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挽徐子瞻明府·其三原文 诗词名句

挽徐子瞻明府·其三

作者: 佘翔朝代: 明代

挽徐子瞻明府·其三原文

北邙歌薤露,列宿失郎官。

箧里留中论,芳名并建安。

诗词问答

问:挽徐子瞻明府·其三的作者是谁?答:佘翔
问:挽徐子瞻明府·其三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挽徐子瞻明府·其三是什么体裁?答:五绝
问:佘翔的名句有哪些?答:佘翔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绝句 押寒韵

参考注释

北邙

亦作“ 北芒 ”。1.山名。即 邙山 。因在 洛阳 之北,故名。 东汉 、 魏 、 晋 的王侯公卿多葬于此。 汉 梁鸿 《五噫歌》:“陟彼 北芒 兮,噫!顾瞻帝京兮,噫!” 唐 沉佺期 《邙山》诗:“ 北邙山 上列坟塋,万古千秋对 洛城 。”《红楼梦》第一回:“三劫后,我在 北邙山 等你,会齐了同往太虚幻境销号。”

(2).借指墓地或坟墓。 晋 陶潜 《拟古》诗之四:“一旦百岁后,相与还北邙。” 唐 欧阳詹 《观送葬》诗:“何事悲酸泪满巾,浮生共是北邙尘。” 明 徐渭 《雌木兰》第一出:“听提刀廝杀把眉攒,长嗟嘆道:‘两口儿北邙近也,女孩儿东坦萧然。’” 王闿运 《哀江南赋》:“鬼躑躅于北邙,人萧条于东市。”

薤露

(1).乐府《相和曲》名,是古代的挽歌。 战国 楚 宋玉 《对楚王问》:“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 晋 崔豹 《古今注》卷中:“《薤露》、《蒿里》,并丧歌也。出 田横 门人, 横 * ,门人伤之,为之悲歌,言人命如薤上之露,易晞灭也,亦谓人死,魂魄归乎蒿里……至 孝武 时, 李延年 乃分为二曲,《薤露》送王公贵人,《蒿里》送士大夫庶人,使挽柩者歌之,世呼为挽歌。” 宋 叶适 《张提举挽词》诗:“长年惯唱渔家曲,难听兹晨《薤露》声。” 明 吾丘瑞 《运甓记·翦逆闻丧》:“歌《薤露》把泉臺卜葬。” 柳亚子 《题云间张瑞芝女士传》诗:“ 九峰 三泖 魂归未?怕听人间《薤露》歌。”

(2).薤叶上的露水。 唐 裴铏 《传奇·封陟》:“逝波难驻,西日易頽,花木不停,薤露非久。” 明 唐顺之 《铜雀台》诗之二:“翠襦霑薤露,锦瑟入松风。” 鲁迅 《集外集·斯巴达之魂》:“酸风夜鸣,薤露竞落,其窃告人生之脆者歟。”

列宿

众星宿。特指二十八宿。《楚辞·刘向<九叹·远逝>》:“指列宿以白情兮,诉五帝以置词。” 王逸 注:“言己愿后指语二十八宿,以列己清白之情。”《淮南子·天文训》:“荧惑常以十月入太微,受制而出行列宿。” 宋 方凤 《物异考·金石异》:“ 魏明帝 青龙 中,水涌寳石负图,象如灵龟,有石马七随之,上有列宿鸟兽之形。”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妙峰山》:“人烟辐輳,车马喧闐,夜间灯火之繁,灿如列宿。”

郎官

(1).谓侍郎、郎中等职。 秦 代置郎中令,为皇帝左右亲近的高级官员。属官执掌护卫陪从、随时建议等。 西汉 因 秦 制不变。 东汉 以尚书台为行政中枢。其分曹任事者为尚书郎,职权范围扩大。 魏 、 晋 、 南北朝 时期,尚书郎官之制,略同于 汉 。 隋 分郎官为侍郎与郎。 唐 六部郎官,郎中之外,更置员外郎。 唐 以后郎官的设置,基本上无大变革。《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袁盎 曰﹞‘且陛下从 代 来,每朝,郎官上书疏,未尝不止輦受其言。’”《后汉书·明帝纪》:“ 馆陶公主 为子求郎,不许,而赐钱千万。﹝帝﹞谓羣臣曰:‘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有非其人, * 受其殃,是以难之。’”《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裴安卿 做了郎官几年,陞任 襄阳 刺史。”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六·历代郎官》。

