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王文公赴官修学二帖赞原文 诗词名句

王文公赴官修学二帖赞

作者: 岳珂朝代: 宋代

王文公赴官修学二帖赞原文

熊腾踔而多疎,意轩昂而多趣。
倏焉如籋电之驹,沛然如纵壑之鱼。
使之为山泽之癯,抱是道以自娱,闻清风而兴起,望膏泽之沾濡,肤寸所形,秕糠金朱,岂不毅然大丈夫。
然而律之以芝繇之法席,考之以羲献之范模,媲行楷而已变,质隶草而多拘。
雇欲以之擅八体,教六书,合天下同轨之车,而不容有一辙之殊,兹其所以偾于康庄之衢。
吁。

诗词问答

问:王文公赴官修学二帖赞的作者是谁?答:岳珂
问:王文公赴官修学二帖赞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岳珂的名句有哪些?答:岳珂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腾踔

亦作“ 腾趠 ”。1.跳起;凌空。 晋 左思 《吴都赋》:“狖鼯猓然,腾趠飞超。” 唐 韩愈 《岳阳楼别窦司直》诗:“巍峨拔 嵩华 ,腾踔较健壮。”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齐天大圣》:“因命以两手抱腰,略一点首,遂觉云生足下,腾踔而上,不知几百由旬。”

(2).犹腾达。指地位上升,宦途得意。 唐 张固 《幽闲鼓吹》:“宾客 刘公 之为屯田员外郎时,事势稍异,旦夕有腾趠之势。”《太平广记》卷四九八引 唐 卢仝 《玉泉子·邓敞》:“ 敞 顾己寒贱,必不能致腾踔。” 宋 苏轼 《答王庆源登州还朝书》之二:“令子两前辈,必大富学术,非久腾踔矣。” 清 龚自珍 《为家大人丙辰同年祭江西巡抚阳湖吴公文》:“策贤良於帝廷,应景运而腾踔。”

(3).高远。 清 沉德潜 《说诗晬语》卷下:“但古体近粗,今体近滑,逊於 杜 之沉雄腾踔耳。” 康有为 《公民自治篇》:“故其民志意腾踔,心思发越,神气王长,学识开明。”

轩昂

(1).高峻貌;扬起貌。 唐 韩愈 《南山诗》:“崎嶇上轩昂,始得观览富。” 唐 柳宗元 《招海贾文》:“舟航轩昂兮,下上飘鼓。”

(2).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宋 王安石 《示蔡天启》诗:“忽然变轩昂,慎勿学 哥舒 。”《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 高赞 一眼看见那个小后生,人物轩昂,衣冠济楚,心中已自三分欢喜。” 鲁迅 《彷徨·长明灯》:“方头说着,便轩昂地出了门。”

(3).骄傲貌。《三国志·吴志·孙坚传》:“ 卓 受任无功, * 稽留,而轩昂自高。” 晋 葛洪 《抱朴子·刺骄》:“毛成翼长,蝉蜕泉壤,便自轩昂,目不步足,器满意得,视人犹芥。”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四:“松杉的苍翠披着银铠晶甲的圣衣,固然明明轩昂有骄色,表示他克己能耐忍受 * 的涵量。”

(4).形容音调高昂。 唐 韩愈 《听颖师弹琴》诗:“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宋 魏庆之 《诗人玉屑·陵阳论晚唐诗律卑浅》:“ 唐 末人诗,虽格致卑浅,然谓其非诗则不可。今人作诗,虽句语轩昂,但可远听,其理略不可究。” 元 耶律楚材 《和景贤又四绝》之三:“幽人寥落思无穷,付与轩昂一曲中。”

(5).形容文字雄健。 唐 韩愈 《卢郎中云夫寄示送盘谷子诗两章歌以和之》:“开缄忽覩送归作,字向纸上皆轩昂。” 清 施补华 《岘佣说诗》三:“如 摩詰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 渭城 ’,倒戟而入,笔势轩昂。”

(6).宽敞;宏大。《西游记》第二三回:“师父喘息始定,抬头远见一簇松阴,内有几间房舍,着实轩昂。”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初集·明武宗遗事》:“择日前往赴任,县令趋改衙署,规制轩昂,亦用辕门鼓吹,与抚按等。”

然如

犹然而。《大戴礼记·礼察》:“然如曰礼云、礼云,贵絶恶於未萌,而起敬於微眇。”

山泽

(1).山林与川泽。《易·说卦》:“天地定位,山泽通气。”《史记·货殖列传》:“ 汉 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象数一》:“山泽焦枯,草木凋落。” 明 吴承恩 《介祉颂》:“乃若 沉 母太安人者,其天人之交会,而山泽之钟灵者乎!”

