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春日投钱塘元帅尚父二首原文 诗词名句

春日投钱塘元帅尚父二首

作者: 罗隐朝代: 唐代

春日投钱塘元帅尚父二首原文

正忧衰老辱金台,敢望昭王顾问来。
门外旌旗屯虎豹,壁闲章句动风雷。
三都节已联翩降,两地花应次第开。
若比紫髯分鼎足,未闻余力有琼瑰。
征东幕府十三州,敢望非才忝上游。
官秩已叨吴品职,姓名兼显鲁春秋。
盐车顾后声方重,火井窥来焰始浮。
一句黄河千载事,麦城王粲谩登楼。

诗词问答

问:春日投钱塘元帅尚父二首的作者是谁?答:罗隐
问:春日投钱塘元帅尚父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春日投钱塘元帅尚父二首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罗隐的名句有哪些?答:罗隐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661-24

参考注释

衰老

年老而精力、体质衰弱

辱金

指出自坟墓随葬或曾作钗钏、溲器等的金子。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广知》:“金曾经在丘塚及为釵釧、溲器, 陶隐居 谓之辱金,不可合鍊。”

顾问

有某方面的专门知识、备以咨询的人员

法律顾问

旌旗

旗帜

旌旗裂。——《资治通鉴·唐纪》

上建旌旗。——《资治通鉴》

钟鼓旌旗。——宋· 苏轼《教战守》

遍地旌旗。——《广东军务记》

旌旗蔽日

虎豹

(1).喻指 * 之人。《后汉书·刘陶传》:“陛下不悟,而竞令虎豹窟於麑场,豺狼乳於春囿。” 唐 韦应物 《京师叛乱寄诸弟》诗:“覉离守远郡,虎豹满 西京 。” 清 方文 《偕蔡芹溪至宛兼赠令弟玉立》诗:“虎豹当关欲嚙人,季女何能不憔悴?”

(2).比喻勇猛的战士。 唐 罗隐 《春日投钱塘元帅尚父》诗之一:“门外旌旗屯虎豹,壁间章句动风雷。”

(3).比喻富有文采。 宋 黄庭坚 《送谢公定作竟陵主簿》诗:“ 谢公 文章如虎豹,至今斑斑在儿孙。”

(4).形容怪石。 宋 苏轼 《后赤壁赋》:“履巉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

章句

(1) 古籍的分章分段和语句停顿

(2) 分析古文的章节和句读

复习五经,皆训诂大义,不为章句。——《后汉书》

风雷

(1).风和雷。《易·益》:“风雷,益。” 宋 曾巩 《喜雨》诗:“更喜风雷生北极,顿驱云雨出灵湫。” 清 袁枚 《续新齐谐·天上过船》:“ 乾隆 五十五年五月十四日,风雷大作。”

(2).形容响声巨大。 唐 方干 《因话天台胜异仍送罗道士》诗:“石上丛林碍星斗,窗前瀑布走风雷。” 宋 苏轼 《送郑户曹》诗:“山水自相激,夜声转风雷。”

(3).比喻威猛的力量或急剧变化的形势。 宋 苏轼 《送将官梁左藏赴莫州》诗:“一朝鼓角鸣地中,帐下美人空掩面;岂如千骑平时来,笑谈謦欬生风雷。”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十:“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瘖究可哀。” 廖仲恺 《壬戌六月禁锢中闻变有感》诗:“ 珠江 日夕起风雷,已倒狂澜孰挽迴?”

三都

(1).三个都城。 春秋 鲁 三 桓 执政,皆建城拟于国都, 季孙 之 费 、 孟孙 之 成 、 叔孙 之 郈 ,称三都。《左传·定公十二年》:“ 仲由 为 季氏 宰,将堕三都。” 杜预 注:“三都, 费 、 郈 、 成 也。”

(2).三个都城。指 战国 赵 、 卫 、 魏 三国的都城。《吕氏春秋·无义》:“五大夫功非不大也,然不得入三都。” 高诱 注:“三都, 赵 、 卫 、 魏 。”

(3).三个都城。 东汉 称 雒阳 为东都, 长安 为西都, 宛 为南都,合称三都。

(4).三个都城。指 三国 时的 蜀 都 成都 、 吴 都 建业 、 魏 都 邺 。《文选·谢灵运<会吟行>》:“两京愧佳丽,三都岂能似?” 李善 注:“三都, 蜀 、 吴 、 魏 也。”

(5).三个都城。指 蜀 之 成都 、 广都 、 新都 。 晋 常璩 《华阳国志·蜀志》:“ 蜀 以 成都 、 广都 、 新都 为三都,号名城。”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 洛水 又南逕 新都县 , 蜀 有三都,谓 成都 、 广都 ,此其一焉。”

