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春社日祀事既毕轿中得三绝原文 诗词名句

春社日祀事既毕轿中得三绝

作者: 魏了翁朝代: 宋代

春社日祀事既毕轿中得三绝原文

风雨声中听李陵,起来被服对神明。
歌钟才彻车轓动,归到谯楼恰六更。

诗词问答

问:春社日祀事既毕轿中得三绝的作者是谁?答:魏了翁
问:春社日祀事既毕轿中得三绝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魏了翁的名句有哪些?答:魏了翁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风雨

(1).风和雨。 宋 苏轼 《次韵黄鲁直见赠古风》之一:“嘉穀卧风雨,稂莠登我场。”《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风雨萧萧夜正寒,扁舟急桨上危滩。”

(2).刮风下雨。《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王悲思之,遣往视觅,天輒风雨,岭震云晦,往者莫至。”

(3).比喻危难和恶劣的处境。《汉书·朱博传》:“﹝ 朱博 ﹞稍迁为功曹,伉侠好交,随从士大夫,不避风雨。”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事实上 愫方 哀怜他,沉默地庇护他,多少忧烦的事隐瞒着他,为他遮蔽大大小小无数次的风雨。”参见“ 风雨如晦 ”。

(4).比喻纷纷的议论和各种各样的传说。《文汇报》1992.2.15:“ 周 余 离婚,被毫不留情的新闻界大肆渲染,重笔浓墨,闹得满城风雨。”参见“ 满城风雨 ”。

中听

(1).《书·吕刑》:“民之乱,罔不中听狱之两辞。” 孔 传:“民之所以治,由典狱之无不以中正听狱之两辞。”后以指治狱得当。《晏子春秋·问下七》:“节欲 * 富,中听 * 安。” 张纯一 校注引 孙星衍 曰:“中听,听狱得中也。”

(2).听起来顺耳;好听。 唐 王建 《赠洪哲师》诗:“老僧真古画,閒坐语中听。” 宋 梅尧臣 《送崔黄臣殿丞之任庐山》诗:“其间杜鹃不中听,掩耳聊看锦雉驯。”《醒世姻缘传》第八十回:“偏他説句话,我只是中听。” 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一:“﹝ 小芹 ﹞听见她娘哼哼得很中听,站在桌前听了一会,把做饭也忘了。”

起来

(1)

(2) 向上;向高处

把孩子抱起来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拿起来

(3) 离开床,有时用于命令或号令

起来,起来,我的朋友,放下你的书本

被服

指被子、褥子、衣服、帽子、鞋袜等的统称

神明

(1) 神灵;神祗

那个被他奉为神明的人不公正地谴责过他

奉若神明

(2) 指人的精神和智慧

神明顿飒爽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3) 英明;圣明

皆颂其神明

歌钟

即“编钟”,古代铜制打击乐器

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 歌钟也。—— 宋· 苏轼《石钟山记》

车轓

亦作“ 车蕃 ”。亦作“ 车藩 ”。车旁的屏蔽。 睡虎地 秦 墓竹简《秦律·司空》:“及不芥车,车蕃盖强折列,其主车牛者及吏、官长皆有罪。”《周礼·春官·巾车》“漆车藩蔽” 汉 郑玄 注:“藩,今时小车藩,漆席以为之。”《后汉书·舆服志上》:“ 景帝 中元 五年,始詔六百石以上施车轓。”《文选·张衡<西京赋>》“倚金较” 三国 吴 薛综 注:“黄金以饰较也……或曰:车蕃上重起,如牛角也。” 唐 李商隐 《行次西郊作一百韵》:“大妇抱儿哭,小妇攀车轓。”

归到

回到;返回。《庄子·盗跖》:“﹝ 孔子 ﹞归到 鲁 东门外,适遇 柳下季 。”《汉书·匈奴传下》:“归到,官位如故,不肯令见 汉 使。” 宋 范成大 《念奴娇·和徐尉游石湖》词:“邻家相问,这回真箇归到。”

