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进宫斋戒西直门道中作·其三原文 诗词名句

进宫斋戒西直门道中作·其三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原文

迤逦兰衢来往便,每教停跸问公田。

为农愁苦因农喜,不识年华几转旋。

诗词问答

问:《进宫斋戒西直门道中作·其三》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四十

参考注释

迤逦

亦作“ 迤里 ”。亦作“迆邐”。1.曲折连绵貌。 南朝 齐 谢朓 《治宅》诗:“迢遰南川阳,迤邐西山足。” 宋 柳永 《凤栖梧》词之三:“玉树琼枝,迆邐相偎傍。” 丁玲 《小火轮上》:“她把眼从窗户望出去,是迤逦不断的青山。”

(2).指唱歌声和鸟鸣声的悠扬圆转。 元 朱庭玉 《夜行船·春晓》套曲:“迤邐鶯啼共燕语,偏向闲庭户。”

(3).斜延貌;延伸貌。 宋 苏轼 《录进单锷吴中水利书》:“盖本处地势,自 银林堰 以西,地形从东迤邐西下。” 郑观应 《盛世危言·边防上》:“在东北、西北,由 东三省 、内外 蒙古 迤邐而至 新疆 ,又在在与 俄 接壤。”

(4).缓行貌。《古今小说·众名姬春风吊柳七》:“ 柳七 官人别了众名姬,擕着琴剑书箱,扮作游学秀士,迤邐上路。”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二七章:“余頽僵如尸,幸赖 法忍 扶余,迤邐而行。” 汪曾祺 《故里三陈》:“和这个胖女人较了半天劲,累得他筋疲力尽,他迤里歪斜走出来。”

(5).渐次;逐渐。 宋 苏轼 《与杨元素书》之八:“厥直六百千,先只要二百来千,餘可迤邐还。” 宋 贺铸 《更漏子》词:“迆邐黄昏,景阳鐘动,临风隐隐犹闻。”《古今小说·闲云庵阮三偿冤债》:“﹝ 阮三 ﹞每夜如此,迤邐至二十日。”

来往

(1) 来和去

街上来往的人很多

(2) 通行

翻修路面,禁止车辆来往

(3) 联系、交往或接触——用于人

他仅与那些百万富翁们来往

(4) 左右;上下

总不过二尺来往水

公田

(1).古代井田制度下,把土地划成“井”字形,分为九区,中区由若干农夫共同耕种,将收获物全部缴给统治者,称为“公田”。同中区以外的“私田”相对称。《诗·小雅·大田》:“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朱熹 集传:“公田者,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而同养公田也。”《礼记·王制》:“古者公田藉而不税。” 孔颖达 疏:“藉之言借也,借民力治公田。”《汉书·食货志上》:“六尺为步,步百为畮,畮百为夫,夫三为屋,屋三为井,井方一里,是为九夫。八家共之,各受私田百畮,公田十畮,是为八百八十畮,餘二十畮以为庐舍。”参见“ 井田 ”。

(2).公家之田。封建官府控制的土地。亦称“ 官田 ”。《汉书·食货志上》:“令命家田 三辅 公田。” 颜师古 注引 韦昭 曰:“命家,谓受爵命一爵为公士以上,令得田公田,优之也。” 三国 魏 曹植 《籍田论》:“夫营畴万亩,厥田上下……司农是掌,是为公田。”《续资治通鉴·宋德祐元年》:“詔:公田最为民害,稔祸十有餘年,自今并给原主,令率其租户为兵。”

(3).旧时一族公有的“族田”,族人也习称为公田。但其性质实为民田。

(4).指社会主义改造后农村集体所有的田地。 李朝 《四川省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互助联组》:“许多联组还试行了小包工,集体经营公田。”

愁苦

忧虑痛苦

不识

(1).不知道,不认识。《诗·大雅·皇矣》:“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郑玄 笺:“其为人不识古,不知今,顺天之法而行之者。” 唐 韩愈 《闵己赋》:“行舟檝而不识四方兮,涉大水之漫漫。” 鲁迅 《<集外集>序言》:“连我自己也诧异那时的我的幼稚,而且近乎不识羞。”

(2). 西周 刑法中三种可宽恕的条件之一。指误杀。《周礼·秋官·司刺》:“壹宥曰不识。” 郑玄 注:“识,审也。不审,若今仇讎当报甲,见乙,诚以为甲而杀之者。”

转旋

(1).须臾之间。《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日蚀东井,转旋且索,与既无异。” 颜师古 注:“转旋且索,言须臾之间则欲尽也。”

(2).变化。 明 刘基 《双燕离》诗:“世事有转旋,陵谷一朝迁。”