(2).泛指山野。《后汉书·冯衍传上》:“虽则山泽之人,无不感德,思乐为用矣。”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洧水》:“ 司马彪 曰: 华阳 ,亭名,在 密县 。 嵇叔夜 常采药于山泽,学琴于古人,即此亭也。” 元 柯丹邱 《荆钗记·参相》:“小生一介寒儒,久困山泽。” 清 龚自珍 《皇朝硕辅颂序》:“愳山泽之癯,有不尽知,用敢仰衷国史,作赞二十有一。”

自娱

使自己在娱乐或愉快的状态中得到消遣

他读书自娱

清风

清凉的风

清风徐来

清风明月

兴起

因感动而奋起

膏泽

(1) 滋润土壤的雨水

良田无晚岁,膏泽多丰年。——曹植《赠徐干》

(2) 比喻恩惠

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沾濡

浸湿。多指恩泽普及。 汉 司马相如 《封禅文》:“怀生之类,沾濡浸润。” 元 马致远 《陈抟高卧》第三折:“殿廷聚会风云气,华夏沾濡雨露恩。” 姚华 《论文后编》:“《诗》、《书》之教,著於四术, 姬 周 学人,靡不沾濡。”

肤寸

(1).古长度单位。一指宽为寸,四指宽为肤。《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肤寸而合。” 何休 注:“侧手为肤,案指为寸。”

(2).借指下雨前逐渐集合的云气。 晋 张协 《杂诗》之九:“虽无箕毕期,肤寸自成霖。” 唐 王昌龄 《悲哉行》:“长云数千里,倐忽还肤寸。” 宋 黄庭坚 《放言》诗之五:“微云起肤寸,大荫弥九州。” 清 郑廷旸 《天香·淡巴菰和樊榭》词:“縈雾难分,撩云不定,也同肤寸俄泛。”参见“ 肤寸而合 ”。

(3).比喻极小或极少。《战国策·秦策三》:“昔者, 齐 人伐 楚 ,战胜,破军杀将,再辟千里,肤寸之地无得者,岂 齐 不欲地哉,形弗能有也。” 宋 王安石 《和平甫舟中望九华山》之一:“尚无肤寸功,岂免窃食嫌。” 清 刘銮 《五石瓠·盆景》:“今人以盆盎閒树石为玩,长者屈而短之,大者削而约之,或肤寸而结果实,或咫尺而蓄鱼虫,概称盆景。”

秕糠

(1) 瘪谷和米糠

(2) 比喻没有价值的或无用的东西

金朱

(1).指古代侯王佩系的金印朱绶。 汉 扬雄 《法言·孝至》:“食如螘,衣如华,朱轮駟马,金朱煌煌,无已泰乎?” 汪荣宝 义疏:“‘金朱煌煌’者,金谓印,朱谓綬。《舆服志》引 徐广 云:‘太子及诸王皆金印,纁朱綬。’然则朱轮、駟马、金印、朱綬,皆 汉 时诸侯王之仪也。” 宋 梅尧臣 《运使刘察院拜省》诗:“朝以言悟主,夕即被金朱。” 宋 张耒 《再寄子由先生》诗:“奈何不使被金朱,仍俾枯槁思巖窟。”

(2).黄金和丹朱。古代贵族用以饰屋。 宋 黄庭坚 《次韵子瞻和王子立风雨败书屋有感》:“已作谤薰天,金朱果何益?” 元 郝经 《开平新宫五十韵》:“既能避风雨,何用饰金朱。”

岂不

难道不…?怎么不…?

岂不容易?

