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钓池口阻风,迷失港道原文 诗词名句

钓池口阻风,迷失港道

作者:范成大 朝代:宋代

钓池口阻风,迷失港道原文

回风打船失西东,柁痴橹弱无适从。
三老号呼铁缆坠,招头挝鼓驱鱼龙。
千篙撑折百丈断,日暮稍与洪相通。
推移寻尺力千里,时有黄帽来言功。
康庄大逵世不乏,乃独蹇产涛波中。
一官横起险易相,刹那忧喜随儿童。
涨湖连天远目断,且复加饭追萍蓬。
1一1团坐暖看香篆,作止任灭如顽空。

诗词问答

问:钓池口阻风,迷失港道的作者是谁?答:范成大
问:钓池口阻风,迷失港道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范成大的名句有哪些?答:范成大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回风

(1).旋风。《楚辞·九章·悲回风》:“悲回风之摇蕙兮,心冤结而内伤。” 清 钱谦益 《宝严湾枫林》诗:“白杨萧萧响空谷,长似铃鐸悲回风。”

(2).旧时高级官员坐堂之前,手下吏役要向他报告:一切准备妥当,并无意外事故。然后吩咐升堂。这种报告,叫做“回风”。《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巡捕官回风已毕,解审牌出。”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出堂规》:“早堂,各役回风毕,把仪门皂隶领钥开门。”

(1).旋风。《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迴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緑。” 唐 杜甫 《对雪》诗:“乱云低薄暮,急雪舞迴风。” 清 曹寅 《惠山纳凉歌》:“柳上一蝉鸣不已,柳下迴风激流水。”

(2).曲名。《洞冥记》:“帝所幸宫人名 丽娟 ,年十四,玉肤柔软,吹气胜兰,不欲衣缨拂之,恐体痕也。每歌, 李延年 和之。于 芝生殿 唱《迴风》之曲,庭中花皆翻落。”

打船

造船。 清 袁枚 《随园随笔·俗用字不知所始》:“打,击也。而造船曰打船。”

西东

(1).西方和东方。 汉 焦赣 《易林·随之兑》:“两心不同,或欲西东。明论终始,莫适所从。” 宋 苏轼 《虔州八境图》诗:“山水照人迷向背,只寻古塔认西东。”

(2).用为偏义复词,指西方。 唐 聂夷中 《题贾氏林泉》诗:“只虑迷所归,池上日西东。”

(3).泛指四方,无定向。《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怵迫之徒兮或趋西东。” 裴駰 集解引 孟康 曰:“怵,为利所诱怵也;迫,迫贫贱,东西趋利也。” 唐 孟郊 《过分水岭》诗:“十步九举轡,迴环失西东。” 宋 范成大 《钓池口阻风》诗:“回风打船失西东,柁痴櫓弱无适从。”

(4).指酒杯。 宋 赵长卿 《朝中措》词:“此去定膺先宠,且须满醉西东。”

(5).犹东西。泛指什物。 宋 张元干 《诉衷情》词:“儿时初未识方红,学语问西东。”

适从

归从,跟从

无所适从

三老

(1).古代掌教化之官。乡、县、郡均曾先后设置。《礼记·礼运》:“故宗祝在庙,三公在朝,三老在学。”《史记·陈涉世家》:“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鋭,伐无道,诛暴 秦 ,復立 楚 国之社稷,功宜为王。’”《汉书·高帝纪》上:“举民年五十以上,有脩行,能帅众为善,置以为三老,乡一人。择乡三老一人为县三老,与县令丞尉以事相教。”《后汉书·循吏传·王景》:“父 閎 为郡三老。”

(2).指国三老,多以致仕三公任之。《逸周书·大匡》:“王乃召冢卿、三老、三吏、大夫、百执事之人,朝於大庭。” 朱右曾 校释:“三老,国老也。谓致仕者。”《周书·儒林传序》:“下詔尊太傅 燕公 为三老。”参见“ 三老五更 ”。

(3). 东汉 赤眉农民起义军最高首领的称号。《后汉书·刘盆子传》:“ 琅玡 人 樊崇 起兵於 莒 ,众百餘人转入 太山 ,自号三老。”《资治通鉴·汉光武建武元年》:“诸三老、从事皆大会。” 胡三省 注:“赤眉诸帅最尊者号三老,次从事。”

(4).指上寿、中寿、下寿。《左传·昭公三年》:“公聚朽蠹,而三老冻馁。” 杜预 注:“三老、谓上寿、中寿、下寿。皆八十已上。”

