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赠宿松杨明府原文 诗词名句

赠宿松杨明府

作者: 黄滔朝代: 唐代

赠宿松杨明府原文

溪上家家礼乐新,始知为政异常伦。
若非似水清无底,争得如冰凛拂人。
月狖声和琴调咽,烟村景接柳条春。
宦游兼得逍遥趣,休忆三吴旧钓津。

诗词问答

问:赠宿松杨明府的作者是谁?答:黄滔
问:赠宿松杨明府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赠宿松杨明府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黄滔的名句有哪些?答:黄滔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705-36

参考注释

上家

(1).豪门。 三国 蜀 诸葛亮 《与李丰教》:“今虽解任,形业失故,奴婢宾客百数十人,君以中郎参军居府,方之气类,犹为上家。”

(2).打牌、掷色子、行酒令时称坐在本人左边的人为上家。《红楼梦》第六三回:“恰好 黛玉 是上家, 宝玉 是下家,二人斟了两杯,只得要饮。” 茅盾 《锻炼》六:“方脸细眼睛的中年妇人连声催促着,上家那一位也随声附和。这两家的面前,筹码都堆得很多。”

礼乐

礼节和音乐。古代帝王常用兴礼乐为手段以求达到尊卑有序远近和合的统治目的。《礼记·乐记》:“乐也者,情之不可变者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乐统同,礼辨异。礼乐之説,管乎人情矣。” 孔颖达 疏:“乐主和同,则远近皆合;礼主恭敬,则贵贱有序。”《吕氏春秋·孟夏》:“乃命乐师习合礼乐。” 高诱 注:“礼所以经国家,定社稷,利人民;乐所以移风易俗,荡人之邪,存人之正性。” 唐 杜甫 《秋野》诗之三:“礼乐攻吾短,山林引兴长。”

为政

(1).治理国家;执掌国政。《诗·小雅·节南山》:“不自为政,卒劳百姓。”《左传·宣公元年》:“於是 晋侯 侈, 赵宣子 为政,骤諫而不入,故不竞於 楚 。” 北周 庾信 《周五声调曲·商调曲一》:“ 有熊 为政,访道於 容成 。” 宋 苏轼 《朝辞赴定州论事状》:“陛下为政九年,除执政臺諫外,未尝与羣臣接,然天下不以为非者,以谓垂帘之际,不得不尔也。” 清 姚鼐 《<左传补注>序》:“ 魏献子 合诸侯,干位之人,而述其为政之美,词不恤其夸。”

(2).指执政者。《仪礼·大射》:“﹝司射﹞自阼阶前曰:‘为政请射。’” 郑玄 注:“为政谓司马也。司马,政官,主射礼。”

(3).处理政事。 唐 宋之问 《送许州宋司马赴任》诗:“当闻力为政,遥慰我心愁。” 唐 岑参 《冬宵家会饯李郎司兵赴同州》诗:“应须力为政,聊慰此相思。”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旧闻·为政不相师友》:“公虽受知于 文端 ,而为政不相师友,一切听从民便。”

(4).做主。《左传·宣公二年》:“畴昔之羊,子为政;今日之事,我为政。” 宋 沉作喆 《寓简》卷七:“盖金微,不能为政,但随气所胜,革化而已。”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公孙九娘》:“小娘子不肯自草草,得舅为政,方此意慊得。”

(5).作宫。《论语·为政》:“子奚不为政?”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传》:“他日,妻谓生曰:‘子岂不思为政乎?’” 明 宋濂 《赵侯神道碑铭》:“士君子能建治功於隆平之日,而或不能保大节於危难之时,盖为政以及物者易,而杀身以成仁者难。” 清 汪懋麟 《送劳书升之任黔中》诗之三:“时艰为政好,地逈得官閒。”

异常

(1) 非正常的;不同于平常的

异常现象

(2) 非常

任职期间异常紧张

若非

要不是;如果不是

无底

(1).没有底部。形容极深。《列子·汤问》:“有大壑焉……其下无底,名曰 归墟 。” 晋 陆机 《从军行》:“谿谷深无底,崇山鬱嵯峨。”

(2).无限度;无穷尽。《后汉书·张纲传》:“甘心好货,纵恣无底。”《西游补》第五回:“我是一片深情,指望鸳鸯无底,见他俩个把我做阁板上货,我哪得不生悲怨!”

(3).谓不知底细。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十一章:“到底是真是假, 周祺 心中无底。”

争得

经过努力而获得

正在设法从政府那里争得一份养老金

烟村

亦作“ 烟邨 ”。亦作“烟村”。指烟雾缭绕的村落。 唐 白居易 《东南行一百韵》:“水市通闤闠,烟村混轴轤。” 宋 李纲 《梅花赋》:“含芳雪径,擢秀烟邨。” 宋 刘一止 《喜迁莺·晓行》词:“迤邐烟村,马嘶人起,残月尚穿林薄。” 郭小川 《刻在北大荒的土地上》诗:“哦,没有住宅区,没有野店,没有烟村。”

