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南山原文 诗词名句

南山

作者: 刘安世朝代: 宋代

南山原文

山屏石壁共巇嵚,外锁浮云内日阴。

岩净四时捐俗虑,泉声一派洁尘襟。

搜吟得助骚人句,笑傲忘归逸士心。

何日路穿松径僻,杖藜携酒再登临。

诗词问答

问:南山的作者是谁?答:刘安世
问:南山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南山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刘安世的名句有哪些?答:刘安世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侵韵

2. 清唐宗尧康熙《韶州府志》卷一六

参考注释

山屏

形如屏风的山崖。 南唐 韩熙载 《漂水无相寺》诗:“ 无相 景幽远,山屏四面开。” 宋 邓忠臣 《诗呈同院》:“山屏当户列,瀑布入溪流。” 元 周伯琦 《纪行》诗:“夹岸山屏展,穿沙水带縈。” 黄裳 《新婚夫妇》:“天更暗了,对岸的山屏和眼前的树木都成了一片黑。”

石壁

有相当高度、表面呈垂直或悬垂的悬崖或峭壁

浮云

(1)

(2) 飘浮在天空中的云彩

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元· 关汉卿《窦娥冤》

(3) 比喻飘忽不定,未有定处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唐· 李白《送友人》

四时

(1).四季。《易·恒》:“四时变化而能久成。”《礼记·孔子闲居》:“天有四时,春秋冬夏。” 前蜀 韦庄 《晚春》诗:“万物不如酒,四时唯爱春。”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 靖康 初,京师织帛及妇人首饰衣服,皆备四时。”

(2).指一年四季的农时。《逸周书·文传》:“无杀夭胎,无伐不成材,无墯四时,如此十年,有十年之积者王。”《淮南子·本经训》:“四时者,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取予有节,出入有时,开闔张歙,不失其叙,喜怒刚柔,不离其理。”

(3).指一日的朝、昼、夕、夜。《左传·昭公元年》:“君子有四时,朝以听政,昼以访问,夕以修令,夜以安身。”

(4).乐舞名。 汉文帝 作。《汉书·礼乐志》:“ 孝文庙 奏《昭德》、《文始》、《四时》、《五行》之舞。”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乐府》:“《武德》兴乎 高祖 ,《四时》广於 孝文 。”参见“ 四时舞 ”。

俗虑

(1).世俗的思想情感。 唐 戴叔伦 《又酬晓灯离暗室》诗之四:“ 楚 僧话寂灭,俗虑比虚空。” 清 沉复 《浮生六记·闺房记乐》:“少焉,一轮明月已上林梢,渐觉风生袖底,月到波心,俗虑尘怀,爽然顿释。”

(2).指凡庸的思想感情。 陈毅 《莫干山纪游词》之五:“ 莫干 好,最好游人多。飞瀑 剑池 涤俗虑, 塔山 远景足高歌。结伴舞婆娑。”

一派

(1) 一条支流;一条水流

一派死水

(2) 一个流派;一个派别

中立的一派

(3) 一片;一阵

一派谎言

尘襟

世俗的胸襟。 唐 黄滔 《寄友人山居》诗:“茫茫名利内,何以拂尘襟。” 元 王德信 《集贤宾·退隐》套曲:“ * 香下帘清坐久,闲把那丝桐一奏,涤尘襟消尽了古今愁。” 谢无量 《春日寄怀马一浮》诗:“愿持千里意,聊为豁尘襟。”

搜吟

(1).寻觅诗句。 唐 姚揆 《晚步》诗:“迟迴从此搜吟久,待得溪头月上还。”

(2).指诗句。 宋 林逋 《淮甸南游》诗:“幽胜程程拟徧寻,不妨 淮 楚 入搜吟。”

骚人

(1) 指诗人

骚人墨客

(2) 泛指忧愁失意的文士、诗人

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李白《古风》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笑傲

(1).见“ 笑敖 ”。

(2).嬉笑游玩。 宋 苏辙 《次韵孙户曹朴柳湖》:“犹有曲湖容笑傲,谁言与物苦参差。” 明 陈所闻 《懒画眉·燕子矶即事》曲:“揭天簫鼓中流沸,我笑傲烟霞醉不归。” 清 邹容 《革命军》第二章:“如近日之崇楼杰阁,巍巍高大之 颐和园 ,问其间一瓦一砾,何莫非刻括吾 汉 人之膏脂,以供一卖 * 那拉氏 之笑傲?” 郭沫若 《沸羹集·向人民大众学习》:“文艺跟着人类的历史走了三千年的脱离民众的路,真像老鼠钻牛角……老不觉悟的死顽固派,至今都还在牛角尖子里笑傲。”

忘归

(1).忘返。《楚辞·九歌·山鬼》:“东风飘兮神灵雨,留灵脩兮憺忘归。” 晋 左思 《吴都赋》:“ 舜 禹 游焉,没齿而忘归。” 唐 白居易 《琵琶行》:“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2).良箭名。以一去不复返,故称。《公孙龙子·迹府》:“ 龙 闻 楚王 张繁弱之弓,载忘归之矢,以射蛟兕於 云梦 之圃。”《文选·嵇康<赠秀才入军>诗之一》:“左揽繁若,右接忘归。” 李周翰 注:“忘归,矢名。”

逸士

节行高逸之士,隐逸者。《后汉书·逸民传·高凤传论》:“先大夫 宣侯 尝以讲道餘隙,寓乎逸士之篇。” 唐 白居易 《秋日与张宾客舒著作同游龙门醉中狂歌》:“ 商岭 老人自追逐, 蓬丘 逸士相逢迎。”《红楼梦》第二回:“若坐於诗书清贫之族,则为逸士高人。” 闻一多 《忆菊》诗:“啊!东方底花,骚人逸士底花呀!”

