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和晁子西铃属劝农长篇原文 诗词名句

和晁子西铃属劝农长篇

作者:郭印 朝代:宋代

和晁子西铃属劝农长篇原文

使君诚意与天开,呼吸之间为云雷。
一朝命驾出郊次,远近争看髦节来。
道边草木尽翔舞,巴峡迩来和气聚。
祗从精祷召神灵,五日一风十日雨。
不有前时愁叹声,千里相闻鸡犬鸣。
荷锄执耒举家出,原野处处催深耕。
闻说朱轓阅田圃,老稚提携纷笑语。
当时惰游今力穑,肯播肯菑勤子父。
朝廷睿泽浸华夷,良牧承流上所知。
我欲濡毫颂公德,自惭芜累不成诗。

诗词问答

问:和晁子西铃属劝农长篇的作者是谁?答:郭印
问:和晁子西铃属劝农长篇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郭印的名句有哪些?答:郭印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使君

汉代称呼太守刺史,汉以后用做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乐府诗集·陌上桑》

诚意

诚恳的心意;使其意念发于精诚,不欺人,也不自欺

没有诚意

与天

谓凡合乎天道者,则得天助。《国语·越语下》“持盈者与天” 韦昭 注:“与天,法天也。”《管子·形势》:“持满者与天。” 尹知章 注:“能持满者,则与天合。”《史记·越王句践世家》:“持满者与天。” 司马贞 索隐:“与天,天与也。言持满不溢,与天同道,故天与之。”

呼吸之间

形容极为短暂的时间。

云雷

(1).云和雷。 汉 王充 《论衡·儒增》:“云雷在天,神於百物。” 宋 苏轼 《祈雨僧伽塔祝文》:“噫欠云雷,咳唾雨泽,救焚拯溺,不待崇朝。”《醒世姻缘传》第十六回:“一日,场内晒了许多麦,倐然云雷大作起来。”

(2).指云纹和雷纹。 汉 王充 《论衡·儒增》:“云罇刻画云雷之形。” 宋 范成大 《古鼎作香炉》诗:“云雷縈带古文章,子子孙孙永奉常。” 明 李东阳 《台寺夏日》诗:“云雷画壁丹青壮,神鬼虚堂世代遥。” 清 龚自珍 《伪鼎行》:“徒取云雷傅,汝败漆朽壤。”

(3).《易·屯》:“《彖》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大亨贞。”按,《屯》之卦象为《坎》上《震》下,《坎》之象为云,《震》之象为雷。因以“云雷”喻险难环境。 北周 庾信 《周柱国大将军长孙俭神道碑》:“道钟《屯》《剥》,世属云雷。” 宋 王禹偁 《刻石为丘行恭赞》序:“圣人创经纶之业,起草昧之时,云雷方兴,《屯》难必作,乃有忠果武勇之士以救之。”

(4).指不吉利的征兆。 宋 辛弃疾 《沁园春·城中诸公载酒入山遂破戒一醉》词:“ 杜康 初筮,正得云雷。” 邓广铭 笺注:“意谓 杜康 筮仕而得不吉利之《屯卦》,亦即预示酒及造酒之人均将遭受拒絶也。”

(5).《易·屯》:“《象》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屯》之卦象是为云雷聚,云行于上,雷动于下。按《象传》以雨比恩泽,以雷比刑。谓君子观此卦象和卦名,则善于兼用恩泽与刑罚,以经纬国家。《南史·张弘策乐蔼等传论》:“ 蔼 虽异帷幄之勋,亦讚云雷之业,其当官任事,宠秩不亦宜乎。”

(6).指经纬治理国家的人。 宋 陈师道 《后山谈丛》卷三:“廊庙佇徵于旧德,云雷始洽于新恩。” 金 元好问 《射虎》诗:“得意云雷捲勍敌,回头藜藿但空山。”

(7).行云下雨。 唐 卢纶 《寄赠库部王郎中》诗:“草木承风偃,云雷施泽均。” 刘初棠 校注:“《周易·上经乾》:‘云行雨施,天下平也。’此易雨为雷,调声以就平仄。”

