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感情中建除体二首原文 诗词名句

感情中建除体二首

作者: 程公许朝代: 宋代

感情中建除体二首原文

建大将旗鼓,遴选兹信艰。
除授得其人,国势维泰山。
满朝绶若若,熟谋须万全。
平生想卫霍,摧枯无留难。
定论真黩武,亦足激懦孱。
执爵酹太宫,感慨清泪潸。
破敌岂无策,百年祗长叹。
危机屡反复,地险失故关。
成败虽运数,人谋忌地谩。
收民心第一,根本无创残。
开纳智与勇,及时护风寒。
闭口勿多言,天道谅好还。

诗词问答

问:感情中建除体二首的作者是谁?答:程公许
问:感情中建除体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程公许的名句有哪些?答:程公许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大将

(1) 军衔。将官的最高一级

(2) 比喻某一集团中的重要人物

(3) 高级将领的泛称

当罗马大将恺彻未到时。——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旗鼓

旗和鼓。古时军中用以发号施令

故国之旗鼓。——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遴选

慎重地选拔;审重选择

一介之任,必欲因能;讲艺之臣,犬为遴选。——王安石《辞男雱说书札子》

遴选总统候选人的艰巨任务

除授

拜官授职。 唐 白居易 《论孙璹张奉国状》:“况今圣政日明,朝纲日举,每命一官一职,人皆侧耳听之。则除授之间,深宜重慎。” 宋 王谠 《唐语林·政事上》:“ 德宗 躬亲庶政,中外除授皆自揽。”《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先君因赴试,流落京师,以后得第,除授 钱塘 县尹。”

国势

一个国家发展的总态势;国力

国势衰微

泰山

(1) 东岳,中国五岳之首,中国名山,海拔1524米,位于山东泰安境内。古代帝王多在此封禅、祭告天地,多古迹和文人墨迹,为旅游胜地

(2) 古人把泰山作为高山的代表,常用来比喻敬仰的人或重大、宝贵的事物

有眼不识泰山

(3) 妻父的代称

呼妻父为泰山,一说云,泰山有丈人峰。—— 晁说之《晁氏客语》

若若

(1).长而下垂的样子。《汉书·佞幸传·石显》:“ 牢 邪 石 邪, 五鹿 客邪!印何纍纍,綬若若邪!” 颜师古 注:“若若,长貌。” 唐 柳宗元 《故尚书户部侍郎王君先太夫人河间刘氏志文》:“若若紫綬,荣于高堂。” 清 钱谦益 《渡淮河闻何三季穆之讣》诗:“自言星星髮,不紆若若綬。”

(2).众多的样子。《列子·力命》:“今昏昏昧昧,纷纷若若,随所为,随所不为。”

(3).每每,常常。 清 葆光子 《物妖志·兽·猴》:“女自是精爽迷罔,顿如痴人,正昼眠睡,暮则华妆艷饰,伺夜,若若有所之。”

万全

万无一失;绝对安全

万全之策

平生

(1) 终身;一生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个人的平生大事

(2) 向来;素来

他平生是很勤俭的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清· 林觉民《与妻书》

卫霍

西汉 名将 卫青 和 霍去病 皆以武功著称,后世并称“卫霍”。 三国 魏 曹植 《与吴季重书》:“谓 萧 曹 不足儔, 卫 霍 不足侔也。” 唐 张说 《药园宴武洛沙将军》诗:“文学引 王 枚 ,歌钟陈 卫 霍 。” 明 许自昌 《水浒记·论心》:“自昔 萧 曹 任,难图 卫 霍 功。” 宁调元 《游白云归感赋四律并柬同游诸子》:“丈夫三十尚平平,竪子争传 卫 霍 名。”

摧枯

见“ 摧枯拉朽 ”。

留难

无理阻挠刁难

定论

确定的论断或成熟的见解;做出确定的论断

黩武

滥用武力;好战

既累为 所败,犹攻之不已, 虞患其黩武,且虑得志不可复制,固不许行。——《后汉书·刘虞传》

穷兵黩武

懦孱

软弱。 宋 陆游 《谢内翰启》:“性本懦孱,輒妄希於骨骾;仕由资荫,乃深恶於膏粱。”

太宫

太庙。《晏子春秋·杂上三》:“ 崔杼 既弑 庄公 而立 景公 , 杼 与 庆封 相之,劫诸将军大夫及显士庶人於太宫之坎上,令无得不盟者。” 宋 梅尧臣 《祫礼颂圣德诗》:“宿於太宫,月星皓皓。” 宋 岳珂 《桯史·张紫微原芝》:“会连岁芝生太宫,百执事多进颂诗。”

感慨

心灵受到某种感触而慨叹(感慨不已)

她不免感慨地想道:“……真是事变知人心啦!”——丁玲《太阳照在桑乾河上》

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于其遗事,斯诚后死者之羞也!——孙文《< 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 序》

清泪

眼泪。 宋 曾巩 《秋夜》诗:“清泪昏我眼,沉忧回我肠。” 明 沉德符 《野获编·佞幸·佞人涕泣》:“乃以数行清泪,再荷收録,终以爱弛。” 郁达夫 《沉沦》一:“他的眼睛里就涌出了两行清泪来,他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缘故。”

