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送桂帅钟尚书赴召原文 诗词名句

送桂帅钟尚书赴召

作者: 乐雷发朝代: 宋代

送桂帅钟尚书赴召原文

老依牙纛撚吟髭,又折梅花话别思。
五岭不遮鸾凤诏,四方都诵鳟鲂诗。
人才晋魏凋零后,国事江淮倥偬时。
赖有老臣经济在,快呼桂醑饯篙师。

诗词问答

问:送桂帅钟尚书赴召的作者是谁?答:乐雷发
问:送桂帅钟尚书赴召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乐雷发的名句有哪些?答:乐雷发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牙纛

(1).犹牙旗。纛,大旗。 唐 韩愈 《山南郑相公酬答依赋十四韵以献》:“帝咨女予往,牙纛前坌坲。” 宋 曾巩 《边将》诗:“二子按轡行边隅,牙纛宛转翻以舒。” 清 吴伟业 《思陵长公主挽诗》:“牙纛看吹折,梯衝舞莫当。”

(2).指将帅。 清 史致谔 《同治元年禀左宗棠》:“自揣任重才疏,远离牙纛,不克时时禀承伟略,深用竞惶。”

吟髭

诗人的胡须。 唐 杜荀鹤 《乱后再逢汪处士》诗:“笑我於身苦,吟髭白数茎。” 元 乔吉 《折桂令·拜和靖祠》曲:“再四嗟咨,捻此吟髭,弹指歌诗。” 明 杨慎 《题秋江远眺图》诗:“老倦捫萝与攀葛,倚阑独把吟髭捋。” 清 郑燮 《淮阴边寿民苇间书屋》诗:“隔岸微闻寒犬吠,几拈吟髭更漏长。”

花话

花言巧饰的话。 吴组缃 《山洪》二十:“ 四狗子 认为这是 寿官 ‘加盐加醋’的花话, 和尚头 也不相信真有这些事。”

别思

离别的思念。 唐 张籍 《送从弟濛赴饶州》诗:“京城南去 邓阳 远,风月悠悠别思劳。” 唐 高蟾 《归思》诗:“紫府归期断,芳洲别思迢。”

五岭

指在湖南、江西南部和广西、广东北部交界处的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

鸾凤

(1).鸾鸟与凤凰。 汉 刘向 《九叹·远游》:“驾鸞凤以上游兮,从玄鹤与鷦明。”《西京杂记》卷一:“ 武帝 匣上,皆鏤为蛟龙、鸞凤、龟麟之象。” 金松岑 《文学上之美术观》:“虽啸旨沦亡,不闻鸞凤之响,而琴引未沫,如听水仙之吟。”

(2).比喻贤俊之士。《楚辞·贾谊<惜誓>》:“独不见夫鸞凤之高翔兮,乃集大皇之壄。” 王逸 注:“以言贤者亦宜处山泽之中,周流观望,见高明之君,乃当仕也。” 唐 韩愈 《重云李观疾赠之》诗:“劝君善饮食,鸞凤本高翔。” 陈去病 《重九歇浦示侯官林獬仪真刘光汉》诗:“凄迷鸞凤同罹网,浩荡沧瀛阻远游。”

(3).比喻君王。《敦煌曲子词·菩萨蛮》:“良以安国部,金(今)喜迴鸞凤。”《旧唐书·马周传》:“ 太宗 尝以神笔赐 周 飞白书曰:‘鸞凤凌云,必资羽翼;股肱之寄,诚在忠良。’”

(4).比喻美人。 唐 卢储 《催妆》诗:“今日幸为 秦 晋 会,早教鸞凤下妆楼。”

(5).比喻夫妇。《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鸞凤之配,虽有佳期;狐兔之悲,岂无同志。”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陆判》:“岂有百岁不拆之鸞凤耶!”参见“ 鸞凤和鸣 ”。

