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游惠山寺次秦方伯韵原文 诗词名句

游惠山寺次秦方伯韵

作者:江源 朝代:明代

游惠山寺次秦方伯韵原文

见说山公不姓支,可人儒雅亦堪师。

云霞长护占名刹,猿鹤争迎老住持。

僧供旋享新竹笋,鹊巢还占旧松枝。

来游此地询兴废,方伯文章即是碑。

诗词问答

问:游惠山寺次秦方伯韵的作者是谁?答:江源
问:游惠山寺次秦方伯韵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游惠山寺次秦方伯韵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江源的名句有哪些?答:江源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参考注释

说山

旧时指拉车的与雇主闲聊,希图博得好感,增加车资。 老舍 《赵子曰》第二十:“如遇上爱说话的坐车的,拉车的就可以和他一问一答的而跑得慢一些,而且因言语的感动,拉到了地方,还可以有多挣一两个铜子的希望……所以他们管这个叫‘说山’,意思是:坐车的人们的心,和山上的石头一样硬。”

可人

适合人的心意

儒雅

风度温文尔雅

以经术自辅,其政颇杂儒雅,往往表贤显善,不醇用诛罚。——《汉书·张敞传》

云霞

彩云和彩霞

云霞明灭。——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猿鹤

(1).猿和鹤。《宋史·石扬休传》:“ 扬休 喜闲放,平居养猿鹤,玩图书,吟咏自适。” 明 刘基 《追和音上人》:“夜永星河低半树,天清猿鹤响空山。”

(2).借指隐逸之士。 清 方文 《饮从兄搢公民部》诗:“猿鹤岂无干禄意,江关只恐厌人稠。”

(3).见“ 猿鹤沙虫 ”。

住持

(1) 主持一个佛寺的和尚或主持一个道观的道士

(2) 主持管理一个佛寺或道观

僧供

供养僧人的物品。 宋 苏辙 《次烟字韵答黄庭坚》:“比闻蔬茹随僧供,相见能容醉后欺。”

竹笋

从竹子的根状茎上发出的幼嫩的发育芽,一经长出地面就砍下作为一种蔬菜,尤其被中国人和日本人所食用

鹊巢

(1).鹊的巢穴。

(2).《诗·召南》篇名。《诗·召南·鹊巢序》:“鹊巢,夫人之德也。国君积行累功,以致爵位,夫人起家而居有之,德如鳲鳩,乃可以配焉。”后遂以“鹊巢”指妇人之德。 唐 陆贽 《册杞王妃文》:“明章妇顺,虔奉姆仪,克茂鹊巢之规,叶宣麟趾之美。” 宋 苏轼 《荆王新妇王氏潭国夫人制》:“《易》称中馈,为家人之正吉;《诗》美羔羊,盖鹊巢之功致。” 宋 廖行之 《鹧鸪天·寿叔祖母》词:“生指李,寿方瞳,云仍今有鹊巢风。”

此地

这里,这个地方。 唐 骆宾王 《于易水送人》诗:“此地别 燕丹 ,壮士髮衝冠。”《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我初到此地,并不曾认得一个人。” 洪深 《抗战十年来中国的戏剧运动与教育》:“集合在此地的都是青年。”

兴废

(1).盛衰,兴亡。《汉书·匡衡传》:“ 三代 兴废,未有不由此者也。” 唐 温庭筠 《开圣寺》诗:“犹有 南朝 旧碑在,敢将兴废问渔翁。” 陈毅 《游晋祠》诗:“帝王兴废长已矣,人民世纪金不换。”

(2).指兴复废毁的事物。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九年策秀才文》:“舄卤可腴,恐时无 史 白 ,兴废之术,矢陈厥谋。”

方伯

殷 周 时代一方诸侯之长。后泛称地方长官。 汉 以来之刺史, 唐 之采访使、观察使, 明 清 之布政使均称“方伯”。《礼记·王制》:“天子百里之内以共官,千里之内以为御,千里之外设方伯。”《史记·周本纪》:“ 周 室衰微,诸侯彊并弱, 齐 、 楚 、 秦 、 晋 始大,政由方伯。” 裴駰 集解引 郑司农 曰:“长诸侯为方伯。”《汉书·何武传》:“刺史,古之方伯,上所委任,一州表率也。职在进善退恶。” 唐 韩愈 《送许使君刺郢州序》:“ 于公 身居方伯之尊,蓄不世之材,而能与卑鄙庸陋相应答如影响。” 清 王韬 《淞滨琐话·金玉蟾》:“荐章交上,升任 黔 中廉访使,旋升方伯,改授 云南 巡抚。”

文章

(1) 原指文辞,现指篇幅不很长而独立成篇的文字

你看了晨报上的那篇文章了么?

