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上知府鲍少卿原文 诗词名句

上知府鲍少卿

作者: 魏野朝代: 宋代

上知府鲍少卿原文

五福三朝客,同年想少存。
立功从太祖,卧里见曾孙。
易进因仁政,难休为帝恩。
权临二陕重,官处九卿尊。
烟翠甘棠柳,风清画戟门。
四门潜遂意,百吏动惊魂。
不病轻丹灶,无愁鄙酒樽。
出衙清道路,在宅素盘飧。
上马身犹健,看书眼未昏。
狱空时拥旆,多谢到山村。

诗词问答

问:上知府鲍少卿的作者是谁?答:魏野
问:上知府鲍少卿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魏野的名句有哪些?答:魏野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五福

(1).五种幸福。《书·洪范》:“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汉 桓谭 《新论》:“五福:寿、富、贵、安乐、子孙众多。” 唐 陈子昂 《临邛县令封君遗爱碑》:“家膺五福,堂享三寿。” 元 沉禧 《一枝花·七月初六日为施以和寿》套曲:“似这般五福俱全世希有。”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三段:“伐千山之佳木,造万世之室,后世子孙满堂,富贵功名,应天上之三光,备人间之五福。”

(2).神名。赐福之神。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辩证一》:“正殿祠五福,而太一乃在廊廡,甚为失序。”

朝客

指朝中官员。 唐 郑棨 《开天传信记》:“ 法善 居 玄真观 ,尝有朝客数十人诣之,解带淹留,满座思酒。” 前蜀 韦庄 《不寐》诗:“马嘶朝客过,知是禁门开。”

同年

(1)

(2) 相同的年份

同年出生

(3) b 〈方〉∶年纪相同

(4) 科举考试同榜考中的人

同年曰君赐不可违。——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立功

建功劳;做出贡献

为国立功

太祖

开国皇帝的通称

遵太祖法。——清· 张廷玉《明史》

曾孙

(1).孙子的儿子。《左传·昭公七年》:“余将命而子 苟 与 孔烝鉏 之曾孙 圉 相 元 。”《晋书·荀勗传》:“ 荀勗 字 公曾 , 潁川 潁阴 人, 汉 司空 爽 曾孙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九回:“还有个曾孙,叫做 卜兑 ,只有八岁,代人家放牛去了。”

(2).对曾孙以下的统称。《诗·周颂·维天之命》:“骏惠我 文王 ,曾孙篤之。” 郑玄 笺:“曾,犹重也。自孙之子而下,事先祖皆称曾孙。” 清 金人瑞 《古墓吟》:“物理自无定,曾孙非不贤。”

仁政

(1) 宽厚待民,施以恩惠,有利争取民心的政治方略

夫仁政,必自经界始。——《孟子》

(2) 仁慈的统治措施

二陕

指 陜 东与 陜 西。 周成王 时, 周公 、 召公 辅政, 陕 以东 周公 治之, 陕 以西 召公 治之。 唐玄宗 《途次陕州》诗:“境出 三秦 外,途分二 陕 中。” 五代 徐夤 《西华》诗:“叠嶂出关分二 陕 ,残冈过水作 中条 。”

九卿

(1).古代中央政府的九个高级官职。《周礼·考工记·匠人》:“外有九室,九卿居焉。” 郑玄 注:“六卿三孤为九卿,三孤佐三公论道,六卿治六官之属。”历代多设九卿。 周 以少师、少傅、少保、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为九卿。 秦 以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为九卿。 汉 以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司农、少府为九寺大卿(即九卿)。以后各朝的名称、司职略有不同。

(2).星座名。 汉 张衡 《周天大象赋》:“五座参一帝之谋,九卿踵三公之跡。”《晋书·天文志上》:“三公北三星曰九卿内坐,主治万事,九卿西五星曰内五诸侯,内侍天子,不之国也。”

烟翠

(1).青蒙蒙的云雾。 唐 岑参 《峨眉东脚临江听猿怀二室旧庐》诗:“ 峨眉 烟翠新,昨夜秋雨洗。” 唐 黄滔 《奉和翁公尧员外见寄》:“山从南国添烟翠,龙起东溟认夜光。” 宋 苏轼 《次韵周邠寄<雁荡山图>》之一:“眼明小阁浮烟翠,齿冷新诗嚼雪风。”

(2).指杨柳。 唐 高蟾 《长门怨》诗之一:“烟翠薄情攀不得,星芒浮艷采无因。”参见“ 烟柳 ”。

甘棠

(1).木名。即棠梨。《诗·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 召伯 所茇。” 陆玑 疏:“甘棠,今棠梨,一名杜梨。” 宋 张孝祥 《青玉案·饯别刘恭父》词:“甘棠庭院,芰荷香渚,尽是相思处。”

