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东风第一枝 玉簪原文 诗词名句

东风第一枝 玉簪

作者: 张雨朝代: 元代

东风第一枝 玉簪原文

清泪如铅,绿房迎晓,宝阶低拥云叶。
蜻蜓飞上搔头,依前艳香未歇。
西窗暗雨,怪帘底、参差凉月。
正一丛、深倚琅*,石上只愁磨折。
问瑶草、应怜短发。
曾醉堕、无声腻滑。
羞他金雀钿蝉,似高水仙罗袜。
芳心断绝。
谁与赠、湘皋琼*。
试折花、掷作银桥,看舞素鸾回雪。

诗词问答

问:东风第一枝 玉簪的作者是谁?答:张雨
问:东风第一枝 玉簪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东风第一枝 玉簪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张雨的名句有哪些?答:张雨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清泪

眼泪。 宋 曾巩 《秋夜》诗:“清泪昏我眼,沉忧回我肠。” 明 沉德符 《野获编·佞幸·佞人涕泣》:“乃以数行清泪,再荷收録,终以爱弛。” 郁达夫 《沉沦》一:“他的眼睛里就涌出了两行清泪来,他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缘故。”

宝阶

佛教语。指佛自天下降的步阶。《观佛三昧海经·观四威仪品》:“从阎浮提金刚地际上忉利宫,一一宝阶七重栏楯。” 晋 法显 《佛国记》:“佛从忉利天上来,向下下时,化作三道宝阶,佛在中道七宝阶上行。”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劫比他国》:“伽蓝大垣内有三宝阶,南北列,东面下,是如来自三十三天降还所也。昔如来起自 胜林 ,上升天宫,居 善法堂 ,为母説法,过三月已,将欲下降, 天帝释 乃纵神力,建立宝阶。中阶黄金,左水精,右白银。如来起 善法堂 ,从诸天众,履中阶而下, 大梵王 执白拂,履银阶而右侍; 天帝释 持宝盖,蹈水精阶而左侍。” 宋 范成大 《白玉楼步虚词》之二:“雪色宝阶千万丈,人间遥作白虹看。”

云叶

(1).犹云片,云朵。 南朝 陈 张正见 《初春赋得池应教》:“春光落云叶,花影发晴枝。” 唐 杜甫 崔彧 《夏夜李尚书筵送宇文石首赴县联句》:“雨稀云叶断,夜久烛花偏。” 仇兆鳌 注:“ 陆机 《云赋》:金柯分,玉叶散。” 宋 范成大 《明日大雨复折赠再次韵》:“一天云叶翳朝霞,风卷泥沾不惜花。” 元 袁桷 《上京杂咏再次韵》之一:“风花秋黯淡,云叶雨连绵。”

(2).浓密的叶子。 宋 辛弃疾 《乌夜啼·廓之见和复用前韵》词:“千尺蔓,云叶乱,繫长松。却笑一身缠绕、似衰翁。”

(3).木名。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五四:“云叶,生 密县 山野中。其树枝叶皆类桑,但其叶如云头,花叉又似木欒树。叶微阔。开细青黄花。其叶味微苦。”

蜻蜓

(1) 构成蜻蜓目的任何种大形的昆虫,有很多复眼的大形头部,触角短小,腹部细长,四只窄长有网状脉的翅,颚粗壮,足适于握住猎物,对人完全无害而属于最有用的昆虫,成虫取食飞翔捉到的昆虫并消灭大量蝇蚋与蚊虫,而水生若虫捕食消灭蚊虫幼虫

(2) 蜻蜓目的昆虫

搔头

(1) 挠头,心绪烦乱或有所思的动作

(2) 古代指簪子

玉搔头

依前

照旧;仍旧。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榆白杨》“尤忌捋心”原注:“捋心则科茹不长,更须依法烧之,则依前茂矣。” 唐 韩愈 《黄家贼事宜状》:“不能别立规模,依前还请攻讨。” 宋 张先 《南乡子·中秋不见月》词:“今夜相思应看月,无人。露冷依前独掩门。”《水浒传》第二一回:“那婆娘復翻身转又上楼去,依前倒在牀上。”

