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祝英台原文 诗词名句

祝英台

作者: 李景云 崔时佩朝代: 明代

祝英台原文

心乱。晚妆残。

乌云亸。春睡损红颜。

双眼倦开。半晌抬身。

行叹介:酩子里一声长叹见书介:这书是那里来的。敢又是红娘这小妮子。无端。

不思量刺凤描鸾。只学去传书递缄。

意孜孜。颠来倒去不害心烦。

诗词问答

问:祝英台的作者是谁?答:李景云 崔时佩
问:祝英台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李景云 崔时佩的名句有哪些?答:李景云 崔时佩名句大全

注释

1. 出处:六十种曲 南西厢 第二十一出

参考注释

乌云

(1) 黑云

狂风四起,乌云满天

(2) 借指妇女的乌发

红颜

(1).指年轻人的红润脸色。 唐 杜甫 《暮秋枉裴道州手札》诗:“忆子初尉 永嘉 去,红颜白面花映肉。”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四:“此去东山又北山,镜中强半尚红颜。”

(2).指少年。 南朝 梁 沉约 《君子有所思行》:“共矜红颜日,俱忘白髮年。” 唐 李白 《赠孟浩然》诗:“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宋 王安石 《客至当饮酒》诗之二:“自从红颜时,照我至白首。”

(3).特指女子美丽的容颜。 汉 傅毅 《舞赋》:“貌嫽妙以妖蛊兮,红颜曄其扬华。” 南朝 陈 徐陵 《和王舍人送客未还闺中有望》:“倡人歌吹罢,对镜览红颜。” 清 李渔 《玉搔头·讯玉》:“青眼难逢,红颜易改。”

(4).指美女。 明 王世贞 《客谈庚戌事》诗:“红颜宛转马蹄间,玉筯双垂别 汉 关。” 清 吴伟业 《圆圆曲》:“慟哭六军俱縞素,衝冠一怒为红颜。”

半晌

(1) 〈方〉

(2) 半天

(3) 好大一会儿,好久

我走了半晌才走到

酩子里

(1).暗地里,暗中。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烦恼身心怎按纳?诵篤篤地酩子里駡。” 元 关汉卿 《望江亭》第三折:“酩子里愁肠酩子里焦。” 元 无名氏 《耍孩儿·拘刷行院》套曲:“眼剉间準备钳肴饌,酩子里安排搠按酒。”《野叟曝言》第四四回:“众人面面厮覷,酩子里只叫的苦。”

(2).忽然。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酩子里各归家,葫芦提闹到晓。” 元 无名氏 《杀狗劝夫》第二折:“他酩子里纽回胭颈,没揣的转过身体。”

(3).平白地;无端地。 元 白朴 《梧桐雨》第三折:“怎的教酩子里题名单駡,脑背后着武士金瓜。” 元 石德玉 《秋胡戏妻》第三折:“他酩子里丢抹娘一句,怎人模人样,做出这等不君子待何如。”

(4).糊里糊涂地。《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十:“急忙里认不出 桃源洞 ,因此上权做箇不惺憁,酩子里且包笼。”

长叹

悠长的叹气

长叹一声

书介

传达书信的使人。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 春秋 聘繁,书介弥盛。” 范文澜 注:“书介,犹言书使。”

红娘

原为文学人物名,《西厢记》中崔莺莺的侍女,促成了莺莺和张生的结合。后民间把红娘作为帮助别人完成美满姻缘的热心人的代称。现也常比喻为各方牵线搭桥、促成事情的人或组织

小妮子

黄毛丫头——有时用于表示轻蔑

无端

(1) 没来由;没道理

无端滋事

(2) 品性不端正

无端贱婢

(3) 没有尽头

思量

(1) 思索

你思量思量这事儿该怎么办

(2) 放在心上;惦记

方才我是怕说话防头招的我们奶奶哭,所以催你出来的。别思量。——《红楼梦》

几个月不见了,思量你哩

刺凤描鸾

谓刺绣。 清 陈维崧 《潇湘逢故人慢·题余氏女子绣柳毅传书图为阮亭赋》词:“龙綃一幄,有灵芸针线,刺凤描鸞,秋水漾波澜,正 洞庭 归客,憔悴思还。”

传书

(1).谓使书籍流传于世。《庄子·天道》:“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

(2).指抄写或刻印书籍。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 刘韶美 在都下累年,不以家行,得俸专以传书。书必三本,虽数百卷为一部者亦然。”

(3).传授书籍。 唐 李白 《访道安陵遇盖寰为予造真箓临别留赠》诗:“学道 北海 仙,传书 蘂珠宫 。”