谯楼

城门上的望楼

六更

宋 宫中更漏较民间为短,宫中五更,民间才四更。宫中五更过后,梆鼓交作,始开宫门,俗称之六更。 宋 周遵道 《豹隐纪谈》卷一:“ 杨诚斋 诗云:‘天上归来有六更。’盖内楼五更絶,柝鼓变作,谓之虾蟆更,禁门方开,百官随入,所谓六更者也。外方则谓之攒点云。” 宋 杨万里 《谢余处恭送七夕酒果蜜食化生儿》诗:“醉眠管得银河鹊,天上归来打六更。”原注:“予庚戌考试,殿庐夜漏杀五更之后復打一更,问之鸡人,云:宫漏有六更。” 宋 汪元量 《醉歌》:“乱点连声杀六更(一作:花底传筹杀六更),荧荧庭燎待天明。”按, 宋 程大昌 《演繁露·六更》云:“其实宫鼓以外间四更促为五更,故五鼓终竟时,蚤於外间耳,鼓节未尝溢六也。” 清 俞樾 《茶香室四钞》有“ 宋 制并无六更”条,可参阅。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王士禄,朝代: 清代

    兰幌灯前卷。

    便相如、愁盈四壁,一是齐遣。

    始信明眸真善睐,暗瞬秋波似泫。

    早打叠、鸾衾如茧。

    扣扣繁钦情乍定,道琴心、眉语都来浅。

    双影好,玉台展。

    三生石上精魂显。

    好摩挲、蓝桥赠盒,玉圆犀扁。

    得近佳人偏郑重,不惜乌龙字犬。

    纵病渴、谁能求免。

    从此比肩形影似,奉鸳鸯、绣谱同经典。

    红绶带,肯轻剪。

  • 作者: 梁启超,朝代: 清代
    燕子旧人家,枨触年华。锦城春尽又飞花。不是浔阳江上客,休听琵琶。轻梦怕愁遮,云影窗纱。一天浓絮太亏他。镇日飘零何处也,依旧天涯。
  • 作者: * 琏,朝代: 明代

    搔首飞蓬四载馀,尔音听玉几回虚。

    天边雁阵都成字,壁上蜗涎宛作书。

    露草侵阶苍藓滑,烟罗绕径绿筠疏。

    何堪骨肉同寥落,南北无由慰索居。

  • 作者: 胡宏,朝代: 宋代
    自到湘南不见花,传闻金谷旧人家。手培数本珍如玉,买得红尖一寸芽。
  • 作者: 张耒,朝代: 宋代
    野岸南风百草长,沄沄汴水卷沙黄。扁舟转柁迷城市,送客追船罗酒浆。休唱阳关伤远别,所欣莼菜入新堂。宦名衰晚君无问,便得封侯鬓已苍。
  • 作者: 方回,朝代: 宋代
    妙年富才藻,亹亹迫渊云。逸势波澜阔,神功混沌分。百为争细故,一笑付微醺。天地江河在,终垂万古文。
  • 作者: 释清远,朝代: 宋代

    无情说法异盲聋,听得之人眼耳通。

    不但近尘并远刹,十方度尽显全功。

  • 作者: 赵蕃,朝代: 宋代
    梅花玉立知何许,回首江东日暮云。白发萧萧不归去,顾徵蛮语作参军。
  • 作者: 李复,朝代: 宋代
    道人曾去礼清凉,幻 * 出翠壁光。闻说幻师能幻幻,烟云草树摄他方。
  • 作者: 范成大,朝代: 宋代
    午枕汗如洗,晓栉气稍苏。落蛩试风露,满意鸣相呼。倦客感节物,流光不踌躇。秋声已如许,残暑何足驱。人言今岁热,迥与常岁殊。此理恐未然,岂不知头颅。年年有三伏,日日非故吾。婆娑今尚可,后当弥不如。病骨须一凉,未暇惜居诸。坐来有清思,西风摇井梧。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