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题陈宗元立斋原文 诗词名句

题陈宗元立斋

作者: 曾丰朝代: 宋代

题陈宗元立斋原文

人言礼起于太一,吾言礼止于皇机。
强名皇极体何如,卓然万象中间立。
流年鼎鼎三十余,古人有立君可无。
克己未追颜所复,过庭犹学鲤之趋。
五礼同归一中尔,何当中立而不倚。
膰肉无来孔子行,皮冠不设虞人止。
区区行止未足轻,扩充更可轻死生。
黄垆在前始易箦,白 1-1刃垂下犹结缨。
一有所立百无抗,砥柱中当拍天浪。
千古不磨立斋名,泰山北斗在头上。

诗词问答

问:题陈宗元立斋的作者是谁?答:曾丰
问:题陈宗元立斋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曾丰的名句有哪些?答:曾丰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人言

人们的评论,别人的议论

太一

亦作“ 太乙 ”。1.即道家所称的“道”,古指宇宙万物的本原、本体。《庄子·天下》:“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 成玄英 疏:“太者广大之名,一以不二为称。言大道旷荡,无不制围,括囊万有,通而为一,故谓之太一也。”《吕氏春秋·大乐》:“道也者,至精也,不可为形,不可为名,彊为之(名),谓之太一。” 唐 吴筠 《听尹炼师弹琴》诗:“至乐本太一,幽琴和乾坤。”

(2).古代指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气。《孔子家语·礼运》:“夫礼必本於太一。” 王肃 注:“太一者,元气也。” 南朝 宋 朱昭之 《难夷夏论》:“道法则采饵芝英,餐霞服丹,呼吸太一,吐故纳新。” 唐 马湘 《登杭州秦望山》诗:“太乙初分何处寻,空留历数变人心。”

(3).天神名。 战国 宋玉 《高唐赋》:“醮诸神,礼 太一 。”《史记·封禅书》:“天神贵者 太一 。” 司马贞 索隐引 宋均 云:“ 天一 、 太一 ,北极神之别名。” 唐 谷神子 《博异志·敬元颖》:“昨夜子时已朝 太一 矣。” 清 吴伟业 《海市》诗之一:“仙人 太乙 祀 东莱 ,不信 蓬 瀛 此地开。”

(4).星名。即帝星。又名北极二。因离北极星最近,故 隋 唐 以前文献多以之为北极星。《星经》卷上:“太一星,在天一南半度。” 南朝 梁 沉约 《梁雅乐歌·皇雅二》:“华盖拂紫微,勾陈绕太一。” 元 张可久 《折桂回·紫微楼上右平章索赋》曲:“镇 钱塘 太乙勾陈,玉柱擎天,綉袞生春。” 清 曹寅 《畅春苑张灯赐宴归舍恭纪》诗之三:“光浮太乙照千门,徧召阳和布密恩。”参阅《史记·天官书》、《晋书·天文志上》。

(5).山名。《文选·张衡<西京赋>》:“於前则 终南 太一 。” 李善 注:“《汉书》曰: 太一山 ,古文以为 终南 。《五经要义》曰: 太一 一名 终南山 ,在 扶风 武功县 。此云 终南 太一 ,不得为一山明矣。盖 终南 ,南山之总名。 太一 、一山之别号耳。” 唐 王维 《终南山》诗:“ 太乙 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皇机

谓皇帝政事;国务。《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论》:“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

强名

1.亦作"强名"。 2.犹盛名。

皇极

(1).帝王统治天下的准则。即所谓大中至正之道。《书·洪范》:“五,皇极,皇建其有极。” 孔颖达 疏:“皇,大也;极,中也。施政教,治下民,当使大得其中,无有邪僻。” 汉 荀悦 《汉纪·高祖纪一》:“昔在上圣,唯建皇极,经纬天地。” 隋 王通 《中说·魏相》:“夫子六经,皇极之能事毕矣。” 清 陈梦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昔先王建皇极以蒞万方,化功侔於天地。” 郭沫若 《十批判书·儒家八派的批判》:“‘五’以皇极居中,而‘五’之本身复具有中数。”

(2).指皇位。 晋 干宝 《晋纪总论》:“至於 世祖 ,遂享皇极。”《资治通鉴·晋简文帝咸安元年》:“於是宣太后令,废帝为 东海王 ,以丞相録尚书事 会稽王 昱 统承皇极。”《旧唐书·外戚传·武承嗣》:“皇极者,域中之大寳,必顺乎天命。”

