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谕学原文 诗词名句

谕学

作者:孙复 朝代:宋代

谕学原文

冥观天地何云为,茫茫万物争蕃滋。
羽毛鳞介各异趣,披攘攫搏纷相随。
人亦其间一物尔,饿食渴饮无休时。
苟非道义充其腹,何异鸟兽安须眉。
人生在学勤始至,不勤求至无由期。
孟轲荀卿扬雄氏,当时未必皆生知。
因其鑽仰久不已,遂入圣域争先驰。
既学便当穷远大,勿事声病淫哇辞。
斯文下衰吁已久,勉思驾说扶颠危。
击喑敺聋明大道,身与姬孔为藩篱。
是非丰顇若不学,慎无空使精神疲。

诗词问答

问:谕学的作者是谁?答:孙复
问:谕学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孙复的名句有哪些?答:孙复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冥观

玄妙的体察。《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浑万象以冥观,兀同体於自然。” 李善 注:“冥,昧也。言不显视也。” 唐 韩愈 《荐士》诗:“冥观洞古今,象外逐幽好。”

天地

(1)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云为

(1).言论行为。《易·繫辞下》:“变化云为,吉事有祥。” 孔颖达 疏:“或口之所云,或身之所为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刺骄》:“口习丑言,身行弊事,凡所云为,使人不忍论也。” 宋 司马光 《上皇帝疏》:“举措云为,不可不慎。” 清 李颙 《四书反身录·中庸》:“能慎其所习,而先立乎其大,不移不夺,动静云为,惟依良知良能,自无不善,即此便是率性。”

(2).所为。 汉 班固 《东都赋》:“子实 秦 人,矜夸馆室,保界 河 山 ,信识 昭 襄 而知 始皇 矣,乌睹大 汉 之云为乎!”《汉书·李寻传》:“君不修道,则日失其度,晻昧无光,各有云为。” 王先谦 补注:“云犹所也。” 明 宋濂 《傅幼学字说》:“三代,圣人之所学者,大参乎天地,而小不遗乎事物;妙可以赞化机,而近不离乎云为。”

(3).变化。 唐 李商隐 《井泥四十韵》:“顾於冥冥内,为问秉者谁?我恐更万世,此事愈云为。”

茫茫

辽阔旷远的样子;模糊不清楚

长天茫茫。——唐· 李朝威《柳毅传》

野茫茫。——《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勤歌》

夫之茫茫。——明· 顾炎武《复庵记》

茫茫的前景

别时茫茫江浸月。——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万物

宇宙间的一切事物

万物生光辉。——《乐府诗集·长歌行》

善万物之得时。——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反侧于万物。——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万物莫不然。——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蕃滋

繁殖增益。《国语·越语下》:“五穀睦熟,民乃蕃滋。”《新五代史·杂传八·康福》:“乃令 福 牧马于 相州 ,为小马坊使,逾年马大蕃滋。”《清史稿·兵志十二》:“水草蕃滋,马恃以生息。”

羽毛

(1) 鸟类的毛

(2) 鸟羽和兽毛,比喻人的名誉

鳞介

(1).泛指有鳞和介甲的水生动物。 汉 蔡邕 《郭有道碑序》:“犹百川之归巨海,鳞介之宗龟龙也。” 宋 黄庭坚 《送刘士彦赴福建转运判官》诗:“士弊禾黍恶,水烦鳞介劳。”

(2).比喻卑贱小人。 柳亚子 《吊刘烈士炳生》诗之四:“滚滚胡尘黯四方,忍看鳞介易冠裳。”

异趣

(1) 不同的志趣,别具一格的情趣

(2) 与众不同的意趣

披攘

犹披靡。《文选·曹植<责躬诗>》:“朱旗所拂,九土披攘,玄化滂流,荒服来王。” 吕向 注:“披攘,犹披靡也。” 晋 傅玄 《秦女休行》:“洒血溅飞梁,猛气上于云霓;仇党失守为披攘,一市称烈义。” 唐 杜牧 《郡斋独酌》诗:“腥膻一扫洒,凶狠皆披攘。” 宋 范仲淹 《唐狄梁公碑》:“一朝感通,羣阴披攘。”参见“ 披靡 ”。