破敌

击败敌军。《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夺 魏公子卬 ,安 秦 社稷,利百姓,卒为 秦 禽将破敌,攘地千里。”《后汉书·应劭传》:“若令 靖 ( 邹靖 )募 鲜卑 轻骑五千,必有破敌之效。”《英烈传》第五六回:“筵席间细商破敌之计,恨无长策。” 清 吴伟业 《圆圆曲》:“ 鼎湖 当日弃人閒,破敌收京下 玉关 。”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一章:“若夫良工创器,惨淡於精思;将士力征,唾手於破敌。”

无策

亦作“ 无筴 ”。没有计谋;没有办法。《管子·揆度》:“国之财物,尽在贾人,而君无筴焉。”一本作“ 无策 ”。《汉书·匈奴传下》:“ 周 得中策, 汉 得下策, 秦 无策焉。”《文献通考·钱币二》:“ 嘉定 二年,臣僚言曰:‘三界会子,数目滋多,称提无策。’” 金 元好问 《太原》诗:“古来全 晋 非无策,乱后清 汾 空自流。” 潘漠华 《晚上》:“他这样追寻着酒,是他可怜的无策的心,自知只能这样无理胡涂的度日了。”

百年

(1) 指很多年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百年大计

(2) 指人的一生;一辈子

百年之后,即死了以后

长叹

悠长的叹气

长叹一声

危机

(1)

(2) 指产生危险的祸根

(3) 指严重困难的关头

反复

复发,尤指疾病的症状在持续地减轻以后复发

伤寒时有反复

地险

(1).大地险阻;地面险阻。《易·坎》:“《彖》曰:天险,不可升也;地险,山川丘陵也。” 孔颖达 疏:“言地以山川丘陵而为险也。”《宋书·礼志三》:“地险俗殊,民望絶塞,以为分外,其日久矣。” 清 黄景仁 《邓家坟写望》诗:“方今万里一,地险安足论!”

(2).指险要之地。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汾水》:“上戴山阜,下临絶涧,俗谓之为‘ 鲁般桥 ’,盖通古之津隘矣,亦在今之地险也。” 唐 李商隐 《南朝》诗:“地险悠悠天险长, 金陵 王气应瑶光。” 清 黄遵宪 《乙未二月二十七日公祭沉文肃公祠》诗:“天骄横肆地险失,坐令蚍蚁咸无援。”

故关

古代的关隘。 北周 庾信 《别周尚书弘正》诗:“ 扶风 石桥北, 函谷 故关前。” 唐 耿湋 《送王润》诗:“相送临寒水,苍然望故关。” 唐 温庭筠 《送人东游》诗:“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成败

成功与失败;胜负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汉· 贾谊《过秦论》

成败在此一举

运数

命运

人谋

(1).谓与众人商议谋划。《易·繫辞下》:“人谋鬼谋,百姓与能。” 王弼 注:“人谋,况议於众以定失得也。” 孔颖达 疏:“谓圣人欲举事之时,先与人众谋图,以定得失。”

(2).众议;人的谋划。《后汉书·光武帝纪赞》:“灵庆既启,人谋咸赞。” 唐 杜甫 《石犀行》诗:“先王作法皆正道,诡怪何得参人谋。”

(3).指人为的努力。《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曹操 比於 袁绍 ,则名微而众寡,然 操 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民心

人民的思想、感情、意愿等

民心所向

民心稍安。——《广东军务记》

第一

(1) 排在最前的

排名第一

(2) 首要的,最重要的

质量第一

根本

(1) 完全

我根本就不赞成你的主张

(2) 简直;从来

奴隶主根本不把奴隶当人看待

这种事我根本没干过

(3) 彻底

必须根本改变这里的落后面貌

创残

伤残。 唐 韩愈 《张中丞后序》:“将其创残饿羸之餘,虽欲去,必不达。” 明 方孝孺 《曹参》:“夫民新脱於创残之中,不休息之於无事而遽骚之以制度。” 清 曾国藩 《金陵楚军水师昭忠祠记》:“陆军进攻,水师和之。一堞未攀,駢尸山积。或连朝环击,卒不能下;或创残满目,仅收一栅。”

开纳

(1).广泛采纳。《晋书·张寔传》:“偃聪塞智,开纳羣言。”

(2).见“ 开内 ”。

(3).接纳,允许往来通好。 宋 王安石 《与赵卨龙图书》:“议者多言遽欲开纳西人,则示之弱,彼或崛强。以事情料之,殆不如此。” 宋 陆游 《蜡弹省札》:“应有据以北州郡归命者,即其所得州郡,裂土封建……机会之来,时不可失,各宜勇决,以称朝廷开纳之意。”《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六年》:“朝廷开纳 夏国 ,本欲宽财息民。”