(3).扭转,挽回。 明 张居正 《答南中提学御史耿楚侗书》:“惟虚平此心,不敢向人间作好恶耳,至於转旋之机,未免有迹非心是之判。” 清 薛福成 《书桐城程忠烈公遗事》:“卒之大局转旋,生民蒙福,公之成功甚伟。”

(4).犹斡旋。 黄远庸 《大小零星杂记》:“ 徐君 温厚阔达,爱才甚篤,且此次尽力共和,转旋内部,其功甚大,其事甚密。”

旋转;围绕而动。 汉 杜笃 《书槴赋》:“虽转旋而屈橈,时倾斜而反侧。” 唐 卢纶 《腊日观咸宁五部曲娑勒擒豹歌》:“潜形踠伏草不动,双鵰转旋羣鸦鸣。” 宋 吴处厚 《青箱杂记》卷五:“头摇如转旋,唇动若抽牵。” 清 赵翼 《套驹》诗:“才穿便觉气降伏,弭帖随人为转旋。”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陆游,朝代: 宋代
    土生诵二典,怳若生唐虞,升降奉玉帛,可否闻吁俞。阙里得其传,功与造化俱。孰知千载后,乃尊重译书!
  • 作者: 张嗣德,朝代: 元代

    东篱秋色净,芳沼晚花滋。

    雪落清涧曲,风生楚江湄。

    幽景尚依然,高怀邈难追。

    道人继芳躅,千载有馀思。

    老屋四五掾,草径临清池。

    四时各代谢,芬华常在兹。

    勖哉著令德,永与古人期。

  • 作者: 云章真人,朝代: 宋代
    一望罗洱耸万山,画图曾进悦天颜。金炉飞篆乘鸾去,玉笈翻经引鹤还。棋洞落花春寂寂,药槽流水夜潺潺。人来共道修仙易,谁肯安心学坐圜。
  • 作者: 释印肃,朝代: 宋代
    却叹回时鬓似霜,眉毛眼睫放毫光。从前无理今皆道,笑指泥途七宝装。
  • 作者: 释正觉,朝代: 宋代
    秋生眉睫,雪积颠发。见偏正之往来,得离微之出没。閒閒霁雨之云,烂烂濯波之月。相随来也入诸尘,妙触门门自超越。
  • 作者: 释正觉,朝代: 宋代
    云梯陟云顶,来寻坏衲师。破峡水一脉,挂松月半规。疏旷麋鹿性,厌饫丘壑姿。眷言携不去,迟立倚筇枝。
  • 作者: 苏轼,朝代: 宋代
    安定郡王以黄柑酿酒,谓之洞庭春色,色香味三绝,以饷其犹子德麟。德麟以饮余,为作此诗。醉后信笔,颇有沓拖风气。二年洞庭秋,香雾长噀手。今年洞庭春,玉色疑非酒。贤王文字饮,醉笔蛟蛇走。既醉念君醒,远饷为我寿。瓶开香浮座,盏凸光照牖。方倾安仁醽,(潘岳《笙赋》云:披黄苞以授柑,倾绿瓷以酌醽)。莫遣公远嗅。(明皇食柑,凡千余枚,皆缺一瓣,问进柑使者,云中途尝有道士嗅之。盖罗公远也。)要当立名字,未可问升斗。应呼钓诗钩,亦号扫愁帚。君知蒲萄恶,止是嫫姆黝。须君滟海杯,浇我谈天口。
  • 作者: 白玉蟾,朝代: 宋代
    剑法年来久不传,年来剑侠亦无闻。一从袖里青蛇去,君山洞庭空水云。逸人习剑得其诀,时见岩前青石裂。何如把此入深番,为国沥尽匈奴血。
  • 作者: 韩淲,朝代: 宋代
    风暖晨光寂寂,月明夜气沈沈。山间林下步轻阴。花柳飞绵布锦。酒病向谁能遣,春愁惟我难禁。尊前一曲断肠声。梦破晓窗敧枕。
  • 作者: 梅尧臣,朝代: 宋代
    潘侯话庐山,落落尤可伏。初云江上来,远见云中瀑。舍舟到云外,观瀑已岩麓。往往逢平田,攒攒爱深木。竹门悬径微,源水阴藤覆。坐石浸两骹,炎肤起芒粟。夕阳穿万峰,高下相出缩。寻常杳不分,但被烟岚畜。绝顶水底花,开谢向渊腹。风力岂能加,日气岂能{左日右奥}。揽之不可得,滴沥空在掬。夜昏投僧居,孤灯望溪曲。忽闻清磬音,渐近幽林屋。止侯休多谈,已满我心目。怀游二十年,梦寐今固熟。何当借轻舠,一往如飞鹜。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