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七夕分韵得丝字原文 诗词名句

七夕分韵得丝字

作者: 姚勉朝代: 宋代

七夕分韵得丝字原文

柳子中庭乞巧时,始知抱拙不污卑。
向令早似愚溪日,未必缁尘涅素丝。

诗词问答

问:七夕分韵得丝字的作者是谁?答:姚勉
问:七夕分韵得丝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姚勉的名句有哪些?答:姚勉名句大全

姚勉七夕分韵得丝字书法欣赏

姚勉七夕分韵得丝字书法作品欣赏
七夕分韵得丝字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中庭

(1).古代庙堂前阶下正中部分。为朝会或授爵行礼时臣下站立之处。《管子·中匡》:“ 管仲 反入,倍屏而立,公不与言;少进中庭,公不与言。”《礼记·檀弓上》:“ 孔子 哭 子路 於中庭。” 陈澔 集说:“哭於中庭,於中庭南面而哭也。不於阼阶下者,别於兄弟之丧也。”阼阶、堂前东阶。

(2).厅堂正中;厅堂之中。《汉书·朱买臣传》:“坐中惊骇,白守丞,相推排陈列中庭拜謁。” 唐 李商隐 《齐宫词》:“ 永寿 兵来夜不扃,金莲无復印中庭。”《宣和遗事》前集:“红袖调筝於屋侧,青衣演舞於中庭。”

(3).庭院;庭院之中。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醴泉涌於清室,通川过於中庭。” 南朝 宋 鲍照 《梅花落》诗:“中庭杂树多,偏为梅咨嗟。” 宋 李清照 《添字采桑子》词:“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餘情。” 郭沫若 《牧羊哀话》:“小小一个中庭,薄有一些花木。”

(4).指现代高级旅馆中庭院式的大厅。《科学画报》1983年第6期:“所谓中庭,往往是一个多层的、带有玻璃天棚的大厅…… 北京 的 香山饭店 ,在世界著名建筑师 贝聿铭 先生精心设计下,建造了一个具有 中国 园林特色的中庭-- 溢香厅 (又名 四季庭院 )。”

(5).中草药“百合”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菜二·百合》。

乞巧

旧时风俗,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称为“乞巧”。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綵缕,穿七孔鍼,或以金银鍮石为鍼,陈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於瓜上则以为符应。” 唐 林杰 《乞巧》诗:“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元 乔吉 《金钱记》第二折:“秋乞巧穿针会玉仙,冬赏雪观梅到玳筵。” 欧阳山 《三家巷》三:“这七月七日是女儿的节日,所有的女孩子家都要独出心裁,做出一些奇妙精致的巧活儿,在七月初六晚上拿出来乞巧。”

抱拙

持守愚拙。谓不投机取巧。《古尊宿语录》:“ 云峯 悦禪师 语録《颂古》:‘抱拙 少林 已九年, 赵州 忽长庭前柏,可怜无限守株人,寥寥坐对千峯色。’” 元 揭傒斯 《题<渊明抚松图>》诗:“抱拙辞下邑,旷然获所安。” 清 宗元豫 《七夕集晓榭》诗:“白头甘抱拙,那望鹊桥迴。”

污卑

卑污。谓品行卑劣,心地肮脏。《三国志·吴志·张温传》:“其居位贪鄙,志节污卑者,皆以军吏,置营府以处之。” 明 方孝孺 《送解元振先生还庐陵序》:“彼摇夺於利欲,渐瀆於污卑者,皆无得於道而然也。”

向令

假如。《晋书·张华传》:“﹝ 冯紞 曰﹞向令 太祖 録其小能,节以大礼,抑之以权势,纳之以轨则,则乱心无由而生。” 宋 陆游 《读杜诗》诗:“向令天开 太宗 业, 马周 遇合非公谁?”

假使。 唐 韩愈 《通解》:“嚮令三师耻独行,慕通达,则 尧 之日,必曰得位而济道,安用让为? 夏 之日,必曰长进而否退,安用死为? 周 之日,必曰和光而同尘,安用饿为?”

