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贺新郎(夜来月色可人,兰香满室,再用前调原文 诗词名句

贺新郎(夜来月色可人,兰香满室,再用前调)

作者: 赵以夫朝代: 宋代

原文

碾破长空绿。
看银蟾、一轮似水,照人清独。
缥缈风摇环佩碎,疑是英茎妙曲。
忽散作、天花芬馥。
帝子双双来洞户,炯肌肤、冰雪颜如玉。
愁易老,意难足。
楚江万顷疏汤沐。
想佳人,依然携手,碧云修竹。
葱蒨玲珑方寸许,清过千重夏木。
速就我、同倾湘醁。
追忆兰亭当日事,尽凄凉、也胜卢仝屋。
应不到,羡金谷。

诗词问答

问:《贺新郎(夜来月色可人,兰香满室,再用前调)》的作者是谁?答:赵以夫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赵以夫的名句有哪些?答:赵以夫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空绿

(1).空明澄碧。 南朝 梁武帝 《西洲曲》:“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緑。”

(2).指碧天。 唐 李贺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五月》:“回雪舞凉殿,甘露洗空緑。” 叶葱奇 注:“空緑,犹青空,指天空。”

银蟾

月亮的别称。传说月中有蟾蜍,故称。 唐 白居易 《中秋月》诗:“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元 金仁杰 《追韩信》第二折:“正天淡云闲,明滴溜银蟾似海山。” 清 王韬 《淞滨琐话·田荔裳》:“一夕宴罢,宿蝶未来,银蟾犹皎。”参见“ 金蟾 ”。

一轮

(1).表数量。用称圆月、红日等。 唐 孟郊 《读张碧集》诗:“高秋数奏琴,澄潭一轮月。” 元 马致远 《陈抟高卧》第三折:“卧一榻清风,看一轮明月,盖一片白云,枕一块顽石。”《水浒传》第八六回:“只见四面狂风,扫退浮云,现出明朗朗一轮红日。”

(2).表数量。用称循环一次的事物或动作。《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 马三爸 比我小一轮,属牛的,今年七十一。”按:此谓小十二岁。如:篮球冠军赛已经打了一轮。

(3).特指月亮。 唐 张乔 《试月中桂》诗:“影高群木外,香满一轮中。”《景德传灯录·幼璋禅师》:“恁么即一轮高挂,万国同观去也。”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范小仙》:“如此良宵,若有灯戏看,庶不负此一轮。”

(4).表动量。犹一转。 鲁迅 《彷徨·祝福》:“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鲁迅 《呐喊·阿Q正传》:“ 赵太爷 肚里一轮,觉得于他总不会有坏处,便将箱子留下了。”

缥缈

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环佩

环形玉佩;妇女的饰物

小姐气得把环佩都摔了

英茎

《汉书·礼乐志》:“昔 黄帝 作《咸池》, 顓頊 作《六茎》, 帝嚳 作《五英》, 尧 作《大章》, 舜 作《招》, 禹 作《夏》, 汤 作《濩》。”后以《英》《茎》泛指古代的雅乐。 隋 许善心 《于太常寺听乐》诗:“泽竭《英》《茎》散,人遗忧思深。” 宋 范仲淹 《今乐犹古乐赋》:“举今古而酌中,与《英》《茎》而岂异。” 宋 张淏 《云谷杂记·书侍郎徐公帖后》:“淫哇乱雅快一扫,《英》、《茎》、《韶》、《濩》重鏗鍧。”

天花

(1) 由天花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表现为严重的病毒血症及接连出现的各阶段皮疹,皮疹最后以脓泡、脱痂及瘢痕形成为特征

(2) 玉蜀黍的雄花,因为长在植株的顶部,所以叫天花

(3) 雪花

夜散下无数茸毛似的天花,织成一片大氅。——闻一多《雪》

芬馥

香气浓郁。 晋 左思 《吴都赋》:“光色炫晃,芬馥肸蠁。” 唐 李白 《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诗:“清英神仙骨,芬馥茝兰蕤。”《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百里之内,异香芬馥。”

帝子

帝王的子女

双双

(1).相并;成双。《公羊传·宣公五年》:“‘冬, 齐 高固 及子 叔姬 来。’何言乎 高固 之来?言 叔姬 之来,而不言 高固 之来,则不可。 子公羊子 曰:其诸为其双双而俱至者与?” 何休 注:“言其双行匹至,似於鸟兽。” 唐 权德舆 《秋闺月》诗:“稍映妆臺临綺窗,遥知不语泪双双。”《儿女英雄传》第十回:“説着便自己过去,扶了 张姑娘 同 安公子 站齐了,双双磕下头去。” 茅盾 《脱险杂记》十八:“那两个蹲在地上的挑夫好像触了电,一下子就双双跳了起来,而且抢过我们的行李,就要上挑了。”