何日

哪一天;什么时候。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 仲仙 ﹞又吟曰:‘儂别去,泪双流,使我揉断离肠何日休。’” 刘大白 《各各作工》诗:“各各作工,各各作工!什么财东,什么雇佣,一样的人,阶级重重!无人不工,何日成功!”

松径

松间小路。 南朝 梁 刘孝先 《和亡名法师秋夜草堂寺禅房月下》:“洞户临松径,虚窗隐竹丛。” 唐 元结 《登白云亭》诗:“出门见 南山 ,喜逐松径行。” 宋 苏辙 《游锺山》诗:“石梯南下俯城闉,松径东蟠转山谷。”

杖藜

(1).谓拄着手杖行走。藜,野生植物,茎坚韧,可为杖。《庄子·让王》:“ 原宪 华冠縰履,杖藜而应门。” 唐 杜甫 《暮归》诗:“年过半百不称意,明日看云还杖藜。” 宋 苏轼 《鹧鸪天》词:“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开牖有时邀月入,杖藜到处避人行。”

(2).藜杖;拐杖。 唐 护国 《赠张驸马斑竹柱杖》诗:“此君与我在云溪,劲节奇文胜杖藜。” 宋 秦观 《宁浦书事》诗之五:“身与杖藜为二,对月和影成三。” 明 孙仁孺 《东郭记·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諳尽江湖味,执青青杖藜。”

登临

登山临水或登高临下,泛指游览山水

南望彭泽、 都昌诸山,烟雨空濛,鸥鹭灭没,极登临之胜。——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袁说友,朝代: 宋代
    好友频相过,閒愁一笑忘。逶迤萧寺径,淡薄老僧房。饱饭溪山足,空门日月长。归来怀妙语,心地转清凉。
  • 作者: 释道济,朝代: 宋代
    无名一点起逡巡,大厦千间尽作尘。非是我佛不灵感,故要楼台一度新。
  • 作者: 李处权,朝代: 宋代
    恭惟文简公,雅意在人物。一时推鉴裁,似秉袁许术。莘莘材馆盛,多自东床出。昌黎宰相器,气宇吞溟渤。门阑最前席,褒借难具述。爱贤前辈事,此道今谁恤。我生独何后,叹不及湔祓。声驰翰墨场,兴尽云霞窟。古来豪杰士,可杀不可屈。涂穷暂时尔,被褐未宜忽。之子乃名裔,秀爽开风骨。尚勉激颓波,典刑庶不没。
  • 作者: 李德裕,朝代: 唐代
    我有严湍思,怀人访故台。客星依钓隐,仙石逐槎回。倒影含清沚,凝阴长碧苔。飞泉信可挹,幽客未归来。
  • 作者: 王珪,朝代: 唐代
    天子重论秀,待之以公卿。志士抱奇节,犹或场屋轻。学能苦自琢,诗书腹纵横。胡为怀袖间,挟册角群生。诃卒闚其旁,执衣来叩楹。狂狙就新缚,跳突哀且鸣。岂不念寒孤,顾有素令明。利禄非可苟,辱甚舍拂烹。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渊乃训其深,映乃训其委。

    惟深斯不穷,则委皆成美。

    其要曰忘物,而更在忘已。

    试看渊映间,其中鲜彼此。

    书斋讵玩景,顾名当会理。

    设云即景题,阶前无止水。

  • 作者: 徐集孙,朝代: 宋代
    秋来天气半晴阴,块坐山窗一欠伸。欲睡却思妨官业,怕吟惟恐动乡心。远书难准衣仍薄,清俸无多橐惯贫。个种关情畦稻熟,雨宜时降不宜霪。
  • 作者: 宋太宗,朝代: 宋代
    至药家家有,谁人解得么。玄通真法界,妙理谕恒河。年岁销风水,芝兰间棘窠。阴功阳造化,善少恶中多。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云居十笏暂徘徊,悦可苍松及古梅。

    何事山僧门外立,招呼且向个中来。

  • 作者: 石崇,朝代: 魏晋
    我本汉家子。将适单于庭。辞决未及终。前驱已抗旌。仆御涕流离。辕马为悲鸣。哀郁伤五内。泣泪沾朱缨。行行日已远。乃造匈奴城。延我于穹庐。加我阏氏名。殊类非所安。虽贵非所荣。父子见凌辱。对之惭且惊。杀身良未易。默默以茍生。茍生亦何聊。积思常愤盈。愿假飞鸿翼。弃之以遐征。飞鸿不我顾。伫立以屏营。昔为匣中玉。今为粪土英。朝华不足欢。甘为秋草幷。传语后世人。远嫁难为情。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