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壁上诗二首原文 诗词名句

壁上诗二首

作者:丰干 朝代:唐代

壁上诗二首原文

余自来天台,凡经几万回。
一身如云水,悠悠任去来。
逍遥绝无闹,忘机隆佛道。
世途岐路心,众生多烦恼。
兀兀沈浪海,漂漂轮三界。
可惜一灵物,无始被境埋。
电光瞥然起,生死纷尘埃。
寒山特相访,拾得常往来。
论心话明月,太虚廓无碍。
法界即无边,一法普遍该。
本来无一物,亦无尘可拂。
若能了达此,不用坐兀兀。

诗词问答

问:壁上诗二首的作者是谁?答:丰干
问:壁上诗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壁上诗二首是什么体裁?答:五古
问:丰干的名句有哪些?答:丰干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807-2

参考注释

自来

从来;原来

天台

(1).谓尚书台、省。《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天臺县远,众所絶意。”《北齐书·文宣帝纪》:“仍摄天臺,总参戎律。”《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二年》:“臣何敢久污天臺、辱东朝乎?” 胡三省 注:“天臺,谓尚书省。”参见“ 三臺 ”。

(2).对太守、县令等地方行政官的尊称。《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太守道:‘他怎么敢赖你?’ 程元 道:‘……万乞天臺老爷做主。’” 明 郑仲夔 《耳新·经国》:“今幸遇天臺,夫冤庶伸有日。”

山名。 唐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天台 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明 杨珽 《龙膏记·邂逅》:“听言词有意相怜,怕重来 天台 路远。”详“ 天台山 ”。

一身

(1) 全身,浑身

一身正气

(2) 一套(衣服)

一身新衣服

(3) 一个人

孑然一身

如云

(1).形容盛多。《诗·郑风·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毛 传:“如云,众多也。” 汉 李陵 《答苏武书》:“当此之时,猛将如云,谋臣如雨。” 唐 白居易 《轻肥》诗:“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

(2).发美长貌。《诗·鄘风·君子偕老》:“鬒髮如云,不屑髢也。” 毛 传:“如云,言美长也。”

(3).比喻德化广大。《史记·五帝本纪》:“ 帝尧 者, 放勋 。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 司马贞 索隐:“如云之覆渥,言德化广大而浸润生人,人咸仰望之,故曰如百穀之仰膏雨也。”

悠悠

(1) 长久,遥远

悠悠长夜

(2) 遥远的

悠悠未来

(3) 形容从容不迫

(4) 众多

(5) 荒谬

悠悠之谈

(6) 飘动的样子

羌笛悠悠雪满地。——宋· 范仲淹《渔家傲》

(7) 庸俗

(8) 形容忧伤

悠悠我思

中心悠悠

悠悠尔心。——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9) 形容悠闲自在

白云千载空悠悠。——唐· 崔颢《黄鹤楼》

悠悠自得

去来

(1).往来,往返。《商君书·垦令》:“商劳则去来賫送之礼,无通於百县,则农民不飢,行不饰。”《魏书·礼志四》:“各令骑将六人去来挑战,步兵更进退以相拒击。” 明 王鏊 《震泽长语·官制》:“所以皷舞群伦,曰官曰差遣曰职而已,又迁徙去来,常无虚日。”

(2).谓离去而又归来。《史记·孝文本纪》:“与王 兴居 去来,亦赦之。” 裴駰 集解引 张晏 曰:“虽始与 兴居 反,今降,赦之。” 清 汪懋麟 《送高会东少司寇》诗:“乡里却看鬚鬢旧,行藏转觉去来新。”

(3).离去。来,语气助词。 南朝 宋 鲍照 《代陈思王白马篇》诗:“去来今何道,卑贱生所钟。” 唐 孟郊 《古意》诗:“荡子守边戍,佳人莫相从,去来年月多,苦愁改形容。”

(4).犹言左右,表示概数。

(5).佛教语。指过去、未来。 宋 范成大 《二偈呈似寿老》诗:“法法刹那无住,云何见在去来。”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双树幻钞引上》:“﹝释氏之﹞苦空矣,即未能顿悟,而足以亡乱於去来。” 清 黄遵宪 《己亥杂诗》:“但有去来无现在,无穷生灭看香烟。”

逍遥

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忘机

指没有巧诈的心思,与世无争

陶然忘机

佛道

(1).佛法之道。《法华经·序品》:“又见菩萨,勇猛精进,入於深山,思惟佛道。”《后汉书·西域传论》:“至於佛道神化,兴自 身毒 ,而二 汉 方志莫有称焉。”《晋书·王恭传》:“王闲用兵,尤信佛道,调役百姓,修营佛寺,务在壮丽,士庶怨嗟。”