毅然

刚强坚韧而果断的样子

他毅然和那几个不走正道的腻友分了手

大丈夫

有志气、有节操、有作为的男子

然而

从另一方面来说——表示转折关系

乐曲终止了,然而无人离席

然而汝亦不在人间。——清· 袁枚《祭妹文》

法席

佛教语。讲解佛法的座席。亦泛指讲解佛法的场所。《古尊宿语录·慈明禅师语录》:“一夕诉曰:自至法席不蒙指示。” 宋 洪迈 《夷坚甲志·宗回长老》:“僧 宗回 者,累建法席。”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二:“ 木陈和尚 名 道忞 ,曾主 天童 法席,后封 宏觉国师 。”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九讲:“﹝ 延寿 ﹞以后就去 明州 雪窦 开法,法席很盛。”

羲献

晋 代书法家 王羲之 、 王献之 父子二人的并称。 唐 张怀瓘 《书断》:“妙极於笔者 羲 献 ,精穷於实者 籀斯 。” 唐 李都 《戏答朝士》诗:“应笑 钟 张 虚用力,却教 羲 献 枉劳魂。”

范模

犹楷模。 宋 叶适 《夫人王氏墓志铭》:“父实南士,家垂范模。” 明 李东阳 《伍公神道碑铭》:“乡有文献,家有范模。”

行楷

书体名。近似行书的楷书。《金石林·绪论》:“行楷如二 王 诸帖之稍真者,十当八九。僧 怀仁 等所集《圣教》、《兴福》、《孔庙碑》之类是也。”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三·赵松雪书杜集》:“ 赵松雪 手书 杜 诗一部,用朱丝栏,字作行楷。”《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老爷把那名帖揭过去,见底下那篇信是张虚白斋寸笺,上面写着絶小的蝇头行楷。”

而已

——用在陈述句末,表示限止语气,相当于“罢了”,常跟“只”、“不过”、“仅仅”等连用,对句意起冲淡作用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己。——《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隶草

(1).指章草。

(2).指隶书和草书。

欲以

即“欲以(之)”,想借(此)

侯生…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史记·魏公子列传》

欲以动上意。(即“欲以之动上意”的省略。)——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八体

(1).八种书体。 秦 代统一文字,废除不符合 秦 文的六国文字,定书体为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隶书八种,谓之“八体”。见 汉 许慎 《说文解字序》。《汉书·艺文志》有《八体六技》。按,大篆、小篆、虫书、隶书是四种字体,其余四种是书的用途。楷书出现后所谓的八体,即古文、大篆、小篆、隶书、飞白,八分、行书、草书。见 唐 张怀瓘 《书断》。后以指书法。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穷六义於怀抱,究八体於毫端。” 清 吴伟业 《题西泠闺咏》之四:“双声宛转连珠格,八体浓纤倒薤看。”

(2).指八种文体风格。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体性》:“若总其归涂,则数穷八体:一曰典雅,二曰远奥,三曰精约,四曰显附,五曰繁縟,六曰壮丽,七曰新奇,八曰轻靡。”

六书

(1) 古代分析汉字而归纳出的六种条例,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2) 即“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天下

(1) 四海之内,全中国

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孙子·谋政》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公孙丑下》

天下三分。——诸葛亮《出师表》

天下之美。——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2) 人世间,社会上

天下谁人不识君。——唐· 高适《别董大》

天下物皆然。——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天下事有难易乎。——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3) 全世界,所有的人

天下缟素。——《战国策·魏策》

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

以天下之所顺。

先天下之忧而忧。——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后天下之乐而乐。

(4) 国家或国家的统治权

传天下不足多。——《韩非子·五蠹》

为天下理财。——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共争天下。——《资治通鉴》

天下事谁可支柱者。——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5) 自然界,天地间

知天下之寒。——《吕氏春秋·察今》

同轨

(1).车辙宽度相同。《礼记·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2).引申为同一、一统。《汉书·韦玄成传》:“四方同轨,蛮貊贡职。” 颜师古 注:“同轨,言车辙皆同,示法制齐也。”《资治通鉴·齐武帝永明十一年》:“承平之主,所以不亲戎事,或以同轨无敌,或以懦劣偷安。” 胡三省 注:“天下混一,则车同轨·书同文。” 清 王韬 《亚洲半属欧人》:“如图富强之术,而使东西之同轨合辙者,要不外乎此。”

(3).指古代 华夏 诸侯国。《左传·隐公元年》:“天子七月而葬,同轨毕至。” 杜预 注:“言同轨,以别四夷之国。” 汉 班固 《 * 通·崩薨》:“天子七月而葬,同轨必至。”《旧唐书·李珏传》:“今遵同轨之会,适去於中邦;告远夷之使,未復其来命。”

(4).谓同路而行。 唐 杜甫 《冬末以事之东都湖城东遇孟云卿因为醉歌》:“岂知驱车復同轨,可惜刻漏随更箭。”