参差

(1) 不齐

参差荇菜。——《诗·周南·关睢》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唐· 杜牧《阿房宫赋》

(2) 早晚相差

参差了三两年

(3) 差池;失误

没半点儿参差

译意参差

(4) 马虎

不敢参差

(5) 关系不融洽

人人不睦,个个参差

凉月

(1).秋月。 南朝 齐 谢朓 《移病还园示亲属》诗:“停琴佇凉月,灭烛听归鸿。” 宋 苏舜钦 《和彦猷晚宴明月楼》之二:“緑杨有意簷前舞,凉月多情海上来。” 清 纳兰性德 《河渎神》词:“凉月转雕阑,萧萧木叶声乾。”

(2).七月的异名。《事物异名录·岁时·七月》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七月曰首秋、初秋、上秋、肇秋、兰秋、凉月。”

正一

(1).纯真之一。道家认为“一”为世界万物之本,永恒不变。 南朝 齐 顾欢 《夷夏论》:“佛号正真,道称正一,一归无死,真会无生,在名则反,在实则合。” 唐 卢照邻 《病梨树赋》:“高谈正一,则古之 蒙庄子 ;深入不二,则今之 维摩詰 。” 南唐 谭峭 《化书·道化·正一》:“命之则四(虚、神、气、形),根之则一,守之不得,舍之不失,是谓正一。”

(2).道教的一派。原为五斗米道,为 东汉 张陵 所创。传说 太上老君 亲授 张陵 《太平洞极经》、《太玄经》、《五斗经》、《正一经》各若干卷。 张陵 传授于后裔及其门徒。后 张陵 被尊为“天师”、“正一天师”,其所创之道派亦称为“天师道”、“正一道”。 唐 宋 后南北天师道与上清、灵宝等道派逐渐合流,统称为“正一道”。主要奉持《正一经》,崇拜鬼神,画符念咒、驱鬼降妖、祈福禳灾等。《旧唐书·隐逸传·司马承祯》:“﹝ 承禎 ﹞事 潘师正 ,傅其符籙及辟穀、导引、服饵之术。 师正 特赏异之,谓曰:‘我自 陶隐居 传正一之法,至汝四叶矣。’”《元史·释老传·张与材》:“八年,授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籙。”《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这一房道士,世传正一道教,善能书符遣将,剖断人间祸福。”

磨折

折磨;磨难

瑶草

(1).传说中的香草。 汉 东方朔 《与友人书》:“相期拾瑶草,吞日月之光华,共轻举耳。” 唐 李贺 《天上谣》:“ 王子 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 鲁迅 《坟·杂忆》:“我当时的意思……并不是从什么‘艺术之宫’里伸出手来,拔了海外的奇花瑶草,来移植在 华 国的艺苑。”

(2).泛指珍美的草。《文选·江淹<从冠军建平王登庐山香炉峰>诗》:“瑶草正翕赩,玉树信葱青。” 吕向 注:“瑶草、玉树,皆美言之。” 金 元好问 《春风来》诗:“春风来时瑶草芳,緑池珠树宿鸳鸯。” 明 袁中道 《武当》诗之二:“ 秦 敦 汉 鼎存肤骨,瑶草琼枝作鬘鬟。”

(3).被雪覆盖的草。 宋 苏轼 《蔡州道遇雪》诗:“三径瑶草合,一缾井花温。” 清 汪懋麟 《人日同诸子游平山堂大雪骤至》诗:“喜胜褰瑶草,狂思倒葛巾。”

短发

(1).稀少的头发。指老年。 唐 杜甫 《奉送郭中丞兼太仆充陇右节度使三十韵》:“随肩趋刻漏,短髮寄簪缨。” 宋 张孝祥 《念奴娇·过洞庭》词:“短髮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 宛新彬 等注:“短髮,稀髮。”

