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淇县谒武公祠原文 诗词名句

淇县谒武公祠

作者: 余子俊朝代: 明代

淇县谒武公祠原文

昔闻淇澳水,今过武公乡。

清远灵沙静,幽深草树荒。

筼筜常梦竹,蘋藻未登堂。

睿圣名千古,高风耿不忘。

诗词问答

问:淇县谒武公祠的作者是谁?答:余子俊
问:淇县谒武公祠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淇县谒武公祠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参考注释

淇澳

见“ 淇奥 ”。

清远

(1).清明,高远。《易·渐》“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 三国 魏 王弼 注:“进处高洁,不累於位;无物可以屈其心而乱其志,峩峩清远,仪可贵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会稽 贺生 体识清远,言行以礼。”《南史·柳世隆传》:“在朝不干世务,垂帘鼓琴,风韵清远,甚获世誉。” 明 唐顺之 《送彭通判致仕序》:“且君之居官,清远閒散,翛然絶不以声利自污。”《再生缘》第四回:“精神清远真非俗,风度温柔果出羣。”

(2).清美,幽远。 唐 钱起 《过桐柏山》诗:“赏心无定极,仙步亦清远。” 宋 苏轼 《书韩魏公黄州诗后》:“ 黄州 山水清远,土风厚善。”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三:“ 郑 许 田野间,二三月有一种花,蔓生,其香清远。” 清 恽敬 《西园记》:“ 敬 行天下山水, 浙 西 严陵江 上,最为清远。”

幽深

幽静而深远

花木幽深

登堂

升上厅堂。 汉 赵晔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入门不咳,登堂无声,二不肖也。” 唐 李贺 《感讽》诗之一:“县官踏飡去,簿吏復登堂。”《说唐》第十回:“二人携手登堂,喜动颜色,顶礼相拜。”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二:“现在已到门庭,请举步入室登堂罢。”

睿圣

(1).明圣;明智。常指帝王圣明。《国语·楚语上》:“昔 卫武公 年数九十有五矣,犹箴儆於国……及其没也,谓之 睿圣武公 。” 韦昭 注:“睿,明也。”《后汉书·郑兴传》:“昔 文王 承积德之绪,加之以睿圣,三分天下,尚服事 殷 。” 金 王若虚 《<新唐书>辨中》:“国家患难,今古何殊,自非睿圣钦明不能安辑。” 金松岑 《文学上之美术观》:“依乎前詁,孝慈於焉誌哀;逮乎后解,睿圣因以述德。”

(2).指圣明的帝王。 宋 曾巩 《谢中书舍人表》:“晚逢睿圣,独赐收怜。”

千古

(1) 指久远的年代

千古风流人物。——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千古江山。——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

纵有千古。——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成为千古罪人

(2) 永远地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 *

千古奇闻

(3) 婉辞,哀悼死者,表示永别或永垂不朽。多用于挽联、花圈等的上款

高风

(1).强劲的风。 汉 刘向 《九叹·远游》:“遡高风以低佪兮,览周流於朔方。” 唐 李白 《赠崔侍郎》诗:“高风摧秀木,虚弹落惊禽。” 清 吴伟业 《清风使节图》诗:“豫章夹日吟高风,岁久蟠根造物功。”

(2).指遭受强风。 唐 杜甫 《向夕》诗:“深山催短景,乔木易高风。”

(3).指秋风。《太平御览》卷二五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风(秋风)曰商风、素风、凄风、高风、凉风、激风、悲风。” 唐 杜甫 《奉送郭中丞充陇右节度使三十韵》:“斜日当轩盖,高风卷旆旌。” 师尹 注:“高风,八月风也。” 明 刘基 《淡黄柳·台城秋夜》词:“高风淅淅,翻动林梢败叶。”

(4).高尚的风操。 晋 夏侯湛 《东方朔画赞序》:“覩先生之县邑,想先生之高风。”《北史·王罴王思政等传论》:“运穷事蹙,城陷身囚,壮志高风,亦足奋於百世矣。” 清 申涵光 《奉寄孙锺元先生时居蓟门九十二岁》诗:“ 邵 许 高风远尚存,传经一代又 苏 门。” 徐迟 《黄山记》一:“三个主峰,高风峻骨,鼎足而立,撑起青天。”

(5).高雅的艺术风格。 宋 梅尧臣 《次韵答王景彝闻余月下与内饮》:“呼我作卿方举酒,更烦佳句赏高风。” 明 杨慎 《升庵诗话》卷十二:“ 东坡 谓书至于 颜 柳 而 钟 王 之法益微,诗至于 李 杜 而 魏 晋 以来高风絶尘亦少衰矣。”

(6).美善的风教、政绩。 唐 韦应物 《始至郡》诗:“昔贤播高风,得守媿无施。” 宋 苏轼 《杭州与莫提刑启》:“恭惟某官德望在人,才猷简上,肃高风於列郡,浹厚德於齐民。” 清 林则徐 《杭嘉湖三郡观风告示》:“忆昔 文翁 以《诗》《书》治 蜀 ,而 扬 马 之瑋製以兴; 何武 用儒术进贤,而 龚 唐 之高风克劭。”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释道潜,朝代: 宋代

    王畿初作邑,终日坐鸣弦。

    雅量能知变,平戎在未然。

    裕陵俄识拔,鹏路遽腾骞。

    二十年间事,凄凉付逝川。

  • 作者: 苏辙,朝代: 宋代
    夫子虽穷气浩然,轻蓑短笠傲江天。薄游到处唯耽酒,归去无心苦问田。泮上讲官殊不俗,山中老簿亦疑仙。相从未足还辞去,欲向曹溪更问禅。〈姜如晦方作岭外之行。〉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池上搆书馆,名之曰乐清。

    探源看挹注,据座俯澄泓。

    不到尘埃处,堪娱图史情。

    孙康浑可学,映帙雪光晶。

  • 作者: 牛焘,朝代: 清代

    此地隔尘氛,幽禽向午闻。

    石泉寒漱玉,烟树绿团云。

    沂水春偕咏,睢园雅会文。

    日长消不尽,琴韵和南薰。

  • 作者: 蔡襄,朝代: 宋代
    节候近清明,游人已踏青。插花穿戟户,酤酒向旗亭。日迥林光润,风回海气腥。未知何处乐,归路已严扃。
  • 作者: 董嗣杲,朝代: 宋代
    荼醾叶暗石床平,醉倚池台午影清。洗酌更尝桑落味,推窗忍听栗留声。能仁寺里塔孤立,见易园中人独行。此地酬春谁得共,东方月上酒船横。
  • 作者: 辛弃疾,朝代: 宋代
    江头三月清明。柳风轻。巴峡谁知还是、洛阳城。春寂寂。娇滴滴。笑盈盈。一段乌丝阑上、记多情。
  • 作者: 叶适,朝代: 宋代
    老失平生友,悲寻路转迷。水肥庆返钓,田瘦合归犁。草与地萧瑟,云垂天惨凄。无因再商略,短日送寒鸡。
  • 作者: 薛能,朝代: 唐代
    胡为遭遇孰为官,朝野君亲各自欢。敢向官途争虎首,尚嫌身累爱猪肝。冰霜谷口晨樵远,星火炉边夜坐寒。唯有报恩心未剖,退居犹欲佩芄兰。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妙高所以妙,高处更谁同。

    万景无遁象,太虚有不空。

    身将心共适,机与物皆融。

    奋迅蹲狮子,如闻善吼雄。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