(8).比喻波涛。波涛翻卷如云,奔腾之声如雷,故称。 宋 苏轼 《同正辅表兄游白水山》诗:“擘开翠峡走云雷,截破奔流作潭洞。” 金 元好问 《鹳雀崖北龙潭》诗:“云雷皷飞浪,喷薄齐万弩。”

一朝

一旦

一朝而天。——《国语·晋语》

命驾

命人驾车马,也指乘车出发

郊次

谓出居郊外。《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秦伯 素服郊次,乡师而哭。”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襄城公郑伟墓志铭》:“﹝夫人 李氏 ﹞卿相之门,贤才之室,霜露先侵,策封郊次。”《明史·史可法传》:“王宜素服郊次,发师北征,示天下以必报讐之义。”

远近

(1) 远处和近处

远近闻名

(2) 指距离的长短

(3) 指关系的亲疏

髦节

古代使者所持的竹节,以牦牛尾作饰。髦,通“ 旄 ”。《后汉书·孔融传》:“ 日磾 以上公之尊,秉髦节之使。”

道边

(1).商谈于边界之上。《汉书·霍去病传》:“ 浑邪王 与 休屠王 等谋欲降 汉 ,使人先要道边。” 颜师古 注:“道犹言也。先为要约来言之於边界。”

(2).路旁。《后汉书·曹褒传》:“作舍道边,三年不成。”《诗·周南·芣苢》“采采芣苢” 唐 孔颖达 疏:“车前草大叶长穗,好生道边。” 宋 苏辙 《送杨腾山人》诗:“胸中万卷书,不如一囊钱。不见 杨夫子 ,岁晚走道边。”

草木

(1).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易·坤》:“天地变化,草木蕃。” 唐 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 太行 之阳有 盘谷 , 盘谷 之閒,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茂,居民鲜少。” 明 刘基 《<悦茂堂诗>序》:“故人不得其性则痛,鸟兽不得其性则瘏,草木不得其性则萎以枯。”

(2).指荒野。《韩非子·说疑》:“此十二人者,或伏死於窟穴,或槁死於草木,或飢饿於山谷,或沉溺於水泉。”

(3).比喻卑贱。多用作自谦之词。 唐 陈子昂 《谏刑书》:“臣草木微品,天恩降休,伏刻肌骨,不敢忘捨。” 宋 苏轼 《笏记》之一:“徒倾艸木之心,莫报乾坤之施。”

翔舞

亦作“ 翔儛 ”。飞舞。《楚辞·九章·怀沙》:“凤皇在笯兮,鷄鶩翔舞。” 汉 王褒 《九怀·株昭》:“丘陵翔儛兮,谿谷悲歌。” 明 刘基 《松风阁记》:“当日正中时,有风拂其枝,如龙凤翔舞。” 鲁迅 《野草·希望》:“现在没有星,没有月光以至笑的渺茫和爱的翔舞。”

巴峡

指 巴县 以东江面的 石洞峡 、 铜锣峡 、 明月峡 ,即《华阳国志·巴志》所称的 巴郡 三峡。 唐 杜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即从 巴峡 穿 巫峡 ,便下 襄阳 向 洛阳 。”

迩来

最近以来

和气

态度平顺温和

待人和气

祗从

犹侍从。 清 洪昇 《长生殿·贿权》:“副浄扮 杨国忠 引祗从上。”

神灵

(1) 指各类神

上天神灵

狄杜大惊失色,以为奴隶们受神灵保佑,屡淹不死。——《死海不死》

(2) 神异;神奇

生而神灵

(3) 指魂魄;灵魂

五日

(1).指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唐 冯贽 《云仙杂记·灵运须》:“ 中宗 时, 安乐公主 五日斗百草。” 宋 姜夔 《诉衷情·端午宿合路》词:“石榴一树浸溪红,零落小桥东。五日凄凉心事,山雨打船篷。”

