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宴席赋得姚美人拍筝歌(美人曾在禁中)原文 诗词名句

宴席赋得姚美人拍筝歌(美人曾在禁中)

作者: 卢纶朝代: 唐代

原文

出帘仍有钿筝随,见罢翻令恨识迟。
微收皓腕缠红袖,深遏朱弦低翠眉。
忽然高张应繁节,玉指回旋若飞雪。
凤箫韶管寂不喧,绣幕纱窗俨秋月。
有时轻弄和郎歌,慢处声迟情更多。
已愁红脸能佯醉,又恐朱门难再过,昭阳伴里最聪明,出到人间才长成。
遥知禁曲难翻处,犹是君王说小名。

诗词问答

问:《宴席赋得姚美人拍筝歌(美人曾在禁中)》的作者是谁?答:卢纶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卢纶的名句有哪些?答:卢纶名句大全

书法欣赏

卢纶宴席赋得姚美人拍筝歌(美人曾在禁中)书法作品欣赏
宴席赋得姚美人拍筝歌(美人曾在禁中)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277_45

参考注释

皓腕

洁白的手腕。多用于女子。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攘皓腕於神滸兮,採湍瀨之玄芝。” 前蜀 韦庄 《菩萨蛮》词:“壚边人似月,皓腕凝双雪。” 明 孙柚 《琴心记·当炉市中》:“壚边人似月圆时,皓腕空凝双雪姿。” 清 汤春生 《夏闺晚景琐说》:“翘解冰綃,衵衣全露,皓腕滑腻如脂。”

红袖

(1).女子的红色衣袖。 南朝 齐 王俭 《白紵辞》之二:“情发金石媚笙簧,罗袿徐转红袖扬。” 唐 杜牧 《书情》诗:“摘莲红袖湿,窥渌翠蛾频。” 后蜀 欧阳炯 《南乡子》词:“红袖女郎相引去,游南浦,笑倚春风相对语。”

(2).指美女。 唐 元稹 《遭风》诗:“唤上驛亭还酩酊,两行红袖拂尊罍。” 元 关汉卿 《金线池》楔子:“华省芳筵不待终,忙携红袖去匆匆。” 清 孙枝蔚 《记梦》诗:“头上黄金双得胜,眼前红袖百慇懃。” 鲁迅 《且介亭杂文·忆刘半农君》:“几乎有一年多,他没有消失掉从 上海 带来的才子必有‘红袖添香夜读书’的艳福的思想,好容易才给我们骂掉了。”

朱弦

即练朱弦,用练丝(即熟丝)制作的琴弦

朱弦漏越。——《淮南子·泰族训》。高诱注:“朱弦,练丝。”

翠眉

(1).古代女子用青黛画眉,故称。 晋 崔豹 《古今注·杂注》:“ 魏 宫人好画长眉,今多作翠眉警鹤髻。” 南朝 梁 江淹 《丽色赋》:“夫絶世而独立者,信东方之佳人,既翠眉而瑶质,亦卢瞳而頳脣。” 唐 卢纶 《宴席赋得姚美人拍筝歌》:“微收皓腕缠红袖,深遏朱弦低翠眉。”

(2).为美女的代称。 唐 杜甫 《解闷》诗之十二:“云壑布衣鮐背死,劳人害马翠眉须。” 清 孙枝蔚 《吊迷楼故址和彭骏孙》:“东来天子復能诗,更起飞楼贮翠眉。”

忽然

突然地,动作、行为的发生或情况的变化来得迅速又出乎意料地

忽然抚尺一下。——《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天气忽然冷了起来

高张

(1).谓居高位而嚣张跋扈。《楚辞·卜居》:“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王逸 注:“高张,居朝堂也。” 洪兴祖 补注:“张音帐,自侈大也。”《水浒传》第一○八回:“方今谗人高张,贤士无名,虽材怀 随和 ,行若 由 夷 的,终不能达九重。”