及时

(1) 立刻;马上

工作中有问题必须及时解决

及时相遣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迅速地;毫不耽搁地

你应及时地动身回家

风寒

(1).冷风寒气。《墨子·节用上》:“其为宫室何?以为冬以圉风寒,夏以圉暑雨。” 三国 魏 嵇康 《与阮德如》诗:“君其爱德素,行路慎风寒。”

(2).风邪和寒邪。中医谓为致病的两个因素。亦指因感受冷风寒气引起的病。《素问·玉机真藏论》:“今风寒客於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六回:“不过冒点风寒,一发散就好了。” 周立波 《盖满爹》:“ 盖满爹 感受了风寒,病倒了,躺在乡政府的秘书的床上。”

(3).农历十一月的别称。 唐 韩愈 《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诗:“须知节候即风寒,幸及亭午犹妍暖。”

闭口

闭住嘴不说话,不表态

满屋子人都闭口无言

多言

(1).犹言好讲闲话;多说。《诗·郑风·将仲子》:“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 仲 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史记·秦始皇本纪》:“ 二世 曰:‘吾愿得一郡为王。’弗许。又曰:‘愿为万户侯。’弗许。曰:‘愿与妻子为黔首,比诸公子。’ 阎乐 曰:‘臣受命於丞相,为天下诛足下,足下虽多言,臣不敢报。’麾其兵进。 二世 * 。” 宋 王安石 《不诂自明》:“ 仓頡 造书,不詁自明。于乎多言,只误后生。” 明 陈子龙 《病鹦鹉》诗:“多言老更甚,解梦病增疑。”《儒林外史》第二四回:“ 石老鼠 听见这话,方才不敢多言了。”

(2).犹常说。《朱子语类》卷八:“人多言为事所夺,有妨讲学。此为不能使舡,嫌溪曲者也。”

天道

自然规律

天道变化。——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好还

谓极易得到报应。《老子》:“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 宋 梅尧臣 《送李太伯归建昌》诗:“ 桓魋 及 臧仓 ,尝毁圣与贤。后人何蹈之,其事实好还。”《明史·刘台等传赞》:“亏盈好还,祸酿身后。”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李咸用,朝代: 唐代
    真宰无私造化均,年年分散月中春。皆期早蹑 * ,谁肯长为白社人?宋国高风休敛翼,圣朝公道易酬身。大须审固穿杨箭,莫遣参差鬓雪新。
  • 作者: 刘克庄,朝代: 宋代
    绝顶岚烟合,危亭略见檐。不知山雨过,但觉瀑流添。悲壮张瑶瑟,迷蒙展画缣。野人双草屦,来往任泥沾。
  • 作者: 释绍嵩,朝代: 宋代
    青云直上路初通,白凤新词入圣聪。抵掌剧谈吾浪语,连城增价子何穷。共登小阁春风裹,又解征帆落照中。此去优游益吟咏,公余无惜寄诗筒。
  • 作者: 佘翔,朝代: 明代

    褰裳涉三山,泛驾骋九州。

    秦皇与周穆,往事良悠悠。

    伊人事卜筑,乃在青门陬。

    寒泉莹碧沼,丛篁间绿畴。

    菰蒲覆深浅,鸂鷘信沉浮。

    岂云甘离索,聊以供息游。

    空潭潜赤鲤,巨壑壑苍虬。

    愿展云中翼,蓬蒿安足留。

  • 作者: 朱敦儒,朝代: 宋代

    直自凤凰城破后,擘钗破镜分飞。天涯海角信音稀。梦回辽海北,魂断玉关西。
    月解重圆星解聚,如何不见人归。今春还听杜鹃啼。年年看塞雁,一十四番回。

  • 作者: 张说,朝代: 唐代
    寒更玉漏催,晓色御前开。泱漭云阴积,氤氲风雪回。山知银作瓮,宫见璧成台。欲验丰年象,飘摇仙藻来。
  • 作者: 李之世,朝代: 明代

    昨日同尊酒,今朝南浦行。

    还随一雁去,又度五羊城。

    霜岸秋容澹,江流晓气清。

    所思无远近,相别总含情。

  • 作者: 佚名,朝代: 先秦
    标签: 初中文言文议论哲理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是人 一作:斯人)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 作者: 皮日休,朝代: 唐代
    高蹈为时背,幽怀是事兼。神仙君可致,江海我能淹。共守庚申夜,同看乙巳占。药囊除紫蠹,丹灶拂红盐。与物深无竞,于生亦太廉。鸿灾因足警,鱼祸为稀潜。笔砚秋光洗,衣巾夏藓沾。酒甔香竹院,鱼笼挂茅檐。琴忘因抛谱,诗存为致签。茶旗经雨展,石笋带云尖。鹤共心情慢,乌同面色黔。向阳裁白帢,终岁忆貂襜。取岭为山障,将泉作水帘。溪晴多晚鹭,池废足秋蟾。破衲虽云补,闲斋未办苫。共君还有役,竟夕得厌厌。
  • 作者: 刘子翚,朝代: 宋代
    山暝雨连夕,今晨天气清。遥怀懒庵人,高卧掩柴荆。幽寂性所嗜,萧然寄平生。惟应田叟来,对床话躬耕。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