水满半天云湿。白鸟明边,青山断处,眼冷江头立。月明潮上,苇间渔唱声急。几度吹老苹花,野香无数,欲寄应难及。天借诗人供醉眼,尊俎一时收拾。竹里行厨,花间步障,风雨生呼吸。酒阑歌罢,钓船先具蓑笠。
  • 作者:陈造,朝代:宋代
    矲矮栏干锦绣筵,栏边仍泊女郎船。凭栏笑指玄真子,不是诗仙是酒仙。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