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午热原文 诗词名句

午热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午热原文

八朝晴定晓欣凉,却以炎薰热异常。

农谚纵称催麦熟,夏时又恐逗云穰。

细旃广厦虽避暑,下隰高原切益忙。

因识逮佳更愁失,为君难那易言详。

诗词问答

问:午热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午热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午热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八十一

2. 自廿八日晴霁至今已阅八日颇喜晓气凉爽今午甚热虽云晒麦为宜又虑蒸郁云起即此见为君之难无时可释萦缱耳

参考注释

异常

(1) 非正常的;不同于平常的

异常现象

(2) 非常

任职期间异常紧张

农谚

1.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是农民生产经验的概括和形象的反映,对于农业生产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麦熟

(1).麦子成熟。《管子·轻重己》:“以春日至始,数九十二日,谓之夏至,而麦熟。”《晋书·桓温传》:“ 温 恃麦熟,取以为军资。” 唐 孟郊 《张徐州席送岑秀才》诗:“雨餘山川浄,麦熟草木凉。”

(2).指麦子成熟的季节。 唐 王建 《江陵使至汝州》诗:“回看 巴 路在云间,寒食离家麦熟还。”《旧唐书·吐蕃传上》:“不知节候,麦熟为岁首。”

夏时

夏 代的历法。《礼记·礼运》:“ 孔子 曰:‘我欲观 夏 道,是故之 杞 而不足徵也,吾得 夏 时焉。’” 郑玄 注:“得 夏 四时之书也。其书存者有《小正》。”《论语·卫灵公》“行 夏 之时” 宋 朱熹 集注:“夏时,谓以斗柄初昏建寅之月为岁首也。”

指夏天。《周礼·天官·食医》:“凡食齐视春时,羹齐视夏时。”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夏时自然思量父的热,便自要去求箇凊的道理。”

细旃

细织之毛毡。《汉书·王吉传》:“广夏之下,细旃之上。” 颜师古 注:“旃与毡同。”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著述·大学衍义》:“盖深得修齐宗旨,故以此书日置细旃,非 宋理宗 务名比也。” 章炳麟 《訄书·订文》:“细旃之所承,金匱之所藏,著於文史者,三千名而足。”

广厦

高大的房屋

避暑

(1) 到凉爽的地方度过炎热的暑期

(2) 避免中暑

高原

海拔较高、地形起伏较小的大块平地

黄土高原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李昱,朝代: 元代

    数年胶漆方投分,今日萍逢又索居。

    好客每令樽有酒,辞君非为食无鱼。

    海棠亭暖春题句,檐卜林香夜读书。

    两地关心正相忆,便风毋使问音疏。

  • 作者: 赵文,朝代: 宋代
    动皇舆,回中道。龙为驱,虎为导。乐蕃厘,祠雍后。息甘泉,饫天酒。澹穆清,冰热恼。四夷服,咸稽首。臣三祝。皇万寿。
  • 作者: 陈宓,朝代: 宋代
    绍年一联镳,作意到西瀑。是时新喜晴,峻壁潄清玉。雷霆骇神睹,冰莹雪胸腹。临深足恐堕,坐石膝频促。晷长不知永,玩久愈未足。下山历斗潭,喧豗尚相逐。忽逾十五里,风雨送归躅。抵家如梦觉,始觉当暑溽。但愿身更强,后游多秉烛。
  • 作者: 苏辙,朝代: 宋代
    避世山林中,衣草食芋栗。奈何处朝市,日耗太仓积。中心久自笑,公议肯相释。终然幸宽政,尚许存寄秩。经年汝南居,久与茅茨隔。祠官一扫空,避就两皆失。父子相携扶,里巷行可即。屋敝且圬墙,蝗余尚遗粒。交游忌点染,还往但亲戚。闭门便衰病,杜口谢弹诘。余年迫悬车,奏莫屡濡笔。籍中顾未敢,尔后傥容乞。幽居足暇豫,肉食多忧栗。永怀城东老,未尽长年术。
  • 作者: 李焘,朝代: 宋代
    壮矣府中县,索如城外村。墨池今扫迹,石笋旧余根。风急汉弦断,雨多秦镜昏。新秋一怀古,情绪若为论。
  • 作者: 陆游,朝代: 宋代
    下帷听雨声,开户延月色。霏霏半篆香,湛湛一池墨。徐行舒血脉,危坐学踵息。吾闻诸先贤,养生莫如啬。
  • 作者: 虞俦,朝代: 宋代
    煮海摅忠论,潢池讋武威。分符留惠爱,持节借光辉。阀阅伊谁似,功名与愿违。未前宣室问,遽作九原归。
  • 作者: 释守卓,朝代: 宋代

    林下既了空,尘中须达事。

    随事了真空,自空展化事。

    事空空事中,淘镕成宝器。

    宝器盛醍醐,是曰甘露味。

  • 作者: 陆游,朝代: 宋代
    害道无如徇爱嗔,养生尤要啬精神。祝公少置空闺忆,天下安危在此身。
  • 作者: 毛滂,朝代: 宋代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醉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秋风吹雁渡汾水,斜阳随客下西楼。苑边麒麟守白骨,半夜安能保明发。小蛮为酌流霞春,醉倚梅花满怀月。暗香吹远月欲流,松声百尺唤清愁。早挂铜章老槐下,短蓑独速不渔舟。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