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谢易之自京回遗余文物七品各赋律诗一首谢之原文 诗词名句

谢易之自京回遗余文物七品各赋律诗一首谢之(七首)·五·其五·九成宫法帖

作者: 张仲深朝代: 元代

原文

唐家宫殿重因循,铭刻坚珉自法真。

一代文章超述作,千年翰墨愈精神。

龙香浸润驼油滑,兔颖分明茧色新。

为向晴窗每临写,从今不数卫夫人。

诗词问答

问:《谢易之自京回遗余文物七品各赋律诗一首谢之(七首)·五·其五·九成宫法帖》的作者是谁?答:张仲深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张仲深的名句有哪些?答:张仲深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参考注释

唐家

指 唐 朝。 宋 文天祥 《平原》诗:“ 唐 家再造 李郭 力,若论牵制公威灵。”

宫殿

帝王处理朝政或宴居的建筑物

紫禁城是 明朝和 清朝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故宫博物院》

因循

(1) 沿袭按老办法做事

因循守旧

(2) 迟延拖拉

因循坐误

(3) 轻率;随便

苟或因循,何由体悟。——《五灯会元》

铭刻

铭记

铭刻在心

她的音容笑貌都铭刻在他的记忆中

一代

(1) 一个朝代

一代宗臣

(2) 一个时代,当代

一代英豪

(3) 指人的一生;一辈子

一代一代地辛勤劳动

(4)

(5) 某一类人的一辈

鼓舞了整个一代的理论家

(6) 生物的一个世系

现在这一代昆虫似乎对这一喷剂有了抗药性

文章

(1) 原指文辞,现指篇幅不很长而独立成篇的文字

你看了晨报上的那篇文章了么?

(2) 泛指著作

为文章。——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每为文章。

(3) 比喻曲折隐蔽的含义

话里有文章

(4) 事情;程序

照例文章总得做好

述作

(1).《礼记·乐记》:“作者之谓圣,述者之谓明。明圣者,述作之谓也。”述,传承;作,创新。后用以指撰写著作。《后汉书·班彪传》:“ 彪 既才高而好述作,遂专心史籍之閒。”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公自幼及长,述作不倦。” 清 姚鼐 《<西魏书>序》:“读者知其网罗放失,述作之志,存焉可也。”

(2).指著作,作品。 唐 刘长卿 《送薛据宰涉县》诗:“夫君多述作,而我常讽味。” 章炳麟 《秦献记》:“秘书私篋,无所不烧;文学述作,无所不禁。”

千年

极言时间久远。 晋 陶渊明 《挽歌诗》:“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復朝。”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盖百代之仪表,千年之领袖。” 唐 卢照邻 《中和乐章·歌登封》:“山称万岁,河庆千年。” 毛 * 《浪淘沙·北戴河》词:“往事越千年, 魏武 挥鞭。”

翰墨

原指笔、墨,借指文章、书画

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曹丕《典论·论文》

精神

(1) 指意识、思维、神志等

精神为之。——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2) 又

俱用精神。

精神复旧。——《聊斋志异·促织》

(3) 指内容的实质所在;主要的意义

译者没有体会原文的精神

(4) 活力;精力

精神饱满

(5) 活跃;有生气

那孩子大大的眼睛很精神

(6) 意志

不挠之精神。——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牺牲精神。

龙香

(1).常绿乔木。高可达30米。木材淡黄褐色,细致,有芳香,可提炼芳香剂。也称垂柏。 宋 梅尧臣 《龙柏》诗:“花非龙香叶飞柏,独窃二美夸芳蕤。”

(2).砚名。 元 谢应芳 《赠董明府惠炭》诗:“砚池冰释龙香暖,写我朝来抱膝吟。”

(3).即龙涎香。 宋 辛弃疾 《念奴娇》词:“透户龙香,隔帘鶯语,料得肌如雪。” 郑泽 《长沙谒烈士祠》诗:“篆兹新龙香,拂彼旧蛛网。”参见“ 龙涎香 ”。

(4).御香。 元 马祖常 《送忽都达儿著作祀岳渎》诗:“日长东观著书清,絳荐龙香为帝擎。”《水浒传》第一回:“目今京师瘟疫盛行,今上天子,特遣下官齎捧御书丹詔,亲奉龙香,来请天师,要做三千六百分罗天大醮,以禳天灾。”

浸润

(1) 液体渐渐渗入或附着在固体表面

春雨浸润着田野

(2) 也指谗言

油滑

(1) 质地和表面光溜的

由于厨房的烟熏而变得油滑的

(2) 圆滑世故而不诚恳的

油滑乖巧

兔颖

兔毛制的笔。亦泛指毛笔。《警世通言·李谪仙醉草吓蛮书》:“ 李白 左手将鬚一拂,右手举起 中山 兔颖,向五花牋上,手不停挥,须臾,草就吓蛮书。” 清 蒋士铨 《桂林霜·移帐》:“蝇头细细释文,兔颖轻轻点黛。”