(2).谓高涨。 明 徐枋 《送远诗》:“世路悲嶮巇,谗言何高张!” 闻一多 《文·画展》:“在这复古气焰高张的年代,自然正是你们扬眉吐气的时机。”

(1).高高张挂。 汉 司马相如 《美人赋》:“芳香郁烈,黼帐高张。”《汉书·礼乐志》:“高张四县,乐充宫廷。” 颜师古 注:“ 晋灼 曰:‘四县,乐四县也,天 * 县。’谓设宫县而高张之。” 唐 韩愈 《短灯檠歌》:“一朝富贵还自恣,长檠高张照珠翠。”

(2).大事铺张。 晋 左思 《魏都赋》:“置酒 文昌 ,高张宿设。” 宋 司马光 《御筵送李宣徽知真空府口号》:“秋风萧瑟引华旌,祖宴高张出斗城。”

(3).谓将弦绷紧。《汉书·扬雄传下》:“今夫弦者,高张急徽,追趋逐耆,则坐者不期而附矣。”《文选·颜延之<秋胡诗>》:“高张生絶絃,声急由调起。” 李周翰 注:“高张必致絶弦,立节有以尽命;声急自於调起,词苦由乎恨深。” 唐 顾况 《王郎中妓席五咏·箜篌》:“玉作搔头金步摇,高张苦调响连宵。”

繁节

繁密的音节。 晋 曹毗 《夜听捣衣诗》:“清风流繁节,廻飇洒微吟。” 南朝 宋 颜延之 《赭白马赋》:“捷趫夫之敏手,促华鼓之繁节。” 唐 元稹 《曹十九舞绿钿》诗:“凝眄娇不移,往往度繁节。”

玉指

(1).称美人的手指。《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歌之四十一》:“朱口发艳歌,玉指弄娇絃。” 唐 孟浩然 《宴张记室宅》诗:“玉指调筝柱,金泥饰舞罗。” 清 郑燮 《题双美人图》诗:“玉指尖纤指何许,似笑姮娥无伴侣。”

(2).指冰柱。 唐 孟郊 《晚雪吟》:“小儿击玉指,大耋歌圣朝。”

回旋

(1) 盘旋

飞机在上空回旋

(2) 可变通;可进退;可商量

箫韶

(1). 舜 乐名。《书·益稷》:“《簫韶》九成,凤皇来仪。” 晋 葛洪 《抱朴子·安贫》:“万钧之为重,衝飈不能移,《簫韶》未九成,灵鸟不紆仪也。” 明 汪廷讷 《广陵月》第二出:“梨园职掌,宠倖徼天上,论《簫韶》九成奚让,试看彩凤来仪,太平有象。”

(2).泛指美妙的仙乐。 唐 李绅 《忆夜直金銮殿承旨》诗:“月当银汉玉绳低,深听簫韶碧落齐。”

纱窗

蒙纱的窗户。 唐 刘方平 《春怨》诗:“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宋 柳永 《梁州令》词:“梦觉纱窗晓,残灯掩然空照。” 元 张可久 《一半儿·梅边》曲:“枝横翠竹暮寒生,花淡纱窗残月明。”《红楼梦》第三回:“﹝ 黛玉 ﹞从纱窗中瞧了一瞧,其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自非别处可比。”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四章:“她呆呆地望着纱窗外面的蓝天,许久功夫动也不动了。”

秋月

(1).秋夜的月亮。 晋 陶潜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诗:“叩栧新秋月,临流别友生。” 唐 杜甫 《十七夜对月》诗:“秋月仍圆夜,江村独老身。” 清 陆圻 《与歌者陈郎》诗:“玉管谩吹秋月白,红牙曾对綺筵新。” 殷夫 《放脚时代的足印》诗:“秋月的深夜,没有虫声搅破寂寞,便悲哀也难和我亲近。”

(2).秋季。《魏书·长孙嵩传》:“比及秋月,徐乃乘之,则 裕 首可不战而悬。”《南齐书·州郡志上》:“土甚平旷,刺史每以秋月多出 海陵 观涛,与 京口 对岸, 江 之壮阔处也。”