(2).谓任职不会长久。即将去职。 宋 王禹偁 《公退言怀》诗:“两衙决事官差我,五日延英詔问谁?”参见“ 五日京兆 ”。

十日

(1).古代神话传说天本有十日, 尧 命 后羿 射落九日。《山海经·海外东经》:“ 汤谷 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 黑齿 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淮南子·墬形训》:“若木在建木西,末有十日,其华照下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诸子》:“按《归藏》之经,大明迂怪,乃称 羿 毙十日, 嫦娥 奔月。” 唐 韩愈 《月蚀诗效玉川子作》:“ 尧 呼大水浸十日,不惜万国赤子鱼头生。女於此时若食日,虽食八九无馋名。”参见“ 十日并出 ”。

(2).十干所表示的日子。《周礼·春官·冯相氏》:“ 冯相氏 掌十有二岁、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有八星之位,辨其叙事,以会天位。”《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 杜预 注:“甲至癸。” 唐 韩愈 《送幽州李端公序》:“国家失太平,於今六十年矣,夫十日十二子相配,数穷六十,其将復平,平必自 幽州 始。”《新五代史·司天考一》:“周天一藏,四时,二十四气,七十二候,行十日十二辰,以为历。”

不有

没有

无所不有。——《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前时

从前,以前。《史记·项羽本纪》:“曰:‘前时某丧使公主某事,不能办,以此不任用公。’众乃皆伏。” 唐 韩愈 《柳子厚墓志铭》:“ 子厚 前时少年,勇於为人,不自贵重顾藉,谓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 宋 晏几道 《踏莎行》词:“雪尽寒轻,月斜烟重,清懽犹计前时共。” 潘漠华 《雨点》:“站在门口探头向房内一看,前时那个伙计迎身出来。”

愁叹

见“ 愁叹 ”。

亦作“ 愁嘆 ”。忧愁叹息。《楚辞·九章·抽思》:“愁叹苦神,灵遥思兮。” 唐 冯贽 《云仙杂记》卷二:“ 饶子卿 隐 庐山 康王谷 ,无瓦屋,代以茅茨……或时雨湿致漏,则以油幄承梁,坐於其下,初不愁叹。”《西游补》第五回:“ 西施 、 丝丝 ,一齐愁嘆。” 叶圣陶 《饭》:“他们的父母整天愁叹。”

千里

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闻鸡

(1).听到鸡叫。指黎明。 明 何景明 《祭亡兄东昌公文》:“始在 巴陵 ,闻鸡,通衙执烛视事。”

(2).见“ 闻鸡起舞 ”。

举家

整个家庭;全家

大喜,笼归,举家庆贺。——《聊斋志异·促织》

原野

旷野;没有树林、建筑物或巨大岩石的大片土地

处处

(1) 在各个地方

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陶渊明《桃花源记》

(2) 在各个方面

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3) 在所有地方

神州处处掀起建设祖国的浪潮

深耕

一种耕作方式,耕地深度达到六、七寸以上。适度深耕有利于改善土壤,并可防止农作物倒伏,消灭杂草

闻说

犹听说。 唐 孟浩然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诗:“闻説梅花早,何如北地春?”《水浒传》第二三回:“江湖上多闻説 武二郎 名字,不期今日却在这里相会。” 清 吴伟业 《闻台州警》诗之一:“闻説 天台 踰万丈,可容长啸碧峯头?”