(2).成佛之途。比喻最好的出路。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议者戏云:‘畿尉有六道:入御史为佛道……入判司为饿鬼道。’”

(3).佛教与道教的并称。 宋 何薳 《春渚纪闻·二富室疏财》:“散施贫民及助修佛道观宇,一钱不留於家。”

世途

同“ 世涂 ”。 唐 李白 《古风》诗之五九:“世途多翻覆,交道方嶮巇。” 元 孙仲章 《勘头巾》第一折:“自家无运智,却道世途艰。” 清 周亮工 《皖江与文灯岩》诗之三:“世途真坦易,吾道自飘摇。”详“ 世涂 ”。

岐路

(1).岔路。《列子·说符》:“ 杨子 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 杨氏 之竖追之。 杨子 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岐路。’” 三国 魏 曹植 《美女篇》诗:“美女妖且闲,採桑岐路间。” 明 沉鲸 《双珠记·僧榻传音》:“事参商,心悒怏,岐路多亡羊。”《儒林外史》第一回:“人生南北多岐路,将相神仙,也要凡人做。”

(2).指离别分手处。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别易会难,古人所重; 江 南饯道,下泣言离……北间风俗,不屑此事,岐路言离,欢笑分首。” 唐 王勃 《杜少府之任蜀州》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3).比喻官场中险易难测的前途。《后汉书·邓彪等传论》:“统之,方轨易因,险涂难御。故昔人明慎於所受之分,迟迟於岐路之间也。” 唐 元稹 《酬乐天得微之诗知通州事因成》诗之三:“满身沙蝨无防处,独脚山魈不奈何。甘受鬼神侵骨髓,常忧岐路处风波。”

(4).不正当的途径。 唐 张固 《幽闲鼓吹》:“ 德裕 为兵部尚书,自得岐路,必当大拜, 宗閔 多方阻之未效。”

(5).即岐路人。江湖艺人。 明 朱有燉 《半夜朝元》第一折:“便休将财物逞,则俺这泼岐路恩情似画饼。”

众生

(1) 一切有生命的,也指人和动物

芸芸众生

(2) 〈方〉∶畜生

多烦

请托致谢的客套话。犹烦劳。 许地山 《铁鱼底鳃》:“他对饭摊主人说了一声‘多烦了’。”如:多烦您给打听一下。

兀兀

(1) 不动的样子

他兀兀地看看我

(2) 勤奋刻苦的样子

(3) 昏沉的样子

浪海

波浪翻滚的大海。 南朝 梁武帝 《宝亮法师<涅槃经疏>序》:“救烧灼於火宅,拯沉溺於浪海。”

漂漂

(1).漂流。《战国策·齐策三》:“降雨下, 淄水 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

(2).漂浮,浮动。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笨麴并酒》:“酒色漂漂,与银光一体。” 唐 陆龟蒙 《和友人许惠酒以诗徵之》:“冻醪初漉嫩如春,轻蚁漂漂杂蘂尘。”

(3).漂泊。 唐 杜甫 《严氏溪放歌行》:“天下兵马未尽销,岂免沟壑常漂漂。”

(4).飞扬貌;高飞貌。《老子》“漂兮若无所止” 汉 河上公 注:“我独漂漂若飞若扬无所止也。” 汉 贾谊 《吊屈原赋》:“凤漂漂其高逝兮,固自引而远去。”

(5).浅青色。《释名·释采帛》:“漂漂,浅青色也。” 汉 司马相如 《长门赋》:“廓独潜而专精兮,天漂漂而疾风。”

(6).古代传说中南方山名。《吕氏春秋·求人》:“南至 交阯 、 孙朴 、 续樠 之国, 丹粟 、 漆树 、 沸水 、 漂漂 、 九阳 之山。”

(7).投小瓦片或小石片掠水面跳跃向前的一种游戏。《花城》1981年第1期:“时间又在一幢幢工厂的烟突上升起了,在孩子们放情投出的漂漂水纹上展开了。”

三界

(1).佛教指众生轮回的欲界、 * 和无 * 。见《俱舍论·世分别品》。 晋 慧远 《沙门不敬王者论·求宗不顺化》:“三界流动,以罪苦为场。化尽则因缘永息,流动则受苦无穷。” 唐 寒山 《诗》之二一三:“可畏三界轮,念念未曾息。” 宋 王安石 《望江南·归依三宝赞》词:“三界里,有取总灾危。” 清 龚自珍 《最录<列子>》:“ 庄子 见道十三四, 列子 见道十七八,丁 * 之未东,皆未脱离三界。”道教沿用其说而稍异。 唐 吕岩 《敲爻歌》:“似此逍遥多快乐,遨游三界最清奇。”

