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江城子(次洪如晦韵)原文 诗词名句

江城子(次洪如晦韵)

作者: 黄机朝代: 宋代

江城子(次洪如晦韵)原文

醉来玉树倚风前。兴吟鞭。指青帘。乌帽低昂,摇兀似乘船。傍路谁家妆束巧,斜映日,半窥帘。
寻欢端合趁芳年。对昆鸟弦。且陶然。纸上从渠,刘蹶与嬴颠。漠漠绿阴春复夏,多少事,总悬天。

诗词问答

问:江城子(次洪如晦韵)的作者是谁?答:黄机
问:江城子(次洪如晦韵)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黄机的名句有哪些?答:黄机名句大全

黄机江城子(次洪如晦韵)书法欣赏

黄机江城子(次洪如晦韵)书法作品欣赏
江城子(次洪如晦韵)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玉树

(1).神话传说中的仙树。 唐 李白 《怀仙歌》:“仙人浩歌望我来,应攀玉树长相待。” 金 元好问 《幽兰》诗:“钧天帝居清且夷,瑶林玉树生光辉。”

(2).用珍宝制作的树。《汉武故事》:“上( 汉武帝 )於是於宫外起 神明殿 九间……前庭植玉树。植玉树之法,葺珊瑚为枝,以碧玉为叶,花子或青或赤,悉以珠玉为之。” 北周 庾信 《谢滕王集序启》:“ 甘泉宫 里,玉树一丛, 玄武闕 前,明珠六寸。” 宋 欧阳修 《汉宫》诗:“玉树人间老,珊瑚海底生。” 宁调元 《偶成》诗:“铜驼寂寂迷衰草,玉树依依恋夕阳。”

(3).槐树的别称。《三辅黄图·汉宫》:“ 甘泉谷 北岸有槐树,今谓玉树。”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下:“ 云阳县 界多 汉 离宫故地,有树似槐而叶细,土人谓之玉树。”

(4).美丽的树。 唐 宋之问 《折杨柳》诗:“玉树朝日映,罗帐春风吹。” 元 萨都剌 《望金陵》诗:“春风玉树留歌韵,暮日青山立画屏。” 清 刘献廷 《斐园松》诗:“白玉堂前緑玉树,横空百尺寒颼飀。”

(5).白雪覆盖的树。 唐 李白 《对雪献从兄虞城宰》诗:“庭前看玉树,肠断忆连枝。” 元 萨都剌 《钓雪图》诗:“村南村北人跡断,山前山后玉树迷。” 清 金人瑞 《对雪次韵》:“玉树诚堪爱,冰肌已久夸。” 瞿秋白 《赤都心史·兵燹与弦歌》:“﹝赤旗﹞时时招拂,荡漾着四周霜枝玉树间的晨光。”

(6).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谢太傅 问诸子姪:‘子弟亦何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 车骑 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於阶庭耳。’”后以“玉树”称美佳子弟。 唐 杜甫 《题柏大兄弟山居屋壁》诗之一:“叔父朱门贵,郎君玉树高。”《二刻拍案惊奇》卷三:“那翰林生得仪容俊雅,性格风流;所事在行,诸般得趣,真乃是天上謫仙,人中玉树。” 郁达夫 《迟桂花》:“可是我那年老的母亲,却仍是雄心未死,还在想我结一头亲,生下几个玉树芝兰来,好重振重振我们的这已经坠落了很久的家声。”

(7). 南朝 陈后主 所作歌曲《玉树后庭花》的省称。 唐 李商隐 《陈后宫》诗:“寿献金茎露,歌翻‘玉树’尘。” 元 孙周卿 《蟾宫曲·自乐》曲:“低歌‘玉树’,烂醉金釵。” 清 纳兰性德 《梦江南》词:“遗踪陌上有铜驼,‘玉树’夜深歌。”

