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一丛花(和张子野)原文 诗词名句

一丛花(和张子野)

作者:赵长卿 朝代:宋代

一丛花(和张子野)原文

当歌临酒恨难穷。
酒不似愁浓。
风帆正起归与兴,岸东西、芳草茸茸。
楚梦乍回,吴音初听,谁念我孤踪。
藏春小院暖融融。
眼色与心通。
乌云有意重梳掠,便安排、金屋房栊。
云雨厚因,鸳鸯宿债,作个好家风。

诗词问答

问:一丛花(和张子野)的作者是谁?答:赵长卿
问:一丛花(和张子野)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一丛花(和张子野)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赵长卿的名句有哪些?答:赵长卿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风帆

亦作“ 风颿 ”。 1.船帆。 清 林则徐 《中秋嶰筠尚书招余及关滋圃军门天培饮沙角炮台眺月有作》诗:“转眸已失 大小虎 ,须臾 沙角 风颿收。” 郭风 《叶笛集》:“我看见无数的双桅船,以它们的高耸的桅杆、红色的三角旗、白色和茶色的风帆,张起或卷下的风帆,来装饰你的港口。”

(2).指张帆乘风而行的船。 唐 韩愈 《岳阳楼别窦司直》诗:“严程迫风帆,劈箭入高浪。” 宋 周密 《齐东野语·三高亭记改本》:“尝试倚楹而望,水光浮空,云日上下,风颿烟艇,飘忽晦明。” 明 张煌言 《怀王媿两少司马徐闇公沉复斋中丞》诗:“南望 铜陵 又一山,风颿千尺鲸波间。” 艾芜 《海岛上》:“屋外一望无际的淡蓝色海面和几只茶褐色风帆,便像壁间的大画幅一样,明静而清新地摆在我的眼前。”

东西

(1) 泛指各种具体或抽象的事物

吃东西

写东西

(2) 特指人或动物(常含喜爱或厌恶的情感)

这小东西真可爱

妈,别理这东西,小心吃了他们的亏。——曹禺《雷雨》

芳草

(1).香草。 汉 班固 《西都赋》:“竹林果园,芳草甘木。郊野之富,号为近 蜀 。” 后蜀 毛熙震 《浣溪沙》词:“花榭香红烟景迷,满庭芳草緑萋萋。” 明 沉鲸 《双珠记·家门始终》:“万古千愁人自老,春来依旧生芳草。”

(2).比喻忠贞或贤德之人。《楚辞·离骚》:“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 王逸 注:“以言往日明智之士,今皆佯愚,狂惑不顾。” 宋 刘攽 《泰州玩芳亭记》:“《楚辞》曰:‘惜吾不及古之人兮,吾谁与玩此芳草?’自诗人比兴,皆以芳草嘉卉为君子美德。”

茸茸

(1) 形容毛发等浓密柔软

(2) 形容花草丛生

相逢之处花茸茸

楚梦

(1).指 楚国 云梦泽 。《文选·陆机<齐讴行>》:“ 孟诸 吞 楚梦 ,百二侔 秦 京。” 李善 注:“《子虚赋》曰:‘ 齐 浮 渤澥 ,游 孟诸 ,吞若 云梦 者八九。’” 南朝 陈 徐陵 《为护军长史王质移文》:“﹝ 华皎 ﹞遂乃治兵 楚梦 ,窃戴干戈,傍引西戎,共谋东夏。”

(2).本指 楚王 游 阳台 梦遇 巫山 神女事。后借指短暂的美梦。多指男女欢会。 唐 李白 《惜馀春赋》:“披 卫 情於 淇水 ,结 楚 梦於 阳云 。” 宋 贺铸 《侍香金童》词:“ 楚 梦方回,翠被寒如水。尚想见, 扬州 桃李。” 清 珠泉居士 《雪鸿小记》:“葳蕤自守, 楚 梦犹虚,余友 潘 子 研香 亟称之。”