(2).湖名。在 汉阳城 东南。 宋 姜夔 《清波引》词序:“予久客 古沔 …… 郎官 、 大别 之幽处,无一日不在心目间。”参见“ 郎官湖 ”。

(3).指郎位星。 清 孙枝蔚 《式庐诗为石仲昭明府访方尔止处士而作》:“江天昨夜寒偏甚,忽有郎官过少微。”参见“ 郎位 ”。

留中

(1) 皇帝把臣下的奏章留在宫禁中,不交议也不批答

留中者数月。——清· 张廷玉《明史》

(2) 又

仍留中。

芳名

(1) 敬辞,称年轻女子的名字

(2) 美好的名声

芳名永垂

建安

东汉献帝刘协的年号(公元196—219年)

汉末 建安中。——《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苏泂,朝代: 宋代
    一门子孝更臣忠,庙食分明百世功。任是清虚亡晋室,只留卞壶在江东。
  • 作者: 张之翰,朝代: 元代
    中年怕见离筵,恶怀易感欢难遇。愁城百丈,旧时全仰,酒兵遮护。不饮而今,如何禁得,欲行还住。与元戎已别,弓刀小队,能为我、年来去。一阵黄昏细雨。正心头、万丝千绪。几家灯火,烟迷湖水,风号堤树。咫尺重﹂,故人千里,可能无句。听谯楼,更鼓寒声历历,倚篷窗赋。
  • 作者: 唐彦谦,朝代: 唐代
    无处不飘扬,高楼临道旁。素娥前夕月,青女夜来霜。宿雨随时润,秋晴著物光。幽怀长若此,病眼更相妨。蜀纸裁深色,燕脂落靓妆。低丛侵小阁,倒影入回塘。谢朓留霞绮,甘宁弃锦张。何人休远道,是处有斜阳。薜荔垂书幌,梧桐坠井床。晚风生旅馆,寒籁近僧房。桂绿明淮甸,枫丹照楚乡。雁疏临鄠杜,蝉急傍潇湘。树异桓宣武,园非顾辟疆。茂陵愁卧客,不自保危肠。
  • 作者: 佚名,朝代: 宋代
    权衡谅匪易,愚智信难移。九德皆殊进,三端岂易施。同称昆岫宝,共握桂林枝。郑鼠今奚别,齐竽或滥吹。瑶台有光鉴,屡照不应疲。片善当无掩,先鸣贵在斯。龙门峻且极,骥足庶来驰。太息李元礼,期君幸一知。
  • 作者: 曹雪芹,朝代: 清代
    标签: 咏物月亮写人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 作者: 蔡戡,朝代: 宋代
    归途重约使轺临,为爱榕溪十亩阴。俯瞰江流青一带,坐看山色碧千寻。共拼沉醉酬佳节,暂驻斜晖纵赏心。因念玉关人已老,不堪摇落又秋深。
  • 作者: 彭汝砺,朝代: 宋代

    楼头星斗烂文章,锦绣中焚百和香。

    月似中秋灯似昼,总将明德奉吾皇。

  • 作者: 杨西亭,朝代: 元代
    标签:华山

    三峰列金精,层厓丽璇霄。

    地高万灵会,日出诸山朝。

    松阴停鹤驭,花间闻凤箫。

    独寻希夷叟,相与谈逍遥。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涟漪称以明,其明实无心。

    故无物不照,妍媸听自临。

    寄言照物者,于斯应酌斟。

    苛察以为明,匪明暗乃侵。

    戒已并戒人,五字聊成吟。

  • 作者: 王恽,朝代: 元代
    金莲蜜炬。紫山仙侣。梦寐青门瓜圃。春风着处是行窝,要一笑、人间今古。锦*佳句。新声金缕。洒遍蔷薇清露。东华待漏满靴霜,恐输与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