(2).短头发。

(3).断发。剪短头发。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景宁寺》:“短髮之君,无杼首之貌;文身之民,禀蕞陋之质。” 周祖谟 校释:“短髮者,即断髮也,与文身为对文。”

无声

没有一点声音

无声无息

金雀

(1).钗名。妇女首饰。 晋 陆机 《日出东南隅行》:“金雀垂藻翘,琼珮结瑶璠。” 唐 白居易 《长恨歌》:“花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明 无心子 《金雀记·开场》:“掷果车灯宵驰纵,金雀盟天假良缘。”

(2).花名。

钿蝉

妇女贴于面颊的蝉形金花。 明 梅鼎祚 《玉合记·义姤》:“啼妆半贴鈿蝉,手语斜飞金雁。”

(1).筝饰。亦借指筝。 唐 温庭筠 《赠弹筝人》诗:“鈿蝉金雁皆零落,一曲《伊州》泪万行。” 明 徐霖 《绣襦记·鸣珂嘲宴》:“排场寂,看鈿蝉金鴈,锦茵狼籍。” 清 陈维崧 《冬闺》词:“有恨篝前银鸭睡,无情筝上鈿蝉啼。”

(2).镶嵌金、银、玉、贝等物的蝉形发饰。 宋 汪藻 《醉落魄》词:“结儿梢朵香红扐,鈿蝉隐隐摇金碧。”

水仙

见“ 水仙 ”。

亦作“ 水僊 ”。1.传说中的水中神仙。 唐 司马承顺 《天隐子·神解八》:“在人谓之人仙,在天曰天仙,在地曰地仙,在水曰水仙,能变通之曰神仙。” 宋 王安石 《小姑》诗:“初学水仙骑赤鲤,竟寻山鬼从文貍。”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八:“ 冯夷 , 华阴 , 潼乡 隄伯 人也。服八石,得水仙,是为 河伯 。”按, 汉 袁康 《越绝书·德序外传记》称 伍子胥 为水仙; 晋 王嘉 《拾遗记·洞庭山》称 屈原 为水仙。因 伍子胥 死后被沉尸于江; 屈原 自投 汨罗江 以死,故后人传说为水仙。

(2).谓水葬者。 北齐 刘昼 《新论·风俗》:“胡之北有 射姑 之国,其亲死,则弃尸於江中,谓之‘水仙’。”

(3).称遍游江湖乐而忘返之人。 唐 袁郊 《甘泽谣·陶岘》:“﹝ 陶峴 ﹞富有田业,择家人不欺而了事者,悉付之,身则汎艚江湖,遍游烟水,往往数岁不归…… 吴 越 之士,号为水仙。”

(4).琴曲名。《水仙操》的简称。 宋 陈亮 《诉衷情》词:“数声《渔父》,一曲《水仙》,歌断还愁。” 明 夏完淳 《夜宿山馆》诗:“《水仙》未成调,《广陵》已絶散。” 康有为 《出都留别诸公》诗:“一曲苍茫奏《水仙》,灵飞鬼啸一千年。”

(5).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鳞茎作卵圆形,叶子条形,伞形花序,花白色,中心黄色,有香味。供观赏,鳞茎和花可入药。亦指此种植物的花。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四:“ 杨诚斋 云:世以水仙为金琖银臺。盖单叶者,其中真有一酒琖,深黄而金色。” 清 黄宗羲 《小园记》:“买瓦盆百餘,以植草花:水僊、艾人、芳洲、洛阳、茉莉。” 清 沉复 《浮生六记·闲情记趣》:“种水仙无 灵璧 石,余尝以炭之有石意者代之。” 冰心 《住事·别后》:“﹝一个女子﹞正低头画那钢琴上摆着的一盆水仙。”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二·水仙》。

罗袜

亦作“ 罗韈 ”。丝罗制的袜。 汉 张衡 《南都赋》:“脩袖繚绕而满庭,罗袜躡蹀而容与。”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陵波微步,罗韈生尘。” 宋 苏轼 《洞庭春色赋》:“惊罗袜之尘飞,失舞袖之弓弯。” 鲁迅 《集外集拾遗·所闻》:“忽忆情亲焦土下,佯看罗袜掩啼痕。”