朱轓

车乘两旁之红色障泥。《汉书·景帝纪》:“令长吏二千石车朱两轓,千石至六百石朱左轓。”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所以为之藩屏,翳尘泥也。”后常以“朱轓”指贵显者之车乘。 唐 刘禹锡 《和南海马大夫闻杨侍郎出守郴州因有寄上之作》:“忽惊金印驾朱轓,遂别鸣珂听晓猿。” 清 蒋士铨 《桂林霜·立祠》:“絳节新移,朱轓相傍。”

田圃

田地和园圃。《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故 中章 、 胥己 仕,而 中弁 之民弃田圃而随文学者邑之半。” 唐 储光羲 《田家杂兴》诗之一:“既念生子孙,方思广田圃。”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一:“﹝ 刘青士 等﹞岁轮一人出游,一人办赋役,一人力田圃,所著之书甚众。”

老稚

老幼。老人和小孩。《孟子·滕文公上》:“使老稚转乎沟壑,恶在其为民父母也?”《新唐书·循吏传·裴怀古》:“人知其还,携扶老稚出迎。” 宋 苏轼 《次前韵再送周正孺》:“遥知 句谿 路,老稚相扶拥。”

提携

(1) 牵扶;携带

长者与之提携。——《礼记·曲礼》

及其堤决也,哭声盈耳,凫水走避,家人提携什器,相与掩面泪下,呼天而詈之。——康有为《大同书》

(2) 照顾;扶植

昔年洛阳社,贫贱相提携。—— 白居易《伤友》

七爷若有心提携她,我敢赌一个手指,说她会成当代女诗人!——沈从文《王谢子弟》

(3) 提拔

荷蒙提携

(4) 携手;合作

我已命 * 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孙中山《致苏联遗书》

(5) 指代小孩

伛偻提携。——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笑语

指谈笑;玩笑的话

当时

就在那个时刻;马上

当时就签约雇用你

惰游

指不务正业,游手好闲

力穑

努力耕作。《书·盘庚上》:“若农服田力穡,乃亦有秋。”《汉书·成帝纪》引《书》作“力嗇”。 宋 苏轼 《次韵段缝见赠》:“ 季子 东周 负郭田,须知力穡是家传。” 清 刘大櫆 《慎始》:“﹝行乞者﹞有时而胜於力穡之农夫。”

子父

(1).父与子。《孟子·离娄下》:“夫 章子 ,子父责善,而不相遇也。” 唐 韩愈 《论变盐法事宜状》:“臣以为盐商纳榷,为官糶盐,子父相承,坐受厚利。”《武王伐纣平话》卷中:“喜者自身无灾,悲者合注子父分离,儿郎在外,必有大祸。”

(2).指父与女。《水浒传》第三回:“那妇人便道:‘官人不知,容奴告禀:奴家……母亲在客店里染病身故。子父二人流落在此生受。’”

朝廷

君主接受朝见和处理政事的地方,也用作以君主为首的中央统治机构或君主的代称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战国策·齐策》

吾恐上负朝廷,下愧吾师也。——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睿泽

皇帝的恩泽。 唐 刘禹锡 《代谢贷钱物表》:“天光下济,睿泽曲流。衔恩未酬,居宠弥惧。” 宋 岳飞 《谢讲和赦表》:“念此艰难之久,姑从和好之宜。睿泽诞敷,舆情胥悦。”

华夷

(1).指 汉 族与少数民族。后亦指 中国 和外国。《晋书·元帝纪》:“天地之际既美,华夷之情允洽。” 唐 杜甫 《严公厅宴咏蜀道画图》:“华夷山不断, 吴 蜀 水相通。” 宋 苏轼 《赐太师文彦博生日礼物口宣》:“卿勋在庙社,名闻华夷。” 清 龚自珍 《大誓答问第二十四》:“又译字之人,必 华 夷两通而后能之。”

(2). 宋 元 时指国家的疆域。 元 关汉卿 《一枝花·杭州景》套曲:“大 元 朝新附国,亡 宋 家旧华夷。” 王季思 注:“ 宋 元 时称国家的疆域为华夷,因为它包括了少数民族地区。” 元 王实甫 《丽春堂》第二折:“则俺那仁慈的明圣主,掌一统锦华夷,可则是平安了十万里。” 明 《杀狗记·看书苦谏》:“再整旧华夷,重覩江山丽。”