(5).道教指上元老君、中玄老君、下黄老君。《黄庭内景经·脾部》:“注念三老子轻翔。” 梁丘子 注:“三老谓元老、玄老、黄老之君也。”

(6).柁工。 唐 杜甫 《拨闷》诗:“长年三老遥怜汝,捩舵开头捷有神。” 仇兆鳌 注:“ 蔡 注:‘峡中以篙师为长年,舵工为三老。’ 邵 注:‘三老,捩船者,长年,开头者。’” 宋 陆游 《入蜀记》五:“问何谓长年三老,云梢工是也。” 清 沉受宏 《九龙滩》诗:“长索条分众揽舟,独把操篙付三老。”

(7).称三个德高望重的老前辈。所指不一。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名臣下·三老》谓 文彦博 、 张方平 、 范镇 为国之三老, 傅尧俞 、 范纯仁 、 刘挚 为 和州 三老。《元史·张德辉传》:“﹝ 张德辉 ﹞与 元裕 、 李冶 游 封龙山 ,时人号为‘龙山三老’云。”《明史·文苑传四·唐时升》:“﹝ 唐时升 ﹞与里人 娄坚 、 程嘉燧 并称曰‘练川三老’。”

(8).泛指有声望的老人。 清 赵翼 《谒补山制府奉呈》诗:“望高已共尊三老,才大疑兼用五官。” 清 金和 《围城纪事六吟·警奸》:“往往当路横要遮,道旁三老私嘆嗟。”

号呼

哀号哭喊;大声叫唤。语出《诗·大雅·荡》:“既愆尔止,靡明靡晦。式号式呼,俾昼作夜。”《楚辞·九章·惜诵》:“退静默而莫余知兮,进号呼又莫吾闻。”《汉书·王商传》:“百姓奔走相蹂躪,老弱号呼, 长安 中大乱。” 唐 柳宗元 《捕蛇者说》:“号呼而转徙,飢渴而顿踣。” 明 李东阳 《中元谒陵遇雨记》:“忽有一隶溺死,众号呼,相顾皆惨沮无人色。” 茅盾 《子夜》十四:“咬紧了牙齿的嘶叫,裂人心肝的号呼。”

挝鼓

(1).击鼓。 唐 岑参 《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诗:“军中置酒夜挝鼓,锦筵红烛月未午。” 清 陈维崧 《水龙吟·江行望秣陵作》词:“何处廻颿挝鼓,更玉笛数声哀怨。”

(2).特指击登闻鼓。《续资治通鉴·宋孝宗乾道六年》:“今畿甸之民,州县一不得其情,则之臺之省,以至挝鼓,必彻而后已。”参见“ 登闻鼓 ”。

鱼龙

(1).鱼和龙。泛指鳞介水族。《周礼·地官·大司徒》“鳞物” 汉 郑玄 注:“鱼龙之属。”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草木之遇阳春,鱼龙之逢风雨。” 唐 杜甫 《秋兴》诗之四:“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明 李贽 《环阳楼晚眺得碁字》诗:“水底鱼龙醒,花间鸟鹊飢。” 清 吴伟业 《黄河》诗:“白浪日崔嵬,鱼龙亦壮哉。”

(2).指古代百戏杂耍中能变化为鱼和龙的猞猁模型。亦为该项百戏杂耍名。《汉书·西域传赞》:“设酒池肉林以饗四夷之客,作《巴俞》都卢、海中《碭极》、漫衍鱼龙、角抵之戏以观视之。” 颜师古 注:“鱼龙者,为舍利之兽,先戏於庭极,毕乃入殿前激水,化成比目鱼,跳跃潄水,作雾障日,毕,化成黄龙八丈,出水敖戏於庭,炫燿日光。” 唐 杨炯 《奉和上元酺宴应诏》:“百戏骋鱼龙,千门壮宫殿。” 宋 苏轼 《次韵答钱穆父作诗见及》:“鱼龙絶伎来千里,斑白遗民数四朝。” 沉从文 《从文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我还得经过一家扎冥器出租花轿的铺子,有白面无常鬼、蓝面阎罗王、鱼龙、轿子、金童玉女。”