芳心

指女子的心境

断绝

(1) 中断联系

断绝来往

断绝朋友关系

(2) 不再连贯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银桥

传说中仙杖变化而成的大桥。桥可通月宫。典出 前蜀 杜光庭 《神仙感遇传》:“ 玄宗 於宫中翫月, 公远 奏曰:‘陛下莫要至月中看否?’乃取拄杖,向空掷之,化为大桥,其色如银。请 玄宗 同登。约行数十里,精光夺目,寒气侵人,遂至大城闕。 公远 曰:‘此月宫也。’” 金 元好问 《世宗御书田不伐望月婆罗门引先得楚字韵》:“银桥望极竟不归,灭没 燕 鸿不平 楚 。” 元 陆仁 《水调歌头·宴顾仲瑛金粟影亭赋桂》词:“露冷 广寒 夜,唤醒 玉真 愁。银桥忆得飞渡,曾侍上皇游。”

鸾回

见“ 鸞迴 ”。

亦作“ 鸞回 ”。1.鸾鸟回旋飞翔。常比喻舞姿。 北周 庾信 《和咏舞》:“鸞迴镜欲满,鹤顾市应倾。” 唐 李百药 《鹦鹉赋》:“应舞节以鸞回,慕知来而鹊起。”

(2).形容书法精美。 北周 庾信 《谢赵王示新诗启》:“琉璃彤管,鹊顾鸞迴;婉转緑沉,猿惊雁落。” 倪璠 注:“ 庾肩吾 《书品序》曰:‘波回堕镜之鸞,楷顾雕陵之鹊,并以篆籀重復见重昔时。’言 赵王 善书也。” 唐 杜甫 《奉贺阳城郡王太夫人恩命加邓国太夫人》诗:“紫誥鸞迴纸,清朝燕贺人。”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李观,朝代: 唐代
    卧君山窗下,山鸟与我言。清风何飕飗,松柏中夜繁。久游失归趣,宿此似故园。林烟横近郊,谿月落古原。稚子不待晓,花间出柴门。
  • 作者: 释师体,朝代: 宋代
    克己堂前开饭店,股肱屋里贩扬州。头戴草鞋呈丑拙,凑成一段好风流。
  • 作者: 林景熙,朝代: 宋代
    寥落空江上,买鱼开酒尊。乱山含雪意,孤艇寄枫根。滩近不成梦,鸿飞欲断魂。偶呼英帽语,一犬吠前村。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涧实山葩胜稻梁,天空林密任翱翔。

    有时彳亍庭莎步,印出云章不可详。

  • 作者: 王禹偁,朝代: 宋代
    标签: 春天感怀
    春云如兽复如禽,日照风吹浅又深。谁道无心便容与,亦同翻覆小人心。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画成漫置未经意,人去搜吟每系思。

    远之有望近不厌,匪今伊昔忽同时。

  • 作者: 孟集,朝代: 元代

    十年困尘氛,南北厌奔走。

    流年既冉冉,节序复何有。

    今日天气佳,那知是重九。

    玉龙并高寒,黄金照虚牖。

    笑谈得佳士,更喜杯在手。

    西望堕乌纱,容我开笑口。

  • 作者: 范成大,朝代: 宋代
    翬飞五级半空翔,指点楼栏说太皇。劫火不能侵愿力,岿然独似汉灵光。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湖上搆疏轩,湖色窗中滟。

    虚明涵万象,名之曰藻鉴。

    谋目对有本,澄心看不厌。

    掠珠燕颉颃,吹縠鱼喁噞。

    秋夕月娟娟,春朝风潋潋。

    于水彼曾云,于人吾方念。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过午云低宇,又无风起蘋。

    飘零刚湿地,倏忽露高旻。

    其奈泽成假,惟增愁是真。

    未沾分寸际,惭愧说依旬。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