(2) 泛指著作

为文章。——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每为文章。

(3) 比喻曲折隐蔽的含义

话里有文章

(4) 事情;程序

照例文章总得做好

即是

(1).如此。《庄子·庚桑楚》:“若有不即是者,天钧败之。”

(2).就是。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六:“僕即是鬼,何以云无。”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知之真切篤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晁说之,朝代:宋代
    淡墨书名二十年,从军未许勒燕然。只疑淡墨为君累,故遣陈玄去草玄。
  • 作者:沈大椿,朝代:宋代
    倦飞山鸟未能迁,心在孤云叠嶂间。大水雄山须远适,好风佳月自幽閒。非关谢傅当年事,何似周郎旧日山。安得此心成独往,白鸥盟约在江湾。
  • 作者:陈师道,朝代:宋代
    至人本无心,起灭因众缘。化尽悲愿在,留形此台颠。闻名与致敬,获福皆无前。千年一钵水,宿疾几人痊。骁雄兖州军,马步余数千。一呼可摧山,四合如垂天。老幼十八村,顷刻理无全。哀鸣寄香火,毁塔投其塼。盛怒忽惊奔,如有所见然。等观同一子,岂特此所怜。我来已再见,童稚亦虔虔。发火触暗室,青灯已娟妍。始读壁间碑,妙力隐不传。颇恨语未工,安得笔如椽。归路云月黑,涛波隔长川。溪翁停舟待,相唤声相连。解缆风泊岸,中流水入船。欹侧脚不停,竟脱蛟鱼涎。兴坏如有待,适当使君贤。定能选妙士,拂尘起熏烟。昔承灵山嘱,早契少林禅。丐我一片石,并刻维摩篇。
  • 作者:顾逢,朝代:宋代
    避暑来高寺,终朝脱帽翁。四檐青嶂下,一枕绿阴中。云意看无尽,禽声听不同。楼台城市有,何地觅凉风。
  • 作者:高观国,朝代:宋代
    晚云知有关山念,澄霄卷开清霁。素景分中,冰盘正溢,何啻婵娟千里。危阑静倚。正玉管吹凉,翠觞留醉。记约清吟,锦袍初唤醉魂起。孤光天地共影,浩歌谁与舞,凄凉风味。古驿烟寒,幽垣梦冷,应念秦楼十二。归心对此。想斗插天南,雁横辽水。试问妲娥,有谁能为寄。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载溯九经义,肆筵百尔臣。寥天悬朗日,瑞露湛清晨。岁稔叨天贶,民康赖圣仁。冠裳欣济济,礼乐此彬彬。在藻鱼心乐,依松鹤意驯。林英敷扣砌,柳影拂丝缗。允矣光而大,其如愚且谆。座中鸣玉佩,苑外杂朱轮。既惬歌多稌,惟应祝大椿。民风真乐恺,物候尽平均。杞梓无遗用,刍荛亦并询。农祥占上瑞,禊事学春辰。胜会方亭午,佳辞论受辛。许扶灵寿杖,容接绮罗裀。令典方逾甲,芳筵再启寅。境开仙籞胜,地与禁垣邻。远屿明霞缬,层栏曲径循。杂花凭点缀,老树郁轮囷。叶坠黄飘袂,泉飞碧绕身。雁书天帛字,鱼织水纹紃。亭迥云阴矗,廊纡竹里巡。绿房低未折,朱实绽初匀。萍敛才通舫,枝欹欲碍巾。菊芳杯共把,兰秀佩堪纫。水态澄金练,山容耸碧峋。
  • 作者:谢薖,朝代:宋代
    牛女心期与目成。弥弥脉脉得盈盈。今夕银河凭鹊度。相遇。玉钩新吐照云屏。行旆雍容留宴语。将暮。方携珠袖到山亭。寂寞江天正云雾。回顾。不应中有少微星。
  • 作者:赵蕃,朝代:宋代
    我为怀玉人,不踏怀玉路。非因访仙懒,自畏触嶮去。闻君兄弟往,勇决不少顾。念将摄衣从,欲行却回虑。人云山峰高,白日蔽烟雾。况方迫穷冬,我褐犹未具。虽欣陟幽遐,政恐成疾痼。以兹不暇游,心与飞云溯。君还得新作,快读喜莫喻。上言道傍见,次及岩下趣。恨无龙眠手,按此摅毫素。昔君家兴公,曾为海山赋。至今斯文名,殆将压彪固。凄凉禅月踪,牢落高人住。得君为著眼,草木应亦豫。好事俨上人,方集山中故。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季夏朔朝晴,固是宜旸兆。

    傍晚霏阵雨,翼日曦阳晓。

    晚复阵云生,澍丝倏过了。

    夕阳万树明,乃幸晴定好。

    今朝朗碧天,飒爽惬怀抱。

    凡此三日间,愁多欣实少。

    即此一惬怀,恐近生骄道。

    为君信难哉,五字聊衷表。

  • 作者:孙应时,朝代:宋代
    如旦群阴豁,春阳万壑融。八荒双眼界,千圣一家风。不必寻玄妙,宁须泥苦空。本来无见解,何处觅神通。谷粟饥为药。雷霆听或聋。鸢鱼均自适,虎鼠竟谁雄。轩冕因时贵,箪瓢有命穷。诗书休发冢,谈笑任关弓。陶令琴三弄,徐公酒一中。浮云容易改,明月古今同。上达真无累,织瑕早自攻。论心逢益友,刮自庆新功。台阁须公子,山林付老翁。岁寒寻此话,一笑烛湖东。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