(3).指皇帝。《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司马贞 述赞:“姊配皇极,身尚 平阳 。”《旧唐书·文苑传中·李邕》:“向若 林父 诛, 陈平 死, 百里 不用, 晏婴 见逐,是 晋 无 赤狄 之土, 汉 无皇极之尊, 秦 不併 西戎 , 齐 不霸 东海 矣。” 清 屈大均 《洗象行》:“晓披瓔珞朝皇极,秋驾鑾舆出喜峰。”

(4).指皇室。《晋书·桓玄传》:“先臣蒙国家殊遇,姻婭皇极。” 南朝 宋 谢灵运 《宋庐陵王诔》:“託体皇极,衔怨至尽。”《宋书·谢晦传》:“ 羡之 及 亮 或宿德元臣,姻婭皇极。”

(5).指古代有关天文、历算、五行等方面的专门方术。《新唐书·五行志一》:“ 向 为《五行传》,乃取其五事,皇极、庶证附於五行以为八事。”《明史·方伎传·周述学》:“自历而外,图书、皇极、律吕、山经、水志、分野、舆地……莫不各有成书。” 刘成禺 《洪宪纪事诗》之二○五:“自言 郭璞 终皇极,讲见天心待杀身。”

(6).宫殿名。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职掌 皇极 、 建极 、 中极 、 武英 、 文华 殿庭、楼阁、廊廡洒扫之役。”参见“ 皇极殿 ”。

(7).旧时教名。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教养·严 * 》:“今世之所谓白莲、无为、皇极、大乘、洪阳、螺祖诸教,皆奸人所创之 * 也。”

何如

(1) 如何,怎么样

今日之事何如。——《史记·项羽本纪》

诚好恶何如。——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则何如。——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胜过或不如

与其强攻,何如智取

卓然

卓越;突出

万象

一切事物或景象

包罗万象

中间

(1) 中心

中间突破

(2) 在事物两端之间或两个事物之间

中间驰至九天。——唐· 李朝威《柳毅传》

坐在他们两个中间

(3) 在里面

生活在人民群众中间。

流年

(1) 流逝的岁月;年华

似水流年

(2) 相命者指人在一年中的运气

看流年大运

鼎鼎

盛大

声名鼎鼎

三十

(1).数词。十的三倍。《诗·小雅·无羊》:“三十维物,尔牲则具。”《左传·宣公三年》:“ 成王 定鼎于 郟鄏 ,卜世三十,卜年七百。”

(2).指三十岁。《穀梁传·文公十二年》:“丈夫三十而娶。” 南朝 梁简文帝 《戏赠丽人》诗:“自矜心所爱,三十侍中郎。” 唐 崔灝 《赠王威古》诗:“三十羽林将,出身常事边。”

(3).指三十年。 唐 权德舆 《古兴》诗:“人生大限虽百岁,就中三十称一世。”

古人

泛指前人,以区别于当世的人

立君

(1).确立君王。《周礼·春官·大卜》:“凡国大贞,卜立君,卜大封,则眡高作龟。”《周礼·秋官·小司寇》:“一曰询国危,二曰询国迁,三曰询立君。”

(2).新即位的君主。《左传·昭公元年》:“ 郑 游吉 如 楚 ,葬 郟敖 ,且聘立君。” 王伯祥 注:“会葬故君,致聘新立之君也。”

克己

旧时商店自称价钱公道,不多赚钱

要价特别克己

过庭

(1).《论语·季氏》:“ 鲤 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 鲤 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 鲤 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 鲤 退而学《礼》。”后因以“过庭”指承受父训或径指父训。 唐 李商隐 《五言述德抒情诗献杜仆射相公》:“过庭多令子,乞墅有名甥。” 宋 沉作喆 《寓简》卷四:“ 白 ( 李白 )方幼穉,而其父首诲以靡丽放旷之词。然则 白 之狂逸不羈,盖亦过庭之所致也。” 清 钱谦益 《袁可立父淮先赠承德尚室司丞加赠奉直大夫尚室司少卿制》:“以忠义勉其子,过庭多长者之言。”

(2).以喻长辈的教训。《后汉书·党锢传·李膺》:“久废过庭,不闻善诱。”

五礼

(1).指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朝聘之礼。《书·皋陶谟》:“天秩有礼,自我五礼,有庸哉。” 孔 传:“天次秩有礼,当用我公、侯、伯、子、男五等之礼以接之,使有常。” 王引之 《经义述闻·尚书上》:“所谓五礼者,正谓公、侯、伯、子、男朝聘之礼也。”