四方

(1) 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泛指各个方面

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正方形或正方体

一只四方的木头匣子

人才

(1) 在某一方面有才能或本事的人

争夺高科技人才

(2) 指美丽的容貌

颇有几分人才

(3) 也作“人材”

凋零

(1) 衰败,不振

(2) 用来喻人的死伤离散

国事

国家重要的事务。尤指与政治有关的事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江淮

(1). 长江 和 淮河 。《左传·哀公九年》:“秋, 吴 城 邗 ,沟通 江 淮 。” 三国 魏 阮籍 《乐论》:“ 江 淮 之南,其民好残; 漳 汝 之间,其民好奔。”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五·银杏》:“ 江 淮 间一御史疏陈水患。”

(2).泛指 长江 与 淮河 之间的地区。《后汉书·周荣传》:“ 荣 , 江 淮 孤生,蒙先帝大恩,以歷宰二城。” 明 《端午食赐粽有感》诗:“东南米价高如玉, 江 淮 饿莩千家哭。” 清 钮琇 《觚賸·旧雷有声》:“余宦游所至,其风土大略相同,唯 粤 中则不特与朔方絶异,即较之 江 淮 ,亦甚悬殊。” 凌力 《星星草》第十五章一:“如今捻军兵分东西,追剿各军愈追愈远愈加劳苦,而出自 江 淮 的饷源却愈益短绌难办。”

(3).特指今 江西省 鄱阳湖 一带。《史记·五帝本纪》:“ 三苗 在 江淮 、 荆州 数为乱。” 张守节 正义:“淮,读曰匯,音胡罪反,今 彭蠡湖 也。”

倥偬

亦作“ 倥偬 ”。亦作“ 倥怱 ”。 1.困苦窘迫。《楚辞·刘向<九叹·思古>》:“悲余生之无欢兮,愁倥傯於山陆。” 王逸 注:“倥傯,犹困苦也。”《后汉书·张衡传》:“诚所谓将隆大位,必先倥偬之也。” 李贤 注引《埤苍》曰:“倥偬,穷困也。” 唐 韩愈 《人日城南登高》诗:“人生本坦荡,谁使妄倥傯。” 清 龚自珍 《江左小辨序》:“使倥偬拮据,朝野骚然之世,闻其逸事而慕之,览其片楮而芳香悱惻。”

(2).事情纷繁迫促。《后汉书·卓茂传论》:“ 建武 之初,雄豪方扰,虓呼者连响,婴城者相望,斯固倥傯不暇给之日。” 南朝 齐 孔稚圭 《北山移文》:“敲扑諠嚣犯其虑,牒诉倥偬装其怀。”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九:“凡有行役,虽数日程,道路倥偬之际,亦有日记。” 清 王愈扩 《周亮工小传》:“戎马倥怱,不废讲咏。” 鲁迅 《书信集·致台静农》:“五月初之信及照相,早已收到,倥偬之际,遂未奉闻也。”

(3).指匆忙。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以德报怨》:“﹝ 贾泳 ﹞倥偬而退, 贄 ( 竇贄 )颇衔之。” 清 金捧阊 《守一斋笔记·十三阁老》:“忽见一妇人,长八尺许,衣 * ,倥偬而来。” 柯灵 《香雪海·小浪花》:“因为行色倥偬,我没有机会问 陈鹤皋 献身红氍毹上的经过。”

见“ 倥傯 ”。

老臣

(1) 老年人对君主或他人的谦称

老臣病足。——《战国策·赵策》

(2) 又

老臣今者殊不欲食。

经济

(1) 指社会物质生产、流通、交换等活动

我们农业经济中的急速变化

(2) 生活用度;家境

经济宽裕

经济拮据

桂醑

桂花酒。亦泛指美酒。 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席布騂驹,堂流桂醑。” 唐 魏徵 《五郊乐章·雍和》:“苾苾兰羞,芬芬桂醑。” 宋 苏轼 《新酿桂酒》诗:“烂煑葵羹斟桂醑,风流可惜在 * 。” 明 谢榛 《七夕留别汪伯阳李于鳞王元美得知字》诗:“桂醑还成醉,萍踪不可期。”亦称“ 桂花醑 ”。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下:“上每赐御饌汤物……其酒有凝露浆、桂花醑。”

