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题董其昌临黄公望浮岚暖翠图原文 诗词名句

题董其昌临黄公望浮岚暖翠图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原文

暖翠浮岚子久临,晴烘叠树气萧森。

楚弓还是楚人得,何必其间有惜心。

诗词问答

问:《题董其昌临黄公望浮岚暖翠图》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八十九

2. 其昌自记子久原图为南徐靳氏所藏后归项元度从项借观旋即返之因临此帧比之渔父出桃源而陈继儒跋又拟以明妃辞汉曷如楚弓之喻尤得其伦耶

参考注释

暖翠

天气晴和时青翠的山色。 元 吴景奎 《和韵春日》之一:“江上数峯浮暖翠,日边繁杏倚春红。” 明 陶宗仪 《南浦》词:“暖翠隔红尘,空明里,著我扁舟容与。”

浮岚

飘动的山林雾气。 宋 欧阳修 《庐山高赠同年刘中允归南康》诗:“欲令浮嵐暖翠千万状,坐卧常对乎轩窗。” 明 刘基 《题<秋江独钓图>》诗:“细水浮嵐天与碧,斜阳炙面脸生红。” 清 戴名世 《数峰亭记》:“至於远山之环绕者,或在十里外,或在二三十里外,浮嵐飞翠,叠立云表。”

萧森

(1).草木茂密貌。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平等寺》:“堂宇宏美,林木萧森。” 宋 司马光 《又和董氏东园桧屏石床》:“密叶萧森翠幕紆,蹔来犹恨不长居。” 明 何景明 《怀化驿芭蕉》诗:“孟夏日初赫,萧森蔽炎光。”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地上是百花灿烂的郊原,眼前是原始的林木萧森。”

(2).草木凋零衰败貌。 唐 张九龄 《郡舍南有园畦杂树聊以永日》诗:“江城何寂歷,秋树亦萧森。” 宋 陆游 《秋思绝句》:“一片云深更作阴,东轩草树共萧森。” 明 何景明 《九日黔国后园》诗之二:“天空远水明秋岸,梧叶萧森枫树残。” 鲁迅 《无题》诗:“风波一浩荡,花树已萧森。”

(3).阴森。 唐 杜甫 《秋兴》诗之一:“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 巫峡 气萧森。” 宁调元 《游白云归感赋四律并柬同游诸子》:“夜气萧森十里堤,出门可有上天梯。” 徐迟 《入峡记》:“ 巫山 突然挺立两侧,何止十二峰。阳光被夺,气象萧森。”

楚弓

见“ 楚人弓 ”。

还是

(1) 表示行为、动作或状态保持不变,或不因上文所说的情况而改变

(2) 尽管发生了以前的事或以 * 虑过,仍要

今天咱们还是装运木料

(3) 仍然,照样

多年不见,他还是那么年轻

(4) 提议“是否这样”之意

你还是带上雨衣为好

(5) 在可供选择的东西、状况或过程中的挑选

你去,还是他去

(6) 另一方面

虽然嗓音嘶哑而聒耳,但她还是有着一股吸引人的热情

何必

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

何必去那么早

其间

(1) 在中间

两幢房子及夹在其间的院子

颓然其间者。——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北与寇往来其间。——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袍敝衣处其间。——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时出于其间焉。——蔡元培《图画》

(2) 指某一段时间

参加这项工作已有半年了,这其间,他学到不少新的知识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杨凝,朝代: 唐代
    行到河边从此辞,寒天日远暮帆迟。可怜芳草成衰草,公子归时过绿时。
  • 作者: 晏几道,朝代: 宋代
    芦鞭坠遍杨花陌,晚见珍珍。疑是朝云,来作高唐梦里人。应怜醉落楼中帽,长带歌尘。试拂香茵,留解金鞍睡过春。
  • 作者: 陈谟,朝代: 元代

    只欲闻韶去,其如度岭赊。

    淹留囊易涩,叙别雨频嗟。

    老树迷云叶,危墙上土花。

    榆烟新出火,谷雨早分茶。

    纪节门垂柳,悲风墓集鸦。

    他乡托萍水,高兴鄙桑麻。

    酒出铜泉滑,鱼分丙穴嘉。

    金相霞错落,锦句玉横斜。

    落月雷塘路,啼鹃介子家。

    钟情君最厚,滚滚惜年华。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平明步辇出庄门,历历松冈复杏村。

    吞吐山溪遵彼仄,回环涧水溯其源。

    因穷叠石灵明境,遂造布金毗奈园。

    小坐寺楼聊纵目,天成妙趣静堪论。

  • 作者: 江源,朝代: 明代

    作客天涯长苦辛,子规声里催残春。

    溪花欲放苦遭雨,山雉乍飞长避人。

    才高也被造化忌,诗恶不为吾辈嗔。

    世事须知乃如此,风波丛里先抽身。

  • 作者: 钱起,朝代: 唐代
    芳信来相续,同心远更亲。数重云外树,不隔眼中人。梦寐花骢色,相思黄鸟春。更闻公干病,一夜二毛新。
  • 作者: 黄滔,朝代: 唐代
    灞陵桥外驻征辕,此一分飞十六年。豸角戴时垂素发,鸡香含处隔青天。绮园难贮林栖意,班马须持笔削权。可忘自初相识地,秋风明月客鄜延。
  • 作者: 韩维,朝代: 宋代
    秋风感人切,况在欲别者。狂翻断蓬转,寒助离樽泻。吹云急燕雁,猎草嘶代马。莫作塞垣声,端令客泪下。
  • 作者: 苏辙,朝代: 宋代
    少年工作赋,中岁复穷经。骥老终知道,剑埋新发硎。束装邻里助,答策友朋听。还似临淄贡,随风起北溟。
  • 作者: 佚名,朝代: 先秦
    标签: 高中文言文历史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