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香山对雪(十月十八日)原文 诗词名句

香山对雪(十月十八日)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香山对雪(十月十八日)原文

冬孟依然馀嫩暖,静宜偷暇偶来游。

诗篇将满懒著句,画景当前欲默酬。

四宇晓云忽密布,一天冷雪遂纷投。

香山似惜无言去,遮作玉岑待什留。

诗词问答

问:香山对雪(十月十八日)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香山对雪(十月十八日)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香山对雪(十月十八日)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七十六

2. 十月十八日

参考注释

依然

照往常,依旧

依然如故

依然有效

偷暇

趁有空

诗篇

(1) 诗的总称

这些诗篇充满了革命激情

(2) 比喻类似史诗的事物

我们时代的壮丽诗篇

(3) 也比喻富有意义的故事、文章等

光辉的诗篇

画景

画中的景物。 郭沫若 《橄榄·三诗人之死》:“﹝兔子﹞在美人蕉的花丛中,在碧绿的嫩草里,互相追逐着的情形最是有风趣的画景。”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一部分一:“至今四十多年了,这幅画景,犹然清清楚楚的摆在脑际。”

当前

目前;现在

人的职责就在于完成当前的任务

四宇

天下;四方。 汉 枚乘 《七发》:“今时天下安寧,四宇和平。” 汉 王粲 《荆州文学记》:“品物宣育,百穀繁芜,勋格皇穹,声被四宇。” 清 吴肃公 《江氏双节妇》诗:“哺雏毛羽丰,奋迅横四宇。”

密布

充满;稠密分布;遮蔽整个表面

密布旷野的蝗虫

像筋络一样密布在山坡上的羊肠小道

一天

(1) 一昼夜

(2) 二十四小时

一天二十四小时都有人值班

(3) 有一天,有朝一日

一天,老李谈起他参加红军的经过

(4) 〈方〉∶一个白天

忙碌了一天

(5) 〈方〉∶一天到晚

香山

(1).山名。(1)在今 河南省 洛阳市 龙门山 之东。 唐 白居易 曾在此筑石楼,自号 香山居士 。(2)在 江苏省 吴县 西南。相传 吴王 种香处。下有采香径。(3) 北京市 西郊 西山 山岭之一。主峰 鬼见愁 ,形势峻拔。名胜古迹有 碧云寺 、 静宜园 、 双清别墅 、 香山寺 、 朝阳洞 等。园林清幽,景色宜人。为京郊游览胜地。

(2). 洛阳 龙门山 上 香山寺 的省称。 唐 白居易 《修香山寺记》:“ 洛 都四郊,山水之胜, 龙门 首焉; 龙门 十寺,观游之胜, 香山 首焉。”参见“ 香山寺 ”。

玉岑

(1).谓玉阶。 晋 皇甫谧 《释劝论》:“排閶闔,步玉岑,登紫闥,侍北辰。”

(2).对山的美称。 宋 陆游 《扇子峡山腹有草阁小亭非俗人所居也》诗:“絶境慰人心,谁家住玉岑。”

(3).指雪山。 明 杨慎 《至后雪》诗:“白雪晃元阴,清都带玉岑。”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齐己,朝代:唐代
    闲地从莎藓,谁人爱此心。琴棋怀客远,风雪闭门深。枕外江滩响,窗西树石阴。他年衡岳寺,为我一相寻。
  • 作者:袁甫,朝代:宋代
    道心无坏变无成,只怕微云点太清。重坎之亨人不识,一轮素月本来明。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如带如虹廿四胪,千秋名胜擅江都。

    或存或废今兮古,移汝移扬欧与苏。

    画意诗情景无尽,春风秋月趣常殊。

    每因想像聊成句,历览何曾跸为纡。

  • 作者:林之奇,朝代:宋代
    筑山必使高,凿井必使深。百正戒浅近,盛德羞浮沉。焉有尺寸枝,能栖垂天禽。焉有升斗泉,能容横江鲟。借兹论物理,足以开君心。嗌在容不足,弱在力不任。大道如路然,固无古与今。
  • 作者:张嵲,朝代:宋代
    为问边城客,经春复若何。孤生宽意少,游子苦颜多。青壁题诗处,澄潭载酒过。塞垣风色恶,应忆旧云萝。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无数溪山幽复深,科头把钓乔柯阴。

    底事白鸥不飞去,之子原无羡鱼心。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抱月飘烟质,凌冬傲雪花。

    逊梅惟是白,不茗亦称茶。

    瓣染轻红叠,须攒淡赭斜。

    设饶香味喷,回顾定林家。

  • 作者:毕仲游,朝代:宋代

    耆宿今多少,惟公景德人。

    家邻吴市卒,名重汉庭臣。

    路在犹耕月,门閒似送春。

    才知图画好,时见旧精神。

  • 作者:释斯植,朝代:宋代
    兵战何时息,边尘染客旌。乱鸦啼又歇,荒草死还生。岛雨连秋曙,江风入雁声。近淮民自悦,应是宦情清。
  • 作者:刘长卿,朝代:唐代
    秋风落叶正堪悲, * 残花欲待谁。水近偏逢寒气早,山深常见日光迟。愁中卜命看周易,梦里招魂读楚词。自笑不如湘浦雁,飞来即是北归时。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