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初出贡院买山寒球花数枝原文 诗词名句

初出贡院买山寒球花数枝

作者: 杨万里朝代: 宋代

初出贡院买山寒球花数枝原文

寒球著意殿余芳,小底来禽大海棠。
初喜艳红明芩子,忽看淡白散花房。
风光不到棘围里,春色也寻茅舍旁。
便有蜜蜂三两辈,啄长三尺绕枝忙。

诗词问答

问:初出贡院买山寒球花数枝的作者是谁?答:杨万里
问:初出贡院买山寒球花数枝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杨万里的名句有哪些?答:杨万里名句大全

杨万里初出贡院买山寒球花数枝书法欣赏

杨万里初出贡院买山寒球花数枝书法作品欣赏
初出贡院买山寒球花数枝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余芳

(1).馀留的香气。 晋 陶潜 《闲情赋》:“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餘芳。” 唐 柳宗元 《南中荣橘柚》诗:“密林耀朱緑,晚岁有餘芳。”

(2).残花。 前蜀 韦庄 《寄园林主人》诗:“晓鶯閒自囀,游客暮空归。尚有餘芳在,犹堪载酒来。” 欧阳予倩 《黛玉葬花》第二场:“红瘦绿肥人寂寞,杜鹃声里吊余芳。”

(3).比喻身后留传的德行。《晋书·儒林传序》:“故搢绅之士靡然嚮风,餘芳遗烈,焕乎可纪者也。” 明 谢廷杰 《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序》:“公之文章与其功业并传无斁,恢恢乎有餘芳矣。”

小底

(1).内侍;小厮。 宋 丁谓 《丁晋公谈录》:“皇城使 刘承规 在 太祖 朝为黄门小底。”《辽史·萧陶苏斡传》:“时 陶苏斡 虽年幼,已如成人,补笔砚小底。”

(2).旧时平民、差役对官绅和仆人对主人辈的自称。 清 倪鸿 《桐阴清话》卷一:“梅花低首开言道:‘小底梅花接老爷。’”参见“ 小的 ”。

(3). 五代 、 宋 时禁军中少年军士。《旧五代史·汉书·隐帝纪下》:“又诛﹝侍卫都指挥使﹞ 弘肇 弟小底军都虞候 弘朗 。”《旧五代史·周书·太祖纪三》:“充小底第一军都指挥使。”《事物纪原·军伍名额·小底》引《宋朝会要》:“ 至道 二年九月,帝閲试前所择兵士驍骑试弓箭,中者六十人,以殿前小底为军额。”

(4).人或物之小者。 宋 王銍 《默记》:“ 王介甫 家小底不如大底, 南阳 谢师宰 家大底不如小底。” 宋 杨万里 《垂虹亭观打鱼斫鲙》诗:“鱸鱼小底最为佳,一白双鳃是当家。”

来禽

(1).果名。即沙果。也称花红、林檎、文林果。或谓此果味甘,果林能招众禽,故名。《艺文类聚》卷八七引 晋 郭义恭 《广志》:“林檎似赤柰,亦名黑檎……一名来禽,言味甘熟则来禽也。” 唐 李绰 《尚书故实》:“ 王内史 书帖中有《与蜀郡守朱书》,求樱桃来禽,日给藤子。” 宋 陈与义 《清明》诗之一:“东风也作清明节,开遍来禽一树花。”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十二札记》:“ 全祖望 《鮚埼亭集外编》云:苹婆、来禽,皆柰之属,特其产少异耳。苹婆果雄於北,来禽贵於南,柰盛於西;其风味则以苹婆为上,柰次之,来禽又次之。”

(2).见“ 来禽青李 ”。

大海

外海,并不封闭在海岬之间或不包括在海峡之内的那部分海洋

艳红

亦作“艷红”。1.指红花。 唐 温庭筠 《河渎神》词之一:“何处杜鹃啼不歇,艳红开尽如血。”

(2).犹鲜红。 魏钢焰 《六公里》诗:“在艳红的晚霞里,寻找着连队。”

看淡

1、行情、价格等将要出现不好的势头:行情~|销路~。2、认为行情、价格等将要出现不好的势头:商界普遍~钟表市场。

散花

(1).使花朵飘散。 南朝 梁简文帝 《应令诗》:“远烟生兮含山势,风散花兮传馨香。”

(2).谓为供佛而散撒花朵。《魏书·释老志》:“ 世祖 初即位,亦遵 太祖 、 太宗 之业,每引高德沙门,与共谈论。於四月八日,舆诸佛像,行於广衢,帝亲御门楼,临观散花,以致礼敬。”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景明寺》:“尚书祠部曹録像凡有一千餘躯。至﹝四月﹞八日,以次入 宣阳门 ,向 閶闔宫 前受皇帝散花。” 唐 宋之问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屠应制》:“散花多宝塔,张乐布金田。”《儒林外史》第四回:“﹝众和尚﹞行香放灯,施食散花,跑五方,整整闹了三昼夜,方纔散了。”

(3).指 * 。 宋 张元干 《西江月·和苏庭藻》词:“ 维摩 丈室久空空,不与散花同梦。”参见“ * ”。

(4).佛教称经之散文为散花。参见“ 散华 ”。

(5).舞曲名。《隋书·音乐志下》:“行曲有《单交路》,舞曲有《散花》。”

(6).楼名。在 四川 成都 。 唐 李白 《登锦城散花楼》诗:“日照 锦城 头,朝光 散花楼 。” 王琦 注:“ 散花楼 ,在 摩訶池 上, 蜀王 秀 所建。”

方言。坍塌。 丛深 《百年大计》:“将来柱子上边跑起大吊车来,震动的那样厉害,要再遇着地上有个震动啥啦的,那不就散花了吗?”