倚风

谓随风倾侧摇摆。 唐 李商隐 《蜂》诗:“ 宓妃 腰细纔胜露, 赵后 身轻欲倚风。” 宋 朱熹 《次韵雪后书事》之二:“未觉春光到柳条,谁教柳絮倚风摇。” 清 朱锡 《幽梦续影》引 雪蕉 云:“海棠倚风,粉篁洒雨,是有舞意。”

吟鞭

诗人的马鞭。多以形容行吟的诗人。 宋 陈亮 《七娘子·三衢道中作》词:“卖花声断 蓝桥 暮,记吟鞭醉帽曾经处。” 元 萨都剌 《九日登石头城》诗:“九日吟鞭住 石头 ,翠微高处倚晴秋。”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五:“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苏曼殊 《淀江道中口占》:“羸马未须愁远道,桃花红欲上吟鞭。”

青帘

(1).旧时酒店门口挂的幌子。多用青布制成。 唐 郑谷 《旅寓洛阳村舍》诗:“白鸟窥鱼网,青帘认酒家。”《宣和遗事》前集:“﹝ 政和 六年﹞二月……又为村居、野店,酒肆青帘於其间。”《儒林外史》第十四回:“那些卖酒的青帘高扬,卖茶的红炭满炉。”

(2).借指酒家。 宋 辛弃疾 《鹧鸪天·春日即事题毛村酒炉》词:“多情白髮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 明 徐渭 《饮枇杷园》诗:“红葵古盌碧蛆沉,南市青帘买却斟。” 清 方文 《与张季昭同寓赠此》诗:“日暮河桥芳草合,儘容携手到青帘。”

乌帽

黑帽。唐时贵族戴乌纱帽,后来上下通用。乌纱帽后来成为闲居的常服。简称乌纱

忠烈青衣乌帽。——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低昂

起伏;时高时低

这条道路低昂不平,极不适于开车

良时无停景,北斗勿低昂。——傅玄《杂诗》

摇兀

摇荡;飘荡。 宋 范成大 《昱岭》诗:“竹舆摇兀走婆娑,石滑泥融侧足过。” 陈三立 《晓抵九江作》诗:“藏舟夜半负之去,摇兀江湖便可怜。”

谁家

(1).何家,哪一家。《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二·蒿里》:“蒿里谁家地,聚歛魂魄无贤愚。”《水浒传》第二八回:“ 武松 忍耐不住,按定盒子,问那人道:‘你是谁家伴当?怎地只顾将酒食来请我?’”《儒林外史》第二回:“ 王举人 道:‘去年在谁家作馆?’”

(2).谁,何人。 唐 张鷟 《游仙窟》:“ 十娘 咏曰:‘眼心俱忆念,心眼共追寻;谁家解事眼,副着可怜心?’” 元 无名氏 《鸳鸯被》第二折:“他题的名姓儿别,语话儿差,空着我担个没来由牵掛,这不识羞的汉子你是谁家?” 孙犁 《澹定集·致铁凝信(三)》:“ 鲁迅 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曾列有对照表(即真人与书中人),也没有听说有谁家向作者提出抗议,或是起诉。”

(3).何处。 唐 李白 《春夜洛城闻笛》诗:“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 洛 城。” 宋 张元干 《石州慢》词:“谁家疏柳低迷,几点流萤明灭。” 元 张寿卿 《红梨花》第一折:“贪和你书生打话,畅好是兜兜搭搭,因此上不知明月落谁家。”

(4).怎样。 唐 王建 《寄刘蕡问疾》诗:“年少病多应为酒,谁家将息过今春。” 宋 张炎 《数花风·别义兴诸友》词:“好游人老,秋鬢芦花共色。征衣犹恋去年客。古道依然黄叶,谁家萧瑟!”