攫搏

(1).谓鸟兽以爪翅猎物。《礼记·儒行》:“鷙虫攫搏,不程勇者。”《淮南子·说山训》:“熊羆之动以攫搏,兕牛之动以觝触。”

(2).引申指擒拿。 唐 卢纶 《腊日观娑勒擒豹歌》:“苑中流水禁中山,期尔攫搏开天颜。”

(3).攫取,掠夺。 唐 舒元舆 《坊州按狱》诗:“攫搏如猛虎,吞噬若狂獒。” 杨笃生 《新湖南》第二篇:“弥州歷具之矿产划入他人势力范围中,而覬覦攫搏,惟其眼光所注,不得不止。”

相随

(1).亦作“ 相隋 ”。谓互相依存。《老子》:“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之相随。” 马王堆 汉 墓帛书《老子·道经》作“相隋”。

(2).伴随;跟随。《史记·苏秦列传》:“是何庆弔相随之速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夫説贵抚会,弛张相随。” 马烽 《饲养员赵大叔》:“说完,匆匆忙忙相随那女人走了。”

其间

(1) 在中间

两幢房子及夹在其间的院子

颓然其间者。——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北与寇往来其间。——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袍敝衣处其间。——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时出于其间焉。——蔡元培《图画》

(2) 指某一段时间

参加这项工作已有半年了,这其间,他学到不少新的知识

一物

(1).一种事物;一件事物。《管子·白心》:“然而天不为一物枉其时,明君圣人亦不为一人枉其法。”《史记·周本纪》:“此一物足以释 西伯 ,况其多乎!” 唐 杜牧 《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第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 清 郑燮 《同起林上人重访仁公》诗之三:“莫教轻一物,可待报他生。” 马南邨 《燕山夜话·共通的门径》:“没有无所不知的博学之士,也没有只知一事一物而不知其他的专门家。”

(2).同类物;同一事。《周礼·夏官·校人》:“掌王马之政,辨六马之属,种马一物,戎马一物,齐马一物,道马一物,田马一物,駑马一物。” 宋 沉括 《梦溪补笔谈·药议》:“药有用根,或用茎叶,虽是一物,性或不同,苟未深达其理,未可妄用。”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十二章:“云耶,电耶,雨耶,雪耶,实一物也,不过因热度之异而变耳。”

(3).犹一事。《礼记·文王世子》:“行一物而三善皆得者,唯世子而已。” 郑玄 注:“物犹事也。” 南朝 梁武帝 《报侯景书》:“朕为万乘之主,岂可失信於一物。”

(4).犹言一个标准。《墨子·尚贤上》:“上之所以使下者,一物也;下之所以事上者,一术也。”

休时

止息的时候。《庄子·则阳》:“今立人之所病,聚人之所争,穷困人之身,使无休时,欲无至此,得乎!”《史记·货殖列传》:“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 唐 韩愈 《辞唱歌》:“君教发直言,大声无休时。”

非道

(1).不合道义;不正当的手段。《书·太甲下》:“有言逆于汝心,必求诸道;有言逊于汝志,必求诸非道。” 孔 传:“人以言咈违汝心,必以道义,求其意,勿拒逆之;逊,顺也。言顺汝心,必以非道察之,勿以自臧。” 宋 储泳 《祛疑说》:“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惟达理者不受非道之欺。”

(2).不恰当;不适宜。《韩非子·奸劫弑臣》:“处非道之位,被众口之譖,溺於当世之言,而欲当严天子而求安,几不亦难哉!”