(2).犹三届,三期。《元史·选举志二》:“都监歷三界,陞务使,一周岁为满,月日不及者通理。务使歷三界,陞提领。”

可惜

怜惜;爱惜

他不愿吃那些零七八碎的东西,可惜那些钱。——老舍《骆驼祥子》

灵物

(1) 神奇的东西;灵通之物

那块玉是个灵物

(2) 指神仙鬼怪(迷信)

无始

(1).没有起始。 南朝 齐 明僧绍 《正二教论》:“而道常出乎无始,入乎无终。”

(2).指太古。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七:“茫茫吾何思?林卧观无始。” 元 李好古 《张生煮海》第一折:“贫道乃 东华上仙 是也。自从无始以来一心好道,修炼三田。” 王国维 《<红楼梦>评论》第四章:“今设有人焉,自无始以来,无生死,无苦乐,无人世之罣碍,而唯有永远之知识,则吾人所寳为无上之美术,自彼视之,不过蛩鸣蝉噪而已。”

电光

(1).闪电的光。 汉 扬雄 《解嘲》:“目如燿星,舌如电光。” 宋 梅尧臣 《和谢舍人洊震》:“电光划划遶巖壁,雷声隐隐生山陬。”《花月痕》第四七回:“瞧那火燄衝霄,好似风雨翳霾中,电光驰骤。” 沉从文 《边城》二十:“夜间果然落了大雨,夹以吓人的雷声。电光从屋脊上掠过时,接着就是訇的一个炸电。”

(2).比喻威严。 晋 傅玄 《晋鼓吹曲·灵之祥》:“宣吓怒,奋鹰扬。震乾威,曜电光。”

(3).比喻时间短暂。犹言一刹那。 前蜀 韦庄 《哭同舍崔员外》诗:“却到同游地,三年一电光。”

(4).电灯光。 瞿秋白 《饿乡纪程》三:“远看 正阳门 畔三四层的高洋房,电光雪亮的耀着。”

(5).旧时指射线(伦琴射线)。此射线在工业上可用于金属探伤,医学上用于治疗、透视等。 鲁迅 《书信集·致母亲》:“到七月初,乃用透物电光照视肺部。”

(6).纺织品经电光机处理后所呈现的光泽。 吴组缃 《山洪》六:“他穿着电光洋线的罩袍。”

瞥然

忽然;迅速地。 唐 白居易 《与微之书》:“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尘念,此际暂生。” 明 高明 《琵琶记·琴诉荷池》:“嫩緑池塘梅雨歇,薰风乍转,瞥然见新凉。”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道士拍界尺一声,即有数小人,长八九寸,落局上,合声演剧……一齣终,瞥然不见。” 苏曼殊 《碎簪记》:“余辞 庄湜 归,途中见一马车,瞥然而过。”

生死

(1) 生存和死亡

生死攸关的问题

(2) 预言命运的

他认为什么时候死是在生死簿上早就注定的

尘埃

(1) 飞扬的尘土

尘埃传播病菌

(2) ;比喻污浊的东西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唐· 杜甫《兵车行》

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蒙世俗之尘埃。

寒山

(1).传说中北方常寒之山。《楚辞·大招》:“魂乎无北!北有寒山, 逴龙 赩只。” 王逸 注:“言北方有常寒之山,阴不见日,名曰 逴龙 。” 晋 张协 《七命》:“大夫曰:‘寒山之桐,出自太冥。’”

(2).冷落寂静的山;寒天的山。 南朝 宋 谢灵运 《入华子岗是麻源第三谷》诗:“南州实炎德,桂树凌寒山。” 唐 韩翃 《送齐山人归长白山》诗:“柴门流水依然在,一路寒山万木中。”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秋畦公取士》:“秋风几树天香动,吹向寒山老桂林。”

(3).指 浙江省 天台县 的 寒岩 。 唐 诗僧 寒山子 曾居此。 唐 寒山 《诗》之三:“可笑 寒山 道,而无车马踪。” 唐 寒山 《诗》之二○三:“我家本住在 寒山 ,石巖栖息离烦缘。”

(4).即 寒山子 。 唐 寒山 《诗》之二二○:“时人见 寒山 ,各谓是风颠。貌不起人目,身唯布裘缠。” 宋 陆游 《醉中题民家壁》诗:“吾诗戯用 寒山 例,小市人家到处题。”参见“ 寒山子 ”。

