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送张德翁推官赴阙歌原文 诗词名句

送张德翁推官赴阙歌

作者: 李新朝代: 宋代

送张德翁推官赴阙歌原文

君不见长安城中长乐坡,坡前冠盖肩相摩。
十人八 1-1九送别者,我今亦吟送别歌。
任烦应剧青山里,下望州廛如井底。
白云满眼心无尘,明月到窗诗就纸。
山花映面春日迟,紫骝嘶去闻行期。
年来声韵非相知,几属喧啾轻薄儿。
我歌止此不复员作,更欲作歌当寄谁。

诗词问答

问:送张德翁推官赴阙歌的作者是谁?答:李新
问:送张德翁推官赴阙歌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李新的名句有哪些?答:李新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不见

(1)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2)

见不着;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长安

长安地名始于秦朝,西汉、隋、唐等朝的都城,在今陕西西安一带

长乐坡

地名。在今 陕西省 西安市 郊。 宋 乐史 《太平寰宇记》卷二五:“ 长乐坡 在 滻水 之西岸,旧名 滻阪 。 隋文帝 恶有反字,改名 长乐坡 。” 唐 白居易 《长乐坡送人赋得愁字》:“终日坡前恨离别,谩名 长乐 是长愁。”《敦煌曲子词·斗白草》:“望春希 长乐 ,南楼对北华。” 任二北 《敦煌曲初探》:“ 长乐 ,指 长乐坡 。”

冠盖

(1).泛指官员的冠服和车乘。冠,礼帽;盖,车盖。《史记·魏公子列传》:“ 平原君 使者冠盖相属於 魏 。” 南朝 梁 沉约 《少年新婚为之咏》:“自顾虽悴薄,冠盖曜城隅。”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一折:“他辛勤十年书剑 洛阳 城,决峥嶸一朝冠盖 长安 道。”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青梅》:“ * 数辈,捧一丽人出,僕从煊赫,冠盖甚都。”

(2).指仕宦,贵官。 汉 班固 《西都赋》:“冠盖如云,七相五公。” 唐 杜甫 《梦李白》诗之二:“冠盖满京华,斯人独顦顇。”《儒林外史》第三六回:“我因谢絶了这些冠盖,他虽是小官,也懒和他相见。” 叶楚伧 《陶然亭》诗:“疮痍满 京 洛 ,冠盖自翩翩。”

(3).特指使者。《后汉书·章帝纪》:“吾詔书数下,冠盖接道,而吏不加理,人或失职,其咎安在?” 元 耶律楚材 《和冀先生韵》:“开夷逾 汉武 ,平叛跨 周宣 。冠盖通穷域,车书过古埏。” 陈毅 《感事》诗:“国庆十五周,万国冠盖来。”

(4).犹冠族。官宦之家。《后汉书·酷吏传·阳球》:“ 阳球 字 方正 , 渔阳 泉州 人也。家世大姓冠盖。” 宋 王谠 《唐语林·豪爽》:“顾其言语清楚,宛有冠盖风仪,遂于宾榻中,选士嫁之。”

(5).象帽子样盖着。 晋 葛洪 《抱朴子·畅玄》:“其高则冠盖乎九霄,其旷则笼罩乎八隅。”

相摩

亦作“ 相靡 ”。亦作“ 相磨 ”。1.互相摩擦。《庄子·马蹄》:“夫马,陆居则食草饮水,喜则交颈相靡。” 成玄英 疏:“靡,摩也。”《文选·宋玉<高唐赋>》:“砾磥磥而相摩兮,巆震天之礚礚。” 李善 注:“相摩,言水急石流,自相摩礪,声动彻天。” 明 张居正 《答列卿毛介川书》:“今之士大夫,冠缨相摩,踵足相接,一时号为交游者,盖不少矣。”

(2).互相切磋。 宋 苏轼 《张作诗送砚反剑乃和其诗卒以剑归之》:“作诗反剑亦何谓,知君欲以诗相磨。” 梁启超 《新民说》第十一节:“夫羣治之进,非一人所能为也,相摩而迁善,相引而弥长。”

送别

送远行的人启程,跟他告别

送别同学

青山

长满绿色植物的山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井底

见“ 井底蛙 ”。

白云

(1).白色的云。《诗·小雅·白华》:“英英白云,露彼菅茅。”《庄子·天地》:“乘彼白云,至於帝乡。”《史记·封禅书》:“其夜若有光,昼有白云起封中。” 唐 苏颋 《汾上惊秋》诗:“北风吹白云,万里渡 河 汾 。”《文汇报》1983.10.12:“《蓬莱导游图》有幅照片,蓝天之下,白云之上,嵌着 蓬莱阁 主要建筑,似仙山又似蜃楼。”