良牧

贤能的州郡长官。《三国志·吴志·潘濬陆凯传评》:“ 胤 身絜事济,著称南土,可谓良牧矣。”《旧唐书·良吏传上·蒋俨》:“ 蒲州 户口殷剧,前后刺史,多不称职, 儼 下车未几,令行禁止,称为良牧。” 宋 司马光 《追和张学士<从沂公游广固城>》:“清时间千岁,良牧借三台。”

承流

谓接受和继承良好的风尚传统。《史记·三王世家》:“ 百蛮 之君,靡不乡风,承流称意。”《汉书·董仲舒传》:“今之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所使承流而宣化也。”《后汉书·文苑传·杜笃》:“ 太宗 承流,守之以文。” 李贤 注:“ 太宗 , 文帝 也。继体之君,以文德守之。”

所知

(1) 已掌握的知识

所知不多

(2) 指相识的人

他所知的只是有限的几个人

濡毫

濡笔。谓蘸笔书写或绘画。 唐 韦应物 《酬刘侍郎使君》诗:“濡毫意僶俛,一用写悁勤。”《镜花缘》第五三回:“ 亭亭 正在磨墨濡毫,忽见 红红 、 婉如 从外面走来。” 吴沛霖 《淡卿出团扇索诗为题两绝》之一:“拟将雅意深深却,看汝濡毫兴已狂。”

公德

(1) 有关社会公众的安宁和幸福的行为,如不破坏公物

(2) 公共品德;公共道德方面的品质

自惭

自己感到惭愧

听了他这番话,我更感自惭

芜累

谓文辞繁冗累赘。 唐 刘知几 《史通·六家》:“况《通史》以降,芜累尤深。遂使学者寧习本书,而怠窥新録。” 清 方苞 《书<萧相国世家>后》:“ 柳子厚 称 太史公 书曰:‘洁非谓辞无芜累也。’” 清 李慈铭 《书凌氏廷堪<校礼堂集>中<书唐文粹文后>文后》:“ 五季 、 宋 初,人不知学,所为駢儷,芜累惢陋。”

不成

——作语气词用在句末,表示反问或揣度的语气,常与“难道”、“莫非”等词相呼应

老五不在这儿,莫非又下厂去了不成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王渐逵,朝代:明代

    近时乡里喜相陪,约社占农日往来。

    两月看山逢酒熟,几年栽树见花开。

    每缘芳草多扶杖,为爱东风小筑台。

    忽忆樾森楼外径,久无车马散苍苔。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过水寻幽径,依岩搆迥斋。

    常教鹤守户,时下鹿书牌。

    翰墨香为侣,琴尊静者谐。

    澄怀观道妙,益觉此间佳。

  • 作者:黄庭坚,朝代:宋代
    吕园未肯轻沽我,且寄田家砌下栽。他日秋花媚重九,清香知自故人来。
  • 作者:赵汝腾,朝代:宋代
    祥刑生意遍庭亥,蔽芾棠阴手自栽。世降此翁犹尚德,俗衰时辈但论材。九仙截{左革右登}于公去,万石熏炉召父来。揽辔紫阳垂教地,饶何盍聘到崇台。
  • 作者:袁说友,朝代:宋代
    趁得花封八月凉,相家有子绾铜章。习华指日神京路,此地方知宝应祥。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讶似左徒句改常,却看闽峤有奇芳。

    秋中每共荔支到,熨齿甘输扑鼻香。

  • 作者:张乔,朝代:唐代
    拥棹思悠悠,更深泛积流。唯将一星火,何处宿芦洲。
  • 作者:曹勋,朝代:宋代
    早岁名虓将,阴功晚益昌。职齐张右相,威并郭汾阳。水月宸奎炳,风云宝墨香。两宫恩赙礼,深见眷忠良。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颗粒附干穗,敲持要令脱。

    耞声互应荅,喜藉微风发。

    胼手那辞劳,震耳何嫌聒。

    遗柄可供爨,犹省拾榾柮。

  • 作者:晁公溯,朝代:宋代
    岸冷霜排草,川明月上梅。清游诚可爱,深夜孰能来。不作寻山去,难成访剡回。此生惭野老,过往只田莱。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