(2).古代的五种礼制。即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周礼·春官·小宗伯》:“掌五礼之禁令与其用等。”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云:“五礼,吉、凶、军、宾、嘉。”《隋书·礼仪志一》:“以吉礼敬鬼神,以凶礼哀邦国,以宾礼亲宾客,以军礼诛不虔,以嘉礼合姻好,谓之五礼。” 宋 苏轼 《隆祐宫设庆宫醮青词》:“介万寿之无疆,锡五礼之纯备。”

同归

有同样的结局或目的

何当

(1).犹何日,何时。《玉台新咏·古绝句一》:“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六:“故见鄙姿,逢君辉光。身远心近,何当暂忘。” 唐 李商隐 《夜雨寄北》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 巴山 夜雨时。” 郁达夫 《奉怀》诗:“何当剪烛 江 南墅,重试清谈到夜分。”

(2).犹何妨;何如。 唐 武元衡 《长安叙怀寄崔十五》诗:“闻説 唐生 子孙在,何当一为问穷通?” 宋 苏轼 《龟山辩才师》诗:“何当来世结香火,永与名山供井磑。”

(3).犹安得,怎能。 唐 岑参 《阻戎泸间群盗》诗:“帝乡北近日, 瀘口 南连蛮。何当遇 长房 ,缩地到京关。” 宋 王安石 《次韵答陈正叔》之二:“何当水石他年住,更把韦编静处开。” 清 钱谦益 《玉堂双燕行送刘晋卿赵景之两太史谪官》诗:“何当鸣梧比丹凤,且愿衔花效黄雀。”

(4).犹何况。 唐 王昌龄 《江上闻笛》诗:“不知谁家子,復奏 邯郸 音,水客皆拥棹,空霜遂盈襟。羸马望北走,迁人悲 越 吟。何当边草白,旌节 陇 城阴。” 宋 苏轼 《无题》诗:“年光与时景,顷刻互衰变。何当血肉身,安得常强健!” 明 陈所闻 《金落索·闺怨》套曲:“ 姮娥 尚悔偷灵药,风雨何当忆故人?”

(5).犹合当,应当。 唐 杜甫 《画鹰》诗:“絛鏇光堪摘,轩楹势可呼。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宋 王安石 《送潘景纯》诗:“明时正欲精蒐选,荣路何当力荐延。”京剧《雁门关》第一场:“决胜千里辨输赢,单注着 黄巢 今日何当败。”

(6).犹何尝。 晋 傅玄 《秦女休行》:“百男何当益,不如一女良。”

中立

(1) 处于对立的双方之间,不倾向或偏袒一方

严守中立

(2) 独立

膰肉

古代祭祀用的熟肉。《孟子·告子下》:“ 孔子 为 鲁 司寇,不用。从而祭,燔肉不至,不税冕而行。” 汉 刘向 《说苑·杂言》作“膰肉不至”。 宋 陆游 《舍北摇落景物殊佳偶作》诗:“东邻膰肉至,一笑举新醅。”

无来

(1).不知所自来。《鹖冠子· * 》:“夫德知事之所成,成之所得,而后曰我能成之。成无为,得无来。”

(2).犹言无一来者。 晋 丘道护 《道士支昙谛诔》:“渟心独得,标想千仞。虚以应物,无来不顺。”

(3).没有到来。 宋 苏轼 《闻辩才法师复归上天竺以诗戏问》:“昔年本不住,今者亦无来。此语竟非是,且食白杨梅。”

孔子

(公元前551—前479) 中国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幼年生活贫困。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子。50岁时任鲁国司寇,摄行相事。后同学生周游列国,终不见用。晚年致力教育事业,传弟子有3000人,著名者72人。政治上主张“正名”,认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名实相副,以巩固等级名分和社会秩序。提倡德治教化,反对苛政。 * 思想上宣传“仁”。“仁”是符合等级制度的言行规范,又是维护家长制的精神支柱,是品德素养恭、宽、信、敏、惠的总称。教育思想上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知新”。重视因材施教。现存《论语》集录孔子言行

皮冠

古代打猎时戴的帽子。加于礼冠之上,用以御尘,亦以御雨雪。《左传·襄公十四年》:“不释皮冠而与之言。” 杜预 注:“皮冠,田猎之冠也。”《孟子·万章下》:“﹝ 万章 ﹞曰:‘敢问招虞人何以?’曰:‘以皮冠。’”