(6).三个都城。 唐 都 长安 , 显庆 二年(657年)建 洛阳 为东都, 天授 元年(690年)建 晋阳 为北都,与 长安 合称三都。

(7).指 晋 左思 所著《三都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才略》:“ 左思 奇才,业深覃思,尽鋭於《三都》,拔萃於《咏史》,无遗力矣。” 唐 齐己 《移居》诗:“欲问存思搜抉妙,几联诗许敌《三都》。” 明 沉鲸 《双珠记·假恩图色》:“失意赋《三都》,驻足将军树。” 清 彭极 《得爰琴兄都门信》诗:“牀头宝剑泣鱼肠,赋就《三都》价未偿。”

(8).三种山都。山都,动物名,狒狒类中最大的一种。旧时传说以山都为居于大树中的山妖。 清 周亮工 《夜登杭川城楼有感》诗之四:“亲心万里苦相关。”原注:“ 汀 ( 福建 长汀 )治初造,砍大树千餘。其树皆山都所居。山都有三种:下曰猪都,中曰人者,其高者为鸟都。即如人形而卑小,男妇自为配偶。猪都皆身如猪;鸟都人首能言,闻其声不见其形;人都或时见形。当伐木时,有术者 周元大 能禹步为厉术,以左合赤索围木而砍之。树仆,剖其中,三都皆不能化,执而煮之於鑊内。”

联翩

鸟飞翔时的一种姿态。比喻断续而迅疾

一夜春风,细雨联翩

两地

(1).两处;两个地方。 南朝 梁 何逊 《与胡兴安夜别诗》:“念此一筵笑,分为两地愁。” 唐 元稹 《齐煚饶州刺史王堪澧州刺史制》:“俾分两地之忧,佇听二天之谚。”《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想我 何玉凤 遇见这位 安伯父 ,两地成全,一丘合葬,可见‘不求人’的这句话断説不起。” 鲁迅 许广平 有《两地书》。如:他们分居两地多年了。

(2).犹两府。借指中书省、枢密院。 宋 无名氏 《新编分门古今类事·子京两地》:“ 宋子京 在 蜀 有诗三百篇,名曰《猥藁》。常吟曰:‘碧云自有三年信,明月长为两地愁。’以公之才望,竟不登两地,愁愤而薨,人以为此诗之讖也。” 宋 范仲淹 《答手诏条陈十事》:“ 范仲淹 、 富弼 皆在两地,所宜尽心,为国家诸事建明,不得顾避。”

次第

依一定顺序,一个挨一个地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之一)》

次第花开

鼎足

鼎的腿,鼎有三腿。比喻三方面并立的形势

如此则荆、 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资治通鉴》

余力

剩余的力量;多余的精力

不遗余力

琼瑰

(1).次于玉的美石。《诗·秦风·渭阳》:“何以赠之,琼瑰玉佩。” 毛 传:“琼瑰,石而次玉。”

(2).泛指珠玉。《左传·成公十七年》:“初, 声伯 梦涉 洹 ,或与己琼瑰食之。” 杜预 注:“琼,玉;瑰,珠也。”《晋书·庾亮传论》:“古者右贤左戚,用杜溺私之路……是以厚赠琼瑰,罕升津要。” 宋 欧阳修 《和刘原父澄心纸》:“ 子美 生穷死愈贵,残章断稿如琼瑰。”

(3).喻美好的诗文。 唐 罗隐 《县斋秋晚酬友人见寄》诗:“中和节后捧琼瑰,坐读行吟数月来。” 宋 辛弃疾 《西江月·和李兼济提举》词:“琼瑰千字已盈怀,消得津头一醉。” 元 耶律楚材 《和南质张学士见赠》之一:“和我新诗使予起,却得琼瑰酬木李。”

(4).喻珍贵的赠物。 宋 宋祁 《送梵上人归天台》诗:“嗟予投报乏琼瑰,目睇金园剩九回。”

幕府

(1) 旧时将帅办公的地方,后也泛指衙署

(2) 日本明治以前执掌全国政权的军阀

非才

(1).无能,不才。指才不堪任。 晋 干宝 《晋纪总论》:“树立失权,託付非才,四维不张,而苟且之政多也。”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六:“司刑司直 陈希閔 以非才任官,庶事凝滞。”

(2).用为自谦之辞。 唐 岑参 《佐郡思旧游》诗:“同类皆先达,非才独后时。” 宋 欧阳修 《泷冈阡表》:“又八年, 修 以非才,入副枢密,遂参政事。”