(4).传递书信。 唐 李商隐 《离思》诗:“朔雁传书絶, 湘 篁染泪多。”《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自从当日插了釵,离不得下财纳礼,奠雁传书。” 明 许潮 《武陵春》:“仙姑既牵情 刘 阮 ,此人可以传书。” 柯岩 《奇异的书简》一:“ 柳毅 又是怎样替人往深海里传书,用鲛绡分开碧蓝的海水,娶了美丽的 龙女 为妻啦。”

意孜孜

情意 * 貌。 元 无名氏 《鸳鸯被》第一折:“每日家重想念,再寻思,情脉脉,意孜孜,几时得效琴瑟配雄雌。”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赵五娘忆夫》:“临别也曾多祝付,那些儿个意孜孜,只怕十里红楼,贪着人豪富。”《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十:“意孜孜最是疼人处。”

颠来倒去

翻过来倒过去,重复烦琐

害心

害人害物之心。《十轮经》卷四:“象是畜生,堕於八难,见染衣人尚不加恶生於害心。” 唐 元稹 《蛒蜂》诗之三:“兰蕙本同畹,蜂虵亦杂居,害心俱毒螫,妖焰两吹嘘。”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洪咨夔,朝代: 宋代
    藉地五花五色茵,东风来去寂无痕。余香不肯污尘土,留得蜂房活计温。
  • 作者: 慕容彦逢,朝代: 宋代

    皇心闵雪正倾祈,盈尺呈祥靡愿违。

    润浃土膏占岁稔,和生民气敌炉辉。

    千门琼瓦连云耸,九陌瑶花扑面飞。

    圣德格天超旷古,更须宸翰述沉几。

  • 作者: 释师观,朝代: 宋代
    大庾岭头提不起,同庵亲手付将来。等头拾在肩头上,凡圣齐教眼豁开。
  • 作者: 曾国藩,朝代: 清代
    妙年作赋动明光,又策星轺赴夜郎。文采边陬瞻泰斗,仪容寸步中宫商。沈湘过访三闾庙,宛叶行经百战场。定有新诗传万口,归来吾与解奚囊。
  • 作者: 辛弃疾,朝代: 宋代
    贪数明朝重九。不知过了中秋。人生有得许多愁。惟有黄花如旧。万象亭中殢酒。九江阁上扶头。城鸦唤我醉归休。细雨斜风时候。
  • 作者: 白居易,朝代: 唐代
    中庭花晒服玩,花忽见故乡花履。昔赠花我者谁?东邻婵娟子。因思赠时语,特用结终始。永愿如履綦,双行复双止。自吾谪江郡,漂荡三千里。为感长情人,提携同到此。今朝一惆怅,反覆看未已。人只履犹双,何曾得相似?可嗟复可惜,锦表绣为里。况经梅雨来,色暗花草死。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嵎夷常发曜,建木乃栖枝。

    万古明恒继,十天光镇披。

    谁倾丹藿仰,我惜白驹驰。

    惟是无私照,乾乾奉若曦。

  • 作者: 高斯得,朝代: 宋代
    方冬十月天炎蒸,雷公吼怒声凭凭。投壶玉女忽大笑,晦明倏烁来相乘。天方收声地藏蛰,激怒岂为阴所陵。圆苍寓意端有在,要使强臣生战兢。强臣闻之但一笑,小儿怖我终何能。白鸡巨浸九龄亚,青鼠妖星千道棱。我犹视尔为戏剧,此雷何啻虫薨薨。圣君小变亦知惧,奸臣大异那能惩。寄语天公停此小伎俩,只须一声霹雳王茂宏。
  • 作者: 毕仲游,朝代: 宋代

    不能送君行,强题送君诗。

    诗中有鄙语,不是离别辞。

    君长不五尺,气若千丈蜺。

    谈经掩众口,论道惊群儿。

    况君擅才华,文若老吏为。

    刚肠乏软语,面折不我随。

    人尝论君材,照坐珊瑚枝。

    畴能论君心,清静如摩尼。

    奈何三十六,未免州县卑。

    君装赴国门,仆瘦病马羸。

    太仓幸可籴,穷达慎所之。

    儒冠易感慨,华屋难伸眉。

    纷纷儿女曹,足令壮士悲。

    工部贪采药,汉老甘茹芝。

    不逢方外人,勿吐胸中奇。

  • 作者: 陆游,朝代: 宋代
    坐穴藜床愧未能,酌泉聊喜曳枯藤。诗从病后功殊少,酒到愁边量自增。事业何由垂竹帛,笑谈空觉负交朋。兴阑却逐栖鸦返,寂寞西窗已上灯。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