(5).怎能。 唐 韩愈 《杏园送张彻侍御归使》诗:“归来身已病,相见眼还明。更遣将诗酒,谁家逐后生。” 宋 吴文英 《瑞龙吟·送梅津》词:“ 西湖 到日,重见梅鈿皱。谁家听琵琶未了,朝驄嘶漏。”

(6).为什么。 宋 苏轼 《秋兴》诗之一:“野鸟游鱼信往还,此身同寄水云间。谁家晚吹残红叶,一夜归心满旧山。” 宋 苏轼 《谢人见和前篇》之二:“得酒强欢愁底事,闭门高卧定谁家。” 元 张可久 《折桂令·湖上道院》曲:“ 双井 先春採茶, 孤山 带月锄花,童子谁家,贪看 西湖 ,懒诵《南华》。”

(7).甚么。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二出:“生:适来听得一派乐声,不知谁家调弄?众:《烛影摇红》。” 钱南扬 校注:“谁家调弄,犹云‘甚么曲调’。” 宋 张炎 《台城路·抵吴书寄旧友》词:“雁拂沙黄,天垂海白,野艇谁家分晓?” 明 汤显祖 《牡丹亭·惊梦》:“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8).甚么东西。 唐 杜甫 《少年行》:“马上谁家白面郎,临阶下马坐人牀。不通姓字粗豪甚,指点银瓶索酒尝。” 元 杨暹 《西游记》第三本第十二出:“[鬼母云]谁家一个黄口孺子,焉敢駡我?”参见 张相 《诗词曲语词汇释·谁家》。

妆束

(1).打扮,装饰。 明 唐寅 《题桑》诗:“桑出罗兮柘出綾,綾罗粧束出娉婷。”《 * 词话》第一回:“金银首饰,粧束身子。”《西游补》第十三回:“ 小月王 大喜,一面令人传旨,叫 踏空儿 不必凿天;一面叫女子弟粧束搬戏。”

(2).犹服饰。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庄岳委谈下》:“当时优家者流,粧束因可概见,而后世所为副净等色,有自来矣。 唐 制如《霓裳》等舞,度数至多,而名号粧束,不可深考。”

(1).打扮的式样。 宋 蒋捷 《贺新郎》词:“待把宫眉横云样,描上生綃画幅。怕不是新来妆束。” 元 张翥 《露华·玉簪》词:“几度借取搔头,别试 汉 宫妆束。” 鲁迅 《南腔北调集·关于女人》:“不过,只要看有人出来唉声叹气的不满意女人的妆束,我们就知道当时统治阶级的情形,大概有些不妙了。”

(2).打扮。 明 叶宪祖 《鸾鎞记·秉操》:“小娘子,你怎么这般妆束?”

映日

(1).指阳光。《文选·潘岳<射雉赋>》:“忌上风之餮切,畏映日之儻朗。” 徐爰 注:“言其忌声而畏光也。”

(2).映照着日光。 南朝 齐 谢朓 《秋竹曲》:“从风既裊裊,映日颇离离。”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一:“ 江 南 徐鉉 善小篆,映日视之,书中心有一缕浓墨正当其中,至曲折处亦无偏侧。”

寻欢

寻求欢乐。指追逐异性。《水浒后传》第三八回:“这贱人沐了太上皇帝恩波,不思量抬门头,还在这里寻欢买笑,保他怎的?”《廿载繁华梦》第十四回:“过了两夜,就背地寻到 金小霞 寓里,立意寻欢。” 许地山 《凶手》:“她知道 孙荣 和朋友们在清明晚上必定要出外寻欢。”

端合

应当;应该。 张伯驹 《续洪宪纪事诗》之八七:“青史千秋谁得似,阿爹端合比 桓温 。”

芳年

美好的年龄,指青春时期

陶然

闲适欢乐的样子

漠漠

(1) 寂静无声

漠漠门长掩

(2) 密布;布满

云漠漠,风瑟瑟

(3) 迷蒙

天漠漠

雨漠漠

秋天漠漠向昏黑。——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雁荡经行云漠漠。——宋· 沈括《梦溪笔谈》