虞人

古掌山泽苑囿之官。《周礼·夏官·大司马》:“虞人莱所田之野为表。” 贾公彦 疏:“虞人者,若田在泽,泽虞;若田在山,山虞。”《左传·昭公二十年》:“十二月, 齐侯 田于 沛 ,招虞人以弓,不进。” 杜预 注:“虞人,掌山泽之官。”《宋史·太祖纪一》:“ 乾德 二年正月辛巳,有象入 南阳 ,虞人杀之,以齿革来献。” 郑观应 《盛世危言·旱潦》:“泰西数十年来于种树之事极为尽心,特设专官,如古者虞人之职。”

区区

(1) 小;少。形容微不足道

区区之薛。——《战国策·齐策四》

区区之地。——汉· 贾谊《新书·过秦论上》

何乃太区区。——《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区区百人。——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区区之数

区区五毛钱

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2) 犹方寸。形容人的心

区区之心

(3) 旧时谦辞,我

区区向往之至。——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4) (语气不庄重)

此人非他,就是区区

(5) 诚挚

感君区区怀。——《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行止

(1) 行动的踪迹

行止难测

(2) 行动;活动

(3) 犹言一举一动

故大英雄见得定,识得破,不偷一时之欢娱,坏自己与他的行止。——《三刻拍案惊奇》

未足

(1).不足,不能。《后汉书·齐武王縯传》:“ 舂陵 去 宛 三百里耳,未足为功。”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引》:“今所撰诸书,盛行海内,大而穹宇,细入肖翘,耳目八埏,靡不该综。即 惠施 、 黄繚 之辩,未足侈也。”

(2).犹言算不得。《太平广记》卷八七引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支遁》:“ 遁 幼时,尝与师共论物类,谓鷄卵生用,未足为杀,师不能屈。”

扩充

扩大充实,使增多

扩充实力

扩充设备

死生

(1).死亡和生存。《易·繫辞上》:“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説。”《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今死生荣辱,贵贱尊卑,此时不再至,愿公详计而无与俗同。” 宋 苏轼 《题文与可墨竹》诗:“谁云死生隔,相见如 龚 隗 。”

(2).犹言盈亏、消长。《孙子·虚实》:“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长短,月有死生。”

(3).杀生。《国语·越语下》:“死生因天地之刑。” 韦昭 注:“死,杀也。”

(4).偏义复词。指生命。 唐 杜甫 《房兵曹胡马》诗:“所向无空阔,真堪託死生。”

(5).偏义复词。指死亡。 唐 高适 《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宋 苏轼 《侄安节远来夜坐》诗之二:“畏人默坐成痴钝,问旧惊呼半死生。”

黄垆

亦作“黄卢”。亦作“黄庐”。亦作“黄炉”。1.犹黄泉。《淮南子·览冥训》:“上际九天,下契黄壚。” 高诱 注:“上与九天交接,下契至黄壚,黄泉下壚土也。”《淮南子·兵略训》:“放乎九天之上,蟠乎黄卢之下。” 晋 陆云 《晋故散骑常侍陆府君诔》:“永弃高厦,黄庐是馆。” 明 杨珽 《龙膏记·巧遘》:“幸今日相逢故人,便九地黄壚含笑。” 清 唐孙华 《张母陈太孺人贞节》诗:“旌命下九閶,恩纶賁黄壚。”

(2).坟墓。 宋 范成大 《伊尹墓》诗:“三尺黄壚直棘边,此心终古享皇天。”原题注:“在 空桑 北一里,有砖堠刻云‘ 汤 相 伊公 之墓’。相传墓左右生棘,皆直如矢。” 清 唐孙华 《维扬舟中作》诗:“黄壚处处提簞食,緑柳村村挂纸钱。”

(3).大地;地球。 清 王夫之 《石崖先生传略》:“悠悠苍天,荡荡黄壚,抱愚忱以埋幽壤,吾兄弟之志存焉。” 章炳麟 《西归留别中东诸君子》诗:“黄壚此摶摶,神州眇一粟。”

(4).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伤逝》载:“﹝ 王濬冲 ﹞乘軺车,经 黄公 酒壚下过,顾谓后车客:‘吾昔与 嵇叔夜 、 阮嗣宗 共酣饮於此壚……自 嵇生 夭、 阮公 亡以来,便为时所羈紲。今日视此虽近,邈若山河。’”后世因用“黄壚”作悼念亡友之辞。 唐 陈子昂 《祭孙府君文》:“白马故人,青乌送往,素车永诀,黄炉谁赏?” 明 夏完淳 《闻大鸿仲熊讣》诗:“叩閽应有路,兄弟竟齐游。盱眕同时尽, 褒 融 一日收。黄壚人已变,清泪梦中流。” 郭沫若 《东风集·谒延安烈士陵园》:“拜罢黄壚闻笑语,英雄人物看今朝。”