(3).非常事故,变故。《太平广记》卷一一五引 唐 戴孚 《广异记·王乙》:“洎夜秉烛,其从悉已大酣,乙虑有非道,默坐念咒。”

何异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与某物某事没有两样。 汉 贾谊 《鵩鸟赋》:“夫祸之与福兮,何异纠纆?” 晋 张协 《七命》:“今公子违世陆沉,避地独窜……愁洽百年,苦溢千岁,何异促鳞之游汀泞,短羽之栖翳薈。” 明 刘基 《旅兴》诗之二八:“岁暮等沦落,何异蒿与蓬?” 毛 * 《向 * 的十点要求》:“以此制宪,何殊官样文章。以此行宪,何异 * 。”

鸟兽

飞禽和走兽的统称

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明· 魏学洢《核舟记》

须眉

(1) 古时男子以胡须眉毛稠秀为美,故以为男子的代称

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曹雪芹《红楼梦》

(2) 胡须和眉毛

人生

(1) 人一生中的活动

(2) 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3) 与人的关系生疏,不熟悉

人生地疏

在学

就学;在校学习

在学十年有成

不勤

(1).不勤劳,不劳苦。《论语·微子》:“四体不勤,五穀不分,孰为夫子。”《管子·大匡》:“有土之君不勤于兵,不忌于辱,不辅其过,则社稷安。”《左传·襄公四年》:“以德绥戎,师徒不勤。”

(2).不尽,不穷竭。《老子》:“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任继愈 注:“《淮南子·主术训》:‘力勤财匱’,勤,即‘尽’。”

至无

极虚无。 晋 裴頠 《崇有论》:“夫至无者,无以能生。” 前蜀 杜光庭 《白可球明真斋赞老君词》:“伏闻道本至无,化分妙有,功包覆燾,恩普幽明。”

孟轲

(约前372——前 289) 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最有影响的大师,封建时代被尊为“亚圣”,又与孔子并称“孔孟”。曾游历齐、宋、滕、魏等国。孟子则宣扬“仁义”,主张实行“仁政”、“王道”,与弟子著书七篇261章,即《孟子》。主张“省刑罚,薄赋敛”,使民有“恒产”,能安居乐业,并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劝告统治者要“与民同乐”,反对虐政害民。《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先秦的杰出散文著作

荀卿

即 荀况 。 战国 赵 人,世称 荀卿 。 汉 时谓之 孙卿 。曾在 齐 ,游学 稷下 ,三为祭酒。去 齐 至 楚 , 春申君 任以 兰陵 令。晚年专事著述,终老 兰陵 。学宗儒术而言性恶,谓须恃礼义以矫其枉,乃得从善。 战国 末著名政治家 韩非 、 李斯 ,曾师事其门。经学辞赋,对后世殊多影响。今传《荀子》十二卷三十二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荀卿 , 赵 人,年五十始来游学於 齐 …… 齐襄王 时而 荀卿 最为老师。” 司马贞 索隐:“名 况 ,卿者,时人相尊而号为卿也。仕 齐 为祭酒,仕 楚 为 兰陵 令。后亦谓之 孙卿 者,避 宣帝 讳也。”

当时

就在那个时刻;马上

当时就签约雇用你

未必

不一定;不见得

未必有其实也。——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清· 刘开《问说》

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

未必不过此已忘。——《聊斋志异·促织》

他未必去北京

生知

谓不待学而知之。语本《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勖学》:“人理之旷,道德之远,阴阳之变,鬼神之情,缅邈玄奥,诚难生知。” 宋 王禹偁 《神童刘少逸与时贤联句》诗序:“生性如生知,辞如老成,一联一咏,令人振惊。” 明 宋濂 《新刻<楞伽经>序》:“经凡一百五十一品,兹所存者,特其一尔,其言幽眇精深……钦惟皇上以生知之圣,一观輒悟。”

不已

不停止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列子·汤问》

入圣

谓达到高超玄妙的境界。 唐 齐己 《读<阴符经>》诗:“清虚可保昇云易,嗜慾终知入圣难。” 宋 王安石 《寄王逢原》诗:“晤言相与入圣处,一取万古光芒回。”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三》:“古人之画,细入毫髮,飞走之态,罔不穷极,故能通灵入圣,役使鬼神。”

争先

争着赶在前头

争先恐后

便当

可随身携带的盒饭干粮

两个女儿都已上中学,每天自己准备自己的便当

穷远

(1).极远;荒远。《晏子春秋·问上六》:“先君能以人之长续其短,以人之厚补其薄,是以辞令穷远而不逆。” 张纯一 校注:“穷远,无远不届也。” 宋 叶适 《终论四》:“夫 阿骨打 、 黏罕 者,生於东北穷远之小夷。”