(2). 黄帝 时掌刑狱之官。后用作刑官的别称。《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黄帝 云师云名” 颜师古 注引 汉 应劭 曰:“ 黄帝 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也。由是而言,故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縉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黑云,中官为黄云。” 唐 孙逖 《授裴敦复刑部尚书制》:“委之刑柄,俾践白云之师。”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实二》:“ 胡武平 宿 ,贺 晏元献 转刑部侍郎启云:‘紫詔疏恩,白云登秩。’”

(3).指《白云谣》。 唐 李白 《大猎赋》:“哂 穆王 之荒诞,歌《白云》之 西母 。” 唐 白居易 《八骏图》诗:“《白云》《黄竹》歌声动,一人荒乐万人愁。” 景耀月 《远游》诗:“翠华芝盖入离镜,《黄竹》《白云》定古风。”参见“ 白云謡 ”。

(4).喻思亲。《旧唐书·狄仁杰传》:“其亲在 河阳 别业, 仁杰 赴 并州 ,登 太行山 ,南望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所居,在此云下。’瞻望佇立久之,云移乃行。” 宋 岳珂 《桯史·开禧北征》:“夜碇中流,海光接天,星斗四垂,回首白云之思,惻然悽动。”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 梁瑄 不归, 璟 每见东南白云即立望,惨然久之。” 清 黄遵宪 《感怀》诗:“下阻黄壚上九天,白云望断眼空悬。”参见“ 白云篇 ”。

(5).喻归隐。 晋 左思 《招隐诗》之一:“白云停阴冈,丹葩曜阳林。” 南朝 梁 陶弘景 《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 唐 钱起 《蓝田溪与渔者宿》诗:“一论白云心,千里 沧州 趣。” 宋 张炎 《甘州》词:“载取白云归去,问谁留 楚 佩,弄影中州?” 明 徐渭 《赠余君》诗:“三年卧白云,一醉抚流水。”

(6).特指 陈抟 。 宋 王闢之 《渑水燕谈录·高逸》:“ 陈摶 , 周世宗 常召见,赐号 白云先生 。 太平兴国 初,召赴闕, 太宗 赐御诗云:‘曾向前朝出 白云 ,后来消息杳无闻。如今若肯随徵召,总把三峰乞与君。’”

(7).指 白云亭 。参见“ 白云亭 ”。

满眼

(1).充满视野。 晋 陶潜 《祭程氏妹文》:“寻念平昔,触事未远,书疏犹存,遗孤满眼。” 唐 杜甫 《千秋节有感》诗之二:“ 桂江 流向北,满眼送波涛。” 清 张养重 《汀州道中》诗:“可怜满眼崎嶇路,惟有青猿伴客愁。”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三:“母女两个从来没有去过 上海 ,一下了北火车站,满眼尽是高楼大厦,几乎遮去了半个天。”

(2).犹言一心一意。《水浒传》第八一回:“ 宋江 等满眼只望太尉来招安。若得恩相早晚於天子前题奏此事,则 梁山泊 十万之众,皆感大恩!”《警世通言·小夫人金钱赠年少》:“娘如今六十已上年纪,自从没了你爷,便满眼只看你,若是你做出事来,老身靠谁?”

(3).充满眼球。 曹禺 《雷雨》第三幕:“ 鲁贵 坐在左边一张破靠椅上,喝得醉醺醺的,满眼红丝,像个猴子,望着 侍萍 打着噎。”

无尘

不着尘埃。常表示超尘脱俗。 唐 崔橹 《莲花》诗残句:“无人解把无尘袖,盛取残香尽日怜。” 唐 杜荀鹤 《题战岛僧居》诗:“师爱无尘地,江心岛上居。”

明月

(1) 明亮的月亮

明月几时有

(2) 指夜明珠

山花

(1).山间野花。 北周 庾信 《咏画屏风诗》:“水流平涧下,山花满谷开。” 唐 杜甫 《早花》诗:“腊日 巴江 曲,山花已自开。” 金 赵秉文 《仿摩诘“独坐幽篁里”》诗:“石上多古苔,山花间红碧。” 陈毅 《枣园曲》:“喜四面山花无数, 延河 水伴秧歌唱,看诗词大国推盟主。”

(2).植物名。 唐 段公路 《北户录·山花燕支》:“山花,丛生。 端州 山崦间多有之。其叶类蓝。其花似蓼,抽穗长二三寸,作青白色。正月开。土人採含苞者卖之,用为燕支粉,或持染绢帛,其红不下蓝花。”

春日

(1).春天;春季。《诗·豳风·七月》:“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汉 辛延年 《羽林郎》诗:“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壚。” 唐 寒山 《诗》之六十:“ 洛阳 多女儿,春日逞华丽。” 管桦 《故乡》:“我被这春日的太阳晒得发热。”

(2).春天的太阳。 三国 魏 曹冏 《六代论》:“虽壅之以黑坟,煖之以春日,犹不救于枯槁。”《晋书·乐志下》:“仁配春日,威踰秋霜。” 唐 杜牧 《商山麻涧》诗:“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塒春日斜。”

(3).立春之日。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立春》:“春日,宰执亲王百官皆赐金银幡胜。”