(2).《史记·燕召公世家》:“ 周武王 之灭 紂 ,封 召公 於北 燕 …… 召公 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 召公 卒,而民人思 召公 之政,怀棠树不敢伐,哥咏之,作《甘棠》之诗。”后遂以“甘棠”称颂循吏的美政和遗爱。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非有圣智之君,恶有甘棠之臣?”《隶释·汉赵相雍劝阙碑》:“至 赵国 府君,在官五载,莅政清平,有甘棠之化。” 元 武汉臣 《玉壶春》楔子:“三年为吏在 钱塘 ,近奉徵书入 建章 。自省循良无实政,终慙父老説甘棠。” 明 王玉峰 《焚香记·赴任》:“乘遭遇,甘棠定拟政声驰。”

风清

(1).谓风轻柔而凉爽。 南朝 梁元帝 《锺山飞流寺碑》:“云聚峰高,风清鐘彻。” 唐 戴叔伦 《泊湘口》诗:“露重猿声絶,风清月色多。”

(2).谓社会清平。《魏书·邢峦传》:“ 淮 外謐以风清, 荆 沔 於焉肃晏。”

画戟门

唐 时三品以上之官皆列画戟于门,以为仪饰。后泛称显贵之家。 唐 牡牧 《酬许十三秀才兼依来韵》:“凭君把卷侵寒烛,丽句时传画戟门。” 宋 陆游 《郡斋偶书》诗之三:“江堕清笳月,霜严画戟门。” 明 陈子龙 《策勋府行》:“五等重开画戟门,千秋遍视丹书字。”

四门

(1).指明堂四方的门。《书·舜典》:“宾于四门,四门穆穆。”《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闢四门而开四聪。”

(2).学校名,即四门学。《旧唐书·归崇敬传》:“其国子、太学、四门三馆,各立五经博士。”详“ 四门学 ”。

(3).佛经有 释迦牟尼 ( 净饭王 太子)出四门受天帝感化而出家修道的传说。《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 殷 鉴四门,幽求六岁。” 李善 注引《瑞应经》曰:“太子至十四,启王出游,始出城东门,天帝化作病人,即迴车,悲念人生俱有此患。太子出城南门,天帝化作老人,迴车而还,愍念人生丁壮不久。太子出城西门,天帝化作死人,迴车而还,愍念天下有此三苦。太子出城北门,天帝化作沙门,太子曰:‘善哉,唯是为快。’即迴车还,念道清浄,不宜在家。”

(4).武术名词。使刀弄棍或打拳的一种架势。《负曝闲谈》第二回:“因他四门开得好,蒙本处提标营营官的少爷赏识了,替他补了一分粮,又给了他一道八品军功的奬札。”参见“ 四门斗里 ”。

遂意

犹遂心。 汉 桓宽 《盐铁论·西域》:“夫以弱 越 而遂意强 吴 ,才地计众非钧也,主思臣谋,其往必矣。” 唐 刘得仁 《陈情上李景让大夫》诗:“此生如遂意,誓死报知音。” 沙汀 《淘金记》十五:“他手撑着头,一面很不遂意地胡乱摸着骨牌。”

百吏

指公卿以下众官。《国语·周语上》:“王乃使司徒咸戒公卿、百吏、庶民。”《荀子·强国》:“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古之吏也。”《韩诗外传》卷六:“如是则羣下百吏,莫不脩己,然后敢安仕。”

惊魂

指受惊的神态

惊魂未定

丹灶

炼丹用的炉灶。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守丹灶而不顾,鍊金鼎而方坚。”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上:“﹝ 王甫 ﹞忽遇一道人,引至一处,过松下,有废丹灶。” 清 赵翼 《冲祐宫》诗:“丹灶錙銖火,茶经粟粒芽。” 郁达夫 《题画》诗之三:“烂烂犹餘丹灶气,晚风吹作满林霞。”

无愁

(1).没有忧虑。 唐 杜甫 《题张氏隐居》诗之二:“前村山路险,归醉每无愁。” 宋 范成大 《晚春》诗之二:“好事怜春老,无愁耐日长。” 清 钱谦益 《读豫章仙音谱漫题》诗之五:“舞艷歌娇烂不收, 南朝 从此果无愁。”

