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彭城三咏用贺铸韵·其二·斩蛇泽原文 诗词名句

彭城三咏用贺铸韵·其二·斩蛇泽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原文

君不见九原除道抵云阳,力役无已秦以亡。

龙颜隆准天子气,坐压金德销沆砀。

送徒道遁何足惧,索与解纵恣去路。

吾亦逝矣壮士从,夜径丰西那避顾。

行前者报大蛇来,一挥七尺妪哭哀。

赤帝子斩白帝子,此语疑信犹半哉。

龙门好奇乃有许,岂识天下归真主。

宽明仁恕所以兴,项籍呕呕徒吓鼠。

至今大泽犹传讹,独惜千馀年来非汉土。

诗词问答

问:《彭城三咏用贺铸韵·其二·斩蛇泽》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五十

2. 平声

参考注释

不见

(1)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2)

见不着;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九原

本为山名,在今山西新绛县北。相传春秋时晋国卿大夫的墓地在此,后世因称墓地为九原。

汝在九原。——清· 袁枚《祭妹文》

除道

(1).开辟、修治道路。《左传·庄公四年》:“令尹 鬭祁 、莫敖 屈重 除道梁 溠 ,营军临 随 。” 杨伯峻 注:“除道,犹开路。”《国语·周语中》:“九月除道,十月成梁。” 韦昭 注:“除道所以便行旅,成梁所以便民,使不涉也。”《新唐书·陈子昂传》:“今撤山 羌 ,开阪险,使贼得收奔亡以攻边,是除道待贼,举 蜀 以遗之。”

(2).犹清道。《战国策·秦策一》:“父母闻之,清宫除道。”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夫差内传》:“王闻之,除道郊迎,身御至舍。” 清 黄景仁 《入市》诗:“喧填騶从除道来,呼声直欲缘云上。”参见“ 清道 ”。

云阳

(1).《史记·秦始皇本纪》:“ 韩非 使 秦 , 秦 用 李斯 谋,留 非 , 非 死 云阳 。” 张守节 正义引《括地志》:“ 云阳城 在 雍州 云阳县 西八十里 秦始皇 甘泉宫 在焉。” 汉 桓宽 《盐铁论·毁学》:“ 李斯 相 秦 ,席天下之势,志小万乘,及其囚於囹圄,车制於 云阳 之市。”后世诗词戏曲小说中常用以指行刑之地。 元 孟汉卿 《魔合罗》第四折:“我将 * 贼斩首在 云阳 内。” 明 许三阶 《节侠记·直谏》:“出言廝挺真无状,怎饶他伏法 云阳 。”

(2).指 云梦泽 中 高唐之台 。一说为“阳云”之误。《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於是 楚王 乃登 云阳之臺 。” 李善 注引 孟康 曰:“ 云梦 中 高唐之臺 宋玉 所赋者,言其高出云之阳。” 唐 李白 《代寄情楚辞体》:“ 云阳 一去,以远隔 巫山 緑水之沉沉。” 王琦 注:“诗意正暗用《高唐赋》中神女事,知 云阳 乃 阳云 之误为无疑也。” 宋 黄庭坚 《减字木兰花》词:“ 云阳臺 下,更值清明风雨夜。知道愁辛。果是当时作赋人。”

(3).古县名。指今 江苏省 丹阳市 。《文选·谢灵运<庐陵王墓下作>诗》:“晓月发 云阳 ,落日次 朱方 。” 李善 注引《越绝书》:“ 曲阿 为 云阳县 。” 唐 李白 《丁都护歌》:“ 云阳 上征去,两岸饶商贾。” 王琦 注:“《元和郡县志》: 江南道 润州 丹阳县 ,本旧 云阳县 。 秦 时……截其直道使之阿曲,故曰 曲阿 。” 宋 陆游 《送子虡赴金坛丞》诗:“悠悠 阳羡路 ,渺渺 云阳 川。”

(4).古县名。故地即 秦 云阳邑 。 汉 时改县,属 左冯翊 。《文选·潘岳<西征赋>》:“面 终南 而背 云阳 ,跨平原而连嶓冢。” 李善 注:“《汉书》 左冯翊 有 云阳县 。”