在前

从前;先前

在前,他是个老师

易箦

更换床席,指人将死

易箦之际(临终的时候)

结缨

从容就义

子路曰:“君子死,冠不免,结缨而死。”——《左传·哀公十五年》

有所

有所,无所类同。有:存在。无:没有,不存在。所:此为代词。

例句:

战国·楚·屈原《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列子》: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

砥柱

山名,位于河南三门峡以东黄河急流中,形象像柱

拍天

形容浪涛汹涌冲击,气势浩大。 唐 韩愈 《题临泷寺》诗:“ 潮阳 未到吾能説,海气昏昏水拍天。”

千古不磨

犹千古不朽。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 汉 史 唐 诗, 宋 文 元 曲,此世人口头语也。《汉书》、《史记》,千古不磨,尚矣。”《西湖佳话·灵隐诗迹》:“盖 灵隐 之诗,一字一句皆为千古所不磨,故不留迹而迹自留也。”

泰山北斗

泰山极高,北斗最亮。比喻为当世所瞻仰瞩目的人和事

唐兴, 愈以六经之文,为诸儒倡,自 愈没,其学盛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唐书》

头上

(1).头的上方;头顶。 五代 齐己 《荆渚感怀寄僧达禅弟》诗之二:“春残相忆 荆江 岸,一隻杜鹃头上啼。” 许杰 《惨雾》下:“村上的妇人们……恐怕恶魔在他们的头上回旋着,正如强悍的老鹰一般,转瞬间把他们的生命如打小鸡一般的啄去。”

(2).指时候,时间的某一点。《初刻拍案惊奇》卷六:“ 巫娘子 取一块来喫,又輭又甜,况是飢饿头上,不觉一连喫了几块。”《红楼梦》第八十回:“ 香菱 説到热闹头上,忘了忌讳。” 高延昌 《我的朋友》一:“到第五天头上,老师就叫 靳秀兰 去看车。”

(3).先,前头。《 * 词话》第六九回:“説在头上,就是爹赏的这银子,小媳妇也不敢领去,寧可领了爹言语,对太太説就是了。”

(4).方位词。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我向这筵席头上整扮,做一箇缝了口的撮合山。” 王西彦 《一个小人物的愤怒》:“现在,同样神圣的义务轮到自己头上来了。” 汪曾祺 《七里茶坊》:“为什么找到我头上呢?说是以前去了两拨人,都闹了意见回来了。”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珠勒珊鞭控骏駹,如茵芳草印蹄双。

    十旬休暇携良友,何处宜游定曲江。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奉朔西瀛及北壖,共知元日早春前。

    慈宁进贺千官率,皇极来庭九译连。

    丹陛乐鸣叶韶律,御炉香霭引祥烟。

    发生功信东皇普,亿万人增亿万年。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亭子诸峰顶,云山四面凭。

    畅观适可止,就下易于登。

    精舍憩淳朴,玉岑对绝胜。

    因之悟万理,有降必由升。

  • 作者: 陶弼,朝代: 宋代
    路到龙楼处,阴森觉有灵。山腰过云黑,石眼出泉腥。
  • 作者: 陈杰,朝代: 宋代
    柳边梅外试阴晴,清晓谁来鹊满庭。春似久痿才得沾,天如熟醉骤难醒。窗含西岭千秋白,笔转东皇万古青。又与新年书甲子,阶前尧历第三蓂。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赵宋李唐难辨年,鹆睛廿五柱端镌。

    义山几上设逢此,锦瑟那吟五十弦。

  • 作者: 曹彦约,朝代: 宋代
    修竹围墙草护阶,赏花庭院已安排。洛阳忠孝家何在,不贡姚黄更缅怀。
  • 作者: 马钰,朝代: 元代
    仙老真禅老。万缘拂扫。下心最妙。俄然了。神气精三宝。闲烹炉灶。丹成惊早。真如好。
  • 作者: 赵孟頫,朝代: 元代
    搔首风尘双短鬓,侧身天地一儒冠。中原人物思王猛,江左功名愧谢安。苜蓿秋高戎马健,江湖日短白鸥寒。金尊绿酒无钱共,安得愁中却暂欢。
  • 作者: 陈渊,朝代: 宋代

    拂天乔木映脩廊,满目帘间白苧忙。

    曾是璧池疏散惯,卧听鸣鼓懒衣裳。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