分明

(1) 清楚(明白)状

此七月望日之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清· 袁枚《祭妹文》

(2) 简单明了地

这分明不对

(3) 清楚地划开界限

晴窗

亦作“ 晴牕 ”。明亮的窗户。 唐 杜牧 《闺情》诗:“暗砌匀檀粉,晴窗画夹衣。” 宋 陆游 《临安春雨初霁》诗:“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清 龚自珍 《跋某帖后》:“回忆幼时晴牕弄墨一种光景,何不乞之塾师,早早学此?”

临写

摹写。《新唐书·儒学传中·王绍宗》:“ 吴 中 陆大夫 常以余比 虞君 ,以不临写故也。”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二:“ 米元章 有嗜古书画之癖,每见他人所藏,临写逼真。”《镜花缘》第八回:“姪女既不认得,又不知从何下笔,只好依样葫芦,细细临写。”

从今

从现在起。《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先生之寿,从今以往者四十三岁。” 宋 郭应祥 《玉楼春》词:“从今对酒与当歌,空惹离情千万绪。”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从今经懺无心礼,专听春雷第一声。” 杜鹏程 《延安人》:“从今向后要和他一道工作的工程处长,是什么模样?”

不数

数不清;无数。 汉 王符 《潜夫论·思贤》:“近古以来,亡代有三,秽国不数。” 汪继培 笺:“秽,当作灭。” 彭铎 校正:“不数,即无数。” 宋 曾巩 《<王平甫文集>序》:“各於其盛时,士之能以特见於世者,率常不过三数人,其世之不数,其人之难得如此。”《醒世姻缘传》第八八回:“ 扬州 番役把 吕祥 的衣服剥脱乾浄,餛飩捆起,一根绳拴在树的半中腰里,铁棍皮鞭,诸刑咸备……打了个不数。”

不亚于。 明 汪道昆 《高唐梦》:“想这神女果如大夫所言呵,絶代无双,不数 庄生 陈説。” 清 王韬 《淞隐漫录·画船纪艳》:“噫嘻! 钱塘江 上画船风景,诚不数 珠海 灯痕、 秦淮 月色也。”

卫夫人

东晋 女书法家。姓 卫 ,名 铄 ,字 茂漪 , 汝阴 太守 李矩 妻,世称 卫夫人 ,也称 李夫人 。擅长书法,隶书尤善,师 锺繇 ,妙传其法。 王羲之 、 王献之 少时,曾从她学书。 唐 杜甫 《丹青引》:“学书初学 卫夫人 ,但恨无过 王右军 。” 清 钱谦益 《观美人手迹戏题绝句》之四:“可知 王逸少 ,不及 卫夫人 。”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刘克庄,朝代: 宋代
    共餐鲈一箸,各饮酒三升。空去主人睡,明朝醉未兴。
  • 作者: 钱时,朝代: 宋代
    玉藏顽石藕出泥,物以质就知者稀。世间找誉苦未定,楮君不言公是非。
  • 作者: 徐钧,朝代: 宋代
    奸吏多从贪吏生,舞文非重贿非轻。欺公触宪非无为,不受私赇不肯行。
  • 作者: 宋祁,朝代: 宋代
    协气凝清御,嘉祥擢钿荷。共茄含瑞液,分蒂盖文波。鱼戏浮香并,龟游得地多。房芝助连叶,宫树让交柯。柄合千丝剩,盘差五两过。正须裁紫橐,回入从臣歌。
  • 作者: 释师一,朝代: 宋代
    九夏安居不论心,胡芦水上捺教沉。忽涌向人西边出,惊起沙鸥乱白苹。
  • 作者: 曹植,朝代: 魏晋
    橙橘枇杷。甘蔗代出。
  • 作者: 释德洪,朝代: 宋代

    云泉措置万事外,须发凋零伸欠中。

    想见龙城山下路,一川秋色稻花风。

  • 作者: 崔敦诗,朝代: 宋代
    奕奕南极,应期曜灵。祥晖昭衍,次丙躔丁。事垂汉史,名著甘经。锡符祚圣,亿万斯龄。
  • 作者: 陆游,朝代: 宋代
    一日篮舆十过溪,丹萸 * 及佳时。端居恐作他年恨,联辔聊成此段奇。侧磴下临重涧黑,乱云高出一峰危。何时关辅胡尘静,大华山头更卜期。
  • 作者: 杨亿,朝代: 宋代
    凉飚送残暑,秋色望中新。天迥迷星斗,宵寒待月轮。境同牛渚上,诗寄凤池人。僚友东床客,冰清合许亲。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