(5).树精。 晋 葛洪 《抱朴子·登陟》:“山中有大树。有能语者,非树能语也。其精名曰云阳,呼之则吉。”

(6). 秦 程邈 因罪而囚 云阳 狱。在狱中,增减大篆书笔画,创为隶书, 始皇 善之,名其书曰隶书,定为八体之一。后因以“云阳”指称隶字。 南朝 梁 庾肩吾 《<书品>序》:“爰洎中叶,捨烦从省;渐失 潁川 之言,竟逐云阳之字。” 宋 晁补之 《胡戢秀才效欧阳公集古作琬琰堂》诗:“云阳八体又瓜剖,至使 汉 童讹尉律。”参阅《晋书·卫恒传》。

力役

(1).以武力征伐。《穀梁传·僖公十九年》:“ 梁 亡,自亡也。如加力役焉,湎不足道也。” 范宁 集解:“如使伐之而灭亡,则淫湎不足记也,使其自亡然后其恶明。”

(2).劳役。《孟子·尽心下》:“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 唐 元稹 《酬乐天南行》诗:“跋家逃力役,连鏁责逋诛。” 清 孙枝蔚 《重修黄楼诗和五兄大宗》:“当时岂为游观美,此事须知力役轻。”

(3).征用民力。《汉书·五行志中之下》:“是时民患上力役,解於公田。” 明 陆深 《传疑录》:“爵命崇则力役多,以天下为私奉,非至公之法也。”

(4).服役;干体力活。 宋 沉俶 《谐史》:“自今改前所为,但听老奴尽心力役,不二三年,旧业可復。” 明 姚士粦 《见只篇》卷下:“未几, 江 为 周吏部 力役运石,石故压 江 一足,果断。” 清 唐甄 《潜书·去奴》:“宫中之事,选粗健女子充之,以给力役,备非常。”

无已

(1) 没有休止;不止

诛求无已

(2) 不得已

龙颜

(1).谓眉骨圆起。《史记·高祖本纪》:“ 高祖 为人,隆準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晋 潘岳 《西征赋》:“造长山而慷慨,伟龙颜之英主。”后因用以指帝王的容貌。《南史·褚彦回传》:“陛下不得言臣不早识龙颜。” 唐 黄滔 《喜侯舍人蜀中新命》诗之一:“五色綵毫裁凤詔,九重天子豁龙颜。” 鲁迅 《热风·智识即罪恶》:“他只穿一件极俭朴的爱国布的龙袍,但那龙颜却比活的时候胖得多了。”

(2).借指帝王。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夫未遇 伯乐 ,则千载无一驥;时值龙颜,则当年控三杰。” 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值龙颜之鬱起,乃凭风而矫翼。” 明 王宠 《送饯太常元抑祠祭显陵》诗:“龙颜授玉册,殿上亲祗领。” 端木蕻良 《浑河的急流》:“龙颜一听大怒,因此就降旨灭他九族。”

(3).谓鱼头如龙。

隆准

高鼻梁儿

隆准龙颜

隆准公:指汉高祖刘邦

天子气

帝王头上显现的瑞气。旧谓帝王出生或活动的地方有此气。《史记·项羽本纪》:“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史记·高祖本纪》:“ 秦始皇帝 常曰‘东南有天子气’,於是因东游以厌之。”《晋书·天文志中》:“天子气,内赤外黄,四方:所发之处当有王者。若天子欲有游外处,其地亦先发此气。”《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回:“他每天晚上,约了 张百万 在园里指天划地的,説望天子气。”

金德

五德之一。谓以金而德王。古代阴阳学家以五行相生相克和终而复始的循环变化,说明王朝兴替的原因,称为“五德终始”。《史记·封禅书》:“ 殷 得金德,银自山溢。”《魏书·礼志一》:“ 晋 承 魏 ,土生金,故 晋 为金德。”《医宗金鉴·运气要诀·五行德政合化灾变歌》:“金德清洁政劲切,其化紧歛令露膏。其变肃杀霜早降,其灾苍乾草木凋。”参见“ 五德 ”。

沆砀

白气弥漫貌。《汉书·礼乐志》:“西顥沆碭,秋气肃杀。” 颜师古 注:“沆碭,白气之貌也。” 宋 王安石 《江亭晚眺》诗:“日下 崦嵫 外,秋生沆碭间。”