吴音

指吴语,吴方言

醉里吴音相媚好。——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孤踪

亦作“ 孤踪 ”。1.孤单。 明 杨慎 《存殁绝句·安公石》:“一疾缘医误,孤踪住世慵。”《续资治通鉴·宋孝宗隆兴元年》:“今臣以孤踪,动輙掣肘,将安用之?”《儒林外史》第二十回:“老和尚见他孤踪,时常煨了茶送在他房里,陪着説话到一二更天。”

(2).孤独的踪迹;前人遗迹。 明 王世贞 《鸣凤记·林遇夏舟》:“黄沙边地,孤踪久淹滞,霜径秋容老。” 明 屠隆 《綵毫记·汾阳报恩》:“寂寞遥天战玉龙,板扉人不到,掩寒松。路迷樵径断孤踪,修竹里,一缕炊烟浓。”

见“ 孤踪 ”。

小院

小庭院;小院落。 宋 程垓 《芭蕉雨》词:“今夜小院无人,重楼有月。” 顾笑言 《你在想什么?》十三:“这时 二秃子 和 长青 老伴已走进了小院。”

暖融融

暖洋洋

眼色

眨眼示意或好像眨眼向人示意的目光,常指劝告、命令、指挥或邀请

乌云

(1) 黑云

狂风四起,乌云满天

(2) 借指妇女的乌发

有意

(1) 故意

有意举行一次化装舞会

(2) 有心思

有意帮忙

梳掠

梳理;梳妆。 唐 白居易 《嗟发落》诗:“既不劳洗沐,又不烦梳掠。” 宋 范成大 《秦楼月》词:“窗纱薄,日穿红幔催梳掠。” 叶圣陶 《未厌集·小病》:“譬如说,假定她此刻在这里……发将怎样梳掠,口脂将怎样点抹。”

便安

便利安稳;便利安适。《后汉书·霍谞传》:“就有所疑,当求其便安,岂有触冒死祸,以解细微?”《三国志·魏志·胡质传》:“在郡九年,吏民便安,将士用命。” 唐 刘禹锡 《为京兆韦尹谢许折籴表》:“臣自理京邑,不先威刑,唯务便安,所期富庶。”《清史稿·仁宗纪》:“凡我君臣,当以忧盛危明之心,不为苟且便安之计。”

金屋

华美之屋。 南朝 梁 柳恽 《长门怨》诗:“无復金屋念,岂照长门心。” 唐 于鹄 《送宫人入道归山》诗:“自伤白髮辞金屋,许著黄裳向玉峯。” 清 龚自珍 《湘月》词:“一枝赠我,安排自有金屋。” 鲁迅 《惜花》诗之二:“剧怜常逐柳绵飘,金屋何时贮 阿娇 ?”参见“ 金屋贮娇 ”。

房栊

亦作“ 房笼 ”。1.窗棂。《汉书·外戚传下·孝成班倢伃》:“广室阴兮帷幄暗,房櫳虚兮风泠泠。” 颜师古 注:“櫳,疏槛也。”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园篱》:“数年成长,共相蹙迫,交柯错叶,特似房笼。” 缪启愉 校释:“笼…… 明 清 刻本及辑要引作‘櫳’”。 黄麓森 校记:“櫳、笼古通。” 南朝 宋 谢惠连 《七月七日夜咏牛女》:“落日隐櫩楹,升月照房櫳。”

(2).泛指房屋。《文选·张协<杂诗>之一》:“房櫳无行跡,庭草萋以緑。” 李周翰 注:“櫳亦房之通称。” 唐 王维 《桃源行》:“月明松下房櫳静,日出云中鷄犬喧。” 明 陆采 《怀香记·鞫询香情》:“房櫳深暮,侍夫人挑灯将卧,忽闻得牕外人行,我两个呵,急出去週围寻顾。” 清 王韬 《淞滨琐话·魏月波》:“忽见瓶花大放,其长若人,自几跃地,彳亍效人行,竟出房櫳。”