紫骝

古骏马名。《南史·羊侃传》:“帝因赐 侃 河南国 紫騮,令试之。 侃 执矟上马,左右击刺,特尽其妙。” 唐 李益 《紫骝马》诗:“争场看鬭鸡,白鼻紫騮嘶。” 明 陆采 《明珠记·探留》:“暂向垂杨繫紫騮,拂拭征衣垢,朱门十丈蟠双兽。”

行期

出行日期

行期已近

声韵

(1) 音韵(汉字音节中声、韵、调的总称);声音

(2) 声母和韵母的合称

相知

(1) 互相了解,知心

(2) 互相知心的朋友

与三四个相知方才吃得数杯,则听得街上闹炒炒。——《京本通俗小说》

喧啾

(1).喧闹嘈杂。 唐 韩愈 《听颖师弹琴》诗:“喧啾百鸟羣,忽见孤凤凰。” 宋 文天祥 《<至扬州>诗序》:“忽闻人声喧啾甚,自壁窥之,乃北骑数千自东而西。” 清 唐孙华 《闲居写怀》诗之九:“后堂颇爽塏,亦足避喧啾。”

(2).犹喧赫。 明 唐寅 《世情歌》:“桑田变海海为洲,昔时声势空喧啾。”

轻薄

(1) 言行不庄重、不敦厚

像他的长子一样轻薄

(2) 轻佻;不正经;放荡

举止轻薄

(3) 玩弄、侮辱妇女

(4) 不贵重;不丰厚

礼物轻薄

复员

①武装力量和一切经济、政治、文化等部门从战时状态转入和平状态。 ②军人因服役期满或战争结束等原因而退出现役:~军人ㄧ~回乡ㄧ他去年从部队复了员。

作歌

谓作歌词而咏唱。《书·益稷》:“帝庸作歌曰:‘勑天之命,惟时惟几。’”《汉书·西域传下·乌孙国》:“公主悲愁,自为作歌曰:‘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託异国兮乌孙王。’”《封神演义》第四五回:“ 惧留孙 领命,作歌而来。”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石宝,朝代: 明代

    惊飙振修麓,槁叶下乔林。

    怒号捲积霭,急转杨轻砧。

    翩翩孤凤雏,托身芳树阴。

    中夜感箫韶,激烈发清音。

    下有抱贞士,闻之援素琴。

    一弹南山高,再弹流水深。

    离鸾与别鹤,嘹唳声相寻。

    律吕转清切,壮怀伫萧森。

    谁言人生贵,无异巢中禽。

    得时应春鸣,遇寒亦哀吟。

    万动各有息,睹物悟人心。

    服我敝缊袍,安知辟寒金。

  • 作者: 苏轼,朝代: 宋代

    “我梦扁舟浮震泽。雪浪横江千顷白。觉来满眼是庐山,倚天无数开青壁。”盖实梦也。然公诗复云:“扁舟震泽定何时,满眼庐山觉又非。”
    我梦扁舟浮震泽。雪浪摇空千顷白。觉来满眼是庐山,倚天无数开青壁。此生长接淅。与君同是江南客。梦中游,觉来清赏,同作飞梭掷。
    明日西风还挂席。唱我新词泪沾臆。灵均去后楚山空,沣阳兰芷无颜色。君才如梦得。武陵更在西南极。竹枝词,莫摇新唱,谁谓古今隔。

  • 作者: 赵汝鐩,朝代: 宋代
    未是闲时节,君言百念灰。栖身庵竹石,适意杖莓苔。人老无由少,春妇却解来。呼儿烹若笋,席地共衔杯。
  • 作者: 章甫,朝代: 宋代
    醉里三春了,山中五载留。日长知已夏,雨冷忽如秋。书贷监河粟,箱存季子裘。曲肱朝睡美,身外付悠悠。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倏忽三春沐泽过,迩稀预虑事如何。

    省躬未敢萌矜弛,静俟天庥锡益多。

  • 作者: 释印肃,朝代: 宋代
    调御无他念,万行俱无欠。只是老婆心,三乘分顿渐。
  • 作者: 释宝昙,朝代: 宋代
    探得东君第一筹,略无风味笑鸣鸠。声声苦道焦婆饼,往往人传嫁橘洲。
  • 作者: 王立道,朝代: 明代

    占尽芳菲春暮天,昭阳柳色倍堪怜。

    千条晓湿金茎露,几树晴低青琐烟。

    暗叶藏莺娇自语,飞花蹴燕舞还颠。

    宸游到处成欢赏,又见朝来三起眠。

  • 作者: 王实之,朝代: 宋代
    碧鸡金马非吾事,白鹭青原欠子诗。
  • 作者: 刘过,朝代: 宋代
    久客无人问所须,小窗翻得逐痴愚。黄昏以后酒三盏。白日之间饭两盂。谷雨笋茶俱俊美,条风杞菊竞甘腴。先贤且谓可行乐,况是平生山泽癯。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