(2).追溯渊源。 清 侯方域 《任王谷诗序》:“乃知 任子 攷订源流,穷远析微,非泛作也。”

声病

指诗文声律上的毛病。做诗讲求韵律,探讨声病,始自 南朝 梁 沉约 等,至 唐 乃有此称。 唐 时以诗赋取士,常以此决定优劣取舍。 唐 元稹 《叙诗寄乐天书》:“ 稹 九岁学赋诗,长者往往惊其可教。年十五六,初识声病。” 宋 苏轼 《乞不分差经义诗赋试官札子》:“试经义者主虚浮之文,考试赋者主声病之学,纷紜争竞,理在不疑。”《资治通鉴·唐代宗广德元年》:“考文者以声病为是非。” 胡三省 注:“声病,谓以平、上、去、入四声辑而成文,音从声顺谓之声,反是则谓之病。” 清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取士上》:“昔之诗赋亦何足以得士,然必费考索,推声病,未有若时文,空疏不学之人皆可为之也。”参阅 郭绍虞 《永明声病说》、《再论永明声病说》。

淫哇

(1).淫邪之声(多指乐曲诗歌)。《文选·嵇康<养生论>》:“目惑玄黄,耳务淫哇。” 李善 注:“《法言》曰:‘哇则 郑 ’; 李轨 曰:‘哇,邪也。’” 晋 葛洪 《抱朴子·擢才》:“ 嶧 阳云和,不为不御而息唱,以竞显於淫哇。” 宋 欧阳修 《与梅圣俞书》:“前累求新作,今者书尾有自厌之説,岂可疾淫哇而欲废置律吕?” 宋 叶适 《哀巩仲至》诗:“离离三千首,雅正排淫哇。” 章炳麟 《箴新党论》:“匿采之华辞,不可以备瞽蒙之颂;淫哇之赋咏,不可以瞻国政之违。”

(2).指 * 的话语。 清 李渔 《蜃中楼·怒遣》:“忽听淫哇,好教我裂眥攒眉礪齿牙。”

斯文

(1) 指文化或文人

带几个近侍官,都扮作斯文模样,一同信步出城。——《警世通言·俞仲举题诗遇皇上》

斯文崔魏徒,以我似 班杨。—— 唐· 杜甫《壮游》

(2) 温文尔雅

我俊秀,我斯文,不比师兄撒泼。——《西游记》

驾说

(1).传布学说。 汉 扬雄 《法言·学行》:“天之道不在 仲尼 乎? 仲尼 驾説者也。不在兹儒乎?” 李轨 注:“驾,传也。” 宋 孙复 《谕学》诗:“斯文下衰吁已久,勉思驾説扶颠危。”

(2).托言;谎称。《醒世姻缘传》第七回:“得无谓国家多事,寇在门庭,驾説沉疴,脱身规避耶?”《醒世姻缘传》第十回:“两个外差着实强辩,驾説:‘ 晁监生 被 计都 父子纠领了族人,打得伤重,至今不曾起牀。’”

指马的役使和休息。説,通“ 税 ”。《周礼·夏官·趣马》:“趣马掌赞正良马而齐其饮食,简其六节,掌驾説之颁。” 郑玄 注:“用马之第次。” 孙诒让 正义:“此读颁为班也。《小尔雅·广詁》云:‘班,次也。’驾説有第次者。欲均其劳逸。谓若《左·宣十二年传》云‘ 楚子 为乘广三十乘,分为左右。右广鷄鸣而驾,日中而説,左则受之,日入而説’是也。”

扶颠

扶持危局。语本《论语·季氏》:“危而不持,颠而不倒。”《后汉书·祭祀志下》“语在《章纪》” 刘昭 注引《东观书》:“ 章帝 初即位,赐 东平王 苍 书曰:‘……公卿议驳,今皆并送。及有可以持危扶颠,宜勿隐。’” 唐 杜甫 《洗兵马》诗:“徵起适遇风云会,扶颠始知筹策良。” 宋 苏轼 《次韵周开祖长官见寄》:“仕道固应惭 孔 孟 ,扶颠未可责 由 求 。” 明 李东阳 《吊颜鲁公词》:“争射利以卖国,孰扶颠而救伤?”