有时

(1).有时候。表示间或不定。《周礼·考工记·序》:“天有时以生,有时以杀;草木有时以生,有时以死。” 唐 张乔 《滕王阁》诗:“叠浪有时有,閒云无日无。”《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满生 心里反悔 凤翔 多了 焦 家这件事,却也有时念及,心上有些遣不开。”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二三:“ 夏世富 把他从一个游乐场带到另一个游乐场,有时坐下来看一阵,有时站在那里停一会。”

(2).谓有如愿之时。 唐 李白 《行路难》诗之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掛云帆济沧海。” 唐 刘云 《婕妤怨》诗:“秋扇尚有时,妾身永微贱!”

愁红

谓经风雨摧残的花。亦以喻女子的愁容。 唐 李贺 《黄头郎》诗:“南浦芙蓉影,愁红独自垂。” 唐 温庭筠 《惜春词》:“ 秦 女含嚬向烟月,愁红带露空迢迢。”

朱门

(1) 古代王公贵族的住宅大门漆成红色,表示尊贵

(2) 旧时借指豪富人家

昭阳

(1).岁时名。十干中癸的别称,用于纪年。《尔雅·释天》:“﹝太岁﹞在癸曰昭阳。”《淮南子·天文训》:“亥在癸曰昭阳。” 高诱 注:“在癸,言阳气始萌,万物合生,故曰昭阳也。” 北周 庾信 《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岁次昭阳,月在大梁。”

(2). 汉 宫殿名。后泛指后妃所住的宫殿。《三辅黄图·未央宫》:“ 武帝 时,后宫八区,有 昭阳 ……等殿。” 汉 班固 《西都赋》:“ 昭阳 特盛,隆乎 孝成 。” 唐 王昌龄 《长信怨》诗:“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 昭阳 日影来。” 清 叶永年 《燕》诗:“閒向主家谈故事, 昭阳 臺榭已凝尘。”

聪明

(1) 天资高,记忆和理解力强

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江表英豪咸归附之。——《资治通鉴》

聪明人

(2) 听觉和视觉灵敏

耳目聪明

人间

指整个人类社会;世间

要留清白在人间。——明· 于谦《石灰吟》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宋· 沈括《梦溪笔谈》

长成

(1).长大成人。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 唐 白居易 《长恨歌》:“ 杨 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 月香 在 贾公 家,一住五年,看看长成。”

(2).成长。《警世通言·乐小舍拚生觅偶》:“此时 顺娘 年十四岁,一发长成得好了。” 毛 * 《新民主主义论》五:“这时, 中国 无产阶级,由于自己的长成和 俄国 革命的影响,已经迅速地变成了一个觉悟了的独立的政治力量了。”

遥知

谓在远处知晓情况。 唐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宋 王安石 《梅花》诗:“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金 元好问 《汴禅师自断普照石为斫以诗见饷为和》之一:“遥知玉音在,洗耳俟研磨。”

禁曲

宫廷乐曲。 唐 卢纶 《宴席赋得姚美人拍筝歌》:“遥知禁曲难翻处,犹是君王説小名。” 唐 于鹄 《赠碧玉》诗:“《霓裳》禁曲无人解,暗问梨园弟子家。”

犹是

(1).由此。犹,通“ 由 ”。 汉 刘向 《列女传·王章妻女》:“ 章 上封事言 凤 不可任用……天子不忍退 凤 , 章 犹是为 凤 所陷。” 三国 魏 嵇康 《与吕长悌绝交书》:“足下篤意,遂成大好。犹是许足下以至交。”

(2).还是。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五:“ 蜀 食井盐,如仙井 大寧 犹是大穴。” 明 胡应麟 《诗薮·近体下》:“初 唐 絶句精巧,犹是六朝餘习。”

君王

古称天子或诸侯

君王为人不忍。——《史记·项羽本纪》

君王与沛公饭。

小名

(1).一般的名号,与褒美的名号“大名”相对而言。《逸周书·谥法》:“大行受大名,小行受小名。”