何足

犹言哪里值得。《史记·秦本纪》:“﹝ 百里傒 ﹞谢曰:‘臣亡国之臣,何足问!’”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一六:“ 颖 心愴然,即寤,语诸左右,曰:‘梦为虚耳,亦何足怪。’” 明 李贽 《复夏道甫》:“再勤学数年便当大捷矣,区区一秀才,何足以为轻重。”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非有复译不可》:“但因言语跟着时代的变化,将来还可以有新的复译本的,七八次何足为奇,何况 中国 其实也并没有译过七八次的作品。”

纵恣

(1).亦作“ 纵姿 ”。肆意放纵。《韩非子·五蠹》:“士民纵恣於内,言谈者为势於外。” 晋 袁宏 《后汉纪·顺帝纪下》:“而专为封豕长虵,肆其贪饕,甘心货贿,纵姿无厌。” 唐 李昂 《赋戚夫人楚舞歌》:“君王纵恣翻成误, 吕后 由来有深妒。” 鲁迅 《南腔北调集·上海的少女》:“应该以饥民的掘食草根树皮为比例,和富户豪家的纵恣的变态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2).雄健奔放。多形容文辞。 唐 元稹 《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序:“壮浪纵恣,摆去拘束,摸写物象。” 明 方孝孺 《答王仲缙书》之一:“六经之下,惟 迁 善纪事,纵恣豪迈,统纪苞括,无常态也。” 清 吴士玉 《<海峰文集>序》:“出其所为诗、赋、古文辞及制举业之文,共数十首以示余,读之洋洋乎才力之纵恣,无所不极。”

去路

前进的道路;去某处的道路

挡住敌人的去路

壮士

勇士,心雄胆壮的人;意气豪壮而勇敢的人

壮士十年归。——《乐府麻集·木兰诗》

壮士不死。——《史记·陈涉世家》

田横齐之壮士。——《资治通鉴》

壮士从之。——《资治通鉴·唐纪》

行前

行于前列。《汉书·项籍传》:“﹝ 项羽 ﹞使长史 欣 为上将,将 秦 军行前。” 颜师古 注:“行前,谓居前而行。”《后汉书·耿弇传》:“ 秉 ( 耿秉 )奋身而起曰:‘请行前。’乃上马,引兵北入,众军不得已,遂进。”

七尺

(1).古代指二十岁。《周礼·地官·乡大夫》:“国中自七尺以及六十,野自六尺以及六十有五,皆征之。” 贾公彦 疏:“七尺谓年二十知者,案《韩诗外传》‘二十行役’,与此国中七尺同,则知七尺谓年二十。”

(2).指身躯。人身长约当古尺七尺,故称。 南朝 梁 沉约 《齐太尉王俭碑铭》:“倾方寸以奉国,忘七尺以事君。” 唐 李颀 《古意》诗:“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 清 孙枝蔚 《黄河舟中》诗:“七尺虽无用,临深亦可惊。” 阿英 《袁中郎做官》:“不肖虽愚,岂以七尺易一官。”

赤帝子

指 汉高祖 刘邦 。《史记·高祖本纪》:“ 高祖 被酒,夜径泽中,令一人行前。行前者还报曰:‘前有大蛇当径,愿还。’ 高祖 醉,曰:‘壮士行,何畏!’乃前,拔剑击斩蛇。蛇遂分为两,径开。行数里,醉,因卧。后人来至蛇所,有一老嫗夜哭。人问何哭,嫗曰:‘人杀吾子,故哭之。’人曰:‘嫗子何为见杀?’嫗曰:‘吾子, 白帝 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 赤帝 子斩之,故哭。’人乃以嫗为不诚,欲告之,嫗因忽不见。”旧谓 汉 以火德王,火赤色,因神化 刘邦 斩蛇的故事,称 刘邦 为“赤帝子”。 唐 储光羲 《哥舒大夫颂德》诗:“乃知 赤帝 子,復有苍龙精。” 清 谈迁 《北游录·游郗山记》:“西有 汉祖 之乡,盖 微山 以南, 丰 、 沛 、 徐 、 邳 诸山相属, 赤帝子 之所兴也。”