(3).古爬行动物名。外形像鱼,生于海洋。四肢桨状,适于游泳。眼大。嘴长,牙齿尖锐,肉食。卵胎生。于侏罗纪最繁盛。

百丈

(1).极言高、深或远。 汉 枚乘 《七发》:“上有千仞之峯,下临百丈之谿。” 南朝 梁 沉约 《新安江水至清浅深见底贻京邑游好》诗:“千仞写乔树,百丈见游鳞。” 唐 韩愈 《次同冠峡》诗:“落英千尺堕,游丝百丈飘。”《北史·西域传·小月氏国》:“其( 小月氏国 )城东十里,有佛塔,周三百五十步,高八十丈……所谓百丈佛图也。”

(2).牵船的篾缆。《宋书·朱超石传》:“时军人缘 河 南岸,牵百丈, 河 流迅急,有漂渡北岸者,輒为虏所杀略。” 唐 杜甫 《十二月一日》诗之一:“一声何处送书雁,百丈谁家上瀨船。”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百丈》:“ 杜 诗舟行多用百丈,问之 蜀 人,云,水峻岸石又多廉稜……故劈竹为大瓣,以麻索连贯其际,以为牵具,是名‘百丈’。”《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从此一路都是上水,除非大顺风,方使得布帆,风略小些,便要扯着百丈。你道怎么叫做百丈?原来就是縴子。” 清 黄遵宪 《下水船歌》:“百丈横牵上瀨舟,三朝三暮见 黄牛 。”

(3).借指井绳。 唐 杜甫 《铜瓶》诗:“铜瓶未失水,百丈有哀音。”

(4). 唐 代名僧 怀海 ,住 洪州 百丈山 ,因以为号,称“百丈禅师”。参阅《景德传灯录·洪州百丈山怀海禅师》。

日暮

太阳快落山的时候

日暮时分,炊烟袅袅

日暮,所击杀者无虑百人。——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相通

彼此沟通;连通;互相通融

两个房间相通

推移

变化、移动或发展

向大海方向猛力推移的冰川

寻尺

喻微小或微细之物。《国语·晋语八》:“夫 絳 之富商……能行诸侯之贿,而无寻尺之禄,无大绩於民故也。” 唐 韩愈 《送张道士序》:“大匠无弃材,寻尺各有施。” 宋 苏辙 《旦起理发》诗:“笑我守寻尺,求与真源逢。” 清 唐靖 《间加税》诗:“县官踏街衢,鞭度督寻尺。”

千里

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黄帽

(1).黄颜色的帽子。《史记·佞幸列传》“以濯船为黄头郎” 裴駰 集解引 晋 徐广 曰:“著黄帽也。” 宋 苏轼 《九日邀仲屯田为大水所隔以诗见寄次其韵》:“霜风可使吹黄帽,樽酒那能泛浪花。” 宋 杨万里 《送黄仲秉少卿知泸州》诗:“安得欹黄帽,相徙却白头。”

(2).船夫。 宋 周邦彦 《蓦山溪》词:“ 周郎 逸兴,黄帽侵云水。” 清 孙枝蔚 《夜入真州》诗:“但见船头渔火明,忽闻黄帽报初更。”

(3).借指船。 宋 范成大 《雪霁独登南楼》诗:“青帘闪闪千家静,黄帽亭亭一水横。”

言功

谓陈述功绩。 北周 庾信 《周五帝歌》之二:“敢用明礼,言功上神。”

康庄

(1).四通八达的大道。 唐 白居易 《和松树》诗:“漠漠尘中槐,两两夹康庄。”

(2).谓宽阔平坦。《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自如 淳于髠 以下,皆命曰列大夫,为开第康庄之衢。”《恨海》第五回:“原来是一条康庄大道,那逃难的人马络绎不絶。”

(3).喻指心胸宽广。 唐 权德舆 《送别沅汎》诗:“徇吾刺促心,婉尔康庄姿。”

不乏

不缺少;很多

不乏其人

不乏先例

蹇产

亦作“ 蹇滻 ”。亦作“ 蹇嵼 ”。 1.指思绪郁结,不顺畅。《楚辞·九章·哀郢》:“心絓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 王逸 注:“蹇产,詰屈也。言己乘船蹈波,愁而恐惧,则心肝县结,思念詰屈,而不可解释也。” 宋 叶适 《除吏部侍郎谢表》:“蹇产病昏之后,意乐全销。”

(2).形容高而盘曲。 汉 东方朔 《七谏·哀命》:“戏疾瀨之素水兮,望高山之蹇产。”《文选·左思<蜀都赋>》:“经 三峡 之峥嶸,躡 五屼 之蹇滻。” 刘良 注:“峥嶸、蹇产,高深詰曲也。” 唐 韩愈 《赠张籍》诗:“开袪露毫末,自得高蹇嵼。” 钱仲联 集释引 方成珪 曰:“言高而復屈曲也。”