(2).一对对。 南朝 梁 简文帝 《咏蝶》:“復此从风蝶,双双花上飞。” 宋 柳永 《安公子》词:“拾翠汀洲人寂静,立双双鸥鷺。”《西游记》第二十回:“崖前有怪石双双,林内有幽禽对对。”

洞户

(1).房间与房间门户相通。《后汉书·梁冀传》:“堂寝皆有阴阳奥室,连房洞户。”

(2).门户。 南朝 梁 刘邈 《见人织聊为之咏》:“檐花照初月,洞户未垂帷。” 金 宇文虚中 《岁寒堂》诗:“洞户延清吹,庭除贮緑阴。”

(3).借指幽深的内室。 宋 贺铸 《减字浣溪沙》词:“笑捻粉香归洞户,更垂帘幕护窗纱。”

(4).洞口。 唐 王贞白 《游仙》诗:“我家三岛上,洞户眺波涛。”

肌肤

(1) 肌肉皮肤

(2) 比喻男女之间亲密的关系

冰雪

比喻清纯

楚江

(1). 楚 境内的江河。 唐 李白 《望天门山》诗:“ 天门 中断 楚 江开,碧水东流至北迴。” 宋 吴文英 《澡兰香·淮安重午》词:“莫唱 江 南古调,怨抑难招, 楚 江沉魄。” 清 吴伟业 《顾西巘侍御同沉友圣虎丘即事》诗:“我昔 楚 江同 宋玉 ,君今 吴 市访 梁鸿 。”

(2).见“ 楚江体 ”。

万顷

(1).百万亩。百亩为一顷。《管子·揆度》:“百乘为耕,田万顷为户。”

(2).常用以形容面积广阔。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渊然万顷,直上千仞。” 宋 杨万里 《过金沙洋望小海》诗:“须臾满眼贾胡舩,万顷一碧波黏天。”《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但愿父作公卿,子作状元,给我挣下万顷庄田。” 艾青 《在浪尖上》诗:“你在万里晴空下,宁静地注视着万顷波涛。”

汤沐

(1).沐浴。《公羊传·隐公八年》:“ 邴 者何? 郑 汤沐之邑也。天子有事于 泰山 ,诸侯皆从, 泰山 之下,诸侯皆有汤沐之邑焉。” 何休 注:“有事者,巡守祭天告至之礼也,当沐浴絜齐以致其敬,故谓之汤沐邑也。”《史记·苏秦列传》:“君诚能听臣, 燕 必致旃裘狗马之地, 齐 必致鱼盐之海, 楚 必致橘柚之园, 韩 、 魏 、 中山 皆可使致汤沐之奉。” 宋 陆游 《自笑》诗自注:“腊月五日汤沐、按摩几半日,是早左车第二牙脱去。”

(2).特指为死者沐浴所用热水等物。《淮南子·说林训》:“汤沐具而蟣蝨相弔,大厦成而燕雀相贺,忧乐别也。”《梁书·任昉传》:“虽情谬先觉,而迹沦骄饵,汤沐具而非弔,大厦构而相驩。” 清 梁章鉅 《退庵随笔·家礼一》:“吾乡丧礼,自成服后,黎明具汤沐,主人以下皆哭。”

(3).泛指其它烫洗用的热水。 严复 《救亡决论》:“ 中国 一大豕也,羣虱总总,处其奎蹄曲隈,必有一日焉,屠人操刀,具汤沐以相待,至是而始相吊焉,固已晚矣。”

(4).指汤沐邑。《后汉书·班彪传》:“又旧制,太子食汤沐十县。” 唐 张说 《鄎国长公主神道碑》:“邸弟立官,汤沐建封。” 明 唐顺之 《皇陵行》:“ 江 左 金陵 扶地轴, 汉 家 丰沛 还汤沐。”参见“ 汤沐邑 ”。

佳人

(1) 貌美的女子

(2) 美好的人,指怀念的人或理想中的人

(3) 有才干的人

依然

照往常,依旧

依然如故

依然有效

携手

手拉手

携手并肩

碧云

(1).青云;碧空中的云。《文选·江淹<杂体诗·效惠休“别怨”>》:“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 张铣 注:“碧云,青云也。” 唐 戴叔伦 《夏日登鹤岩偶成》诗:“愿借老僧双白鹤,碧云深处共翱翔。” 宋 刘克庄 《沁园春》词:“悵佳人未来,碧云冉冉;王孙去后,芳草萋萋。” 程善之 《古意》诗:“高城回首碧云边,玉漏淙淙天未曙。”