(5).地名。在 江苏省 吴县 西,本 支硎山 之支峰, 明 处士 赵宧光 曾隐居于此。

(6).地名。在 江苏省 徐州市 东南。《晋书·刘遐传》:“詔 遐 领 彭城 内史,与 徐州 刺史 蔡豹 、 太山 太守 徐龕 共讨 抚 ,战於 寒山 , 抚 败走。”

(7).地名。在 广西 玉林县 西北三十里。参阅《九域志》。

往来

(1) 去和来

往来种作。——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往来视之。——唐· 柳宗元《三戒》

往来翕忽。——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往来而不绝。——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2) 交往;过从

老死不相往来。——《史记·货殖列传》

诚欲往来。——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3) 交往的人

往来无白丁。——唐· 刘禹锡《陋室铭》

论心

(1).研究思想。《荀子·非相》:“故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

(2).谈心,倾心交谈。 晋 陆机 《演连珠》之二九:“抚臆论心,有时而谬。” 宋 王安石 《相送行》诗:“忆昔论心两绸繆,那知相送不得留。”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三六:“多君媕雅数论心,文字缘同骨肉深。”

明月

(1) 明亮的月亮

明月几时有

(2) 指夜明珠

虚廓

亦作“虚霩”。1.道家指天地未形成时的状态。后亦指天。《淮南子·天文训》:“道始于虚霩,虚霩生宇宙,宇宙生气。” 三国 魏 曹植 《驱车篇》:“飡霞漱沆瀣,毛羽被身形。发举蹈虚廓,径廷升窈冥。” 晋 傅玄 《大寒赋》:“彩虹藏于虚廓兮,鳞介潜而长伏。”

(2).空阔。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东坡二》:“天地虽虚廓,惟海为最大。”

无碍

(1).没有阻碍;没有妨碍。 汉 扬雄 《法言·君子》:“子未覩 禹 之行水与?一东一北,行之无碍也。君子之行,独无碍乎?”《红楼梦》第四一回:“有木头的杯取个来,我就失了手,掉了地下也无碍。” 茅盾 《色盲》三:“﹝ 林白霜 ﹞毫无瞻顾地钉住说:‘如果你觉得告诉我是和 赵筠秋 无碍,还是请你直说罢!’”

(2).佛教语。谓通达自在,没有障碍。 南朝 梁简文帝 《 * 颂》:“我有无碍,共向圆常。” 宋 朱松 《书永和寺壁》诗:“道人法力真无碍,解遣龙孙吐浪花。”

法界

佛教语。梵语意译。通常泛称各种事物的现象及其本质。《华严经·十通品》:“入於真法界,实亦无所入。” 宋 范成大 《再次喜雨诗韵以表随车之应》:“一念故应周法界,万神元不隔明庭。” 章炳麟 《建立宗教论》:“夫此圆成实自性云者,或称真如,或称法界,或称涅槃。”

无边

没有边际

无边界框

一法

(1).统一的法令。《荀子·王霸》:“君者,论一相,陈一法,明一指,以兼覆之,兼炤之,以观其盛者也。”

(2).指专一地行法。《韩非子·五蠹》:“故明主之道,一法而不求智,固术而不慕信,故法不败,而群官无奸诈矣。”

(3).越发;更加。 元 无名氏 《刘弘嫁婢》第一折:“这个姑夫老人家,一法老的糊突了。” 明 徐渭 《翠乡梦》第一折:“那妇人老也小,止不过十七八岁,一法生得絶样的。”

(4).一种方法。 晋 葛洪 《抱朴子·杂应》:“又一法,思其髮散以被身,一髮端,輒有一大星缀之。”《素问·刺志论》“入实者,右手开鍼空也;入虚者,左手闭鍼空也” 张隐庵 集注引 张兆璜 曰:“开闔者,三阳之气发于下焦。营卫者,中焦水穀之所生也。用鍼取气,在于营卫,而此篇独论气出下焦,血出中焦,候下焦所生之气,出入开闔,以行补写之法,又一法也。”

(5).佛教用语,犹言一事一物。《华严经》卷十三:“惟以一法得出离。” 唐 李邕 《岳麓寺碑》:“一法开无量之门,一音警无边之众。” 宋 范成大 《题记事册》诗:“八万四千空 * ,不离一法认毘卢。”