(2).小名声。《魏书·张普惠传》:“今宰辅专欲好小名,不图安危大计,此微臣所以寒心者也。” 唐 李德裕 《授元晦谏议大夫制》:“弗沽小名,以枉大节。”

(3).古代逻辑用语,与“大名”相对而言,犹今之种概念,与属概念相对而言。 清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以小名代大名例》:“三秋即三岁也。岁有四时而独言秋,是举小名以代大名也。” 清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以大名冠小名例》:“如《礼记》言‘鱼鮪’,鱼其大名,鮪其小名也。”

(4).乳名,幼时起的非正式的名字。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五:“ 唐叔偕 女,小名 父喻 ,容色俱美。”《魏书·崔浩传》:“ 浩 小名 桃简 , 颐 小名 周儿 。”《西游记》第九七回:“这等大年纪,还叫我的小名儿!” 巴金 《家》二:“ 琴 是小名,她的姓名是 张蕴华 。”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吕陶,朝代: 宋代

    何事当庭植海棠,欲乘生气待春光。

    恰逢轻雨浑如意,若得和风定吐芳。

    篱下不堪藏秀质,眼前从此识清香。

    一樽曾与嘉宾赏,屈指红英在艳阳。

  • 作者: 梅尧臣,朝代: 宋代
    始於欧阳永叔席,乃识双井绝品茶。次逢江东许子春,又出鹰爪与露芽。鹰爪断之中有光,蹍成雪色浮乳花。晏公风流丞相族,以此五色论等差。远走犀兵至蓬巷,青蒻出箧封题加。纹柘冰瓷作精具,灵味一啜驱昏邪。神还气王读高咏,六十五篇金出沙。已从锻链出至宝,终老不变传幽遐。自惟平昔所得者,何异瓦砾空盈车。涤心洗腑强为答,愈苦愈拙徒兴嗟。
  • 作者: 尹志平,朝代: 元代
    人事虽然久厌,道家争忍空归。不因勤苦到关西。焉得重阳庆会。说与门中志士,祖庭已见根基。终南山色古今奇。老者堪为久计。
  • 作者: 释印肃,朝代: 宋代
    佳乘两口草标头,共见同看水牯牛。昨夜牧人无被盖,今朝犹笑道无求。
  • 作者: 陆游,朝代: 宋代
    病忽迨旬日,衰如增十年。难求秦缓药,空负宋清钱。微火秋先跨,闲房昼亦眠。偶赊书鬼录,遇酒又陶然。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山庄四日驻,游兴已云偿。

    小别松泉意,回看岚霭光。

    见田观易象,逐顿憩书堂。

    底是便宜事,新成六十章。

  • 作者: 白玉蟾,朝代: 宋代
    月影黄昏后,诗天眼界宽。野香寻得见,石背一枝兰。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走笔无端写摄山,摄山忽到眼根前。

    不殊叠浪高拖岭,宛识玲峰下有泉。

    高士隐踪昔肥遁,大家画法此齐贤。

    未来过去胥权置,且尔相于玩偶然。

  • 作者: 吴全节,朝代: 元代

    第一福地第一峰,玉台积翠摩苍空。

    大君成道二弟从,还丹返老颜如童。

    绣衣趣召淩天风,此事万古将无同。

    山高有仙水有龙,龙腹如篆朱砂红。

    蜿蜒变化理莫穷,作霖济旱年屡丰。

    神仙为市坛朝宗,真人涣号芝泥封。

    猿鹤相语千载逢,葵心耿耿通宸枫。

    万里六辔驰花骢,香飘龙篆江云东。

    瑞凝草木气郁葱,稽首峰顶歌玄功,他时归奉明光宫。

  • 作者: 李曾伯,朝代: 宋代
    竹边闻鹤思高举,松下观禽觉倦飞。幸有故书千帙在,呼儿共读嗣前徽。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