(2).喻远方或天边。多用以表达离情别绪。 唐 韦应物 《奇皎然上人》诗:“愿以碧云思,方君怨别餘。” 宋 王禹偁 《仲咸以四韵见寄因次原韵兼纾客情》:“喜霽未遑抽赋笔,劳君先惠碧云诗。” 宋 柳永 《倾杯》词:“最苦碧云信断,仙乡路杳,归雁难倩。”

修竹

细长的竹子

茂林修竹

葱蒨

亦作“葱蒨”。1.草木青翠茂盛貌。 南朝 梁 江淹 《池上酬刘记室》诗:“葱蒨亘华堂,葐蒀杂綺树。” 唐 刘禹锡 《史隐亭述》:“澂明峭絶,靃靡葱蒨。” 唐 李德裕 《金松赋》:“含春蔼而葱蒨,映夕阳而的皪。” 清 王滔 《记香港总督燕制军东游》:“﹝想其见﹞山川之秀淑,林木之葱蒨,必有畅然怡然,而惝然若失者。”

(2).青绿色。 南朝 梁 江淹 《颜特进延之侍宴》诗:“青林结冥濛,丹巘被葱蒨。” 宋 梅尧臣 《依韵和欧阳永叔同游近郊》:“ 洛水 桥边春已回,柳条葱蒨眼初开。” 清 李滢 《望罗浮歌》:“葱蒨见怪竹,吚哑听碧鷄。”

(3).华美,艳丽。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卷上:“﹝ 张协 ﹞词采葱蒨,音韵鏗鏘,使人味之,亹亹不倦。”《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三·隋宴群臣登歌》:“车旗煜爚,衣缨葱蒨。” 唐 殷寅 《铨试后徵山别业寄源侍御》诗:“朱紱何赫赫,綉衣復葱蒨。” 宋 周密 《台城路》词:“盈盈笑靨,映珠络玲瓏,翠綃葱蒨。”

(4).比喻才华横溢。 明 汤显祖 《龙沙宴作赠王翼清大宪》诗:“四明 山海 姿,公才发葱蒨。”

玲珑

(1) 精巧细微

小巧玲珑

(2) 灵活敏捷

娇小玲珑

(3) 形容玉相撞击的声音

方寸

(1) 一寸的平方大小

方寸之地起波澜

(2) 一平方寸

(3) ∶心神。语出《三国志》:徐庶母亲被曹操抓去,徐指着胸口对刘备说:“方寸乱矣!”

千重

千层,层层迭迭。《后汉书·马融传》:“羣师叠伍,伯校千重。” 宋 陆游 《长相思》词之一:“云千重,水千重,身在千重云水中,月明收钓筒。”《红旗歌谣·唱得幸福落满坡》:“前坡蜜桃后坡梨,千重万迭金银坡。”

速就

犹速成。《太平广记》卷五引《仙传拾遗·王次仲》:“﹝ 王次仲 ﹞以为世之篆文,功多而用寡,难以速就。” 元 王祯 《耨》诗:“曾闻傴僂翁,功毋求速就。” 郭沫若 《纪念碑性的建国史诗之期待》:“伟大的成品决不能一朝一夕便可以完成,我们也不希望它有那样的速就。”

追忆

回忆往事

追忆欢乐的少年生活

亭当

妥当;合宜。 宋 韦居安 《梅磵诗话》卷下:“此一联用事亭当,‘奎宿’对‘慧星’尤的,乃知作诗不厌改也。” 章炳麟 《新方言·释言》:“今人谓物之安、事之定曰亭当。”

凄凉

(1) 孤寂冷落

夜景凄凉

(2) 悲凉

字字凄凉

卢仝

卢仝(约775-835) : 唐代诗人。号玉川子,范阳(今河北涿州)人。曾隐居少室山。甘露之变时,因留宿宰相王涯家,被捕杀。善用散文句法写诗,风格奇特险怪。《月蚀》为其代表作。有《玉川子诗集》。

不到

(1)

不足,少于…

不到四分钟驶行了一公里

(2)

未到;不出席或未出席

教师抱怨那个孩子不到学校上课

(3)

不周到

我们是粗人,照顾不到,请多原谅

金谷

(1).指钱财和粮食。 汉 扬雄 《大司农箴》:“时惟大农,爰司金穀。”《新唐书·戴叔伦传》:“安之者莫先於兵,兵所藉者食,故金穀之司不轻易人。”《新五代史·唐臣传·孔谦》:“自少为吏,工书算,颇知金穀聚敛之事。” 宋 司马光 《刘道原<十国纪年>序》:“ 道原 固辞,以不习金穀之事。因言天子方属公以政事,宜恢张 尧 舜 之道,以佐明主,不应以财利为先。”