白帝子

传说 汉高祖 刘邦 为 赤帝 子, 秦 统治者为 白帝 子。 赤帝 子斩杀 白帝 子,表明 汉 当灭 秦 。《史记·高祖本纪》:“有一老嫗夜哭,曰:‘吾子, 白帝 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 赤帝 子斩之。’”后因借指被推翻的王朝。 古直 《吊赵伯先先生》诗:“当径谁歼 白帝 子,临风我慟 赵 王孙。”

龙门

楚国都城郢城(现在在湖北省江陵县西北)的东门

好奇

(1) 流露或显示出好奇的(尤指对他人之事)

明亮而好奇的眼睛

(2) 对还不了解的新鲜事物有兴趣的

大多数活泼和好奇的有癖好者需要指导

天下

(1) 四海之内,全中国

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孙子·谋政》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公孙丑下》

天下三分。——诸葛亮《出师表》

天下之美。——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2) 人世间,社会上

天下谁人不识君。——唐· 高适《别董大》

天下物皆然。——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天下事有难易乎。——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3) 全世界,所有的人

天下缟素。——《战国策·魏策》

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

以天下之所顺。

先天下之忧而忧。——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后天下之乐而乐。

(4) 国家或国家的统治权

传天下不足多。——《韩非子·五蠹》

为天下理财。——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共争天下。——《资治通鉴》

天下事谁可支柱者。——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5) 自然界,天地间

知天下之寒。——《吕氏春秋·察今》

归真

(1).还其本来的状态。 汉 班固 《东都赋》:“遂令海内弃末而反本,背伪而归真。” 南朝 梁 谢镇之 《重与顾道士书》:“灭俗归真,必反其俗。” 唐 刘长卿 《故女道士婉仪太原郭氏挽歌词》:“作范宫闈睦,归真道艺超。”

(2).佛教语。谓死。后泛称人的死亡。《释氏要览·送终·初亡》:“释氏死谓涅盘、圆寂、归真、归寂、灭度、迁化、顺世,皆一义也。” 唐 杨炯 《温江县令任晃神道碑》:“百年夭枉,一旦归真。” 宋 苏轼 《宝月大师塔铭》:“莹然摩尼,归真於土。” 清 赵翼 《王惺园相公挽诗》:“鼇项科名位秉钧,何期致政遽归真。”

宽明

宽厚贤明;宽大清明。 汉 班彪 《王命论》:“四曰宽明而仁恕,五曰知人善任使。”《后汉书·冯衍传》:“今 衍 幸逢宽明之日,将值危言之时,岂敢拱默避罪,而不竭其诚哉!”《梁书·裴邃传》:“ 邃 少言笑,沉深有思略,为政宽明,能得士心。”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二》:“博厚以容物,宽明而爱人。”

仁恕

仁爱宽容。《汉书·叙传上》:“宽明而仁恕。”《世说新语·政事》“ 山遐 去 东阳 ” 刘孝标 注引《江惇传》:“ 惇 隐 东阳 ,以仁恕怀物, 遐 感其德。” 宋 叶适 《上光宗皇帝札子》:“陛下严祗寅畏足以膺受付托,仁恕温厚足以慰答傒望。” 鲁迅 《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可是,真心的公理论者又‘勿报复’呀,‘仁恕’呀……的大嚷起来。”

所以

(1) 表示因果关系,常与“因为”连用

因为刻苦训练,所以成绩提高很快

(2) 指实在的情由或适当举动

忘乎所以

(3) 所用;用来

夫仁义辨智,非所以持国也

(4) 原因;缘故

故今具道所以。——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而慎取之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呕呕

温和的样子。《史记·淮阴侯列传》:“ 项王 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汉书·韩信传》作“姁姁”。

至今

(1) 直至此刻

至今杳无音信

(2) 直到今天

大泽

(1).大湖沼;大薮泽。《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深山大泽,实生龙蛇。” 宋 梅尧臣 《送赵谏议知徐州》诗:“ 吕梁 水注千寻险,大泽龙归万古空。” 清 昭槤 《啸亭杂录·西域用兵始末》:“近 星宿海 ,为导者误入大泽中,沮洳难行,人马多死。” 鲁迅 《亥年残秋偶作》诗:“老归大泽菰蒲尽,梦坠空云齿髮寒。”