(5).比喻方法、法则等相同。《韩非子·八奸》:“此皆俱进俱退,皆应皆对,一辞同轨以移主心者也。”《文选·班固<幽通赋>》:“既仁得其信然兮,仰天路而同轨。” 李善 注引 刘德 曰:“人道既然,仰视天道,又同法也。” 南朝 齐 谢镇之 《与顾道士书》:“葢闻佛之兴世也,古昔一法,万界同轨。”

不容

(1)

不许;不让

不容置疑(不容许有什么怀疑)

(2)

不容许存在;不接纳(为世所不客)

一辙

同一车轮碾出的痕迹。喻趋向相同。 晋 卢谌 《赠刘琨》诗:“惟同大观,万涂一辙。”《新唐书·后妃传上赞》:“或称 武 、 韦 乱 唐 同一辙, 武 持久, 韦 亟灭,何哉?” 宋 真德秀 《刘氏传忠录后序》:“由祖洎孙,若出一辙。”《清史稿·诸王传六·理密亲王允礽》:“稽古史册,兴亡虽非一辙,而得众心者未有不兴,失众心者未有不亡。”

其所

一个合适的或指定的位置

各得其所

康庄

(1).四通八达的大道。 唐 白居易 《和松树》诗:“漠漠尘中槐,两两夹康庄。”

(2).谓宽阔平坦。《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自如 淳于髠 以下,皆命曰列大夫,为开第康庄之衢。”《恨海》第五回:“原来是一条康庄大道,那逃难的人马络绎不絶。”

(3).喻指心胸宽广。 唐 权德舆 《送别沅汎》诗:“徇吾刺促心,婉尔康庄姿。”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尤怡,朝代: 清代
    标签:海棠

    谁将清泪洒幽墀,散作瑶华别有姿。

    最是玉人肠断后,淡妆无语背人时。

  • 作者: 舒岳祥,朝代: 宋代
    百年客鬓双白,四海春风一青。百舌枝头分村,黄鹂叶底丁宁。
  • 作者: 王立道,朝代: 明代

    野外常无事,多看种树书。

    迂顽堪自笑,踯躅欲焉如。

    饮客中山酒,寻春下泽车。

    倦游频息驾,意惬即吾庐。

  • 作者: 佚名,朝代: 宋代

    薰风池阁,八叶蓂初展。紫府当年侍香案。见蟠桃频着子,偷荐瑶觞,贪醉寐,谪向人间未满。
    青禽传近信,催赴仙班,怪我尘缘未能断。爱吴中山色好,抹月批风,蓑共笠,纵有金章不换。待驾鹤遨访访蓬壶,问海水从来,几番增减。

  • 作者: 卢照邻,朝代: 唐代
    寂寂罢将迎,门无车马声。横琴答山水。披卷阅公卿。忽闻岁云晏,倚仗出檐橙。寒辞杨柳陌,春满凤皇城。梅花扶院吐,兰叶绕阶生。览镜改容色。藏书留姓名。时来不假问,生死任交情。
  • 作者: 汪缙,朝代: 清代

    日色川上媚,烟光草际重。

    横塘夹修竹,十里蝉声中。

    我来古渡头,岁月多行踪。

    行踪一何多,言瞻墓上松。

    墓在塘之西,家住塘之东。

    时节须祭扫,悠悠一水通。

    秋林静虚白,春山霭空濛。

    气候良自佳,泛舟每从容。

    炎夏少经过,安知野趣浓。

    野趣浓如此,欣赏情何穷。

  • 作者: 张镃,朝代: 宋代
    初时华节漕江东,台阁争留省阁中。换得一州如斗大,便无人挽信诗穷。
  • 作者: 韩淲,朝代: 宋代
    秋林只共秋风老。秋山却笑秋吟少。恰恨有秋香。青岩秋夜凉。清秋须是酒。结客秋知否。醉笔写成秋。一秋无复愁。
  • 作者: 毛文锡,朝代: 唐代
    香鞯镂襜五色骢,值春景初融。流珠喷沫躞蹀,汗血流红。少年公子能乘驭,金镳玉辔珑璁。为惜珊瑚鞭不下,骄生百步千踪。信穿花,从拂柳,向九陌追风。
  • 作者: 应璩,朝代: 魏晋
    散骑常师友。朝夕进规献。侍中主喉舌。万机无不乱。尚书统庶事。官人乘法宪。彤管珥纳言。貂珰表武弁。出入承明庐。车服一何焕。三寺齐荣秩。百僚所瞻愿。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