(3).艰难困顿。 宋 范成大 《钓池口阻风迷失港道》诗:“康庄大逵世不乏,乃独蹇产涛波中。”

涛波

* ,波涛。《文选·班固<答宾戏>》:“虽驰辩如涛波,摛藻如春华,犹无益於殿最也。” 李善 注引 如淳 曰:“潮水之激者为涛波。”《艺文类聚》卷八引 晋 庾阐 《涉江赋》:“遡晨风而遥迈,乘涛波而容与。” 唐 李白 《发白马》诗:“簫鼓聒川岳,沧溟涌涛波。”

横起

(1).犹四起,到处发生。 宋 苏辙 《论开孙村河札子》:“ 河 议失当,赋役横起。”

(2).谓睁大。 茅盾 《子夜》一:“ 荪甫 一手接了鼻烟壶,也不回答 竹斋 ,只是横起了怒目前前后后看。”

意外地发生。 汉 蔡邕 《广连珠》:“是故天地示异,灾变横起,则人主恒恐惧而修政。” 宋 王安石 《东坡》诗:“无端陇上翛翛麦,横起寒风占作秋。”

险易

(1).吉凶。《易·繫辞上》:“是故卦有小大,辞有险易。” 韩康伯 注:“之泰则其辞易,之否则其辞险。” 陆德明 释文引 京房 曰:“险,恶也;易,善也。”

(2).险阻与平坦。《吴子·治兵》:“明知险易,则地轻马。”《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自 殽塞 及至 鬼谷 ,其地形险易皆明知之。”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权智》:“山川道路,形势险易,无不备载。”

(3).治乱。《文选·班固<东都赋>》:“岂特方轨并跡,纷纶后辟,治近古之所务,蹈一圣之险易云尔哉。” 李善 注:“险易,喻治乱也。” 宋 司马光 《太行》诗:“险易曾何变,兴亡只可哀。”

(4).偏指艰难困厄。《尹文子·大道下》:“上不胜其下,下不能犯其上,上下不相胜犯,故禁令行,人人无私,虽经险易,而国不可侵,治国也。”

刹那

极短的时间;一念之间

忧喜

优愁与欢喜。《史记·淮阴侯列传》:“贵贱在於骨法,忧喜在於容色,成败在於决断,以此参之,万不失一。”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得失以道》:“何必与夫时俗之人同得失忧喜而动乎心?”《水浒传》第三五回:“ 宋江 听罢,纳头便拜太公,忧喜相伴。”

儿童

年纪小于少年的幼孩

儿童相见不相识。——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连天

(1) 持续许多天

连天连夜

连天赶路

(2) 连续不断

叫苦连天

(3) 与天相连,比喻非常高的样子

水连天

远目

(1).远望。 唐 羊士谔 《书楼怀古》诗:“远目穷 巴 汉 ,闲情閲古今。” 宋 张先 《忆秦娥》词:“情不足,西北有楼穷远目。” 明 李东阳 《放船》诗:“清暉散宿靄,远目增春明。”

(2).远大的眼光。 宋 黄休复 《茅亭客话·哀亡友辞》:“炳旧史之远目兮,飫六经之正味。”

且复

犹言姑且再。《庄子·应帝王》:“子之先生不齐,吾无得而相焉。试齐,且復相之。” 唐 韩愈 《送张道士序》:“既非公家用,且復还其私。” 宋 陆游 《十月八日九日连夕雷雨》诗:“牵萝且復补茅屋,饭豆何妨羹芋魁。” 明 刘基 《刘宗文菜窝遣兴》诗:“且復擷其蔬,独酌慰衰晚。”

加饭

犹加餐。劝祝之辞。谓多进饮食,保重身体。 唐 杜牧 《送杜顗赴润州幕》诗:“直道事人男子业,异乡加饭弟兄心。” 明 王世贞 《哭李于鳞一百二十韵》:“名忝雁鸿联,慰别勤加饭。”

萍蓬

比喻辗转迁徙,没有固定居所

团坐

围坐(人们促膝团坐,热烈讨论着)