(2).谓富庶。 宋 王安石 《次韵酬微之赠池纸》:“君寧久寄金穀地,方执赐笔磨蚴螭。”

(1).古地名。在今 河南省 洛阳市 西北。《初学记》卷八引 晋 郭缘生 《述征记》:“ 金谷 ,谷也。地有 金水 ,自 太白原 南流经此谷,注 穀水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穀水》:“ 穀水 又东,左会 金谷 水,水出 太白原 ,东南流歷 金谷 ,谓之 金谷水 。东南流逕 晋 卫尉卿 石崇 之故居。”

(2).指 晋 石崇 所筑的 金谷园 。 晋 潘岳 《金谷集作》诗:“朝发 晋 京阳,夕次 金谷 湄。” 唐 李白 《宴陶家亭子》诗:“若闻絃管妙, 金谷 不能夸。” 明 梅鼎祚 《玉合记·义姤》:“名园不殊 金谷 ,丽人何减 緑珠 。” 清 查昇 《陈文朴庵招赏牡丹同人即席分赋》诗:“ 金谷 何如 蜀 锦城 , 放翁 旧谱閲《天彭》。”

(3).泛指富贵人家盛极一时但好景不长的豪华园林。多含讽喻义。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二:“ 莒公 诗云:‘ 汉 皋珮冷临 江 湿, 金谷 楼危到地香。’” 明 李梦阳 《汉京篇》:“后车不戒前车覆,又破黄金买 金谷 。”《西湖佳话·西泠韵迹》:“况豪华非耐久之物,富贵无一定之情,入身易,出头难,倒不如移 金谷 之名花,置之日中之市,嗅于鼻,谁不怜香?触之目,谁不爱色?”

(4).借指仕宦文人游宴饯别的场所。 南朝 梁 何逊 《车中见新林分别甚盛》诗:“ 金谷 宾游盛, 青门 冠盖多。” 宋 沉遘 《使还雄州曹使君夜会戏赠》诗之三:“它时 金谷 重相遇,还许尊前问故人?” 清 姚鼐 《答客》诗:“春深文讌盈 金谷 ,日宴儒林论 石渠 。”

(5).见“ 金谷酒数 ”。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苏轼,朝代: 宋代
    不会人间闲草木,预人何事管兴亡。
  • 作者: 陆游,朝代: 宋代
    汉水沉碑安在哉?千年岘首独崔嵬。平生不作羊公计,但欲无名死草莱。
  • 作者: 宋祁,朝代: 宋代
    几宵閒北寝,始见映西楼。曲篆临钩误,残黄映额羞。桂稀山自冷,珠浅蚌兼愁。巧作织织句,才能喻两头。
  • 作者: 释子益,朝代: 宋代
    作家相见,啐啄尤乖。达士相逢,握鞭回首。捡点将来,已落第二。
  • 作者: 苏轼,朝代: 宋代
    少年鞍马勤远行,卧闻龁草风雨声,见此忽思短策横。十年髀肉磨欲透,那更陪君作诗瘦,不如芋魁归饭豆。门前欲嘶御史骢,诏恩三日休老翁,羡君怀中双橘红。(黄有老母。)
  • 作者: 杨维桢,朝代: 元代
    应侯刻薄人,须贾得无死。飞将杀霸陵,狼狠不足齿。如何画眉郎,五日杀掾史。
  • 作者: 韦庄,朝代: 唐代
    标签: 宋词三百首婉约思乡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向晚撑扁舫,芦洲泛碧澄。

    伴吟浑似月,照夜不须灯。

    已报秋前信,应知雨后增。

    长门今古恨,赋扇几人能。

  • 作者: 梅尧臣,朝代: 宋代
    躯大力无用,远物赏驯柔。食刍与饮水,百倍於马牛。犹能络金羇,不可伏车輈。苍舒曾智秤,千钧空压舟。
  • 作者: 范仲淹,朝代: 宋代
    标签: 古文观止写人
    先生,汉光武之故人也。相尚以道。及帝握《赤符》,乘六龙,得圣人之时,臣妾亿兆,天下孰加焉?惟先生以节高之。既而动星象,归江湖,得圣人之清。泥涂轩冕,天下孰加焉?惟光武以礼下之。  在《蛊》之上九,众方有为,而独“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先生以之。在《屯》之初九,阳德方亨,而能“以贵 * ,大得民也”,光武以之。盖先生之心,出乎日月之上;光武之量,包乎天地之外。微先生,不能成光武之大,微光武,岂能遂先生之高哉?而使贪夫廉,懦夫立,是大有功于名教也。  仲淹来守是邦,始构堂而奠焉,乃复为其后者四家,以奉祠事。又从而歌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