上游

(1) 河流靠近发源地的一段

黄河上游

(2) 比喻先进的地位

力争上游

(3) 上级

只恐上游知道

官秩

(1).官吏的职位或依品级而定的俸禄。《荀子·王霸》:“百官则将齐其制度,重其官秩,若是,则百吏莫不畏法而遵绳矣。”《史记·秦本纪》:“三将至, 繆公 素服郊迎,嚮三人哭曰:‘孤以不用 百里傒 、 蹇叔 言以辱三子,三子何罪乎?子其悉心雪耻,毋怠。’遂復三人官秩如故,愈益厚之。”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壁记》:“朝廷百司诸厅皆有壁记,叙官秩创置及迁授始末。”《续资治通鉴·宋真宗景德二年》:“水部郎中 许元豹 復言:‘缘 河 州县和市边穀数少,望许进献粮粟,授以官秩。’”

(2).指授予官职。 汉 王充 《论衡·问孔》:“毒苦贫贱,起为奸盗,积聚货财,擅相官秩,是为不以其道。”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 盘瓠 是畜,不可官秩,又不可妻,虽有功,无施也。”

姓名

人的姓氏和名字

春秋

(1) 一年,四季

春秋匪解,享祀不忒。——《诗·鲁颂·閟宫》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

(2) 年龄

(3) 我国古代名,指公元前770—前476年中国各诸侯国争霸的时代

(4) 史书名。儒家经典之一,相传孔子根据鲁国的编年史修订而成

本之《春秋》以求其断。——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盐车

运载盐的车子。《战国策·楚策四》:“夫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 太行 。蹄申膝折,尾湛胕溃,漉汁洒地,白汗交流,中阪迁延,负辕不能上。 伯乐 遭之,下车攀而哭之,解紵衣以幂之。”后以“盐车”为典,多用于喻贤才屈沉于天下。 汉 贾谊 《吊屈原文》:“驥垂两耳,服盐车兮。” 唐 殷尧藩 《暮春述怀》诗:“此时若遇 孙阳 顾,肯服盐车不受鞭。” 宋 黄庭坚 《送曹子方福建路运判兼简运使张仲谋》诗:“盐车之下有絶足,败羣勿纵为民残。” 明 高启 《天闲青骢赤骠二马歌》:“请看垂耳盐车者,那得昂藏八尺身!” 清 孙枝蔚 《君马黄》诗:“耻遭众口夸,寧受盐车厄。”

顾后

(1).向后看视。《楚辞·离骚》:“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 洪兴祖 补注:“顾,还视也……言前观 汤 武 之兴,顾视 桀 紂 之所以亡。”

(2).回过头来照顾。亦谓顾及后面。《北史·隋纪下·炀帝》:“使夫居者有敛积之丰,行役无顾后之虑。”《红楼梦》第一一○回:“到了下半天,亲友更多了,事情也更繁了,瞻前不能顾后。”

方重

端方持重。《后汉书·牟融传》:“明年,代 伏恭 为司空,举动方重,甚得大臣节。” 宋 欧阳修 《镇安军节度使程公神道碑铭》:“公性方重,寡言笑。” 明 冯梦龙 《智囊补·上智·屠枰石》:“ 宋 韩亿 性方重,累官尚书左丞。”《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宝元二年》:“ 齐 方重有风采,自初仕,未尝至权门。”

火井

主要生产天然气的井;能喷出天然气的井

黄河

中国第二长河,发源于青海,流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公里。流经黄土高原、夹带大量泥沙,每年达16亿吨,除12亿吨入海外,有4亿多吨沉积在下游河床上,有些地段河底竟高出地面5—10米,成为有名的“地上河”

千载

千年。形容岁月长久。《汉书·王莽传上》:“於是羣臣乃盛陈‘ 莽 功德致 周 成 白雉之瑞,千载同符’。” 唐 韩愈 《歧山下》诗:“自从 公旦 死,千载閟其光。”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三年丧》:“惟我 纯皇 孝挚性成,力阻浮议,使千载之陋,更於一旦。”

麦城

古城名。相传为 楚昭王 所筑。故址在今 湖北 当阳 东南, 沮 漳 两水间。 东汉 建安 二十四年(公元219年), 蜀汉 大将 关羽 为 吴 将 吕蒙 击败,西走保 麦城 ,即此。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沮水》:“又南逕 麦城 西,昔 关云长 诈降处,自此遂叛。” 唐 杜甫 《送田四弟将军》诗:“燕辞枫树日,雁度 麦城 霜。”《三国演义》第七六回:“ 关平 告曰:‘军心乱矣,必得城池暂屯,以待援兵。 麦城 虽小,足可屯扎。’ 关公 从之,催促残军前至 麦城 ,分兵紧守四门。”