(4) 广阔

荒原漠漠

(5) 冷淡,不关心

何乃视之漠漠

(6) 茂盛、浓郁

漠漠芳馨

多少

(1) 指量度或数量大小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 杜牧《江南春绝句》

你有多少钱

(2) 或多或少;未特别指出的或未确定的东西(如数量或价格)

按多少钱一里收费

(3) 稍微

天气多少有些变化

(4) 疑问代词

(5) 问数量

正不曾问得你多少价钱。——《水浒传》

(6) 表示不定的数量

最后终于写出来了——作了多少努力,得到了多少欢乐,只有这位业余作者才知道

悬天

(1).远天,高空。 汉 张衡 《灵宪》:“悬天之景,薄地之义,皆移千里而差一寸得之。”

(2).系于天。 晋 潘岳 《马汧督诔》:“昔命悬天,今也惟 马 。” 南朝 梁 江淹 《水上神女赋》:“苟悬天兮有命,永离决兮若何。”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释怀深,朝代: 宋代

    世谛纷纷没了期,空门得入是便宜。

    直须日夜常精进,莫只劳劳空过时。

  • 作者: 陈起,朝代: 宋代
    近诗通谱江西社,新酿搀先天下秋。已许眼中窥一豹,可容杯里散千忧。
  • 作者: 郑侠,朝代: 宋代
    道除木,夹道参参如合屋。种之毫末成合抱,太守慈仁辅生育。古来善政盖有数,道路开通亦其目。芟除翳秽平险阻,坚固桥梁便舻舳。何为万柯随曲直,化此长龙被崖谷。由吾太守爱民深,孜孜利民惟不足。以为烈日长道难,加兹岭外炎暑酷。黄茅郁蒸之烈气,重岚固结之浓毒。不得清阴萦且纡,何处憩息而踯躅。令如源泉下斯行,长原玉山秀可掬。桐榕枫随报遇,惟其茂密佳荫速。何公之心父母心,后人当如子孙续。勿剪勿拜勿拗斸,蠹朽便可添新绿。
  • 作者: 真宗,朝代: 宋代
    躬兹孝享,礼备乐成。神登于俎,神寻于祊。展牲肥腯,奏格和平。灵其昭格,肃优凝情。
  • 作者: 李贤,朝代: 明代

    美人隔秋水,欲渡无舟航。

    清波泛明月,对此空断肠。

    耿耿见牛女,河汉在中央。

    谁云七夕会,无乃谬且狂。

    托物感情兴,水上双鸳鸯。

    动止不盈尺,物性固其常。

    在人良不异,云胡各一方。

    寒灯照孤寝,泪下沾衣裳。

  • 作者: 佚名,朝代: 宋代
    无心傍照台。
  • 作者: 杜审言,朝代: 唐代
    标签: 秋天
    行止皆无地,招寻独有君。酒中堪累月,身外即浮云。露白宵钟彻,风清晓漏闻。坐携余兴往,还似未离群。
  • 作者: 卫宗武,朝代: 宋代
    蜀溪名阀世为儒,祖擢巍科子亦如。从仕为民辞荐牍,移忠有后竟悬车。一生冰蘖节愈厉,两度弦歌政可书。菘拟泷碑表亲墓,讵知簪笏化犁锄。
  • 作者: 张孝祥,朝代: 宋代
    楼外疏星印水,楼头画烛烘帘。凭高举酒恨厌厌。征路虚无指点。酒兴因君开阔,山容向我增添。一钩新月弄纤纤。浓雾花房办敛。
  • 作者: 高斯得,朝代: 宋代
    雨余久不眺寒城,平楚遥知一望清。老杜颇慵看白谷,大王惟爱写黄庭。剪裁花柳春刀尺,错综江山帝纬经。终待幅巾同远望,逃他天械与天刑。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