柳条

编织筐、包、篮子等用的柳树柔软的枝条

柳条包

宦游

为求官而出游

长卿久宦游,不遂而困。——《汉书·司马相如传》

同是宦游人。——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逍遥

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三吴

(1).地名。 晋 指 吴兴 、 吴郡 、 会稽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渐水》:“ 永建 中, 阳羡 周嘉 上书,以县( 会稽 )远,赴会至难,求得分置,遂以 浙江 西为 吴 ,以东为 会稽 。 汉高帝 十二年,一 吴 也,后分为三,世号‘ 三吴 ’。 吴兴 、 吴郡 , 会稽 其一焉。”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论画体工用榻写》:“ 江 南地润无尘,人多精艺, 三吴 之跡,八絶之名, 逸少 右军, 长康 散骑,书画之能,其来尚矣。”

(2).地名。 唐 指 吴兴 、 吴郡 、 丹阳 。《通典·州郡十二》:“ 苏州 , 春秋 吴国 之都也……与 吴兴 、 丹阳 为 三吴 。 齐 因之。 陈 置 吴州 。 隋 平 陈 ,改曰 苏州 。 煬帝 初,復曰 吴州 ,寻为 吴郡 。大 唐 为 苏州 ,或为 吴郡 。”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卷三:“今天下安危,在于 淮 楚 。师振则 三吴 安, 三吴 安则国家不失外府。” 唐 杜牧 《题桐叶》诗:“ 三吴 烟水平生念,寧向閒人道所之。”

(3).地名。 宋 指 苏州 、 常州 、 湖州 。 宋 司马光 《送杨太祝忱知长洲县》诗:“ 三吴 佳县首,民物旧熙熙。”

(4).泛指 长江 下游一带。 唐 李白 《猛虎行》:“ 三吴 邦伯皆顾盼,四海雄侠两追随。” 金 刘致君 《鹧鸪天》词:“修月客,弄云娘, 三吴 清兴入淋浪。”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天地之经,君臣之义。

    贵戚异姓,同归一致。

    与社稷共,逝将焉避。

    孰丁其难,孰丁其易。

    嗟哉斯人,遭殷之季。

    罔为臣仆,先王献自。

    披沥以陈,甘于殒弃。

    五亩佳城,千秋弗坠。

    夫子适周,载经柏隧。

    早许三仁,讵惟四字。

  • 作者: 施肩吾,朝代: 唐代
    九重城里无亲识,八百人中独姓施。弱羽飞时攒箭险,蹇驴行处薄冰危。晴天欲照盆难反,贫女如花镜不知。却向从来受恩地,再求青律变寒枝。
  • 作者: 杜文澜,朝代: 清代

    休拨鹍弦,可知是、贺老风流销歇。

    门巷犹忆,枇杷泠泠韵凄绝。

    人去后、关山雁远,剩环佩、夜归荒月。

    古驿沙寒,幽闺漏永,都是呜咽。

    漫重念、孤泊空江,恐司马、青衫泪花叠。

    无限少年心事,对华灯低说。

    枫影外、千呼万唤,替秋风、管领离别。

    怎又听彻梁州,鬓丝添雪。

  • 作者: 王哲,朝代: 元代
    一只葫芦真个好,朝朝长是随予。腹中明朗莹中虚。贮琼浆玉液,滋味胜醍醐。日日饮来依旧有,自然不用钱沽。杖头挑起入云衢。三清前面过,参从黍米珠。
  • 作者: 陈著,朝代: 宋代
    吾将语汝汝来前,勿听吾方藐藐然。君子最难端造处,人心易失本来天。须知妻系家兴废,自有人分行丑妍。三世一门诗礼在,莫教春意有穷年。
  • 作者: 黄庭坚,朝代: 宋代
    荣禄常思泽九宗,山摧梁坏并成空。百年遗恨谁昭洗,他日诸郎有父风。
  • 作者: 梅尧臣,朝代: 宋代
    具深相割啖,不如无勇人。以诗而酬诗,徒用多少均。我言虽至简,意切谁见亲。汲井欲到深,磨监欲尽尘。寒泉与青铜,光洁靡故新。临觞报嘉贶,醉语是天真。、
  • 作者: 李白,朝代: 唐代
    标签: 妇女
    小姑织白纻,未解将人语。大嫂采芙蓉,溪湖千万重。长兄行不在,莫使外人逢。愿学秋胡妇,贞心比古松。
  • 作者: 李涉,朝代: 唐代
    与君兄弟匡岭故,与君相逢扬子渡。白浪南分吴塞云,绿杨深入隋宫路。隋家文物今虽改,舞馆歌台基尚在。炀帝陵边草木深,汴河流水空归海。古今悠悠人自别,此地繁华终未歇。大道青楼夹翠烟,琼墀绣帐开明月。与君一言两相许,外舍形骸中尔女。扬州歌酒不可追,洛神映箔湘妃语。白马黄金为身置,谁能独羡他人醉。暂到香炉一夕间,能展愁眉百世事。君看白日光如箭,一度别来颜色变。早谋侯印佩腰间,莫遣看花鬓如霰。
  • 作者: 陈镒,朝代: 元代

    乱罢君来居此地,两逢重九共持觞。

    舟移野渡冲残雨,人倚曾楼醉夕阳。

    头发又添今日白,菊花只似旧年芳。

    登临无限伤时恨,尽付东流溪水长。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