愚溪

(1).水名。在 湖南省 永州市 西南。本名 冉溪 。 唐 柳宗元 谪居于此,改其名为 愚溪 ,并名其东北小泉为 愚泉 ,意谓己之愚及于溪泉。见 柳宗元 《愚溪诗序》、《愚溪对》。 宋 苏轼 《故周茂叔先生濂溪》诗:“应同 柳州 柳 ,聊使 愚溪 愚。” 清 赵翼 《旅宿暨阳》诗:“ 亢仓 畏垒 非逃祝, 子厚 愚溪 拟卜廛。”

(2).代指 柳宗元 。 元 陈孚 《永州》诗:“昔日 愚溪 何自苦? 永州 犹未是天涯。”

未必

不一定;不见得

未必有其实也。——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清· 刘开《问说》

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

未必不过此已忘。——《聊斋志异·促织》

他未必去北京

缁尘

黑色灰尘。常喻世俗污垢。 南朝 齐 谢朓 《酬王晋安》诗:“谁能久 京洛 ,緇尘染素衣。” 唐 李益 《答许五端公马上口号》:“晚逐旌旗俱白首,少游 京洛 共緇尘。” 清 张之洞 《读史绝句·陈子昂宋之问》:“文人夸诞骋虚辞,多少緇尘浼素丝。”

素丝

(1).本色的丝;白丝。《吕氏春秋· * 》:“ 墨子 见染素丝者而叹曰:‘染於苍则苍,染於黄则黄。’” 北周 庾信 《拟连珠》之三四:“白羽素丝,随其所染。” 唐 骆宾王 《帝京篇》:“黄金销鑠素丝变,一贵一贱交情见。”

(2).“素丝羔羊”之省。用作对清廉者的誉辞。 宋 曾巩 《策问二》:“然朝廷之臣未能有素丝之节,正直之行。”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内阁·桂文襄受赂》:“旧传 桂见山 有素丝之节,谬矣。”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李昭信相公》:“其处大事,明决若此,亦未可徒责以素丝之节也。”参见“ 素丝羔羊 ”。

(3).比喻白发。 唐 李贺 《咏怀》之二:“日夕著书罢,惊霜落素丝。”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祎鞠云凝瑞霭光,离宫侍辇值重阳。

    槛临平楚岚烟淡,窗入遥峰树色苍。

    远墅几家荒柴闭,小桥独木野流长。

    最欣度节边关外,也有黄花献寿觞。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丁戊已皆两度临,兹来专叩展哀忱。

    我生我鞠敢殊视,不数不疏尽一心。

    复此行斋驻永慕,听其流水送悲音。

    明朝毕礼仍归去,留得题词对碧岑。

  • 作者: 雍有容,朝代: 宋代
    当时四海一刘备,至此已堪悲失脚。出语翻为乐国想,是人止可偏方看。
  • 作者: 徐照,朝代: 宋代
    画图旧识高山寺,今在高山寺里行。千古险峰长自直,一春潇水未曾清。孤城吹角寒猿应,破屋寻碑野鼠惊。天遣二人来远地,要将新景就诗名。
  • 作者: 黄庭坚,朝代: 宋代
    卢泉之木百尺长,下荫泉色如木苍。蘋风荷雨洒面凉,倒影摇荡天沧浪。网登锦鳞蒲荇香,何以贯之柳与杨。古来希价入咸阳,贪功害能相中伤。君今已出纷争外,但思烟波春渺茫。奉亲安乐一杯水,卢泉之滨可忘死。
  • 作者: 王邦畿,朝代: 明代
    标签:元旦

    亦自同人事,逢迎笑下阶。

    晤言称旧岁,朋好洽新怀。

    鸟语先春变,诗情向晓佳。

    鞠躬过堂位,随众礼清斋。

  • 作者: 苏轼,朝代: 宋代
    高才本出朝廷右,能事空推德业馀。每见便闻曹植句,至今传宝魏华书。济南名士新凋丧,剑外生祠已洁除。欲寄西风两行泪,依然乔木郑公庐。
  • 作者: 繁钦,朝代: 魏晋
    肃将王事。集此扬土。凡我同盟。既文既武。郁郁桓桓。有规有矩。务在和光。同尘共垢。各竟其心。为国蕃辅。誾誾行行。非法不语。可否相济。阙则云补。
  • 作者: 朱颐媉,朝代: 明代

    边烽夜照塞门开,汉将秋深打猎回。

    后骑尚屯平乐馆,前军已过李陵台。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尽得风流入静观,坐来浑忘杪秋寒。

    虞乡廿四品如较,一字于斯著亦难。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