(2).古乐府杂曲歌名。传为 北齐 后主 所倡作,至 唐 天宝 年间,改名《长欢》。《北齐书·幼主纪》:“﹝ 后主 ﹞乃益骄纵,盛为《无愁》之曲,帝自弹琵琶而唱之。”《隋书·音乐志中》:“﹝ 北齐 ﹞ 后主 亦自能度曲,亲执乐器,悦玩无倦,倚絃而歌。别採新声,为《无愁曲》……乐往哀来,竟以亡国。”参见“ 无愁天子 ”。

酒樽

亦作“ 酒尊 ”。亦作“ 酒罇 ”。古代盛酒器。《后汉书·章帝纪》:“ 岐山 得铜器,形似酒罇,献之。”《后汉书·王霸传》:“ 茂 ( 苏茂 )雨射营中,中 霸 前酒樽, 霸 安坐不动。”《后汉书·张衡传》:“﹝候风地动仪﹞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唐 罗隐 《梅花》诗:“愁怜粉艷飘歌席,静爱寒香扑酒罇。”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词:“我饮不须劝,正怕酒尊空。” 清 厉鹗 《人日立春用壬寅年人日雪韵》:“佳节翩翩故作妍,新词祝向酒尊边。” 清 潘其灿 《癸卯岁暮感怀》诗:“梦断梅花乡国远,愁凭竹叶酒樽宽。”

清道

(1) 打扫街道;扫除路障

(2) 古代帝王或官吏外出时,使人在前引路,驱散行人

前驱清道。——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盘飧

盘盛食物的统称。《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乃馈盘飧,寘璧焉。” 唐 杜甫 《客至》诗:“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红楼梦》第一二○回:“ 雨村 还要再问, 士隐 不答,便命人设具盘飧,邀 雨村 共食。”

上马

(1) 骑上马背

那个竞技场骑手腾身上马

(2) 比喻某个重大工程项目或工作开始进行

他承包的工程明年开春就上马

(3) 指领导者指挥者上任

丁浩上马以来,单位的经济效益比原来大有好转

看书

读书

多谢

(1) 表示感谢的客套话

(2) 嘱咐;劝告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山村

山区中的自然村落

沿着山村小道,我找到了大队部,可是不见一个人。——《太行青松》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苏泂,朝代: 宋代
    空墙碧水芳菲处,泣尽胭脂恨不销。不遣二妃陪舜葬,故应泪沁雪枝条。
  • 作者: 陈文蔚,朝代: 宋代
    小斋虽不奉名谭,此理要须见倚参。料得归怀明月满,不应对影祗成三。
  • 作者: 苏泂,朝代: 宋代
    缥缈龙泉伯,人间第一流。胡然天下宝,只顿海东头。斯道谁兴废,浮云任去留。绝知他日少,预作百年忧。
  • 作者: 苏轼,朝代: 宋代
    李白当年流夜郎,中原无复汉文章。纳官赎罪人何在?壮士悲歌泪万行。
  • 作者: 王邦畿,朝代: 明代

    美酒酌金卮,垂裼夕照时。

    相逢须尽醉,得趣在无知。

    阮籍犹称慎,陶潜别有思。

    斯人殊局蹐,难与听黄鹂。

  • 作者: 程公许,朝代: 宋代
    缃枝涤露最鲜明,琼佩归来带宿酲。莫向人间强分别,一般品职列三清。
  • 作者: 晏几道,朝代: 宋代
    宿雨收尘,朝霞破暝,风光暗许花期定。玉人呵手试妆时,粉香帘幕阴阴静。斜雁朱弦,孤鸾绿镜,伤春误了寻芳兴。去年今日杏墙西,啼莺唤得闲愁醒。
  • 作者: 揭祐民,朝代: 元代

    泽欲流,强用兵。

    仁者师,无威声。

    持百万,如云行。

    令所出,时扬鹰。

    不血刃,惟功成。

  • 作者: 苏轼,朝代: 宋代
    跪奉新书笏在腰,谈王正欲伴耕樵。晋阳岂为一门事,(唐高祖谓温大雅兄弟云:我起义晋阳,止为卿一门耳。)宣政聊同五月朝。(贞元中诏曰:自今后五月一日御宣政殿,与文武百僚相见。)忧患半生联出处,归休上策早招要。后生可畏吾衰矣,刀笔从来错料尧。
  • 作者: 王令,朝代: 宋代
    一夜风声惊屋破,四邻叩壁呼我贺。久知旱势非所期,果见雨逐浮云过。庭塘流注已有余,田亩不沾亦何奈。雷嗔电笑竟何为,幽人空废南轩卧。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