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木兰回跸驻避暑山庄作原文 诗词名句

木兰回跸驻避暑山庄作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木兰回跸驻避暑山庄作原文

木兰廿日事秋蒐,临乐何曾忘运筹。

去盼佳音回尚尔,今看美景昨如流。

叠峰锦树红赢绿,落峡琴泉沉且浮。

似此溪山可孤负,三朝合著翠华留。

诗词问答

问:木兰回跸驻避暑山庄作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木兰回跸驻避暑山庄作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木兰回跸驻避暑山庄作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九十

2. 去声

参考注释

木兰

(1) 一种落叶乔木,叶子互生,倒卵形或卵形,花大,外面紫色,里面白色,果实是弯曲的长圆形。花蕾供药用

(2) 这种植物的花。也叫“辛夷”或“木笔”

秋蒐

秋日畋猎。《春秋·昭公八年》:“秋蒐于 红 。”《穀梁传·桓公四年》:“四时之田(畋),皆为宗庙之事也。春曰田,夏曰苗,秋曰蒐,冬曰狩。”

何曾

反问表示未曾

你何曾想到他今天会成为总统?

运筹

筹划;制定策略,进行谋划

运筹法

猴王不惧呵呵笑,铁棒翻腾自运筹。——《西游记》

佳音

好的消息

伫盼佳音

尚尔

(1).仍然。 明 王琼 《双溪杂记》:“ 土番 之酋长尚尔骄悍, 哈密 之城印犹未归。”

(2).尚且如此。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对神尚尔,对人可知。”

美景

优美的景色(如海、陆地或天空的)

孤负

(1).违背;对不住。旧题 汉 李陵 《答苏武书》:“功大罪小,不蒙明察,孤负 陵 心。” 唐 韩愈 《感春》诗:“孤负平生志,已矣知何奈。” 宋 刘过 《临江仙》词:“青眼已伤前遇少,白头孤负知音。” 明 方孝孺 《与郑叔虔书》:“但媿学术荒陋,无所建明,孤负期待,以损知人之哲。”

(2).谓徒然错过。 宋 黄机 《水龙吟》词:“恨荼蘼吹尽,樱桃过了,便只恁成孤负。” 元 无名氏 《抱妆盒》第一折:“他怎肯孤负子这艷阳三月天。”《红楼梦》第三八回:“秋光荏苒休孤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三朝

(1).正月一日。为岁、月、日之始,故曰三朝。《文选·班固<东京赋>》:“春王三朝,会同 汉 京。” 李善 注:“三朝,岁首朔日也。”《汉书·孔光传》:“岁之朝,曰三朝。” 颜师古 注:“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 唐 耿湋 《元日早朝》诗:“九陌朝臣满,三朝候鼓赊。” 宋 杨万里 《诚斋荆溪集序》:“戊戌三朝,时节赐告,少公事,是日即作诗。”

(2).谓三日。 唐 李白 《上三峡》诗:“三朝上 黄牛 ,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鬢成丝。”

(3).旧时婚后或出生后第三日均称“三朝”。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嫁娶》:“三日,女家送冠花、彩段、鹅蛋……并以茶饼鹅羊果物等合送去壻家,谓之‘送三朝礼’也。”《四游记·玉帝起赛宝通明会》:“却説那小公子 灵光 ,纔三朝便能言语。” 清 孙枝蔚 《新嫁娘》诗:“从今愁妇职,人莫羡三朝。”

(1).外朝、内朝、燕朝。《周礼·秋官·朝士》“朝士掌建邦外朝之法” 汉 郑玄 注:“ 周 天子诸侯,皆有三朝。外朝一,内朝二。内朝之在路门内者或谓之燕朝。”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二:“古者天子三朝:外朝、内朝、燕朝。外朝在王宫库门外,有非常之事以询万民於宫中。内朝在路门外,燕朝在路门内,盖内朝以见羣臣,或谓之路朝,燕朝以听政,犹今之奏事,或谓之燕寝。”

(2).指前后三代君主统治的时期。 唐 李德裕 《离平泉马上作》诗:“十年紫殿掌洪钧,出入三朝一品身。” 唐 李远 《赠写御容李长史》诗:“三朝供奉无人敌,始觉 僧繇 浪得名。” 宋 苏轼 《题永叔会老堂》诗:“三朝出处共雍容,岁晚交情见二公。”

合著

共同编写或制订

翠华

(1).天子仪仗中以翠羽为饰的旗帜或车盖。《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建翠华之旗,树灵鼉之鼓。” 李善 注:“翠华,以翠羽为葆也。” 南朝 梁 沉约 《九日侍宴乐游苑》诗:“虹旌迢递,翠华葳蕤。”

(2).为御车或帝王的代称。 唐 陈鸿 《长恨歌传》:“ 潼关 不守,翠华南幸。” 宋 陆游 《晓叹》诗:“翠华东廵五十年,赤县神州满戎狄。” 清 陈维崧 《游顾龙山》诗:“闻説当年翠华廵,朱旗暗卷残碑在。”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拜坛》:“想翠华,守枯 煤山 几枝花。”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竹炉茶铫供清陪,便啜春风茗一杯。

    笑指碧溪流水道,源头何较我先来。

  • 作者: 曹勋,朝代: 宋代
    光铺晓曦。云影拂霜低。空阔飞鸿过,两三行、向天际。晴景乍升,晃疏棂,蜂翅迷。密障红炉暖,香缕飘烟细。超然坐久,幽径试寻寒梅。酥点竹间稀。正疏蓓吐南枝。微阳动细蕊。任斜日、沈澹晖。惨惨寒威。晚知皓雪欲垂垂。
  • 作者: 佘翔,朝代: 明代

    婺星光映五云车,花里裁班进紫霞。

    况是轩辕峰下住,容城分得灶中砂。

  • 作者: 杜伯高,朝代: 元代

    山围花柳春风地,水浸楼台夜月天。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玉溪产玉富和阗,厥贡春秋驿路传。

    呈质弗需荆客献,写图遂命嗅人镌。

    杖扶却顾僮随影,茶罢那愁鹤避烟。

    大夏早知蜀邛竹,斯人应遇汉张骞。

  • 作者: 李百药,朝代: 唐代
    纂尧灵命启,灭楚馀闰终。飞名膺帝箓,沈迹韫神功。瑞气朝浮砀,祥符夜告丰。抑扬驾人杰,叱咤掩时雄。缔构三灵改,经纶五纬同。干戈革宇内,声教尽寰中。运谢年逾远,魂归道未穷。树碑留故邑,抗殿表祠宫。沐兰祈泗上,谒帝动深衷。英威肃如在,文物杳成空。竹皮聚寒径,枌社落霜丛。萧索阴云晚,长川起大风。
  • 作者: 曾觌,朝代: 宋代
    璧月窥红粉,金莲映彩山。东风丝管满长安。移下十洲三岛、在人间。两两人初散,厌厌夜向阑。倦妆残醉 * 。手拈玉梅无绪、倚阑干。
  • 作者: 贾岛,朝代: 唐代
    此生披衲过,在世得身闲。日午游都市,天寒往华山。言归文字外,意出有无间。仙掌云边树,巢禽时出关。
  • 作者: 彭龟年,朝代: 宋代
    七情随物感,惟怒最难平。我若能忘物,如雷动太清。
  • 作者: 祝文,朝代: 宋代
    季鹰满眼杯倾淥,鲁望长吟鬓欲斑。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