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江南妇原文 诗词名句

江南妇

作者:王冕 朝代:元代

江南妇原文

江南妇,何辛苦!

田家澹泊时将雨,敝衣零落面如土。

饁彼南亩随夫郎,夜间织麻不上1*1床。

织麻成布抵官税,力田得米归官仓。

官输未了忧心触,门外又闻私债促,

大家揭贴播通衢,生谷十年还未足。

长儿五岁方离手,小儿三周未能走,

社长呼名散户由,下季官盐添两口。

舅姑老病毛发枯,忍饥忍寒蹲破庐。

残年无物做慈孝,对面冷泪空流珠。

燕赵女儿颜如玉,能拨琵琶调新曲,

珠翠满头金满臂,日日春风嫌酒肉。

五侯七贵争取怜,一笑可得十万钱。

归来重藉锦绣眠,罗帏暖拥沉麝烟。

诗词问答

问:江南妇的作者是谁?答:王冕
问:江南妇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王冕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冕名句大全

注释

注释

[1]澹泊:生活清苦。

[2]饁彼南亩:见《诗经·豳风》注。

[3]大家:原指皇帝,此指大地主。

[4]户由:政府按时、按户发的应缴粮米和各种税款的通知单,亦称“由单”。

[5]官盐:食盐由国家垄断买卖,故称。添两口:增缴两个人口的盐税。

[6]舅姑:公婆。

[7]燕赵女儿:指河北地区(包括当时京城大都在内)的歌妓。

[8]五侯七贵:西汉成帝时,封其舅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同时为侯,世称五侯。又西汉以吕、霍、上官、丁、赵、傅、王等七家后族为七贵。诗里泛指皇亲国戚和其他权贵。

[9]罗帏:罗帐。

诗文赏析

本诗开头至“对面冷泪空流珠”写劳动人民在死亡线上挣扎的悲惨生活。作者从各个侧面,叙写出百姓令人心酸的生活处境:日夜辛劳却衣不蔽体;官府苛税未了,又遭私债追逼;上无法养老,下不能抚幼;税收又将增大……作品将百姓的苦难、悲惨揭示得无以复加。“燕赵女儿颜如玉”至结尾写统治阶级荒淫奢侈的生活:挥霍无度,醉生梦死。诗作前后对比,既形象生动地揭示出当时社会“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极端黑暗、不合理,也深刻地昭示出,统治者与豪门贵族是靠吸取人民的血汗,压榨百姓养肥自己与挥霍纵欲的,他们正是百姓苦难的根源。因此,对比手法的运用,不仅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也提升了作品关怀民生、抨击黑暗的思想战斗力量。

王冕品行高洁,志趣悠远,长期隐居,却不总是高蹈世外,而能真情关注民生疾苦,对统治者残害百姓的恶行揭露指斥,殊为难得。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卧波浮彴亘通津,夹岸肩摩接驾人。

    按辔徐行还彻盖,铺衢随觐不嫌尘。

    益祈田谷资其食,所喜民情向我亲。

    去岁此曾遭异涨,回思犹为恫关频。

  • 作者:胡寅,朝代:宋代
    玄德骁雄世所知,蛟龙宁肯在污池。馆于贰室谋何陋,借与全荆意自奇。
  • 作者:释印肃,朝代:宋代
    双林髻插簪,实志共同参。梁王宣命处,一拍令通三。
  • 作者:郑廷玉,朝代:元代

    我敢搠碎你口中牙。

    不剌这是你家里说话。

    那恰便似一部鸣蛙。絮絮答答。叫叫吖吖。

    觑了他精神口抹。再言语还重打。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姑洗律方应,大梁会并同。

    陆东行丽日,台上报滔风。

    条鬯阳初发,暄和气正融。

    辞冬远严栗,迎夏近厖鸿。

    勾出萌都达,柳昏斗晓中。

    陌看柔叶柘,庭有始华桐。

    旋旋花砖影,迟迟莲漏筒。

    皆春欣与物,益切执规衷。

  • 作者:文天祥,朝代:宋代
    白须老子宿招提,香积厨边供晚炊。借问鱼羹何处少,北风安得似南枝。
  • 作者:曾丰,朝代:宋代
    十期九度自参差,彼此无词可遂非。投老江西沙石畔,鸥盟不请更相违。
  • 作者:沈受先,朝代:明代

    贴上:锦绣华堂喜气浓。争看佳婿近乘龙。

    鼍鼓振[⿰口逢][⿰口逢]。朱履满堂声鬨。

  • 作者:释德洪,朝代:宋代
    慈觉初见我,背呼仰而应。遂同宿湘上,夜语如建瓴。犀颅气不詟,虎颔目有棱。精彩类澄观,突兀掩万僧。乔岳占南极,寒翠知几层。此老家此山,亲分漳水灯。宝坊天雨华,午梵盘清冥。欲知法席盛,但看道价增。破夏出山来,乃尔忘规绳。盖皮为之灾,公卿慕声称。我幸无子累,痴钝人所憎。平生寝饭外,摩挲一枝藤。少年入三吴,题诗遍西兴。归来舟彭蠡,浪山雪崩腾。匡庐落笑中,万叠横空青。又尝游并汾,趼足渡河冰。冲虎上太行,鸡鸣见日升。此乐堕渺莽,坐睡头鬅鬙。朅来湘西坞,倦鹤整羽翎。只待秋风健,祝融期再登。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汲古如食饮,一日不可疏。

    暮春苦午炎,习静坐精庐。

    精庐敞以庨,插架有古书。

    牙签分四部,芸帙富五车。

    是时颇望雨,园人送新蔬。

    井灌故自佳,麦塍安能俱。

    破闷翻奇经,有书亦有图。

    亦不求甚解,渊明趣颇如。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