香篆

(1).香名,形似篆文。 宋 洪刍 《香谱·香篆》:“﹝香篆,﹞鏤木以为之,以范香尘为篆文,然於饮席或佛像前,往往有至二三尺径者。” 宋 洪刍 《香谱·百刻香》:“﹝百刻香,﹞近世尚奇者作香篆,其文準十二辰,分一百刻,凡燃一昼夜已。” 宋 张孝祥 《蓦山溪》词:“绣工慵,围棋倦,香篆频销印。” 清 纳兰性德 《清平乐》词:“寂寂绣屏香篆灭,暗里朱颜消歇。”

(2).指焚香时所起的烟缕。因其曲折似篆文,故称。 宋 范成大 《社日独坐》诗:“香篆结云深院静,去年今日燕来时。” 金 萧贡 《拟回文》诗之三:“风幌半縈香篆细,碧窗斜影月笼纱。” 清 汪懋麟 《三月晦日漫兴》诗之四:“静看香篆低帘影,默听飞虫绕鬢丝。”

作止

(1).犹作息,起居。 宋 曾巩 《天长县君黄氏墓志铭》:“苍颠秀眉,燕其作止。”

(2).指言谈举止。 宋 惠洪 《冷斋夜话·米元章瀑布诗》:“ 米芾元章 豪放,戏謔有味,士大夫多能言其作止。”

顽空

(1).佛教语。指一种无知无觉的、无思无为的虚无境界。 宋 范成大 《钓池口阻风迷失港道》诗:“ * 坐煖看香篆,作止任灭如顽空。”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二:“盖顽空,则顽然无知之空,木石是也。” 明 李贽 《观音问·答自信》:“若无山河大地,则清浄本原为顽空无用之物,为继灭空不能生化之物,非万物之母矣,可值半文钱乎?” 梁启超 《说动》:“此数义,至取象於师子,而於柔静无为者,则斥为顽空,为断灭;为九十六种外道。”

(2).对佛老之学的贬称。 清 王夫之 《家世节录》:“ 万历 间,为新建学者甚盛,淫于浮屠。先君敦尚践履,不务顽空。”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丘处机,朝代:元代
    今日思量当日故。知我前程,迢递时难度。福不弘天不助。匆匆欲去无门去。走骨行尸心已悟。魂梦悠悠,且向溪住。幸谢街坊豪杰户。
  • 作者:王昌龄,朝代:唐代

    向晚横吹悲,风动马嘶合。前驱引旗节,千重阵云匝。
    单于下阴山,砂砾空飒飒。封侯取一战,岂复念闺阁。

  • 作者:温庭筠,朝代:唐代
    含蘋不语坐持颐,天远楼高宋玉悲。湖上残棋人散后,岳阳微雨鸟来迟。早梅犹得回歌扇,春水还应理钓丝。独有袁宏正憔悴,一樽惆怅落花时。
  • 作者:陆游,朝代:宋代
    兰亭路上换春衣,梅市桥边送夕晖。闻有水仙翁是否,轻舟如叶桨如飞。
  • 作者:李弥逊,朝代:宋代
    北窗欹卧风引裾,静看燕雀沿阶除。攀缘已断蚁旋磨,结习尚存鱼蠹书。一区未辨扬雄宅,驷马不过渊明庐。苍松翠竹湖边趣,至乐岂在真知鱼。
  • 作者:白居易,朝代:唐代
    泉落青山出白云,萦村绕郭几家分。自从引作池中水,深浅方圆一任君。
  • 作者:杨万里,朝代:宋代
    见说岩中雪色猿,啸声时出翠微间。不看新月初三夜,却觅当时旧玉环。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路入绝尘路,居真太古居。

    湖山秀不尽,此处独留馀。

    步步踏奇石,声声听冷泉。

    香垆峰下瀑,一半借来悬。

    穿石登丹梯,凭楼出绿树。

    旷览破天悭,豪吟惬始遇。

    把臂合佺乔,决眦入寥廓。

    振衣天风寒,西湖真一勺。

    会得留馀意,境将福不穷。

    门应高大著,往事有于公。

  • 作者:元稹,朝代:唐代
    华山高幢幢,上有高高松。株株遥各各,叶叶相重重。槐树夹道植,枝叶俱冥蒙。既无贞直干,复有罥挂虫。何不种松树,使之摇清风。秦时已曾种,憔悴种不供。可怜孤松意,不与槐树同。闲在高山顶,樛盘虬与龙。屈为大厦栋,庇荫侯与公。不肯作行伍,俱在尘土中。
  • 作者:喻良能,朝代:宋代
    征鞍随晓色,重露湿衣巾。谁谓悬弧日,翻为执辔辰。野花工笑客,啼鸟故窥人。呼酒浇孤闷,何心作好春。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