大道

(1) 宽阔的道路

(2) 正确的道理

合于大道

姬孔

周公姬旦 与 孔子 的并称。 唐 黄滔 《司直陈公墓志铭》:“ 姬 孔 之教,与日月以悬天。” 宋 欧阳修 《回贺李待制柬之启》:“伏惟某官懿文经国,敏识造微,学探 姬 孔 之渊源,世济 皋 夔 之德业。” 明 高启 《送张贡士祥会试京师》诗:“上谈礼乐祖 姬 孔 ,下议制度轻讐玄。”

藩篱

篱笆

羝羊触藩。——《易·大壮》。疏:“藩,藩篱也。”

是非

(1) 对与错;正确和谬误

是非问题

(2) 口舌;纠纷

搬弄是非

(3) 评论;褒贬

不屑随人是非

若不

要不是

若不是少发生一次冲突,这一天是过不去的

神疲

精神疲乏。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养气》:“率志委和,则理融而情畅;钻礪过分,则神疲而气衰。” 宋 苏轼 《秀州僧本莹静照堂》诗:“贫贱苦形劳,富贵嗟神疲。” 清 林则徐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康有为 《大同书》丙部:“棕色者目光黯然,面色昧然,神疲气薾,性懒心愚,耗矣微哉。”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韩翃,朝代:唐代
    怀禄兼就养,更怀趋府心。晴山东里近,春水北门深。新绶映芳草,旧家依远林。还乘郑小驷,躞蹀县城阴。
  • 作者:曾极,朝代:宋代
    千群铁骑远来侵,凿穴钟山用意深。天堑连空遮不断,烟尘直到海中心。
  • 作者:强至,朝代:宋代
    共君曾约访烟霞,欲趁芳时物物嘉。宿诺古人尝有诫,春游今我果成赊。眼看日下无穷事,肠断风前已落花。天气清明当趣驾,此诗先寄谪仙家。
  • 作者:王錂,朝代:明代

    净:我来朝定把封章进。

    要除却我胸头恶忿。

    丑只怕君王也未必听。

  • 作者:汪真,朝代:宋代
    参差瓦上溥霜凝,酿得严寒渐渐增。布被多年浑似铁,石床连夜恰如冰。杯邀竹叶为兄弟,帐伴梅花作友朋。酒醒依然眠不得,揽衣重整对青灯。
  • 作者:乐雷发,朝代:宋代
    野雉江鸥满故都,秋风禾黍撚吟须。六千里外驱旃旆,五十篇中见版图。金铉尚期扶日御,玉衡终令正天衢。书生亦有中原志,那得君王丈二殳。
  • 作者:白居易,朝代:唐代

    十亩之宅,五亩之园。有水一池,有竹千竿。勿谓土狭,
    勿谓地偏。足以容膝,足以息肩。有堂有庭,有桥有船。
    有书有酒,有歌有弦。有叟在中,白须飘然。识分知足,
    外无求焉。如鸟择木,姑务巢安。如龟居坎,不知海宽。
    灵鹤怪石,紫菱白莲。皆吾所好,尽在吾前。时饮一杯,
    或吟一篇。妻孥熙熙,鸡犬闲闲。优哉游哉,
    吾将终老乎其间。

  • 作者:苏轼,朝代:宋代
    竹西失却上方老,石塔还逢惠照师。我亦化身东海去,姓名莫遣世人知。
  • 作者:王汝玉,朝代:明代

    逍遥天地一閒身,浪迹江湖七十春。

    惟有云林堂上月,于今犹照昔年人。

  • 作者:贯休,朝代:唐代
    庭果色如丹,相思夕照残。云边踏烧去,月下把书看。涧水仙居共,窗风漆树寒。吾君方侧席,未可便怀安。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