普遍

全面。指广泛而有共同性

人们普遍的弱点

普遍不满

本来

(1) 从一开始

(2) 向来,原来

(3) 原先;先前

(4) 理所当然

一物

(1).一种事物;一件事物。《管子·白心》:“然而天不为一物枉其时,明君圣人亦不为一人枉其法。”《史记·周本纪》:“此一物足以释 西伯 ,况其多乎!” 唐 杜牧 《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第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 清 郑燮 《同起林上人重访仁公》诗之三:“莫教轻一物,可待报他生。” 马南邨 《燕山夜话·共通的门径》:“没有无所不知的博学之士,也没有只知一事一物而不知其他的专门家。”

(2).同类物;同一事。《周礼·夏官·校人》:“掌王马之政,辨六马之属,种马一物,戎马一物,齐马一物,道马一物,田马一物,駑马一物。” 宋 沉括 《梦溪补笔谈·药议》:“药有用根,或用茎叶,虽是一物,性或不同,苟未深达其理,未可妄用。”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十二章:“云耶,电耶,雨耶,雪耶,实一物也,不过因热度之异而变耳。”

(3).犹一事。《礼记·文王世子》:“行一物而三善皆得者,唯世子而已。” 郑玄 注:“物犹事也。” 南朝 梁武帝 《报侯景书》:“朕为万乘之主,岂可失信於一物。”

(4).犹言一个标准。《墨子·尚贤上》:“上之所以使下者,一物也;下之所以事上者,一术也。”

无尘

不着尘埃。常表示超尘脱俗。 唐 崔橹 《莲花》诗残句:“无人解把无尘袖,盛取残香尽日怜。” 唐 杜荀鹤 《题战岛僧居》诗:“师爱无尘地,江心岛上居。”

了达

(1).佛家语。彻悟;通晓。《坛经·宣诏品》:“明与无明,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 唐 顾况 《从江西道中寄齐相公》诗:“能依二諦法,了达三轮空。” 元 李寿卿 《度柳翠》第四折:“法座下有甚麼不能了逹?钉嘴铁舌,铜头铁额,火眼金睛,都来问禪。” 梁启超 《湖南时务学堂学约》:“度数年之力, 中国 要籍一切大义,皆可了达。”

(2).超脱。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陶靖节》:“ 渊明 自作挽辞, 秦太虚 亦效之。余谓 渊明 之辞了达, 太虚 之辞哀怨。”

(3).“了身达命”之略语。谓了悟人生,通达事理。 元 无名氏 《猿听经》第二折:“俺这师父是个了达的祖师,在此山内修行了数十餘年也。”

不用

用不着,不必

不用你管这事

你留步吧,不用下去了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赵蕃,朝代:宋代
    细听非笛复非芦,绝讶儿童底所呼。邂逅因之问何似,鸟鸣竹管自乌乌。
  • 作者:释德洪,朝代:宋代

    解知无竹令人俗,日报平安候起居。

    所以此君揖冰雪,长吟馀翠满衣裾。

    瘦行清坐搜诗处,雨叶风枝解箨初。

    试作小轩聊寄傲,爱君生计未为疏。

  • 作者:王佐(汝学),朝代:明代

    桐墩墩上唤华英,舞袖当筵缓缓行。

    一个神仙张果老,两枝天女董双成。

    娥眉不解怜秋态,鹤发还能按曲声。

    邀我暮年同结社,此心已许白鸥盟。

  • 作者:裴湘,朝代:宋代
    雁塞说并门。郡枕西汾。山形高下远相吞。古寺楼台依碧嶂,烟景遥分。晋庙锁溪云。箫鼓仍存。牛羊斜日自归村。惟有故城禾黍地,前事消魂。
  • 作者:佘翔,朝代:明代

    南海归来兴不孤,高阳浊酒命吾徒。

    一池春水葡萄色,肯与西施泛五湖。

  • 作者:张耒,朝代:宋代
    茫茫梦泽连禾黍,断垄横冈散平楚。登高试望竟陵城,孤烟落日知何处。旧游如梦去莫挽,客愁冉冉还如故。他年若问鸿轩人,堂下蔷薇应解语。
  • 作者:释重顯,朝代:宋代
    却请和尚道,虎头生角出荒草。十洲春尽花凋残,珊瑚树林日杲杲。
  • 作者:王渐逵,朝代:明代

    云谷归来夜未央,绕篱 * 映秋芳。

    閒陪无极翁迟坐,风月满庭花正香。

  • 作者:古易,朝代:清代

    云停碧落桂飘香,竹肉齐声起后堂。

    壮士尊前惊变徵,美人帐下怨清商。

    绕梁何处传新谱,擪笛谁家傍短墙?

    流落江南老词客,还思天上咏《霓裳》。

  • 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
    标签:写人生活抒怀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独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怡然有馀乐,于何荣智慧!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