风光

(1) 风景;景物

江南三月好风光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毛 * 《沁园春·雪》

(2) 名胜风景

(3) 光耀,体面(含贬义)

不到

(1)

不足,少于…

不到四分钟驶行了一公里

(2)

未到;不出席或未出席

教师抱怨那个孩子不到学校上课

(3)

不周到

我们是粗人,照顾不到,请多原谅

棘围

(1).指科举时代的考场。 唐 、 五代 试士,以棘围试院以防弊端,故称。 宋 黄庭坚 《博士王扬休碾密云龙同事十三人饮之戏作》诗:“棘围深锁 武成宫 ,谈天进士雕虚空。”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将棘围守暖,把铁砚磨穿。” 清 钮琇 《觚賸·洪庙神梦》:“谓掇科第如拾芥,而久困棘围,年将四十,始举於乡。”参阅《通典·选举三》。

(2).用荆棘圈成的场地。《新唐书·柳子华传》:“﹝ 柳 ﹞为 昭应 令,检校金部郎中、脩宫使。设棘围於市,徇邑中曰:‘民有得 华清 瓦石材用,投围中,踰三日不还者死。’不终日,已上积矣。营办略足。”《宋史·李仕衡传》:“前守捕群盗妻子寘棘围, 仕衡 至,悉纵罢之使去。”

春色

(1) 春天的景色

(2) 指脸上的喜色

茅舍

茅屋;草屋

茅舍无烟。——《聊斋志异·促织》

蜜蜂

一种社会群居性膜翅目昆虫( Apis mellifera ),为了生产蜂蜜和作为一个授粉者,经常进行家养

三两

约数,表示少量。《汉书·萧何传》:“诸君独以身从我,多者三两人, 萧何 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 唐 白居易 《琵琶行》:“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宋 苏轼 《惠崇春江晚景》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元 纪君祥 《赵氏孤儿》第三折:“三两下打死了呵,你就做的箇死无招对。” 马烽 《三年早知道》:“他三两步就跑到我跟前,热情地和我握手。”

长三

旧时 上海 的高级妓女。《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三回:“他近来发了财,还到我们这里来么,要到 四马路 嫖长三去了。” 鲁迅 《南腔北调集·关于女人》:“ 上海 的时髦是从长三幺二传到姨太太之流,从姨太太之流再传到太太奶奶小姐。”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史达祖,朝代: 宋代
    标签: 春天悼亡
    裁春衫寻芳。记金刀素手,同在晴窗。几度因风残絮,照花斜阳。谁念我今无肠。自少年、消磨疏狂。但听雨挑灯,敧床病酒,多梦睡时妆。飞花去,良宵长。有丝阑旧曲,金谱新腔。最恨湘云人散,楚兰魂伤。身是客,愁为乡。算玉箫、犹逢韦郎。近寒食人家,相思未忘苹藻香。
  • 作者: 刘清夫,朝代: 宋代
    浅碧芙蓉,素艳亭亭,前身阿娇。记湘滨露冷,酥容倍洁,华清水滑,酒晕全消。瑶剪丰肥,云翻碎萼,白羽鲜明时自摇。风流处,是古香幽韵,时度仙飙。琼枝璧月清标。对千朵婵娟倾翠瓢。况水晶台榭,低迷净绿,冰霜词调,隐约轻桡。细认金房,锺奇孕秀,已觉青衿横素腰。西风晚,看花开十丈,玉井非遥。
  • 作者: 苏颂,朝代: 宋代
    昔美都门祖二疏,太冲篇咏贵良图。不闻宾主俱公鼎,未见篇章出宾跗。河岳英灵添赋咏,都人士女竞欢娱。皆言元老归休盛,恩礼便蕃自古无。
  • 作者: 程公许,朝代: 宋代

    然有怀,借韵作一首。
    晓凉散策,恨西风不贷,一池残绿。谁与冰轮捴玉斧,恰好今宵圆足。树杪翻光,莎庭转影,零乱昆台玉。荡胸清露,闲须浇下醽醁。
    休问湖海飘零,老人心事,似倚岩枯木。万里亲知应健否,脉脉此情谁属。世虑难产,天高难问,倚遍阑干曲。不妨随寓,买园催种松竹。

  • 作者: 张耒,朝代: 宋代
    我爱梅花不忍摘,清香却解逐人来。风露肌肤随处好,不知人世有尘埃。
  • 作者: 邵雍,朝代: 宋代
    五福虽难备,三殇却不逢。太平无事日,得作白头翁。
  • 作者: 蔡襄,朝代: 宋代
    霞树珠林暑后新,直疑天意别留春。京华百世争鲜贵,自是芳根着海滨。
  • 作者: 李江,朝代: 明代

    踏上观音阁上来,一声长啸鬼神哀。

    花花笑我遨游客,朵朵迎人满树开。

    野鸟不须闲弄舌,山灵犹畏俊英才。

    于今一望无穷处,眼底长江水半杯。

  • 作者: 项安世,朝代: 宋代
    明日君开祝寿场,今朝臣捧寿亲觞。愿亲有俾昌而大,与国无穷禄尔康。台上菊迟今始绽,堂前桂晚后弥芳。仙翁作计深长在,待看孙曾笏满床。
  • 作者: 楼钥,朝代: 宋代
    窗前惊见一枝斜,照眼英英十数花。千载简齐仙去后,何人更著好诗夸。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