(2).即 大泽乡 。《史记·项羽本纪》:“ 秦二世 元年七月, 陈涉 等起 大泽 中。”

(3).大恩惠。《礼记·祭统》:“祭者,泽之大者也,是故上有大泽,则惠必及下。”《文选·司马相如<封禅文>》:“诗大泽之博,广符瑞之富。” 李周翰 注:“大泽,谓天子之惠泽。”

传讹

亦作“ 传譌 ”。传闻非实。 元 吴师道 《九月二十三日城外纪游》诗:“瑶池 汉 殿语茫昧,遂使世俗犹传讹。”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序》:“著《扶风传信録》一卷,非敢效《睽车》幽恠之所为,庶不致传譌于后世云尔。” 鲁迅 《朝花夕拾·后记》:“然而从此更传讹下去。”

汉土

(1). 汉 族地区。 唐 白居易 《缚戎人》诗:“没蕃被囚思 汉 土,归 汉 被劫为蕃虏。”

(2).指原属 汉 族人的土地。 郭孝成 《湖南光复纪事》:“各职员僉谓此次军士,光復 汉 土,我辈移薪水以作军餉,以示区区酬报之意。”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毛滂,朝代: 宋代
    遥山雪气入疏帘。罗幕晓寒添。爱日腾波,朝霞入户,一线过冰檐。绿尊香嫩蒲萄暖,满酌破冬严。庭下早梅,已含芳意,春近瘦枝南。
  • 作者: 李流谦,朝代: 宋代
    君理朝宗楫,吾乘上峡船。此杯同此地,明月又明年。怕作凌晨别,贪看彻晓圆。眉间有黄气,知近冕旒边。
  • 作者: 陈月潭,朝代: 宋代
    双桨春风款款移,斜阳平半落芳池。不妨暂向桥边驻,更为桃花了一诗。
  • 作者: 叶兰,朝代: 元代

    有子值家贫,冠昏及良辰。

    树业惜流晷,岂不辛与勤。

    书无古时迹,我无古时身。

    呜呼究前轨,贻训垂后人。

  • 作者: 刘知过,朝代: 宋代
    浓起香尘十里晴,晚来烟雨忽斜横。花开花落清明候,山北山南杜宇声。追念旧游浑是梦,退思良计不如耕。人中喜有尔天释,时吐清文慰此情。
  • 作者: 华岳,朝代: 宋代
    主人冰雪洒胸襟,买宿银城不计缗。春草有诗皆白雪,秋毫无梦到红尘。月娥好作云间侣,风伯不寒冰下人。更喜五更窗外月,梅梢分得一枝春。
  • 作者: 苏颂,朝代: 宋代
    源流同是子卿孙,公自多才我寡闻。谬见推称丈人行,应缘旧熟秘书君。文章高绝诚难敌,声气相求久益勤。莫为歌诗能数眯,圣朝终要颂华勋。
  • 作者: 王洋,朝代: 宋代
    鸿濛花棲神契,花脱落力自花由。谅此花丈夫事,宁为儿女忧。丈人志宇宙,织芥无滞留。静观四大室,俛仰七十秋。诗宽江海涯,心无花月愁。请言平生志,旷度无阴谋。浩洋驰三峡,泾渭分九流。霜皮峻千尺,回首走万牛。大历竹马游,即今谁在不。被发下大荒,万象散莫收。一举摄倒景,百篇醒醉眸。矧此无妄疾,固哥勿药瘳。时当天宇清,皮人献功裘。愿公强举卮,起慰潇洒侯。列星遥参光,虫鸟逃穷搜。前山方刻窟,粗可少献酬。不作红粉涴,那忧华发羞。洪岩与浮邱,彩笔俱丰优。
  • 作者: 刘处玄,朝代: 元代
    道释与儒门,真通法海。易妙阴阳外,自然解。金刚至理,顿觉无争泯爱。五千玄言奥,夷明大。微光运转,结成雯盖。霞辉常照体,何挂碍。松枯石料,亘貌古今真在。他年功行满,升仙界。
  • 作者: 贾岛,朝代: 唐代
    城角新居邻静寺,时从新阁上经楼。南山泉入宫中去,先向诗人门外流。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