篙师

撑船的熟手。 唐 杜甫 《水会渡》诗:“篙师暗理楫,歌笑轻波澜。” 宋 叶适 《上滩》诗:“篙师上滩时,面作石皤样;及其进尺寸,乃在一偃仰。” 明 何景明 《进舟赋》序:“有老篙师进舟意颇閒。” 清 孙枝蔚 《与张虞山等醉饮夜归》诗:“篙师笑问归何晚,定是论文向二丘。”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十五篇:“ 陈泰 记所闻於篙师者,则云 宋 之为人勇悍狂侠,与他书又正反。”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林尚仁,朝代: 宋代
    风雨萧萧搅雪飞,一寒如此只贪诗。酒瓢倾尽囊金少,恐被梅花笑不知。
  • 作者: 喻良能,朝代: 宋代
    势压江峦栋宇雄,使君如在广寒宫。微之政以江山助,千首诗成咳唾中。
  • 作者: 释祖钦,朝代: 宋代
    云重重又水重重,步不曾移到九峰。远涉若还言不易,主人却在半途中。
  • 作者: 赵蕃,朝代: 宋代
    去年徂暑桃源过,今岁秋高到武夷。不遇名山一来访,箧中宁有此山诗。
  • 作者: 赵昀,朝代: 宋代

    道久于心化未成,乐闻尔士对延英。

    诚惟不息斯文著,治岂多端在力行。

    * 以文由造理,事君务实勿沽名。

    得贤功用真无敌,能为皇家立太平。

  • 作者: 辛弃疾,朝代: 宋代
    梅梅柳柳斗纤秾。乱山中。为谁容。试著春衫,依旧怯东风。何处踏青人未去,呼女伴,认骄骢。儿家门户几重重。记相逢。画桥东。明日重来,风雨暗残红。可惜行云春不管,裙带褪,鬓云松。
  • 作者: 李洪,朝代: 宋代
    蒲颿风驶送行舟,篷底哦诗相棹讴。三老相呼兴不浅,溪回山拥近严州。
  • 作者: 吴希贤,朝代: 明代

    先生原将种,东观早蜚英。

    统制新衔命,羌胡已识名。

    岂为投笔叹,暂作请缨行。

    沙草关南戍,旌旗塞下营。

    背人时草檄,入幕夜谈兵。

    文武真兼济,忠勤定有成。

    战袍团绣廌,介马粲朱缨。

    意气吞群羯,勋庸播两京。

    百年今故典,万里此长城。

    宵旰忧心泰,边陲指日清。

    关张非俊杰,韩范本儒生。

    佩得黄金印,归来谢圣明。

  • 作者: 林景熙,朝代: 宋代
    万国曾朝会,群山尚郁盘。严祠镇玄璧,故代守黄冠。窆入云根古、梁归雨气寒。年年送春事,来指藓碑看。
  • 作者: 苏过,朝代: 宋代

    溪鱼有如缘木求,纵有琐细不受钩。

    我居恨不如江头,长江巨浪一苇游。

    得鱼满船鲂鲤鯈,暮归献俘烹魁酋。

    迩来越吟思命驺,斋厨空无萍藻羞。

    披抉泥沙穷涧陬,掇拾小鲜馔糗糇。

    三咽井上或可侔,先生道眼无全牛。

    虚心触物如虚舟,独未辟谷师留侯。

    手持巨饵安所投,弹铗时有冯驩忧。

    南音不变钟仪囚,朝齑暮盐意则悠。

    渠肯嗜杀对血流,欲引西江盖无由。

    升斗小惠不知赒,吾言非夸亦非媮。

    一饱等是充饥喉,暴殄天物神所不,杜陵有诗请君讴。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