云雨

(1) 云和雨

(2) 指男女合欢

鸳鸯

(1) 亚洲一种亮斑冠鸭(Aix galericulata),它与西半球的林鸭关系较近,常被人工饲养。比鸭小,雄的羽毛美丽,头有紫黑色羽冠,翼的上部黄褐色;雌的全体苍褐色;栖息于池沼之上,雌雄常在一起

自名为鸳鸯。——《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比喻恩爱夫妻

宿债

(1) 旧债

偿还宿债

(2) 佛教指前生欠下的罪债

只因我前生欠宿债,今世转来还

家风

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门风

习其家风。——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许浑,朝代:唐代
    往年公子宅,夜宴乐难忘。高竹动疏翠,早莲飘暗香。珠盘凝宝瑟,绮席递华觞。今日皆何处,闭门春草长。
  • 作者:卫宗武,朝代:宋代
    麦畦桑陇夹蔬花,远水晖晖目欲斜。一片野光涵列岫,翠微深处有人家。
  • 作者:郑刚中,朝代:宋代
    老松成偃盖,瘦竹抱虚心。清风度其中,瑟瑟韶濩音。听这遂熟寐,飘然归故林。三洞既生款,赤松亦幽寻。高楼访沈约。四窗桐叶阴。
  • 作者:陈谟,朝代:元代
    标签:大雪

    怪底推篷重不开,千岩万壑白皑皑。

    山阴乘兴那无戴,梁苑多才想有枚。

    碧落空濛龙偃蹇,黄芦淅沥雁堆魁。

    上人制笛翻清思,春向梅花调里回。

  • 作者:柳说,朝代:宋代
    潇洒幽轩好,清间令尹才。庭虚走泉响,门静对山开。夏可捐班扇,风如到楚台。羡君成吏隐,终日远纷埃。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大斯霶霈细霏微,总助楼中润景祈。

    春望其兴恒未至,夏愁已甚冀无违。

    岂常雁塞豫而乐,比似鸳湖是也非。

    暑雨自多怨咨者,思艰每用缅前徽。

  • 作者:李白,朝代:唐代
    【其一】玉不自言如桃李,鱼目笑之卞和耻。楚国青蝇何太多,连城白璧遭谗毁。荆山长号泣血人,忠臣死为刖足鬼。听曲知甯戚,夷吾因小妻。秦穆五羊皮,买死百里奚。洗拂青云上,当时贱如泥。朝歌鼓刀叟,虎变磻溪中。一举钓六合,遂荒营丘东。平生渭水曲,谁识此老翁。奈何今之人,双目送飞鸿。【其二】丽莫似汉宫妃,谦莫似黄家女。黄女持谦齿发高,汉妃恃丽天庭去。人生容德不自保,圣人安用推天道。君不见蔡泽嵌枯诡怪之形状,大言直取秦丞相。又不见田千秋才智不出人,一朝富贵如有神。二侯行事在方册,泣麟老人终困厄。夜光抱恨良叹悲,日月逝矣吾何之?
  • 作者:徐一夔,朝代:元代

    疏窗久零落,乱帙自纵横。

    方与圣贤对,那堪风雨鸣。

    乾坤含暝色,林壑度秋声。

    想子心如石,看书夜到明。

  • 作者:刘克庄,朝代:宋代
    经来葱岭绝域,书出汲悬古冢。饶君一目十行,如彼千疮百孔。
  • 作者:周孚,朝代:宋代

    晚雨泽丛艾,惊风倒枯松。

    苍苍固无神,此语疑可从。

    十年江南岸,与君每从容。

    披翻俱败简,登眺同老筇。

    平生毁誉半,意子陈元龙。

    方期万里行,忽与二竖逢。

    哀音忆初闻,一恸几摧胸。

    岁月逝不留,炎曦已成冬。

    惟昔在世日,最厚庞与龚。

    联翩奇祸作,摧此西峙峰。

    凄然荷锄地,谁复伴老慵。

    稚儿亦可怜,见我犹能恭。

    勿说山巨源,吾今愧渠侬。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