登楼

(1).上楼。 南朝 宋 谢灵运 《南楼中望所迟客》诗:“登楼为谁思,临江迟来客。” 宋 戴复古 《无策》诗:“老觉登楼懒,心知涉世疎。”《花月痕》第十回:“ 荷生 道:‘正是,我们何不登楼一望。’”

(2).指 汉 末 王粲 避乱客 荆州 ,思归,作《登楼赋》之事。 唐 杜甫 《春日江村》诗之五:“羣盗哀 王粲 ,中年召 贾生 。登楼初有作,前席竟为荣。” 宋 陆游 《秋望》诗:“一樽莫恨盘飧薄,终胜登楼忆故乡。” 金 元好问 《邓州城楼》诗:“自古江山感游子,今人谁解赋登楼。” 元 戴良 《怀宋庸庵》诗:“ 祖逖 念时空击檝, 仲宣 多难但登楼。”参见“ 登楼赋 ”。

(3).特指登上御楼,赦免囚徒。古代帝王大赦仪式之一种。 宋 李心传 《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建炎二年三月》:“陛下还京,登楼肆赦,则天下之人,尽皆迁善远罪。”《宋史·礼志二十》:“﹝御楼肆赦﹞其日,刑部録诸囚以俟。驾还至 宣德门 内幄次,改常服,羣臣就位,帝登楼御坐,枢密使、宣徽使侍立,仗卫如仪。”《宋史·乐志一》:“今郊祀礼毕,登楼肆赦,然后还宫。”《宋史·乐志二》:“皇帝归大次奏《定安》,登楼礼成奏《圣安》,驾回奏《采茨》。”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刘克庄,朝代: 宋代
    野老柴门日日开,且无栏槛碍飞回。劝君莫入珠帘去,羯鼓如雷打出来。
  • 作者: 苏轼,朝代: 宋代
    帘卷窗穿户不扃,隙尘风叶任纵横。幽人睡足谁呼觉,攲枕床前有月明。
  • 作者: 佚名,朝代: 唐代

    危冠高袖楚宫妆,独步闲庭逐夜凉。
    自把玉簪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

  • 作者: 方回,朝代: 宋代
    城中残春未识春,城外心赏无不有。今年春寒晚乃暖,尚余飞絮忘高柳。西湖孰谓西子老,虽老绝胜登徒丑。刺水乍见新荷翻,衔泥莫辨乳燕耦。儿曹恶陈争喜新,好以玄鬓嘲白首。遮莫少年自得志,看人轻肥但袖手。今朝天色知可意,张丈殷兄总閒叟。此一秃翁许追随,琳宫菊花问开否。主客十人人能诗,冥搜远讨心欲呕。何如平易任天真,索纸便作龙蛇走。仇仙笑指皋亭山,横塞武林当水口。不尔歌舞百万家,马能奕世长保守。我独睥睨寿星寺,欺孤柄臣据其右。一朝击死木棉庵,头颅可朽臭不朽。向来世故未深识,折腰此人觊升斗。追忆谢傅小忍语,窃虞桓玄锡命九。山河变幻泗鼎不,脱身万死亦云偶。升沉得丧俱置之,天地古今一杯酒。乍聚忽散醉忽醒,浮生邂逅
  • 作者: 苏轼,朝代: 宋代
    舟人苦炎热,宿此乔木湾。清月未及上,黑云如颓山。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三朵玉兰十朵桃,兰陵舟次昔挥毫。

    流阴廿八岁过隙,饶汝舟中香色牢。

  • 作者: 靳荣,朝代: 元代

    太子神陂护綵氛,平芜疏树夕阳曛。

    乍惊天外初来雁,忽见沙边已落群。

    秋影横斜浮浅水,寒声嘹唳彻青云。

    世间飞翼知多少,孰似当年系帛勋。

  • 作者: 罗愿,朝代: 宋代
    秋宇净如水,月镜不安台。郁孤高处张乐,语笑脱氛埃。檐外白毫千丈,坐上银河万斛,心境两佳哉。俯仰共清绝,底处著风雷。问天公,邀月姊,愧凡才。婆娑人世,羞见蓬鬓漾金罍。来岁公归何处,照耀彩衣簪橐,禁直且休催。一曲庾江上,千古继韶陔。
  • 作者: 苏轼,朝代: 宋代
    短翎长喙喜喧卑,曳练双翔亦自奇。赖有黄鹂斗嬛好,独依藓石立多时。绿阴青子已愁人,忍见中庭燕麦新。周怅刘郎今白首,时来看卷觅余春。
  • 作者: 钱起,朝代: 唐代
    标签: 唐诗三百首送别惜别
    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水月通禅观,鱼龙听梵声。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